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專業變遷:源自意義的多重追尋*

2016-04-14 12:04崔志鈺
江蘇教育 2016年60期
關鍵詞:校企意義職業

崔志鈺

專業變遷:源自意義的多重追尋*

崔志鈺

職業學校的專業變遷折射出對意義的不同詮釋和追尋。不斷挖掘專業的生本意義,保持專業建設的時效性和前瞻性,切實加強專業自身建設,使專業建設始終體現對多重意義的有效觀照。意義追尋應成為職業學校專業建設的自覺思維和行動指南。

專業變遷;專業認同;社會意義;專業特色

一、生本意義的追尋:咬定青山不放松

專業是職業學校的內核,專業建設對職業學校生存與發展有著重要的意義。透視職業學校的專業變遷,追尋專業對于學生、學校和社會的意義,真正形成意義觀照下的專業建設與發展之路。而追尋一個專業對于學生的意義,探尋學生心中的專業意義是專業建設的首要問題。只有不斷挖掘專業對于學生的意義,只有讓學生認識到專業的意義,才能切實增強學生的專業認同感。

(一)職業意義:提升學生的專業認同

促進就業始終是職業教育的基本導向,專業于學生的意義首先意味著專業的職業意義,這種職業意義至少包含三層含義:一是讓學生看到學習這一專業意味著將來有一個體面的、有尊嚴的職業。雖說“三百六十行,行行出狀元”,但不可否認的是,當前依然存在行業歧視和偏見,受傳統觀念和習慣思維的影響,學生依然對部分行業和職業有較強的排斥心理,讓學生看到將來所要從事的專業所具有的職業尊嚴是基本的職業意義所在。二是讓學生看到專業發展的廣闊前景。這一專業是“朝陽”專業還是“夕陽”專業,這一專業將來會不會消失、會不會被機器人所取代,尤其是隨著“互聯網+”時代的到來,這一專業和產業的發展趨勢究竟如何等,通過對這些問題的分析,盡可能讓學生看得更遠,“風物長宜放眼量”,從而形成深切的專業認同。三是讓學生看到個人專業發展的巨大空間。每個人都有職業發展的需求,都有成才成功的渴望,只有看到職業的提升空間和崗位成功的現實可能,才能形成強大的專業凝聚力、向心力。

意義是需要發現和尋找的,意義也是需要闡述和推介的,專業對于學生的職業意義需要社會、學校的合理引導、理性宣傳,以期贏得學生的職業認同。例如,當前一些農業類院校紛紛“易幟”,農業專業逐漸萎縮,其根本原因不是農業類專業本身失去了意義。事實上,農業產業化和新農村建設迫切需要大量的農業類專業技術人員,但巨大的需求并沒有轉化成專業的“火爆”,究其原因就在于很多學生基于傳統認知并沒有真正理解農業類專業的職業意義,農業類院校又缺乏強有力的營銷策略,片面迎合學生“現實”的職業意義,追逐專業的流行與熱門??梢娫趯W生職業意義的探尋中,更多的學校選擇了片面的迎合,放棄了專業本該具有的職業意義,而沒有采取有針對性的措施讓學生看到專業對于自己的職業意義。同樣,隨著時代的變遷、產業結構的調整,部分職業工種行將消失或被機器人所取代,職業意義逐漸削弱,而有的職業院校依然迷信“老字號”專業,不愿做出必要的調整。

讓學生看到、感受到專業的職業意義是專業建設的前提和基礎,而根據專業的職業意義對專業做出相應的調整應成為專業建設的“新常態”。

(二)學習意義:增強學生的幸福體驗

學習意義的缺失直接影響著專業品質的提升,也是專業走向衰落的重要因素,是當前專業建設迫切需要解決的問題。不斷增強專業的學習意義應實現三個根本性轉變:一是將教學的意義轉變為學習的意義,有意義的教學并不等于有意義的學習。什么才是有意義的學習?就是學生掌握學習的主動權,學生可以按照自己的意愿進行適合自己的學習,這種學習一定是理實一體的,一定是快樂的。因此,教師必須將教學置于特定的情境中,使教學內容貼近學生的生活,教學方式符合學生的學習習慣,使學習不再是一種苦役。二是將教材的意義轉化為有意義的教材,任何一本教材都承載著特定的知識與技能,都滲透著相應的情感態度、價值觀,這是教材的意義所在。然而,教材的意義并不等于是有意義的教材,讓教材對學生有意義,就要使教材的編排體例符合學生的認知規律、教材的素材貼近學生當下的生活、教材的內容呈現滿足學生的個性需求,這就需要對教材進行二次開發,讓學生參與到教材的開發中。三是將學習的外在訴求轉變為自身認同,“雞蛋從外打破是食物,從內打破是生命”,要讓學生學習不再是迫于外在的壓力,而是基于自身高度認同的主動需求。

