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高職《經濟學基礎》課程教學改革探究

2016-03-16 19:08章曉菲
文教資料 2016年1期
關鍵詞:經濟學基礎經濟學基礎

章曉菲

(昌吉職業技術學院,新疆 昌吉 831100)

高職《經濟學基礎》課程教學改革探究

章曉菲

(昌吉職業技術學院,新疆 昌吉 831100)

《經濟學基礎》是高職經濟管理類專業普遍開設的一門專業基礎課,其重要性不言而喻。但由于目前《經濟學基礎》課程的教學目的、教學內容、教學方法、考核體系與高職教育的本質和發展趨勢相背離,使得該課程的教學進入困境,教學質量難以提高。本文通過對幾所開設《經濟學基礎》的高職院校教師、學生及當地企業進行問卷調查及訪談,找出該課程教學困境的原因,并從教學目的、教學內容、教學方法及考核體系四方面提出解決對策。

高職院校 經濟學基礎 教學改革

一、高職《經濟學基礎》教學改革的迫切性

自1999年第三次全國教育工作會議作出大力發展高等職業教育的決定后,高等職業教育蓬勃發展,為現代化建設培養了大量高素質技能型專門人才,形成了高等職業教育體系框架,完善了高等教育體系結構。高等職業教育作為高等教育發展中的一個類型,肩負著培養面向生產、建設、服務和管理第一線需要的高級能人才的使命。2015年教育部印發的《關于深化職業教育教學改革全面提高人才培養質量的若干意見》,突出強調以增強學生就業創業能力為核心,加大實踐性教學,推進行業企業參與人才培養全過程,產教深度融合。這無疑對高職院校教育教學提出了更高要求。

《經濟學基礎》是高職經濟管理類專業普遍開設的一門專業基礎課,目的是通過該課程的教學,使學生掌握經濟學基礎知識和原理,具備對經濟問題分析解決的初步能力,同時為學習其他經濟管理類的專業課打好基礎。高職層次的學生,本身學習主動性差、基礎欠缺、知識儲備不足,出現學生學得難、教師教得更難的困境[1]。所以,進行《經濟學基礎》的教學改革勢在必行。

二、高職《經濟學基礎》教學現狀

(一)《經濟學基礎》教學調研情況。

筆者通過對新疆地區幾所高職院校的學生進行問卷調查,收集整理數據,得到以下信息:

1.剛開始學習該課程的興趣較高,但隨后下降。通過與學生的訪談,學生剛開始對該課程有興趣,是因為該課程一般開設在大學一年級,由于剛進校對所有大學的事物及課程都有較強的好奇心,并且經歷高考填報志愿,對自己的學習能力和知識儲備有了重新定位,想好好學習掌握技能,為今后就業打好基礎,同時由于這門課是專業基礎課,將為學好后續課程做準備,學習開始興趣濃,也較為主動,但隨著課程的深入,知識體系嚴密,概念難理解,公式計算畫圖等逐漸增多,學習漸漸困難起來,隨后便失去了學習的興趣[2]。

2.學習目標不明確,學習態度不端正,如圖1所示:

近一半學生認為學習該課程沒有用,主要因為與今后的工作內容不直接相關,并且沒有與學生報考的各種職業資格證掛鉤。近一半學生在學習該課程沒有明確目標,還有近30%的學生學習《經濟學基礎》課程只是為了應付期末考試。

3.授課方式單一,教學效果有待強化。調查結果顯示,近一半學生認為教師授課方式單一,超過50%的學生都認為教師講授該課程的方式需要改變,73.25%的學生認為教師側重知識本身的傳授,而忽視了能力培養和訓練。通過學習,僅僅是記住了幾個概念,會做幾道計算題,不能運用經濟學的思維和方法處理現實問題,解釋經濟現象。

(二)《經濟學基礎》課程教學中存在的問題。

1.教學目標背離高職教育人才培養目標

教高[2006]16號文件指出:高職教育的人才培養目標是培養適應生產、建設、管理、服務第一線的高等技術應用型專門人才。社會的高級人才分為學術型和應用型兩大類,普通高等教育培養學術型人才,注重培養學生研究能力,強調學科體系的系統性與嚴密性,強調其理論形態;高等職業教育培養高端技能型人才,注重培養學生的實踐、應用能力,利用已經發現的規律、定理為經濟社會提供直接服務[3]。目前高職《經濟學基礎》作為經濟管理類專業的專業基礎課,其教學目標是掌握經濟學基本原理與知識,為學習其他專業課程打好理論基礎,與高職教育的目標背離,因此在整個教學過程中更重視理論知識的講授,忽略了學生能力與素質的培養。

2.教學過程不符合高職教育要求

高職教育教學過程要凸顯“實踐性、開放性、職業性”。目前 《經濟學基礎》課程的教學內容基本上沿用本科院?!段鞣浇洕鷮W》的構架體系,理論性、技術性非常強,有很多抽象理論、公式推導、圖表分析等,只不過對這些內容進行簡單的刪減和壓縮。而高職學生本身學習能力及知識儲備欠缺,這些內容的講授使得學生無法理解從而喪失學習興趣。并且在教學過程中,教師大多以理論講授為主,教學形式單一,教學資源匱乏,沒有發揮學生主體作用,學生參與度低,降低對學習的興趣[4]。

