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六年級的作文可以這樣教

2016-03-16 19:08林建新
文教資料 2016年1期
關鍵詞:習作文章作文

林建新

(漳浦縣霞美中心學校,福建 漳浦 363214)

六年級的作文可以這樣教

林建新

(漳浦縣霞美中心學校,福建 漳浦 363214)

作文教學一直是令人頭痛的問題,學生最怕寫作文,我班學生也是一樣,中等以下的學生能寫出400字以上文章的寥寥無幾。寫作能力在六年級不好好培養,初中時就更難了。如何為學生寫作文排憂解難?要指導學生做好作文的開頭,抓住閱讀與寫作的結合點,創造輕松愉快的寫作環境,選擇材料,使言之有序,提高學生作文興趣。

六年級作文 指導方法 閱讀

作文就是把自己看到的、聽到的、想到的內容或親身經歷的事情,用恰當的語言文字表達出來,作文也是字、詞、句、篇的綜合訓練[1]。但是,作文教學一直是令人頭痛的問題,學生最怕寫作文,我班學生也是一樣,中等以下的學生能寫出400字以上文章的寥寥無幾。寫作能力六年級時不好好培養,初中就更難了。如何為六年級學生寫作文排憂解難?我結合教學實踐,談談以下幾點做法。

1.指導學生做好作文的開頭

好的開頭是成功的一半。俄國作家高爾基說:“開頭第一句是最困難的,好像在音樂里定調一樣,往往要費很長時間才找到它?!?/p>

其之所以是這樣,是因為開頭在文章中有著特殊的重要作用;開頭如有一股氣勢,它能把后面的文章帶動起來;開頭定好調子就能決定全文的風格;開頭如能理清頭緒,就能找到議論或敘述的起點;開頭能敞開思路,行文就能流暢自由。頭開得好,文章越寫越順,否則,步步艱難。筆者教學中注意一些課文的開頭藝術,覺得它們的開頭很有講究,有助于六年級的作文寫作,可歸納為:“總領全文式”,這是總括的一種寫法,開頭一段概括了全文內容,如《詹天佑》;“開門見山式”,即事情是什么就直截了當寫什么,不繞彎子;“介紹背景式”,即文章的開頭對事情的環境進行適當的描寫;“中心開花式”,即結合文章內容,從中間入手,寫出扣人心弦的開頭;“倒敘開頭式”,這種方法先寫出事情的結果,再回頭來寫起因和經過;“提問開頭式”,文章的開頭提出一個非常有意思的問題,引起讀者的關注,而問題的答案,正是文章要表達的中心思想。好文章的開頭都很講究,各有千秋,實踐中應對學生進行有步驟的訓練,使學生寫作時能設計一個好的開頭。

2.抓住閱讀與寫作的結合點

學完一篇課文,首先,讓學生理解作者是怎樣用生動具體的語言、恰當的寫作方法把文章有條理地寫出來。讓學生懂得敘述一要具體,二要有序。其次,讓學生理解課文如何采用恰當的語言來表達作者的思想感情的,使理論和運用相結合,加強讀寫訓練,將教學思路與作者思路融為一體。

閱讀教學與寫作教學有機結合,是增強作文教學效果的好辦法,對此,筆者在教學《鳥的天堂》一文時深有體會。本課的重點是靜態和動態描寫的訓練。事物的靜態和動態是通過形象的具體描述表現形態特點的。為了使學生理解并掌握這種寫作方法,閱讀時,首先對課文中靜態和動態描寫的重點段進行有目的的分析,著重強調敘述的順序,以準確的用詞,恰到好處的寫作方法,同時有目的地培養學生觀察景物,進行靜態和動態描述的訓練。讓學生運用本課的寫作方法,通過分析觀察,組段成文,描寫景物。多數同學文章動靜結合,描寫得真實,使文章感情充沛,富有文采,如一位同學在《美麗的校園》一文中寫道:“那操場兩側的球籃,像兩位忠于職守的衛士,守衛者我們美麗的校園。那籃板上的球網期待著,期待著龍騰虎躍的孩子們,將那滾圓的球接二連三地投入它的懷抱,一起分享投中后的喜悅?!边@名同學不但善于觀察,還善于分析、想象,所以才寫出好文章。

3.創設輕松愉快的寫作環境

和諧的課堂氛圍,能促進孩子的發展,提高知識的掌握能力。在和諧的課堂氛圍中,學生的思維積極活躍,情緒高漲。那么,如何創設和諧的作文課堂,讓學生遠離畏懼心理,在愉快的氛圍中,積極學習寫作知識,是我一直努力探索的問題。

通過幾年的教學實踐,我深深體會到,情趣是推動學生寫作的巨大動力。但情趣非天然而生,需要精心地培育和誘導。為此,我在作文課內努力創造愉悅的氛圍,通過作文指導課、欣賞課、游戲課、觀察課等多種課型,精心設計作文教學的步驟,使學生感受到成功的喜悅。

