?

貝利撒留入仕原因探析

2016-03-15 16:02邵兆穎
河北民族師范學院學報 2016年2期
關鍵詞:拜占庭

邵兆穎

(暨南大學 歷史系,廣州 510632)

?

貝利撒留入仕原因探析

邵兆穎

(暨南大學歷史系,廣州510632)

摘要:貝利撒留被后人譽為拜占庭帝國第一名將,曾在對薩珊波斯的邊境戰爭、“西部再征服”以及維護查士丁尼帝國統治的穩定等方面發揮過重要作用。學術界對于貝利撒留的研究多集中于軍事史層面,而對于他何以能參與進查士丁尼帝國戰略的原因卻著墨不多。結合6世紀拜占庭大的社會歷史環境,可知貝利撒留入仕的原因與當時的社會環境密不可分,帝國新的政治氣象和軍事防御的需要,以及貝利撒留自身出色的才干和他與皇室密切的私交等等因素,是他成為查士丁尼最為倚重的軍事將領的根本原因。

關鍵詞:拜占庭;查士丁尼;貝利撒留

作為拜占庭史上著名的軍事將領,學界在談及貝利撒留(Belisarius,約公元500/505—565年)時,多將關注的重點放在軍事方面,如探討他在對抗薩珊波斯帝國、滅亡汪達爾王國、征服意大利等軍事行動中的功績,或是從軍事史的角度分析他的騎兵戰術和對拜占庭重裝騎兵的改良等。對于貝利撒留本人的情況,特別是他是如何從大批將領中脫穎而出的原因并未給予足夠的重視。分析貝利撒留入仕的原因不僅是對貝利撒留個人研究的重要補充,同時也是對查士丁尼時期拜占庭帝國政治軍事史的一點補充。因此,筆者試從以下角度分析,不當之處敬請指正。

一、拜占庭帝國政治軍事環境的需要

(一)帝國政治環境的需要

公元6世紀初期,拜占廷帝國歷經阿納斯塔修斯(Anastasius I, 公元491—518年在位)和查士?。↗ustin I, 公元518—527年在位)兩朝的積淀,在查士丁尼的統治下翻開新的篇章。查士丁尼(Justinian,527—565年在位)以行伍出身,45歲時登基為帝。經過少年時代廣泛的學習和多年歷練,此時他正值盛年,已經是一名治國經驗豐富、目標明確、手段高明的統治者。亦如俄國拜占庭史專家瓦西列夫(A. A. Vasiliev)所說,“建立一個統一的國家”乃是查士丁尼最終的戰略目標。[1]148然而,戰略的實施顯然離不開精英參與,正如英國學者伊恩·修斯(Ian Hughes)所說:“皇帝不會想要獨自去管理一個國家,因此官僚集團是不可缺少的。在政治上如此,軍事上也一樣?!盵2]13查士丁尼深知,僅靠自身的精明強悍不足以創建偉大統一的帝國,還必須一批有能力的官員來幫助他實現政治抱負和軍事野心,貝利撒留的出現便是順應了這種潮流。

