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青島工學院校園文化建設與可持續發展初探

2016-03-16 19:08張華東曲招樺婁自強
文教資料 2016年1期
關鍵詞:工學院青島校園文化

張華東 曲招樺 婁自強

(青島工學院 商學院,山東 青島 266000)

青島工學院校園文化建設與可持續發展初探

張華東 曲招樺 婁自強

(青島工學院 商學院,山東 青島 266000)

校園文化是學校發展的無形支撐,對學生的世界觀、人生觀和價值觀產生潛移默化的影響,其育人效果是任何顯性課程都無法比擬的。青島工學院作為新建本科高校,從辦學理念、辦學規劃、辦學特色和持續創新的角度出發,探討校園文化建設與可持續發展的做法,不僅對學校自身校園文化建設具有指導意義,對同類民辦高校校園文化建設具有參考借鑒價值。

青島工學院 校園文化 可持續發展

一、與時俱進的辦學理念是校園文化建設的靈魂

辦學理念是校園文化的靈魂所在,是長期學習、思考、實踐的結果,是經驗和感悟的結晶,對學校的師生具有凝聚力、感召力和生命力的作用,同時它又貫穿于學校各項具體工作之中。與時俱進的辦學理念是時代和教育發展的要求,必須以社會效益為首,追求教育規律與經濟規律、社會效益與經濟效益的完美結合。校園文化建設要求我們在與時俱進的辦學理念指導下,創個性教育文化品牌,追求個性教育文化精神,凸顯與眾不同的文化個性特色。因此,要避免簡單照搬、模仿、攀比國立重點大學的辦學理念而出現了目標錯位、模式單一、人才雷同、特色缺失等弊端。與自身文化相整合,逐步形成適用于青島工學院的與時俱進的辦學理念,進而形成獨具特色的校園文化。力求建設“學生喜歡、教師熱愛、社會認可”的現代化、國際化優質民辦高校,推進特色教育,豐富學校發展的內涵,提升學校的辦學品位,開發學生的潛能,培養學生的興趣,促進學生全面發展。把學校辦成“教育的生態園、管理的科技園、人才的質量園”,以經濟社會發展需求為導向,著力培育具有創新意識的高素質應用型人才。

二、切合實際的辦學規劃是校園文化建設的支撐

校園文化建設是精神的、是制度的、也是物質的。校園文化以觀念形態存在于高校辦學定位、校訓、校風之中,以制度形態存在于高校各種顯性的規章制度之中,更以物質形態存在于建筑、設施、景觀等之中。青島工學院前身中國海洋大學青島學院是2005年經國家教育部批準設立,由中國海洋大學申辦、新疆生產建設兵團下屬的青島伊力特德泰科教投資管理有限公司投資舉辦的獨立學院。2011年,轉設為青島工學院,成為獨立設置的民辦普通本科學校。學校堅持以教學為中心,在今后五年甚至更長時間內定位為教學型學院,主要功能(職能)是培養復合型及應用型高級專門人才,同時也為部分畢業生向學術型、研究型發展打好基礎。學校傳承中國海洋大學的優良校風、學風,努力提高教育、教學質量;堅持以人為本,體現學生的主體性,強調教師的主導性,倡導學院領導者和管理人員的服務性,通過規范管理,提高工作效率,提升辦學效益。學校設有網站和視頻廣播網,教室全部配齊多媒體教學設備,各類教學設備設施基本完善,與多家企業簽訂協議,建立校企合作實習基地。圖書館擁有紙質圖書、電子圖書、期刊報紙等,引進了中國知網等國內知名數據庫。校園網絡覆蓋全校,擁有通識課程及專業課程的網絡教學平臺。學校擁有含羽毛球、乒乓球、健身等場地的體育館,另有標準塑膠運動場、足球場、籃球場、網球場、排球場的體育運動場所,標準學生公寓,多個學生餐廳等。青島工學院在校園文化建設中確保做到認真規劃,統籌協調,確保校園里的每一個人都能得到校園文化的熏陶、引導和教育。

三、富于特色的文化體系是校園文化建設的根本

校園文化是學校價值的基本體現,彰顯學校的特色。建設好校園文化,才能打造出學校的品牌。健康特色的校園文化,可以陶冶學生的情操、開發學生心智,促進學生的全面發展,對于提高師生員工的凝聚力,培養良好的校風,培育“四有”新人都具有重要的意義。青島工學院堅持以人為本,構建學校管理文化;因地制宜,建設學校環境文化;開發校本教材,建設學校課程文化;發展學生個性,建設學校特色文化。經多年努力,已逐步形成符合自身特點的校園文化,為培養人才提供良好的校園文化氛圍。

(一)理念、觀念、思想和精神是特色文化體系的先導

文化隱性內容的理念、價值觀念、思想和精神,是特色文化體系的先導和旗幟,能夠在校園文化建設中相互制約,具有支配和指導的作用,是學校形象的體現,滲透在學校工作思路、師德、師能、領導工作作風、教風、學風、班風、校風、學校質量觀等方面。青島工學院根據自身形勢、環境、時間、師資等情況,先后制定了適合于校園文化建設的理念并突出了一個主題:改革。人事制度的改革,課堂教學的改革及工作制度改革等。建設優化育人環境,做到校園內、教室里,處處可見育人文化。強化管理規范,出臺相關制度,保證以德治教,依法治校,要求教師學生規范日常行為,改變舊觀念,適應改革形勢。從學校整體工作考慮,以大局為重,反對本位主義。以教科研推動學科教學改革,用逐步提高的教學質量取得良好的社會信譽。

