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論馬克思文化產業觀及當代價值

2016-03-16 05:19梁少春
懷化學院學報 2016年10期
關鍵詞:文化產業馬克思勞動

梁少春

(華南師范大學馬克思主義學院,廣東廣州510631)

論馬克思文化產業觀及當代價值

梁少春

(華南師范大學馬克思主義學院,廣東廣州510631)

文化產業是馬克思的思想研究工作中具有極大潛力的研究領域,馬克思認為文化產業是建立在資本主義社會的重要社會產業之一。文化產業以非勞動生產為文化產業的研究立足點,其理論產生、生產過程、產品都使得文化產業與人、社會的發展息息相關。以馬克思的新聞自由思想為例的文化產業,充分表明了文化產業對于實現人的理性與自由有重要意義。馬克思的文化產業觀研究,是我國實現國家富強、社會進步、人民幸福的民族復興的必經之途。

馬克思; 文化產業; 當代價值

一、問題的提出

近年,為使人民精神生活更加幸福,社會更加和諧穩定,國家更加繁榮富強,我國通過大力發展文化產業,深刻踐行了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對文化產業的研究,將以馬克思在著作中對于文化產業的探究為起點。值得注意的是,馬克思未在其著作中明確提出“文化產業”一詞,而用“非物質生產”、“精神生產”、“精神文化生產”等詞匯來表述“文化產業”一詞內涵。20世紀的西方馬克思主義學者對馬克思文化思想批判均認識到國家的全面發展與人自由而全面的發展不只停留在物質層面的極大豐富發展。

根據目前國內研究現狀,大部分學者更加注重馬克思文化觀研究,而非文化產業相關研究。在馬克思著作中,文化產業相關思想大部分采用生產與文化相結合的方式進行敘述。如此,使得文化產業的理論顯得并未深入淺出地將文化產業理論體系化和邏輯化闡釋。我國學者對馬克思文化產業的研究鮮有從馬克思諸多著作中來尋其文化產業思想邏輯性發展。因此,文化產業體系化研究亟待完備。

關于馬克思文化產業思想來源問題以及必要性問題的討論,有學者認為“精神生產是馬克思恩格斯探討人類生產活動的一個基本理論維度?!盵1]在人的社會中精神生活與物質生活具有對立統一性。因此,在存在性問題上,精神生活不僅具有現實存在的必要性,更具有邏輯的存在必要性。因為在馬克思的理論體系中,精神生活作為上層建筑一部分,對于人及人與人之間所形成的社會關系是不可缺失的一部分,只有精神生活與物質生活的良好的交互影響才能力證對方的根本存在性。也正是物質生活與物質生產的存在印證了精神活動存在的必要性。

對于文化產業起點問題的闡述中,有學者認為“從人類社會一開始,文化生產與物質生產就緊密聯系在一起,而物質生產相對文化生產處于基礎的位置?!薄拔幕a根源于人們的物質生產實踐,沒有物質生產做基礎就談不上文化生產?!盵2]文化產業與文化生產相較兩者具有前者包含后者的關系,生產的發展在于產業的邏輯存在的一部分,且兩者都對人具有依附性,其發展也具有屬人根源性。文化生產與文化產業的起點在時間和空間中都具有即起性?!拔幕a業”在馬克思不同的著作中有不同的闡釋。在《神圣家族》中提到的“精神生產”不僅是對唯心史觀的批判,也不是簡單地對工人階級只能創造物質產品進行論證,更通過事實證明精神是可以通過人的勞動進行生產,肯定了工人階級的意識對于精神生產的作用,以至于更大步推論工人是作為歷史進步的動力。作為社會發展的主體的人是文化產業的勞動者與消費者,是通過影響文化產業社會發展的重要動力。

