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高校工會在構建和諧勞動關系中的制度機制及對策研究

2016-03-16 20:00高文韜
改革與開放 2016年24期
關鍵詞:教職員工工會工作教職工

高文韜

高校工會在構建和諧勞動關系中的制度機制及對策研究

高文韜

十八大以來,構建和諧勞動關系、推動和諧發展成為工會工作的新課題。為了構建高校和諧勞動關系,高校工會要堅持以人為本、共建共享,加強工會運行機制建設,增強高校工會工作的廣泛性和深入性,充分利用新聞媒體和網站加大宣傳,加強高校構建和諧勞動關系的力度。

高校;工會;和諧勞動關系

全國總工會十四屆執行委員會第四次會議指出,將發展和諧勞動關系作為主線來抓。2015年,國務院在《關于構建和諧勞動關系的意見》中強調,構建和諧勞動關系、推動科學發展、促進社會和諧。①在此背景下,如何建設和諧勞動關系成為擺在各級工會面前的新課題,在高校工會工作中也是如此。

高校工會作為全國工會的子系統,是教職工的群眾組織。它既是黨聯系教職工的橋梁和紐帶,又是高校重要的職能部門,這一特殊定位決定了高校工會在自身建設和科學發展中是加速高校和諧勞動關系的強大推力。②

一、高校工會在構建和諧勞動關系中的作用

在高校中,和諧勞動關系是指教職員工和學校之間形成的、符合教育規律和人性規律的良性狀態。高校工會存在于高校內部,是聯系教職員工和學校的重要紐帶。高校工會在廣泛聯系教職工、維護和代表廣大教職工利益、協調勞動關系中發揮著重要的組織、服務和維護作用。

在維權作用上,依法維護教職工合法權益是高校工會的基本職責。在高校和諧勞動關系中,工會是代表全體教職工的重要力量和合法權益的維護者。作為集合廣大教職工的重要群眾組織③,工會深入了解教職工群體的思想動態和需求、關心教職工訴求,通過合法途徑維護教職工的合法權益。由此,需要增強教職工工作中的主動性和創新精神。

在維穩作用上,高校工會是和諧勞動關系建設的推進者,是高校和諧校園建設中不可或缺的力量。④高校工會努力構建和諧齊心的育人環境,長期堅持的“三育人”工作在廣大教職工中產生了深刻的影響。其在管理育人、服務育人、教書育人工作中,為高??茖W發展的需要、構建和諧校園、和諧社會增磚添瓦。⑤

在服務作用上,高校工會作為教職員工的服務平臺,通過多種多樣的精神文化活動,豐富教職工校園文化生活。同時,其通過協調教職員工之間的關系、促成不同群體之間進行溝通和融合的方式,形成取長補短、團結協作的人際關系,⑥推進了和諧的校園文化氛圍。

二、高校工會存在的問題

隨著《國家中長期教育改革和發展規劃綱要(2010-2020年)》的頒布實施,教育體制改革已經進入深水區。⑦在教職工利益格局變化下,新時期的高校工會也處在從傳統教職員工俱樂部向立體全方位參與學校決策過程轉變,參與學校民主管理的內涵也從關心教職員工的福利待遇轉向學校改革發展大局上來。⑧高校工會工作雖然取得了極大進展,但也應該看到,工會維權機制尚不健全,工作發展上存在不平衡問題,與黨的要求和職工群眾的意愿還有不小差距,⑨這些削弱了高校工會在增強凝聚力和影響力上的作用。

除了組織文體活動外,在維護教職工合法權益方面,高校工會的應有的作用仍然沒有發揮出來。首先,高校依法維權的意識比較單薄,沒有真正將教職工組織起來、為教職工爭取更多的合理權利。其次,在工會的組織層面,高校工會行政化傾向較為嚴重,日常工作呈現出機關化特征,沒有一套行之有效的預防、協調、處理矛盾機制,并不能將勞動關系中的不和諧矛盾化解在萌芽狀態。開展具體工作時,工會相關調研不到位,使得廣大教職員工滿意度不高。

高校工會民主參與意識不強,民主管理和監督氛圍不濃。在對教職工的隨訪中發現,大多數職工對工會的理解仍然是職工的福利機構、對工會的期望多體現在豐富精神文化活動上。然而,對于工會參與學校民主管理、民主監督的情況了解不足、期望值也不高。在現實工作中,工會更多從屬于學校,民主監督的力量較弱,加之教代會職權虛化,難以成為職工合理利益的維護者和發言人。因此,高校工會需要建立起一個真正讓教職工實現民主管理權力的平臺,就必須全面完善教代會規章條例,增強可操作性。⑩

