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把握正確政策導向 推進農村綜合改革

2016-04-12 05:59江蘇省阜寧縣委農村工作辦公室
江蘇農村經濟 2016年3期
關鍵詞:農村土地集體經濟集體

蔡 剛/江蘇省阜寧縣委農村工作辦公室

把握正確政策導向 推進農村綜合改革

蔡 剛/江蘇省阜寧縣委農村工作辦公室

2015年11月,中共中央辦公廳、國務院辦公廳印發了《深化農村改革綜合性實施方案》,明確了深化農村改革的指導思想、目標任務、基本原則、關鍵領域、重大舉措和實現路徑,是協調推進農村改革的總遵循,是深化農村改革的總體“施工圖”。根據中央的統一部署,結合縣情實際,我們應堅持政策導向,發揮職能作用,主動作為,為農村改革探路,為農村發展助力,為農民增收服務。

一、堅持政策導向,為農村改革劃底線定邊界

1.堅守深化農村土地制度改革底線。完善對被征地農民合理、規范、多元保障機制,建立兼顧國家、集體、個人的土地增值收益分配機制,合理提高個人收益。深化農村土地制度改革堅守“土地公有性質不改變、耕地紅線不突破、農民利益不受損”這三條底線。落實集體所有權,穩定農戶承包權,放活土地經營權。

2. 堅守深化農村集體產權制度改革底線。農村集體產權制度改革在現階段嚴格限定在本集體經濟組織內部進行,切實防止集體經濟組織內部少數人侵占、支配集體資產,防止外部資本侵吞、控制集體資產。農村集體產權制度改革不是一分了之、吃集體經濟的“散伙飯”,堅持農村土地和資產由農民集體所有、集體受益、集體內部共同分享,積極探索發展壯大集體經濟的有效實現途徑,不能把集體所有制改垮了、把集體所有權改虛了、把集體資產改沒了。

3. 堅守深化農業經營制度改革底線。深化農業經營制度改革的必然要求是加快構建以農戶家庭經營為基礎、合作與聯合為紐帶、社會化服務為支撐的立體式、復合型現代農業經營體系。實際工作中要推動土地經營權規范有序流轉,按照依法自愿有償原則,引導農民以多種形式流轉土地承包經營權。要順勢而為,切實尊重農民的意愿,不能搞大躍進,不能搞強迫命令,不能搞行政瞎指揮。不能片面追求超大規模經營,不能人為“壘大戶”。

二、發揮職能作用,為農村改革定目標樹樣板

以中央農村改革綜合性實施方案為引領,不斷鞏固和完善農村基本經濟制度,加快農業發展方式轉變,促進農業可持續發展和農民持續增收。圍繞阜寧農業農村“12345”目標,全面實現“十三五”期間各項工作任務?!?”即一個工作目標:到2020年實現高水平的全面小康?!?”即兩個翻番:實現農民人均可支配收入25918元,比2014年翻一番;328個村(居)村平集體收入翻一番,由2015年的23.7萬元提高到50萬元,所有村收入超20萬元?!?”即三大提升:提升農業產業體系、農村社會服務體系、農村社會管理體系,達到農業現代化發展需求?!?”即四大發展:實現農業基礎設施大發展、現代農業園區大發展、綠色生態農業大發展、新型職業農民大發展?!?”即五大改革:全面深化精準扶貧機制改革、農村土地經營制度改革、農業經營體系改革、農村產權制度改革、“三農”投入機制改革。

1.深化精準扶貧創新改革。實施扶志優先和扶志、扶教、扶技三結合的扶持策略及扶貧對象動態化管理,確保經濟薄弱村和低收入人口達到省定標準。重點實施九類脫貧:一是培植發展特色產業脫貧;二是新型經營主體帶動脫貧;三是公共服務崗位助力脫貧;四是強化教育支持脫貧;五是完善醫療保險和醫療資助脫貧;六是通過發放小額貸款扶持貧困家庭發展種養加和傳統手工業、鄉村旅游項目脫貧;七是通過對貧困家庭勞動力培訓轉移就業脫貧;八是發展壯大村級集體經濟和股份合作推動脫貧;九是實行農村最低保障兜底脫貧。針對九種類型各培植一批典型。強勢推進新一輪經濟薄弱村新“八有”建設,鞏固已取得的成果,把發展壯大村級集體經濟與扶貧工作有機結合。

2.深化農村土地制度改革。一是加速推進農村承包地確權登記頒證工作,確保2016年通過省市驗收。二是加速推進農村土地適度規模經營,2016年新增土地規模流轉10萬畝,繼續位于全省前列。