防止學習意義的衰減,唯有以持續的“微變革”來不斷優化課堂教學生態。當前,很多專業競爭力的缺失并不在于專業本身的意義缺失,而是學生學習意義的不斷衰減。例如,某校的計算機應用專業曾是個非常熱門的專業,但由于課程設置機械、教材更新緩慢、教師教法傳統、專業方向單一,學生的學習需求得不到滿足、學習興趣得不到激發、學習成效得不到彰顯,學生“學不會”“不會學”,學習意義快速衰減,而學校并沒有采取有效的應變措施,致使很多學生輟學,進而引發“蝴蝶效應”,導致更多學生學習意義的喪失,從根本上動搖了計算機應用專業的教學根基,致使生源持續下滑,最終不得不停止該專業的招生。

學生的學習意義是專業內涵建設的“晴雨表”,是專業品質的“測試儀”,也是專業變遷的“催化劑”,只有不斷豐富學生的學習意義,才能為專業發展注入新活力。

二、社會意義的追尋:不畏浮云遮望眼

無論是“老字號”專業還是新興專業,都有其生命周期,而專業生命周期的長短更多地取決于專業的社會意義。一個專業只有緊跟產業轉型升級的步伐,始終保持與產業的無縫對接,才能獲得持續健康發展??v觀各類專業的變遷,無不詮釋著社會意義的消長。

(一)時效性:不斷挖掘當下的社會意義

“專業建設只有進行時,沒有完成時”“專業建設永遠在路上”,專業的社會意義取決于專業的時效性,這一時效性至少具有三個方面的內涵:第一,專業是有“保質期”的,俗話說“姜是老的辣,酒是陳的香”,但專業還是“新鮮”的好,要注意經?!氨ur”,這種“保鮮”就是圍繞區域產業轉型升級,不斷調整專業設置和專業發展方向,努力形成與區域產業分布形態相適應的專業布局;第二,專業的社會意義是“脆弱”的,因為市場是不確定的、瞬息萬變的,幾乎每天都有舊工種的消失和新工種的出現,尤其隨著“互聯網+”時代的到來,傳統產業面臨廣泛而深刻的變化,新興產業不斷涌現,以前有意義,并不代表當下有意義,更不代表將來有意義,意義會經常性地發生遷移;第三,專業的意義感覺是滯后的,由于專業教學周期相對固定,專業對市場的反應一般總是“遲鈍”的、滯后的,要保持專業調整與產業轉型同步共振是非常困難的,一些專業往往就在“遲鈍”的反應中漸漸失去了社會意義。

始終保持專業意義的時效性,要對專業的課程設置、培養目標做出適時的調整,需要重點設置區域經濟社會發展急需的鼓勵類產業相關專業,減少或取消設置限制類、淘汰類產業相關專業,需要注重傳統產業相關專業的改革和建設,服務傳統產業向高端化、低碳化、智能化發展。例如,江蘇省海門中等專業學校的建筑類專業作為傳統專業,有效對接著海門市的支柱產業——建筑業,在長期的發展過程中,海門建筑產業不斷發展壯大,對建筑人才的需求也越發強勁,學校建筑專業也經歷了從一個專業到一個專業群的跨越式發展,從原先單一的工民建專業發展為由建筑工程施工、建筑裝飾工程、工程造價、建筑室內設計、水電工程建筑施工等多個專業組成的專業群。2014年,學校又與江蘇龍信集團合作率先在中職校開設建筑PC專業,積極回應建筑行業PC工廠化生產的潮流。學校根據企業需求適時調整專業發展方向和人才培養規格,使老專業不斷煥發新活力,也不斷創生新的專業,在專業的變遷中,專業的社會意義也得到了淋漓盡致的詮釋。

緊貼市場、緊貼產業、緊貼職業是專業社會意義的必然要求,也是專業時效性的根本體現,更是專業“保鮮”、避免專業“過期”的法寶。

(二)預瞻性:敏銳捕捉將來的社會意義

專業建設的預瞻性意味著專業建設應適度超前,因為職業學校的培養周期多為三年,如果“著眼當前”很可能意味著三年后社會意義的削弱,當前有社會意義的專業并不等于三年后意義依舊;當前社會意義不明顯,只要預見科學,三年后可能會生成較大意義。專業的預瞻性應包括三個基本指向:第一,三年后甚至更長一段時間哪些專業人才的需求量會下降,哪些專業的人才規格將會發生變化,需要我們有一種預見性,進而對現有專業進行有針對性的調整,避免因某些專業一時的熱門而沖昏頭腦,迷失方向,也避免因某些專業一時的冷門而輕言放棄、錯失良機;第二,三年后甚至更長一段時間產業結構將會發生怎樣的轉變,會有哪些新興產業,如何有效對接“一帶一路”、京津冀協同發展、長江經濟帶等國家戰略,從而未雨綢繆,圍繞各類經濟帶、產業帶和產業集群展開專業布局。在“互聯網+”時代,我們應保留足夠的“想象”空間,先期開展專業布局,搶占新專業的先機;第三,研判三年后甚至更長一段時間專業技術、工藝、裝備的新進展,從而加速對現有專業的升級改造。