“文化”與“產業”均在論著中有深刻論述,“文化”作為人類生活的一部分,其發展的原初動力源于有勞動能力的生產者,而文化正是由于人的推動有了新的發展?!爱a業”產生于大工業時代的機器革命的年代。技術革新使勞動工人在某種程度上階段性解放。工業的不斷翻新促生了“工業體系”的衍生。在馬克思的著作中可以看到,“文化產業”作為馬克思所重于研究的“物質生產”部分之外重要的一部分,從屬于“精神生產”“非物質領域的生產”?!胺俏镔|生產”具體論證在馬克思在《資本論》第四卷的《剩余價值理論》中,論述了關于文化創作進入產業所涉及的“生產勞動”與“非生產勞動”的問題。有學者認為,“馬克思在此強調,‘非生產勞動者’和‘生產勞動者’的區別在于是否成為‘資本生產者’。這種情況下,文化勞動是否進入經濟產業,關鍵就在于是否進入資本生產。因此,可以這樣說,有經營資本的文化生產,才成為‘文化產業’?!驗樗a資本’”[3]。

二、馬克思文化產業思想的主要內容

關于文化產業在馬克思的思想體系中的地位,有學者認為,“馬克思對精神生產即精神文化進行了簡單的層次劃分:第一個層次,即政治、法律、道德、宗教、形而上學等社會意識形態,它是統治階級的‘親骨肉’,強調文化的社會性質;第二個層次,更能反映精神自由特征的思想、觀念和意識,如文學、藝術、科技等,即‘有教養的’消費性文化,它是‘最高的精神生產’的文化,強調精神文化的自由特性?!盵1]根據上述理論本身特點來說,文化產業是屬于第二個層面即思想上層建筑層面的一部分。

(一)文化產業思想的理論產生

通過馬克思的論證,可以推測文化產業的理論產生、發展及其內部優勝劣汰都可以歸結為人的意識運動以文化產品為自我表現形式。馬克思在《博士論文》中認為,哲學與現實并不是被完全剝離,解釋了人在物質生產中自我獨立性。文化產業源于人在物質生產中反思的藝術形式,因此文化產業的本源問題就是現實與哲學的文化產業的生產主體就是人。馬克思雖然研究還未涉及文化產業的生產資料以及生產方式,但可確定文化產業的發展根本來源是人及其屬于自我的意識能動性的事實。文化產業的生產主體地位以及產生的意識源頭在馬克思青年時期已經具有了強大的力證。

關于馬克思的文化產業觀的產生問題,最早可追溯到馬克思與恩格斯合著的《神圣家族》中提出“精神生產”與“物質生產”具有相對性的理論?!熬衽c肉體、批判和群眾的絕對批判的分離和純粹的對立,代替了非批判的混合。是鮑威爾先生及其伙伴,或精神,與作為物質的縮影其余人類的對立?!薄八急嬲軐W家在其他一切場合談到人的時候,指的不是具體的東西,而是抽象的東西,即理念、精神等等?!盵4]49因此,文化產業的發展必將歸結為精神領域的生產飛躍。此時,作為青年黑格爾派的成員,馬克思對于精神生產的根源性探源都是建立在他對于鮑威爾在精神生產的來源問題進行批判,給予了文化產業的自由產生的可能,也溝通了文化產業作為精神活動的成果在物質層面的表現。

(二)文化產業的生產方式及其產品

文化產業與傳統物質產業相同,一切的生產所需的要素都由具有生產力與生產關系的生產方式所決定。根據馬克思的著作,大致可以將生產力歸為勞動資料、勞動對象、勞動者三者。生產關系則大致包括生產資料所有制形式、人們在生產中的地位及其相互關系和產品分配方式三項內容。文化產業的生產資料是由區別于物質生產生產資料,但馬克思將其劃分為勞動材料、勞動資料和生活資料。