查士丁尼的政治立場使得他選擇貝利撒留成為入幕之賓。迅速穩定國家政權和鞏固自身的統治是歷來新任皇帝的首要要務。與出身上層,倚重元老院和大貴族勢力的前任皇帝阿納斯塔修斯不同,查士丁尼出身平庸,因此在他登基之初,阿納斯塔修斯朝存留下來的元老貴族勢力依舊龐大——他的兩個侄子普羅布斯(Probus)和伊帕提烏(Hypatius)權傾一時,余下的許多高級官職也都被前朝元老把持。查士丁尼執政期間,并未選擇與元老院大貴族勢力妥協,而是采取強硬的壓制手段。為了牢固掌握政權,進一步消除阿納斯塔修斯的影響,查士丁尼通過罷免、調離、流放等方式削弱元老勢力,同時大膽啟用一大批平民出身的人才。他的這一做法很可能借鑒了波斯帝國的傳統,即皇帝通過自己的權力任命的中下級官員,通常能力出眾但社會地位不高,政治背景單純,少與朝中的大貴族勢力和元老勢力糾葛。他們依賴皇帝的恩賜和旨意,普遍十分忠誠。查士丁尼通過扶植大批此類官員,漸漸取代前任皇帝留下的政治勢力,貝利撒留便是其中之一。他與查士丁尼一樣也是出身于色雷斯的平民階層,在查士丁尼還沒有登上皇位的時候就成為他的侍衛一直追隨左右。在歷經了維塔里安的叛亂及查士丁對阿納斯塔修斯剩余政治勢力的大清洗后,①據史料記載,阿納斯塔修斯時期,許多叛亂者被扔下博斯普魯斯海峽,不計其數的人被處決。查士丁上臺后大規模剪除前任皇帝的親信,連許多有才華的人都未能幸免。The Chronicle of John Malalas, a translation by Jeffreys, E., Jeffreys, M., and Scott, R., Melbourne, 1986, Book 16. 19; Procopius, History of the Wars, translated by Dewing, H. B., in 7vols, The Loeb Classical Library,vol.1, Books I-II, Harvard University Press, reprinted 1996, I. xi. 1.② 一般認為,查士丁尼時期波斯與拜占廷的重大戰役只有三次。但是如將初期的摩擦和后期與波斯的小規模戰役包括進去,則共有七輪交鋒。普羅柯比《建筑》第二卷詳細記載了查士丁尼在帝國東部防線上的一系列行動。Procopius, Buildings, translated by Dewing, H. B., in 7vols, The Loeb Classical Library vol.7, Harvard University Press, reprinted 1996, II. iv.拜占廷帝國上層可用的人才大大減少,提拔有才干者填補空缺的職位成為必要。

(二)帝國防務的需要

嚴峻的帝國防務形勢是貝利撒留被查士丁尼選中的另一重要原因。查士丁尼登基繼位初期帝國外部環境相對平穩。然而在表面的穩定下,帝國面臨著許多潛在的威脅。從地理位置來看,拜占廷帝國處在東西方交匯的中心地帶,帝國周邊存在各種各樣的敵對勢力。

從東部看,幅員遼闊的薩珊波斯帝國是拜占廷人最大的威脅,拜占廷帝國與波斯帝國就如同“世界的一雙眼睛”。[3]92公元337年,兩國爆發第一次戰爭,從此開啟了長久的帝國爭霸戰,這場勢均力敵的戰爭斷斷續續延續到7世紀阿拉伯帝國崛起。盡管從公元502年的邊境戰爭到查士丁尼登基時,已經有二十多年時間沒有大規模對波斯的戰爭,但邊境線上的潛在威脅和小規模沖突常年不斷。查士丁尼繼位后,拜占廷帝國與波斯帝國沖突加劇,兩國先后展開了七次規模不等的交鋒。[4]II.iv.②為了有效防守漫長的邊境線,帝國不得不保留數量相當可觀的軍隊,或作為流動軍力邊防巡弋,或作為長駐軍鎮守邊疆?;实蹫榇瞬坏貌换ㄙM大量的金錢和人力,并派出大批將領駐守邊疆。一些重要的要塞和經常受到騷擾的邊區戰爭不斷,這對戍守將領的軍事素質是重大的考驗。

帝國的東南部最為重要的區域是埃及和巴勒斯坦一帶,那里不僅是帝國的糧倉,也是一性論派勢力的主要聚集區域。查士丁尼作為堅定的察爾西頓派教徒,此時在埃及,尤其是埃及南部卻執行著嚴格的宗教政策。他登基繼位的第三年就由于宗教問題引發了當地民眾的強烈不滿。529年,巴勒斯坦信猶太教的撒瑪利亞人起義,遭到皇帝血腥鎮壓。在這之后不久,帝國內部對于一性論的爭論幾乎到了白熱化階段,宗教引發的矛盾和叛亂頻發讓這片區域成為帝國的一枚不定時炸彈,隨時需要軍隊進行武力鎮壓。