4.選擇材料,使言之有序

新課標指出:“指導學生作文,要從內容入手?!笨梢?,選擇豐富內容的材料是作文的重要環節。生活素材只是學生的感性認識,由于小學生抽象思維正處于發展階段,內容語言還不夠完善,因此教師應給予應有的指導。如何引導學生根據習作要求,啟發思維,從平時積累的感性材料中進行分析篩選、組合加工,按一定的順序進行表達。例如,《今天我值日》的教學,首先我出示思考題進行啟發指導:值日注意做哪些事?怎樣做?值日時有沒有遇到過困難?怎樣想?怎樣做?然后讓學生分組討論。課堂交流中,有的說,掃地前,我先把椅子拿起輕輕地倒放在桌子上,再把桌子移到一邊,一張一張地靠緊,掃完地,再把它們搬回原來的地方;有的說,打掃操場衛生區時,看到排污溝內的垃圾,很臟,本不想掃,但后來想,不打掃干凈將影響校園衛生,影響同學們的活動,于是就取來沙子先把它蓋上,然后捂住鼻子把它掃掉……這時我因勢利導:我們應該按什么順序,一層一層地寫呢?由于學生擁有了寫作素材,理清了寫作思路,因此得以展開想象的翅膀,充分發揮聰明才智進行寫作。這樣的作文既有具體的內容,又達到了言之有序的習作要求。

5.提高學生作文興趣

興趣是完成好一項工作的基礎,興趣廣泛會使人覺得生活豐富多彩。對作文感興趣的學生在作文中就表現得積極熱情,作文能力也隨之提高。根據這一心理特點,在作文教學中,從培養學生的寫作興趣入手,能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2]。興趣是行為的先導,萬事皆然。作文教學中不能命令式地布置、指導和批評,會給學生造成壓迫和枯燥的感受。不但寫作的欲望全無,反而會產生反感情緒。只有形成“我要寫”的氛圍,才能有效提高寫作水平。因此,教師應設法使學生對寫作產生濃厚的興趣,產生作文寫作的內動力,達到“我要寫”的效果。

如何激發學生的寫作興趣呢?

首先,在教學中應有意識地對學生灌輸作文意識,使學生高度認識寫作的重要性。其次,作文課應創造出輕松活潑的氛圍,使學生感受到寫作的樂趣,從而使學生在樂趣中領悟教學內容,激發他們的寫作欲望。譬如寫《我的伙伴》一文時,我把學生分成四人一組。把班中富有特點的同學名字分別寫在紙上,讓各組按抽取紙條上的名字寫出對應對象,從多個角度,有主次地刻畫。而后把習作讀給大家聽,從習作描述的人物特點猜想具體同學。猜中說明習作寫得好,猜不中說明還有差距。通過一段時間試驗,學生明顯喜歡上作文課,作文的質量、完成率都有提高。

6.發展學生思維能力的實踐活動

作文教學的重要目的是培養學生的語言表達能力,讓學生在寫作中借助語言表達思維。學生作文和說話中表現出來的語句混亂、詞不達意等現象歸根結底都是思維問題。作文教學為學生提供了廣闊的思維空間,能夠暢通思維渠道,促進思維的發展。首先,學生在寫作前要留心觀察生活,發掘思想的底蘊,積累大量素材,這樣,思維的空間就會開闊,語言的表達就會暢通無阻。其次,在作文教學中,教師應有計劃地向學生推薦一些中外名篇、書報雜志來閱讀,學生就可以在閱讀中汲取他人的語言應用技巧、豐富多彩的表現手法、廣博的知識、深邃的思想、深厚的情感等,拓寬學生的視野,促進思維的發展。再次,語言的邏輯性是思維邏輯的具體表現,是“感于物——應于心——發于口”的條理軌跡,作文教學的一個重要任務就是訓練這種有條理的語言表達能力,強化邏輯思維能力。

習作后,有計劃地引導學生自改、交流、互補。

人們常說:好文章是寫出來的,更是改出來的。培養學生自己修改作文的能力是扎實提高寫作水平的基礎。因此,學生的習作成文后,教師應重視引導學生對習作進行修改,并說明修改的步驟。第一,總體瀏覽。主要是由學生自己通覽全文,看敘述的順序是否得當,層次是否清楚,事情交代是否完整,自己認為該刪的刪去,該補的補上。第二,段、句推敲。自己邊朗讀,邊思考;語言文字是否有錯;遣詞造句是否恰當,通順;標點符號是否正確。第三,交流、互補。個人的思維畢竟有局限,習作自己修改后應與同學交流以利于互相提高。教師引導學生先互讀互改,再由老師選出一兩篇不同內容、不同水平的習作師生共同按照修改步驟進行詳改。讓學生在評改中掌握修改要領;在評改中集思廣益,取長補短,拓展思路;在評改中體味成功的喜悅,激發寫作興趣。

在作文訓練教學實踐中,要讓學生寫出好的作文,就好比攀登一座山峰,我們應該圍繞“讀中學寫、單元整合”的教學實驗計劃,循序漸進地探索,一步一個臺階。這樣就把握了葉圣陶先生所說“作者思有路,遵路識斯真”這句話的真諦。讓學生的習作實踐從點滴的成功中獲得啟迪,樹立信心、提高興趣,逐步消除“怕寫、厭寫”的心理障礙,從而奠定他們“樂寫善寫”的心理基礎,真正提高學生的寫作能力,提高學生的語文素質。

[1]張金海.淺談小學六年級的作文教學[J].中國教育科學,2012(12).

[2]魏愛彬.淺談如何提高小學生作文[J].現代閱讀(教師版),2012(12).

猜你喜歡
習作文章作文
細致入微的描寫讓文章熠熠生輝
放屁文章
小處著眼,寫大文章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