關于文化產業的生產力,馬克思認為勞動材料會由于勞動對象而不同。同樣帶有服務性的非生產勞動并不是勞動產品本身的生產者。馬克思認為,“同一種勞動可以是生產勞動,也可以是非生產勞動?!盵5]53文化產業的發展在資本主義發展的初期階段,具有非常多未知性。馬克思從貨幣獲取的角度將生產分為勞動生產和非勞動生產。在《剩余價值理學說史》中,著重強調了兩者的區別,表明了非勞動生產是資本家需要所產生的,在具有革命性的資本主義社會從事精神生產行業的勞動人員的人數必須要被降到最低,這些人也將要去購買別人生產的產品,其地位類似于家中豢養的奴仆。資產階級有了穩定了階級地位時,就會代表生產的勞動工人而不像之前那樣與非精神勞動者進行對立。這個階級會按照自己的意志去發展社會不同階層,使其開始進行有教養的消費,享受他們的精神生活,進而不得不向之前的歷史進行妥協。

對于文化產業生產關系的定性分析要從文化產業作為非勞動生產與勞動生產開始說起。第一,文化產業是在勞動材料具備或者極大豐富的前提條件下而進行。但非勞動生產者確實付出了一定的體力,得到的報酬并非消費者對于勞動產品本身進行支付,消費者給予勞動者的行為是貨幣與勞動之間的單純交換。由此,可以肯定文化產業的勞動者不一定是生產者,因為文化產業勞動者獲得的貨幣只是源于他對消費者的服務。第二,生產關系在生產資料的所有制形式與文化產業者之間是分離存在的,文化產業勞動者在生產中并不起到任何決定作用,甚至是有大部分人員是生產產品的消費者。第三,勞動產品的分配要尊重消費者的意愿,因為文化產業的發展并不意味著每個人所必須要對文化產業進行消費,而文化產業對于消費者的收獲與勞動者的付出是單純的貨幣的交換。

馬克思對非勞動生產分為了兩個方面。第一,非勞動生產者與其生產的產品可以分離:不同于勞動生產具有規模性,藝術家與其藝術作品是可以被暫時分離的且獨立存在。對于藝術作品的投資、生產、獲益不在于對于對商品的獲益,而是對于整個服務的剝削。這同資本主義中的生產關系是不同。第二,非勞動生產者與其生產的產品不可分離:這種本質上是雇傭與被雇傭的關系行為,只能被應用為個別特殊行業。這些勞動是整個資本主義勞動中微不足道的。如一個歌唱家的演唱在結束后,享受也會結束,服務也就終止了,并不會得到物質性商品,從事相關行業的人員其獲得的收入并不是服務的結果,其報酬是來自于服務本身。

(三)文化產業與社會發展的關系

從生產工具的角度來看,文化產業利用生產工具使得私有制的生產工具和勞動分離。通過最初的勞動條件、勞動工具和材料的分配為以后馬克思對于物質生產與精神生產相分離埋下伏筆。在《形態》費爾巴哈一章中,馬克思通過以人與人建立的社會關系入手,闡述了社會分工問題,表達了人對于自己屬于本身私有制力量使得其自身與其他人私有的勞動力量相分離。所以,在書中馬克思強調“生產即勞動”也證明了人在生產中所起作用中,人對于自己的勞動力具有支配權,這保障了人作為勞動力在文化產業中所起到的作用,反駁了宗教對于人的自由意識和勞動力的控制。

關于文化產業的產品與生產者、消費者以及生產過程的關系的論述,馬克思通過描述精神方面的發展前提條件給予了人對精神生產和精神享受的可能性。馬克思在《1844年經濟學哲學手稿》中提到,“國民要想在精神方面更自由地發展,就不應該再當自己的肉體需要的奴隸,自己的肉體的奴仆。因此,他們首先必須有能夠進行精神創造和精神享受的時間?!盵6]57馬克思也在此著作中強調,文化產業在感性的人面前,其所在自然界已經成為潛在被揚棄的對象。精神不應該在感性的人面前與物質相剝離,應該具有一定客觀性才能使其本身成為物質的真理。