帝國北方散布著眾多蠻族部落。在小亞細亞地區,遍布匈奴人的勢力。強大的庫特利古人(Kutrigur)時常不定期劫掠北方;高加索地區的扎尼人(Tzani),巴爾干地區保加爾人(Bulgar)和斯拉夫人結盟,對邊境領土步步緊逼;在東北方,與波斯結盟的薩拉森人也不時侵擾帝國邊境。[5]I.xvii.33-48;II.i.1-12.沖突總是帶有突然性和隨機性,部分蠻族部落與拜占廷人結盟搶劫波斯人,另一些則與波斯人結盟。還有一些在邊境上隨機作戰的部落,只要機會得當,就會搶劫任意一方,但他們很少團結起來。蠻族部落的勢力與拜占廷人、波斯人的勢力相互交錯,使得這一地區的局部形勢呈現出異常復雜的狀態。為保證帝國的安全穩固,不僅要求拜占廷帝國有一套完整的防御體系,還要求帝國有能力在第一時間派出軍隊前往御敵或平叛,有才干又忠誠英勇的將領成為急需。

(三)查士丁尼帝國戰略的需要

查士丁尼的帝國戰略是從內而外,循序漸進的。制定法律維持社會穩定、肅清反對勢力鞏固皇權統治、發展商貿增加稅收、調解宗教矛盾等。經過一系列改革,拜占廷帝國政治安定,社會相對穩定,財政收入豐厚,查士丁尼牢固地掌控著帝國大權。[6]110[7][8]10[9]143①首先,在查士丁尼的主持下,于公元529年頒布《查士丁尼法典》,成為當時社會上的唯一法典,拜占廷帝國從此告別了法典繁多版本不一,對法律條款解釋不清等弊病,為維護整個帝國的社會秩序提供了文本依據。其次,他還加緊著手經濟方面的改革,廢除了當時頗為流行的包稅制,加大對等級稅的征收,取消貴族地主享有的免稅權,對教會地產作出嚴格限制。公元530年,他任命公共事務管理人員來管理地方花銷,以及本地高官或主教手中的賬目。為了進一步清掃腐敗,還派出欽差會計大臣來監管地方經濟活動,并且規定派出的會計大臣應直接聽命于皇帝。在對外商貿方面,查士丁尼積極尋找盟友,希望打破波斯帝國對東方的貿易壟斷,派朱利安為使節前往埃塞俄比亞與當地人結盟,計劃讓埃塞俄比亞人把絲綢生意從波斯人手中搶過來。再次,查士丁尼重申對《尼西亞信經》正統教義的支持。公元529年,查士丁尼關閉了君士坦丁堡的柏拉圖學院,并沒收了學院的財產。緊接著,他又規定所有持異端思想的教徒必須限期放棄他們各自的信仰,歸屬察爾西頓派。與此同時,他主動結交西部教會,邀請羅馬教區大主教訪問君士坦丁堡。查士丁尼統一的宗教政策暫時消除了因宗教對立造成的社會動蕩,也體現著他一貫的主張,即“在一個皇帝統治下的統一帝國只能有一種宗教信仰”。Chronicon Paschale, Translated with notes and introduction by Whit by, Michael, Whitby, Mary, Liverpool University Press, 1989, p. 110; The Justinian Code from the Copus Juris Civilis, Trans., Samuel Parsons Scott, The Central Trust Company, 1932; Brogna, A., The Generalship of Belisarius, Boston University, M.A., 1980, p. 10; Procopius, History of the Wars, I. xx; 陳志強:《拜占廷帝國史》,商務印書館,2003年版,第143頁。② 早在澤諾皇帝執政時期,拜占廷就與汪達爾人簽訂了永久和平協定。根據合約規定,雙方永不侵犯對方。Procopius, History of the Wars, III. vii. 26-30.對內改革最終的目的是為了實現其帝國戰略中最為重要的一部分,恢復羅馬帝國的版圖,重建統一地中海的大帝國,即“一個帝國”戰略。這也是作為一名講拉丁語長大的察爾西頓教徒的使命。