3.深化農業經營體系改革。一是加快推進村級集體經濟發展。加大資源開發型、資產經營型、資金運作型、為農服務型、區位特色型、扶貧開發型、招商造血型、管理增效型、人脈經濟型等“十條路徑”的推廣力度,2016年新發展“大樓模式”村級為農服務合作組織100個,累計超200個,2017年底實現全覆蓋。二是加快培育新型農業經營主體。2016年新發展家庭農場100家,各類專業合作組織200家,提升農業龍頭企業10個、新發展10個。三是著力提升農業龍頭企業帶動能力。加大農業招商力度,改造現有農業龍頭企業和完善扶持項目績效評價體系等方式;強化龍頭企業與合作組織、農戶的利益鏈結,培植典型10個。

4.深化農村產權制度改革。一是加快農村集體經濟組織成員身份確認。研究制定農村集體經濟組織成員確認辦法,強化集體經濟組織成員精準管理。二是加快培植農村社區股份合作社。重點通過對經營性資產和資源折股量化到本集體經濟組織成員,賦予農民對集體資產、資源更多的權能,發展多種形式的社區股份合作社。三是加快農村產權交易平臺建設。2016進一步規范農村產權交易行為,實現縣鎮村三級互聯互通,確保集體資產保值增值。

5.深化“三農”投資創新改革。

一是探索農戶宅基地有償使用制度和自愿有償退出機制,探索農民住房財產權抵押、擔保和轉讓的有效途徑。二是探索推廣農村土地“兩權”抵押貸款,解決新型經營主體融資難問題。三是充分發揮財政資金的引導和杠桿作用,探索轉變財政資金投入方式,通過政府與社會資本合作、入股、政府購買服務、擔保貼息、以獎代補和風險補償等措施,帶動金融資本和社會資本投向農業農村。四是積極爭取各級政策扶持。

三、強化組織推進,為農村改革強保障添動力

1.加強領導,明確職責??h成立農村改革領導小組,由縣委書記任組長、縣長和縣委、縣政府分管領導為副組長,縣相關部門主要負責人及涉及鎮區主要負責人為成員,下設辦公室。領導小組及辦公室盡快形成改革的總體方案,同時認真研究制定具體的工作推進計劃,加大政策引導,加大工作指導力度,加快制定完善相關的政策和管理辦法。組織縣、鎮、村承擔改革任務的負責人、經辦人參加上級相關政策業務培訓學習,使他們都能掌握政策、知曉業務、熟悉流程,為改革的順利開展奠定基礎。

2.精心組織,穩步推進。本著實事求是、因地制宜、積極引導、穩步推進的方針,有重點、有步驟地精心組織實施。工作中堅持原則,講究方法,依法行事,規范操作。改革的具體政策和方案廣泛聽取意見,充分尊重民意,由村民會議或村民代表會議討論決定,以充分體現改革的合法性、民主性和公正性。注重保障農民集體經濟組織成員權利。探索界定農村集體經濟組織成員身份的具體辦法;建立健全集體經濟組織成員登記備案制度;依法保障集體經濟組織成員享有的土地承包經營權、宅基地使用權、集體收益分配權,落實好農民對集體經濟活動的民主管理權利。

3.注重激勵,落實獎補??h委、縣政府對農村改革工作高度重視,縣委書記親自研究、部署、落實全縣農村改革發展重點工作,已出臺的實施意見和激勵政策明確:“對確權登記頒證工作全面通過省、市驗收的,縣財政給予專項補助。市、縣試點鎮完成土地確權登記頒證工作任務的,每個鎮再獎補15萬元;對新組建農村土地股份合作社,給予村組每畝一次性獎勵50元;對新為農服務合作社、聯合社一次性每個補助3萬元;對新培植的國家級示范、省級“五好”農民專業合作社,分別獎勵10萬元、3萬元;對建成的鎮級農村產權交易中心,一次性獎補5萬元;對村級集體“三資”管理信息平臺建設,一次性獎補1萬元;對村(居)新成立社區股份合作社,一次性每個補助5000元;鼓勵各類金融機構探索發展林權、農村土地承包經營權、集體建設用地使用權、農民房屋所有權等質(抵)押貸款和信用貸款。

4.加強宣傳,營造氛圍。通過電視、廣播、宣傳窗、村務公開欄、召開會議等多種形式進行廣泛宣傳發動,大力宣傳改革的重要意義及相關政策和舉措,把農村改革政策宣傳到組、到戶,做到家喻戶曉。通過深入的宣傳教育和引導,充分凝聚改革共識,努力營造“引導改、自愿改、自主改、自治改”的良好氛圍?!?/p>

猜你喜歡
農村土地集體經濟集體
莘縣農村土地托管的實踐與探索
我為集體獻一計
村集體經濟是如何“無中生有”的?——楊陵區農村集體經濟的成長之道
壯大集體經濟的武夷山市實踐
首次大修的《農村土地承包法》修改了哪些內容?
新時代如何增加村集體經濟組織收入
警犬集體過生日
健全機制推動農村土地確權
不能把農村土地集體所有制改垮了
奔跑吧,村集體經濟組織!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