具有華麗的外衣產品的文化產業,雖然具有高雅而又質量的服務感,但文化產業的本質依然是要攫取消費者利益,剝削勞動者的剩余價值。文化產業的生產過程簡單來說是貨幣與服務的交換過程,其服務過程同時也是文化產業的產品獲得過程。文化產業獲利僅僅是資本增殖的小小的一部分。從生產者角度來說,文化產業的工作是非生產勞動,“非勞動生產與勞動生產不同,勞動生產的產品在其使用價值得以體現,也就是產品買賣的時刻具有物質與金錢的交換,但非勞動生產是不具有物質產品與金錢進行交換,而這叫做服務卻顯得比較合適而對于這種交換我們稱作活動與金錢的交換?!盵5]54-64在另一方面,由于文化產品在某些情況下不能與生產者分離,體現了文化產業的資本家對于其勞動能力的買斷。文化產業的勞動者是資本家的財富生產的工人,只能獲得勞動報酬,這是文化產業與傳統產業的不同之處。從消費者的角度來說,消費對象在文化產業當中不再像生產勞動所帶來的商品一般,買斷文化產業生產者的服務過程,不再是關注在文化產業生產者的生產結果上面。發展如此高雅的文化與藝術會使得那些注重“教養”的資產階級顯得有品位。

馬克思認為人在精神上的生產具有實踐意義。文化產業的生產過程自始至終離不開人的勞動。在《德意志意識形態》中,馬克思批判費爾巴哈并沒有把人活動作為客體本身,卻在基督教的本質中緊緊把理論的活動看作是真正人的活動。勞動者在精神上的生產是“現實的人”,說明人在現實世界所能意識到的所謂精神形式之一的意識只是“存在”人的認知范圍之內。也更說明精神生產具有一定未知性和神秘性。同時馬克思也提到,“生產力表現為一種完全不依賴于各個個人并與他們分離的東西,它是與各個個人同時存在的特殊世界?!薄耙环矫妫ǜ鱾€個人)是生產力的總和,這種生產力好像具有一種物的形式,并且對個人本身說來它們已經不是個人的力量,而是私有制的力量?!薄傲硪环矫媸呛瓦@些生產力相對立的大多數個人,這些生產力是和他們分離的,因此這些個人喪失了一切現實生活內容,成了抽象的個人然而正因為這樣,他們才有可能作為個人彼此發生聯系?!盵7]75

(四)文化產業思想的研究意義

新聞出版相對其他文化產業的部分來說,具有很長的發展歷史。馬克思在《萊茵報》時期,著重強調了新聞出版自由與人的精神自由的關系,給予了人具有理性與自由的理論可能性。馬克思提出了“每個國家的人民都在各自報刊中表現自己的精神?!盵8]155在批判書報檢查制度時,馬克思認為,“書報檢查機關過分謹小慎微,成為自由報刊的外部桎梏;與此同時,報刊內部也存在著局限性,它已經喪失勇氣,甚至不再努力是自己超出報道新聞這樣一種水平;最后,人民本身已不再關注祖國的利益,而且喪失了民族意識?!盵8]381通過馬克思對于書報檢查機關的批判看出文化產業的良好發展是人精神自由的基本實現形式,只有每一個國民的精神自由有了合理保障才能促使人民精神得到團結且共同維護國家利益,樹立強調的民族認同感,最終用理性與自由保證馬克思實現每一個人的自由而全面的發展。

三、馬克思文化產業思想的當代價值

根據文化產業產生的研究,馬克思認為文化產業產生于對藝術形式的反思,而中國文化產業是映射當前社會的探思。所以文化產業反映物質生產。而物質生產會反作用于文化的發展。當代中國文化產業發展是建立在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路途上,文化產業在當前階段的必要性在歷史與邏輯角度都有突出且明顯的表現。處于經濟轉型期的當前我國,文化產業是國家、社會、個人的等各個層面發展的重要影響因素。