以羅馬為中心的意大利各省份是查士丁尼帝國征服戰略的中心,也是他從宗教信仰和情感,以及個人榮譽上最希望收復的地方。然而經過多年分裂,6世紀拜占廷帝國的西部早已經被軍事實力強大,人數眾多的哥特人占領。東哥特人控制著意大利,西哥特人控制了西班牙。他們雖承認羅馬皇帝是名義上的君主,但實際上蠻族首領們對這些地方有完全的控制權。此外,許多定居在西部的蠻族,如蓋皮達人(Gepids)、法蘭克人、勃艮第人等等,他們名為臣民,實則信仰各異,政權林立,成為當時帝國西部的潛在威脅。物產豐富的西南部在當時也已經為汪達爾人占領。②為了收復淪陷為蠻族統治的西羅馬帝國領土,查士丁尼作出了規模巨大而周密的規劃。然而這一系列工作必須要有一名主要的執行者全權負責,他不僅要擁有突出的軍事才能,還必須深得皇帝的信任,以避免在外擁兵自重或者叛逃。正如若米尼所言:“對統帥的選擇是國家管理科學中最復雜的問題之一,也是國家軍事政策中最重要的部分之一。不幸的是,這種選擇往往受到一些非主要因素的影響,以致在選擇統帥時,有時對是否符合社會利益,是否正確,考慮得較少,而對任命統帥影響較多的卻是偶然性、年齡、私人好惡、黨派傾軋和忌妒競爭……如果一個國君不親自統帥軍隊,那么他最重要的責任就是選擇一個優秀的代理人,不過不幸的是,這往往是不可能的?!盵10]62

綜上,查士丁尼時期拜占庭帝國的政治環境和軍事需要成為貝利撒留登上歷史舞臺的客觀條件,而查士丁尼的征服戰略則為他提供了名揚千古的機會。

二、貝利撒留的個人能力

公元528年,剛登基一年的查士丁尼便任命時年不足25歲的貝利撒留擔任東方將軍(magister militum per Orientem)一職,這是拜占庭帝國最高級別的軍事將領,肩負整個帝國東部地區,包括亞美尼亞、美索不達米亞、敘利亞直到埃及沙漠廣大區域的軍事安全。其時,拜占廷帝國名將如云,除貝利撒留外,西塔斯(Sittas)、蒙杜斯(Mundus)、布澤斯(Bouzes)以及納爾澤斯(Narses)等將領不論武力、計謀、還是出身地位都毫不遜于他,可以說他們之中的任何一人都能擔當起東方將軍的職務。查士丁尼卻選擇出身平平,年紀尚輕的貝利撒留擔此重任,并非偶然所致。它與查士丁尼知人善用的眼光,和貝利撒留本人的才干密不可分。

(一)武藝與智慧

貝利撒留作為一名武將,不僅足智多謀,還擁有過人的軍事才能。普羅科比(Procopius)記載,在查士丁尼登基之前貝利撒留就曾經長時間擔任他的貼身侍衛,是一名得力干將。吉本曾經指出貝利撒留:“在查士丁尼的私人衛隊里的確是勇敢和有名譽的?!盵11]89雖然在查士丁尼身邊的頭幾年貝利撒留并未即刻展露頭角,但他在日后所表現出來的軍事素養和才干,敏銳的政治直覺,很可能得益于在查士丁尼身邊幾年時間的熏陶。根據陳志強先生的研究,貝利撒留與那些有勇無謀的武夫不同,他在查士丁尼身邊任侍衛之職時,曾在君士坦丁堡接受過教育。[12]48-49羅伯特·格利烏斯(Robert Graves)也推測貝利撒留在到達一定年紀的時候進入了帝國的軍事教育系統,有正規的軍校學習經歷。[3]81