三、高校工會和諧勞動關系制度建設的思考

1.以人為本的工作意識,共建共享的工作原則

高校工會要加強和諧勞動關系建設,首先要加強黨政領導以人為本的建設意識。高校工會工作的本質是面向廣大教職工,堅持以教職工為本,將解決廣大職工最關心、最直接、最現實的利益問題作為構建和諧勞動關系的根本出發點和落腳點。因此,高校工會應將辦實事、解難事、做好事作為其的基本要求和首要職責,主動關注教職工、深入分析他們的實際需求。

高校工會要加強和諧勞動關系建設,還要堅持教職工的共建共享工作原則。工會應以學校組織文化為著力點,加強對教職工的思想引領,增強教職工對學校的責任感、歸屬感和認同感。從而調動教職工的積極性、主動性,推動學校和教職工協商共事、機制共建。統籌好學校發展和維護教職工權益的關系,處理好學校長遠利益和教職工現實利益之間的關系。

2.提升法律思維,加強工會運行機制建設

以法律為依據維護教職工合法權益、在有關法律、政策下開展工會各項工作,才能充分發揮高校工會“穩壓器”和“調節器”的功能。高校工會目前需從管理向服務轉變,走出行政性組織誤區,建立一套有效預防和化解勞動關系矛盾的對策、方法。在努力解決職工切身利益問題的同時,引導教職工正確對待各項利益關系調整,以合法理性的形式表達利益訴求、解決利益矛盾。

高校工會應強化法制獨立性,減少行政化傾向。高校工會內部的行政化制度會在一定程度上影響工會獨立性的發揮,因此首先要厘清高校工會和黨委、校行政機關的關系,工會工作不能受到其他兩方得過多干預。其次,要依法建立“兩代會”制度、完善校內申訴調節機制。通過高校工會的紐帶作用,及時反饋教職工意見、積極參與學校各項民主管理工作、維護教職工合法權益,形成創建和諧勞動關系的良好環境。

3.抓好高校工會小組,增強工作廣泛性和深入性

高校各個工會小組是工會開展工作的基本職能組織,處在工會代表、維護職工合法權益與排憂解難的第一線。同時它也是教職工日常參與工會工作、反應相關問題的最直接渠道。因此,建立健全各學院工會小組工作制度十分必要。工會小組在完成日常工作的同時,還要加強對工會小組骨干的業務培訓,定期召開工會小組生活會交流工作經驗,努力將學院工會小組建設成教職工學習政治理論、業務知識的課堂。

以教工之家為依托,實現工會功能的拓展和延伸。特別是在教職員工的職業生涯規劃和心理健康關懷等領域,高校工會應加強工作力度。注重教職工的職業生涯規劃和職業精神培養,特別是新晉教職工和青年教師,積極拓寬教職工的職業發展渠道和空間。構建教職工心理關懷機制,將高校教師的心理健康問題納入工會工作,有針對性地做好心理疏導工作、建立心理危機干預預警機制。

高校工會應充分利用新聞媒體和網站,以和諧勞動關系創建活動作為重要載體,推進和諧勞動關系的創建活動。形成正確輿論導向,對高校中關愛教職工和教職工奉獻學校的先進典型進行宣傳,加大創建構建和諧勞動關系的宣傳力度,營造全學校共同支持、參與構建高校和諧勞動關系的良好氛圍。

綜上所述,面對新常態、新任務,高校工會要努力建立健全維權機制、參與機制,積極為建立和諧勞動關系尋找新途徑、探索新方法,為和諧校園建設作出更大的貢獻。

引文注釋

①中共中央國務院關于構建和諧勞動關系的意見[N].人民日報,2015-4-9(1).

②謝攀峰.工會在發展高校和諧勞動關系中的角色認知[J].玉林師范學院學報(哲學社會科學)2012(6).

③張宇.當前我國高校工會研究[D].上海:華東政法大學,2013.

④成曉.高校工會在高校管理工作中的作用探析[J].廣角鏡,2014(9).

⑤⑥張增泰.高校工會工作的理論思考[M].上海:上海交通大學出版社,2008.

⑦金華.當前高校工會工作面臨的問題與思考[J].銅陵學院學報,2013(5).

⑧倪朝霞.高校工會主力培養青年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探析[J].赤峰學院學報(自然科學版),2014(3).

⑨中華全國總工會第十四屆三次執委會議文件組.工會維權100問[M].北京:中國工人出版社,2006.

⑩黃羨琳.高校工會維權職能在構建和諧校園中的運用及強化[J].工會論壇(山東省工會管理干部學院學報,2011(6).

(作者單位:上海第二工業大學)

10.16653/j.cnki.32-1034/f.2016.24.039

猜你喜歡
教職員工工會工作教職工
教育部:加強教職員工準入查詢工作
學校如何預防性侵害未成年人——以美國教職員工入職審查制度為例
集大教職工抗疫優秀作品選登
從教職工福利談高校工會工作的創新
高校退休教職員工管理模式改進研究
工會工作
關于新形勢下加強黨對工會工作領導的思考
新形勢下做好工會工作的創新實踐
關于國企工會工作創新的思考
用先進文化引領教職工思政教育創新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