(一)文化產業的發展是當代我國大步邁向文化強國的重要一環

在我國,國家認同感與民族認同感是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文化自信的重要價值取向。發展文化產業是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重要渠道。文化產業的發展有利于增進中國現代文化符號的世界影響力,激發新時代文化符號,是中國邁向文化強國具有強力的保證。文化產業的發展會在發展中如同馬克思所描述的那樣成為促進國家經濟的巨大潛力產業。雖然我國文化產業發展在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社會體制,與馬克思所批判的資本主義社會不同,但最終會是我國成為勞動集約化經濟的重要因素,有利于保障社會的和諧發展,更會是中國成為文化強國的重要一環。

(二)文化產業的發展是當代我國全面建成小康社會的重要一步

中國文化產業的發展是社會進步的需要,是馬克思所描繪的市民社會的組成部分,是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精神文明建設的體現,文化產業的發展是進一步解決落后的生產力和人民日益增長的物質文化需要的社會主義根本矛盾新方式。文化產業的發展會透過其展示產品的渠道向社會傳播正能量,更通過最恰當的方式使社會主義核心價值體系具有時代展現。文化產業的發展只有貫徹創新、協調、綠色、開放、共享的發展理念,才能使中國圓滿實現全面建成小康社會重要一步。

(三)文化產業的發展是當代我國實現人的精神發展的重要一躍

我國文化產業不同于馬克思著作所述的資本主義社會下的文化產業。堅持全面深化改革的文化產業一定會使得人民的精神自由得以保障。社會主義社會的本質決定了在中國共產黨的領導下,中國人民都可以平等地享有欣賞文化產品的機會,實現人的精神發展的重要一躍。最終實現馬克思人的自由而全面的發展的最終追求和理想。

總之,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文化產業的研究起點應該從馬克思對于文化產業認識開始探索。雖然馬克思的研究觀點圍繞實踐唯物主義的體現。但是后世的法蘭克福學派在接受馬克思的經濟決定論的基礎上,認為復雜的社會現象無法利用馬克思受經濟環境和思想意識來解釋,質疑了馬克思認為物質對于社會發展主導作用的觀點,這使得馬克思主義文化產業研究充滿了諸多未知性和潛力。

[1]曾長秋.馬克思恩格斯文化產業思想探幽[J].中南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10(4):16-2.

[2]劉芳.馬克思文化生產思想與文化產業發展[J].東岳論叢,2014(9):35-9.

[3]張涵.關于馬克思著作中涉及“文化產業”的思想研究[J].馬克思主義研究,2009(3).

[4]《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2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

[5]《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48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

[6]《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42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

[7]《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3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

[8]《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1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

The Theory of Marx's Cultural Industry and Contemporary Value

LIANG Shao-chun
(College of Marxism,South China Normal University,Guangzhou,Guangdong 510631)

The cultural industry is a great potential research field in Marx's ideological research.Marx held that cultural industry is one of the important social industries based on capitalist society.Cultural industry is based on non-labor production.Its theory generation,production process and products make the cultural industry closely related to the development of people and society.The cultural industry,which takes Marx's idea of freedom of press as an example,fully shows that the cultural industry is important for the realization of human reason and freedom.To research the theory of Marx's cultural industry is the essential way to realize the great rejuvenation of national prosperity,social progress and people's happiness.

Marx; cultural industry; contemporary value

A567

A

1671-9743(2016)10-0046-04

2016-09-20

梁少春,1992年生,男,碩士生,研究方向:馬克思主義發展史。

猜你喜歡
文化產業馬克思勞動
論馬克思對“治理的貧困”的批判與超越
馬克思像
勞動創造美好生活
馬克思人的解放思想的萌芽——重讀馬克思的博士論文
快樂勞動 幸福成長
論馬克思的存在論
熱愛勞動
文化產業空心化隱優
拍下自己勞動的美(續)
文化產業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