公元526年佩薩門尼亞戰役是貝利撒留軍事天才鋒芒初露的階段,也是他入仕的契機。在查士丁尼的授命下,年輕的貝利撒留以宮廷衛隊成員的身份參與了一系列針對波斯帝國的戰斗,對波斯屬國佩薩門尼亞展開進攻。盡管年輕,但貝利撒留的軍事天才卻在這次戰役中顯露出來,他成功地劫掠了佩薩門尼亞大部分地區,還俘虜了許多亞美尼亞士兵。[5]I.xii.20-21.而另外一支以利貝拉里烏斯為首的主力部隊則不戰而逃。雖然史料并未明確指出這次征討的主要負責人是否是貝利撒留,但顯然他的優異表現引起了皇帝的重視,皇帝在事后將利貝拉里烏斯撤職,并褒獎了貝利撒留,讓他作了達拉部隊的統帥。[5]I.xii.20-24有理由相信,佩薩門尼亞之戰的成功對貝利撒留能如此迅速地被任命為帝國高級軍事將領有重要意義。在升任美索不達米亞軍士長官后不久,由于波斯戰事吃緊,加之公元528年拜占庭人在明杜歐斯和撒努里斯戰役中慘敗,查士丁尼遂將貝利撒留提升為東方將軍。

由上述可見,盡管貝利撒留最初被派往佩薩門尼亞是因為他在衛隊中武藝高強,但戰爭證明了他突出的軍事能力,表明他并非一介武夫,而是完全有能力率領一支軍隊進行獨立作戰。而貝利撒留在日后多次戰爭中的表現與此驚人的一致:他不僅以謀略和指揮見長,在關鍵時刻又能恰如其分的勇猛果敢。幾乎所有的戰役中人們都能在前線看見貝利撒留的身影,大部分時間他坐鎮中軍調兵遣將,但在關鍵時刻卻總是沖在最前,顯示出他高超的武藝和不畏犧牲的精神,也表現出他作為一名“羅馬將領”所具有的榮譽感和使命感。正如吉本的評價,“在戰爭藝術發展的更高時期,將軍像士兵一般的勇猛沖鋒不僅不是必要的,更是不被允許的。因此,貝利撒留可以躋身于像亨利四世、皮羅斯以及亞歷山大那樣少數的偉大人物中去?!盵11]140

(二)忠誠與信任

貝利撒留順利入仕以及他一生仕途的起伏都與皇帝對他忠誠的信任與否息息相關。通過對相關文獻的分析,可以判定貝利撒留在擔任查士丁尼侍衛的時候就對皇帝表現過絕對的忠心,這也是查士丁尼將年輕的他派往佩薩門尼亞的原因之一。如前所述,撒努里斯戰役對拜占庭人來說是一場徹頭徹尾的失敗,不僅大批軍官被殺被俘,還有許多軍官叛逃波斯,皇帝龍顏大怒。而根據馬拉拉斯和偽撒迦利亞的記載,在這次戰役中貝利撒留有臨陣脫逃之嫌。[13]XVIII.26①史家記載拜占廷方面則派出了前軍事長官達馬斯庫斯,維塔里安的兒子庫澤斯、塞巴斯蒂安,佛尼斯的指揮官普羅克里安努斯、軍士長官瓦西里斯與一支伊蘇利亞軍團,貝利撒留和塔法拉斯也一同參與作戰。在激戰過程中,塔法拉斯和普羅克里安努斯因戰馬絆倒摔下而被殺死。塞巴斯蒂安和瓦西里斯被俘虜,庫澤斯受傷后也被俘虜,但是貝利撒留卻逃跑了。另外還有一些軍隊長官同他們的部下叛逃波斯。The Chronicle of John Malalas, Book 18, 26.② Procopius, History of the Wars, III. xi. 21.但據吉本的考證,他在政府或者是教會的行省城市名單上都找不到這個地方。盡管如此,他還是認定此地位于色雷斯。Edward Gibbon, The Decline and Fall of the Roman Empire, vol.7, p. 89.然而偽撒迦利亞記載貝利撒留曾對此作出辯解,自稱并非因為個人原因,而是手下的將領和士兵缺乏軍紀不聽從指揮,過分急躁而造成了嚴重的后果。[14]263顯然皇帝相信了貝利撒留的解釋,戰后被提升官職的人只有他一人。由于查士丁尼對貝利撒留的青睞,貝利撒留的軍階一路上升。公元529年,貝利撒留就被任命為拜占廷軍事將領的最高級別——東方將軍。而在當時,一般將領要升到這一軍銜,年齡至少要在35歲以上,[2]21這從另一個方面也證明皇帝對他的信任。有研究者還認為,在接下來的達拉戰役中,赫莫杰尼斯(Hermogenes)當督軍的真正意圖似乎是在監視和考察年輕的貝利撒留的能力和忠誠。[8]31伊文思還指出,貝利撒留被任命為統帥的最大原因是他在尼卡暴動中表現出的忠誠。[15]33