3.教學考核方式不能體現高職教育理念

高職教育教學倡導校企合作辦學,以工學結合模式培養技能型、應用型人才。但《經濟學基礎》考核方式仍然采用傳統的試卷進行考核,試卷內容也不外乎概念的記憶、公式計算、畫圖、難點辨析等。這種考核方式僅僅是對該課程內容理論知識的考核,最后得分并不能判定學生的真正能力。同時,這種考核方式使得一些學生平時不學習,考前臨時突擊,用記憶和生搬硬套等方式輕松地通過考試,大大降低學生學習的主動性和積極性,加大了平時教學的難度。

三、《經濟學基礎》教學改革思路及對策

(一)《經濟學基礎》課程的教學目標體現能力與技能的培養。

《經濟學基礎課程》的教學目標,不僅要有知識目標,而且要增加能力目標和素質目標。通過該課程的學習,使學生掌握經濟學基本知識和原理,為后續課程的學習打好基礎,還要使學生在市場經濟條件下掌握科學思維、科學分析的能力,能夠運用經濟學基本知識和原理對企業、消費者、政府等行為作出合理分析,能夠以實事求是的科學態度客觀地分析市場經濟中出現的各種經濟和社會現象,遵循市場經濟規律,提高思維能力、分析能力和溝通能力。

(二)《經濟學基礎》課程的教學過程體現實踐性、開放性和職業性。

1.教學過程要體現實踐性

經濟學研究的是人類經濟行為的學科,其中供求理論是經濟學的核心內容,通過不同經濟主體的供求分析為主線選取教學內容,用工學結合的課程模式,在教學過程中采用“項目引入、任務驅動”的教學方法,通過設計“任務”,創設情境,讓學生如臨其境,教師引導、幫助學生完成任務。通過教學方法和教學形式的創新,改變學生被動學習的狀態,教師的角色由理論講述轉變為參與指導、提供幫助,將會大大提高學生學習興趣,同時,通過任務的探究和完成,提高學生的解決問題和分析問題的能力,將理論知識與實踐鍛煉結合在一起,突破了以往課堂講授從概念到原理的內容體系,凸顯了高職教育的特色。

2.教學過程要體現開放性

要利用好現代化手段,運用網絡教學輔助、多媒體教學設備、微課、慕課等多種形式開展《經濟學基礎》的教學工作,利用校園網建立學生學習平臺、師生互動平臺,開辟出有別于傳統課堂教學的新領域,為學生的專業學習提供橋梁,使學生更為直觀、快捷、廣泛地獲取經濟學課程知識,與此同時發揮圖書館和校園網絡的作用,為高職學生打造開放式的教學環境資源。

3.教學過程要體現職業性

目前,許多高職院校的《經濟學基礎》課程面對所有專業,采用的是相同的教學內容和方式。但是在不同專業對經濟學課程內容所要求掌握的側重點是不一樣的,比如國際貿易專業可以側重宏觀經濟方面的貨幣政策、國際經濟基本知識的講授;而會計類專業,應側重微觀經濟尤其是生產與成本理論的教學……總之,不能將高職《經濟學基礎》內容講成本科院?!段鞣浇洕鷮W》的壓縮版。對于《經濟學基礎》教學內容的選取,可以通過“基于工作過程導向的課程開發”的思路,加強教學的針對性,使學生的學習直接與今后的工作內容對接,體現高職教育的職業性[5]。

(三)《經濟學基礎》課程的考核方式體現高職教育理念。

單一的考核方式不能有效調動學生學習的積極性,同時某些高職院校對試卷有題型、分值等要求,這些刻板的出卷要求使老師們不得不將整個課程體系割裂開來,最后考查到的僅僅是對概念、原理等的記憶,而學生只需通過臨時性的記憶和生搬硬套就能完成課程考核,不能體現出學生的實踐水平及分析問題解決問題的能力。除此之外,目前高職教育雖然提倡學生考取職業資格證書,但并沒有與畢業證掛鉤,也沒有與所開課程聯系,《經濟學基礎》可以為考取經濟師資格證書奠定基礎,但很少有學生考取該證書,導致《經濟學基礎》的學習與職業技能相脫鉤。所以,在《經濟學基礎》教學改革中,一定要以考核方式的轉變推動教學過程的改變,鼓勵企業參與考核,以多種形式進行考核,突出能力與素質的提高,側重過程考核。

[1]廖波光,張慧敏.高職教學改革現狀分析及趨勢展望[J].職業技術教育,2010(19).

[2]朱沁夫.《經濟學基礎》教學內容與考核方式改革及其效果[J].經濟研究導刊,2008(9).

[3]楊欣,李忠旭,王艷.《經濟學基礎》課程定位及教學改革探討[J].延安職業技術學院學報,2009(01).

[4]李國政,姜桂娟,聶洪臣.關于《經濟學基礎》精品課程建設的實踐與思[J].大學時代,2006(10).

[5]溫曉瓊.關于高職《經濟學基礎》項目教學模式的實踐[J].職教論壇,2011(26).

猜你喜歡
經濟學基礎經濟學基礎
移民與健康經濟學
“不等式”基礎鞏固
“整式”基礎鞏固
高職院?!督洕鷮W基礎》課程教學改革探析
高職“經濟學基礎”課程教學改革芻議
經濟學
經濟學的優雅
“五抓五促”夯基礎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