(二)育人是特色文化體系的重心

文化體系形成的主體是學生,他們占校園人的大多數,喜歡活起來、動起來的課堂模式,喜歡獲取各種知識和才能的同時充滿強烈動感的校園文化體系。這種課程重視學生自主、合作學習,要求教師給學生展現自我的空間,給予學生探討、參與的機會,從而使他們思維更活躍,大腦更聰明,所以,校園文化體系不能只重視靜止的形態,同時也應關注各種豐富多彩的教學活動。青島工學院本著“胸懷天下,造福人類”的校訓,要求教師在教學過程中注意動態培養學生。對表現欲望強、表現機會多的學生,既要鼓勵又要提示,引導他們同時學會傾聽和分享,避免活躍成為浮躁,并盡量創造機會,利用各種載體和渠道讓學生參與校園文化建設。

(三)領導班子是特色文化體系的經營者

新課程改革實驗表明,學校領導班子是學??沙掷m發展的關鍵。領導班子不僅是團結向上而富有朝氣的集體,更是學校文化的設計者和經營者。青島工學院在校園文化建設中要求領導者不僅能管理,還能用文化經營學校,有意識地培養校園文化因素。校園文化體系是在學校長期的辦學實踐中形成的,和全體教職員工的努力分不開。學校領導作為學?!拔幕恕钡囊粏T,既是校園文化建設的參與者,又是校園文化的設計者和經營者。

四、不斷開拓的創新精神是校園文化建設的動力

不斷開拓創新是校園文化建設的核心動力。提高自主創新能力,營造創新型的校園文化氛圍,不僅是提高高校之間競爭力的需要,而且是培養高素質人才更好地服務于經濟社會發展的重要舉措。青島工學院按照“著力提高學生服務國家服務人民的社會責任感、勇于探索的創新精神和善于解決問題的實踐能力”的要求,立足培養具有創新意識的高素質應用型人才的辦學定位,采取“制度激勵引導,專項資金支持”等舉措,通過設立“大學生創新資助基金”課題、學生“創新與素質拓展學分”等方式,著力提高學生的創新精神和實踐能力,不斷提高人才培養質量。強化制度激勵,完善引導機制,用學分獎勵方式鼓勵學生在校期間參與各類學科競賽、科學研究、發明創造、社會實踐、發表論文及文學作品等創新活動;劃撥專項經費,確保扶持到位,設立“大學生創新資助基金”課題,每年劃撥專項經費用于扶持在校大學生開展創新課題研究與創新實踐活動,培養學生的創新意識與能力。自設立“大學生創新資助基金”課題以來,學生參與創新活動的積極性得到極大提高,創新意識和鉆研精神有了顯著提升。在“大眾創業、萬眾創新”的背景下,青島工學院提出培養面向地方經濟社會所需要,德、智、體、美全面發展,具有創新意識的高素質應用型人才。圍繞培養學生的創新精神和實踐能力這個核心,逐步建立健全創新機制,形成開拓創新的校園文化環境,全面提高學生的創新實踐能力,讓青年學生在創新的道路上創造更多社會價值。

五、結語

“問渠那得清如許,為有源頭活水來”。校園文化反映學校的綜合實力,物質文化是血肉,活動文化是骨骼,制度文化是經絡,精神文化是大腦,強抓校園文化建設,讓整個“校園人”從內而外地提高各方面的素質,促進學校的可持續發展。同時,校園文化作為一種精神拓展了教育的內涵;作為一種教育激情讓學生一步步走好自己想走的人生路。通過校園文化建設,真正形成“讓畢業生留戀、讓在校生滿意、讓潛在學生向往”的文化氛圍,從根本上提高民辦高校的競爭力。

[1]董塔健.校園文化建設與高??沙掷m發展[J].西南大學學報,2011,(01):15-18.

[2]張世峰.高校制度文化建設芻議[M].重慶:重慶郵電大學出版社,2011.

[3]金建生.當代學校文化的建構策略[J].教育科學論壇,2007,(02):22-30.

[4]裴靜.新形勢下高校學校文化建設的問題與對策[J].教育與職業,2009,(01):8-13.

[5]浣堅,陳岳堂.民辦高??沙掷m發展與治理對策探析[A].首屆農林院校教育管理類研究生學術論壇論文集[C]. 2009.

[6]趙榴明.高等教育可持續發展應解決的幾個問題[N].河南日報,2003-07-13(1).

“山東省高等學校人文社會科學研究計劃”項目,編號:J13WC61;“青島工學院2015年度大學生科技創新基金資助項目”,“青島工學院校園文化建設策略探討”(2015CX014)階段性研究成果之一。

婁自強

猜你喜歡
工學院青島校園文化
《鹽城工學院學報(自然科學版)》征稿簡則
《鹽城工學院學報(自然科學版)》征稿簡則
《鹽城工學院學報(自然科學版)》征稿簡則
《鹽城工學院學報(自然科學版)》征稿簡則
上合,從青島再啟航
校園文化建設淺談
青島明月申牌?
以老區精神打造校園文化
校園文化建設的思考與探索
——An Idea From "Etudes Metro"—the Work of Pierre Schaeffer">Electroacoustic Music Is a "Subversion" to the Form of Traditional Music
——An Idea From "Etudes Metro"—the Work of Pierre Schaeffer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