(三)個人魅力

根據普羅科比的記載,貝利撒留身材高大,英俊瀟灑,舉止得體?!鞍菡纪⒊堑娜藗兲貏e喜歡每天看貝利撒留從家里去市場或回到家里,這種情景沒有一個人會看膩……他的體型高大而健美,相貌十分英俊,而且他的舉止很溫和,對待他人如同貧窮和沒有地位的人那樣謙恭?!盵5]VII.i.5-7.我們從現存的拉文納圣·維塔教堂內著名馬賽克畫像中能夠直觀的看到貝利撒留的形象,他站在查士丁尼的右邊緊挨著皇帝,顯示他左膀右臂的地位。由于他站立的位置較查士丁尼及其左邊的人物靠后,因此可知他的身高要高于畫面上所有人。在畫面中貝利撒留長相出眾、須發濃密、身披長袍。值得注意的是他的眼神犀利,表現出一名武將的果敢堅毅,與旁邊的神職人員溫和的眼光截然不同。不難想象,在戰場上這樣一位地位高貴、英姿颯爽、豐神俊逸的總統帥對于己方士兵士氣的鼓舞和對敵人在氣勢上的震懾。因此可以說在優秀的品德性格外,俊美強健的外形是貝利撒留個人魅力的又一重要來源,使他更加符合手下的士兵和民眾對“英雄”的向往,也因此讓他在一定程度上更易于獲得查士丁尼的欣賞。

三、貝利撒留與皇室的私交

貝利撒留為在公開場合是查士丁尼的臣子;在私下,貝利撒留與查士丁尼不僅一度私交甚篤,其妻子安東尼娜與皇后賽奧多拉更是關系密切。

首先,查士丁尼和貝利撒留的私交成為他政治軍事生涯的基礎,二人在許多方面都有著相似之處。根據普羅科比記載,二人年齡差距很大,貝利撒留才剛成年,查士丁尼已介不惑之歲。對于這名年輕的侍衛,查士丁尼愛護信任有加。其中很大一部分原因在于相似的出身和經歷。貝利撒留是色雷斯和伊利里亞之間的日耳曼尼亞人,②在當時屬于拜占廷帝國北部邊區,是蠻族人入侵最頻繁的地區之一。常年不斷的異族沖突使得此地經濟狀況不如帝國其他地區富庶,卻因戰爭頻發而盛產武將和勇猛的士兵。先皇查士丁、現任皇帝查士丁尼都從行伍起家;名將利貝拉里烏斯、布澤斯和庫澤斯,勇猛作戰的佛洛倫狄烏斯(Florentius)等都出身于色雷斯地區??梢韵胂?,當地的尚武風氣之盛。對于貝利撒留來說,他的童年應當也是在一個尚武的環境中度過的。[12]45-49特別是自從阿納斯塔修斯執政末期,在新舊皇權更迭的動蕩時期,拜占廷帝國北部領土小規模沖突頻發,很可能貝利撒留在童年和少年時期就曾經歷過這樣的沖突。因此,當他奔赴君士坦丁堡時,有理由相信貝利撒留憑借其個人的能力和極為相似的出身贏得了尚未登基的查士丁尼的青睞,很順利就進入了查士丁尼的麾下。在擔任查士丁尼的侍衛之后,貝利撒留與查士丁尼的關系變得更加密切。伊恩·修斯指出,貝利撒留會說希臘語和拉丁語。[2]74-75這是因為他的出生地是當時拜占庭帝國為數不多的依然通用拉丁語的地區,而查士丁尼皇帝同樣也以使用拉丁語為主。相比其他圍繞在查士丁尼身邊,說希臘語的年長軍官而言,貝利撒留很有可能更加能夠討取查士丁尼的歡心。而且伊恩·修斯還大膽猜測查士丁尼與賽奧多拉(Theodora)初識之時,貝利撒留可能在二人關系的維持方面起到過影響,或曾經給查士丁尼提供過二人在交往方面的建議。[2]20此外,貝利撒留信奉著與查士丁尼同樣的宗教信仰,他們都是察爾西頓派的堅定信徒。與皇帝在出身、語言、宗教上的相似性使得貝利撒留在出道之初就站在離查士丁尼很近的位置,站在帝國政治和軍事統治的中心地帶。也為他順利入仕提供了優越的環境。

其次,安東尼娜與賽奧多拉的聯合成為貝利撒留在政治上主要的庇佑。在查士丁尼統治的大部分時期,帝國的命運深受兩個不尋常的女人的影響,其一是皇后賽奧多拉,另一個就是貝利撒留的妻子安東尼娜。[16]337值得注意的是,這兩位同樣出身底層的貴婦對各自丈夫的影響力是巨大的。塞奧多拉是查士丁尼重視的伴侶和精明的顧問,在許多內政外交重大事件上都起了關鍵作用。[2]127而安東尼娜在貝利撒留的人生中扮演了重要的角色,這種重要性自她與皇后關系密切之后更為突出。[2]69安東尼娜頗有心計,她由最開始被賽奧多拉厭惡轉而獲取她極大的信任和友誼,從出身底層轉變成為帝國的最高級貴族,能夠隨意進出賽奧多拉的宮殿,僅花了不足五年時間。[17]50根據普羅柯比的記述,最初賽奧多拉十分痛恨安東尼娜。雖然現在人們不能得知最初二人不和的原因,但在貝利撒留受命征服意大利之前,沒有明確資料顯示二人之間存在密切的關系。直到公元536年之后,史料中才出現了二人的交往的記載。從記載中可得知為了取得賽奧多拉的信任,安東尼娜選擇幫助皇后擴大政治勢力,除去政敵。她先后幫助賽奧多拉將原羅馬城大主教希爾維里烏斯撤換為皇后欽點的維吉利烏斯(Vigilius),又設計通過欺騙皇后的政敵執政官約翰的女兒將約翰陷害栽贓成為謀反者,致使其流亡他鄉。此舉成功后,賽奧多拉與安東尼娜的關系大為緩和,而安東尼娜似乎在宮廷內有較高的地位,并且享受著貴族待遇。[17]也有學者認為這兩個女人在很長時間之內是朋友關系,可能賽奧多拉利用了她的影響力讓年輕的貝利撒留很快升遷。[18]74

四、結 語

綜上所言,貝利撒留被查士丁尼所啟用,與這個時代密不可分。查士丁尼時期的政治環境和帝國軍事的需要成為他登上歷史舞臺的客觀條件;皇帝敏銳的洞察力和知人善用的戰略眼光使他越過了年齡、身份的限制走上仕途,而查士丁尼的帝國征服戰略則為他提供了名揚千古的機會。與此同時,貝利撒留本人在軍事能力、品德、智慧和作風等方面所表現出來的才干要明顯優于同時期的其他將領。正如有學者指出的,“貝利撒留毫無疑問是一個意志堅強并有高尚氣節的人,特別是當他與他的同僚們相比時?!盵2]250

參考文獻:

[1]A. A. Vasiliev.History of the Byzantine Empire.324-1453, The University of Wisconsin Press, 1952.

[2]Ian Hughes. Belisarius, The Last Roman General. Westholme Publishing, 2009.

[3]Robert Graves.Court Belisarius. Random House, 1938.

[4]Procopius.Buildings. translated by Dewing, H. B., in 7vols, The Loeb Classical Library vol.7, Harvard University Press, reprinted 1996.

[5]Procopius. History of the Wars.translated by Dewing, H. B., in 7vols, The Loeb Classical Library,vol.1, Books I-II, Harvard University Press, reprinted 1996.

[6]Chronicon Paschale. Translated with notes and introduction by Whitby, Michael, Whitby, Mary, Liverpool University Press, 1989.

[7]The Justinian Code from the Copus Juris Civilis. Trans., Samuel Parsons Scott, The Central Trust Company, 1932.

[8]Brogna, A.. The Generalship of Belisarius. Boston University, M.A., 1980.

[9]陳志強.拜占廷帝國史[M].北京:商務印書館,2003,143.

[10]A·H·若米尼著.劉聰,袁堅譯.戰爭藝術概論[M].北京:解放軍出版社,2006.

[11]Edward Gibbon. The Decline and Fall of the Roman Empire. vol.7. edited by J. B. Bury, M. A., New York: Fred De Fau & Company, 1907.

[12]陳志強.武功赫赫的將帥[M].長春:吉林文史出版社,2001.

[13]The Chronicle of John Malalas. a translation by Jeffreys, E., Jeffreys, M., and Scott, R., Melbourne, 1986.

[14]The Syriac Chronicle. Known as that of Zachariah of Mitylene, translated by F. J. Hamilton D. D., E.W. Brooks M.A., Methuen & CO., London, 1899.

[15]J. A. S. Evans. Procopius.Twayne Publishers, 1972.

[16]William Gordon Holmes. The Age of Justinian and Theodora. vol.1, London, 1912.

[17]Lord Mahon. The Life of Belisarius: the Last Great General of Rome.London, 1829.

[18]J. A. S. Evans.The Emperor Justinian and The Byzantine Empire. Greenwood Pub Group, 2005.

Analysis of the Reasons for Belisarius’ Walking into Political Field

SHAO Zhao-ying
(Department of History, Jinan University, Guangzhou 510632, China)

Abstract:Belisarius, who played a vital role in the battle against Sassanid Empire, in the war of western-conquering as well as in the maintenance of political stability during the reign of Justinian,was considered to be the No.1 general in Byzantine history. The academic research about Belisarius has always been focused on his military conquest, rarely mentioning the reasons for him to become an important part of Justini an’s strategy, which were inseparable from the social environment of the Byzantine Empire in the 6th century. talents and his close contacts with the royal family were the fundamental elementsmaking himJustinian’s most trustful general .

Key words:Byzantine; Justinian; Belisarius

基金項目:2015年度教育部人文社會科學研究青年基金項目“5—7世紀拜占庭與薩珊波斯關系研究”(15YJC770026)階段性研究成果之一。

作者簡介:邵兆穎(1984—),女,廣東惠州人,暨南大學文學院歷史系世界史博士后,研究方向為世界中世紀史、拜占庭史和絲綢之路史。

收稿日期:2015-11-22

中圖分類號:K134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2095-3763(2016)02-0008-07

猜你喜歡
拜占庭
拜占庭元素的藝術特征及在現代服裝設計中的應用
拜占庭帝國的繪畫藝術及其多樣性特征初探
《駛向拜占庭》中的帝國形象解讀
中國與拜占庭建筑中柱式結構差異的歷史淵源
淺談初中歷史教學中的邏輯補充——從拜占庭帝國滅亡原因談起
第四次十字軍東征前的東地中海世界
《西方史學通史》第三卷“拜占庭史學”部分糾繆
秦漢時期和拜占庭時期身體觀念的審美異同比較
拜占庭之光
君士坦丁堡的建立及其對東西方文化交流的影響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