看得遠才能看得透,看得遠才能對專業建設有宏觀而客觀的把握,專業預瞻性是一個學校的核心競爭力。比如:在農業類專業普遍遭學生“冷遇”的情況下,農業類專業招生出現了普遍的滑坡,某校農業類專業卻上演“逆襲”大戲,招生極其火爆。他們預見到寵物市場必將迎來爆炸式增長,作寵物文章,把專業做專、做精,真正體現既“?!庇帧皹I”的專業建設思維,如針對寵物防病治病的寵物醫學專業,針對寵物食品生產、檢疫的動物性食品檢驗專業,針對寵物飼料生產與營養飼料加工的動物營養專業,針對寵物飼養、繁育的動物科學與技術專業,針對寵物營銷的市場營銷專業,形成了以寵物為中介的包括寵物飼料、寵物養殖、寵物疾病防治、寵物檢驗檢疫和寵物營銷在內的完整的專業鏈,實現了學校事業與專業建設的跨越升級。從某種意義上說,預瞻性是專業變遷的核心推動力,是專業社會意義的延續和傳遞。

立足當前、著眼未來是專業建設的視野取向,可以說誰能精確地捕捉到未來專業的社會意義,誰就能更好地把握專業現在的社會意義。

三、自身意義的追尋:千磨萬擊還堅韌

生本意義和社會意義是辦好專業的前提和基礎,但只擁有生本意義和社會意義并不意味著一定能辦好專業,也并不意味著專業一定具有較高的品質。透視專業的變遷,追尋自身的意義始終是專業建設的重要努力方向,這是一個永無止境、不斷超越的過程。

(一)專業特色鑄就專業競爭力

職業學校的專業具有可“復制”和“移植”的特征,在當前職業學校各類專業“大而全”“小而全”的情況下,某些大類專業幾乎區域內所有職業學校都有,同質化現象普遍存在。如何率先突圍,尋求錯位發展,形成自己的專業特色和專業品牌,是增強專業競爭力的必然要求。

縱觀各類專業的變遷,有的是由于社會意義的消失導致專業的消失,比如很多工種隨著時代的變遷而逐漸消失,相關專業也會自然消失;也有的是學習意義的逐漸衰減,專業最終被學生所“拋棄”;更多的是專業特色不顯著,在與同類學校的競爭中被淘汰。專業特色是非常寬泛的,沒有明確的界定,如何提煉和打造專業特色,鍛造出專業的核心“知識產權”,形成專業的核心競爭力,是職業學校專業內涵建設的重中之重。專業的特色打造至少應包含如下三個層面:一是專業課程文化的打造,獨特的、校本的課程體系是專業特色的靈魂,實現教學項目與企業產品(服務)的對接,使產品的技術標準、規格規范等成為項目學習的一部分以及所開發的學習項目質量正成為專業競爭力的重要內容;二是專業基地文化的打造,校內外實訓基地和研發中心是專業建設的必要“裝備”,實訓基地與“產業、行業、企業、職業、實踐”五大要素的深度融合、研發中心切實關注和深度介入專業與企業的前沿成為驅動專業品質提升的重要引擎;三是專業制度文化的建設,如何構建現代職業教育管理體制,實現校企制度文化的對接和融合也關乎專業的品位。

確立與區域同類專業的比較優勢,需要不斷加強專業的內涵建設,“打鐵還需自身硬”,特色始終是專業的核心競爭力。例如,中職電子類專業近些年遭遇明顯的滑坡,簡單的電子裝配由于技術含量低已經難以有效喚起學生的職業意識,中職校又難以培養出高技能的電子類人才,很多學校都撤并了電子類專業。然而某校電子類專業依然“人丁興旺”,除了專業方向的調整之外,更為關鍵的是他們構建了“3333”校企人才共育新范式。所謂“3333”是指建構校企合作三級管理平臺(校企合作委員會、專業建設指導委員會、專業建設項目工作組),形成人才校企共育機制;開辟校企合作三條綠色通道(共建共享基地、共同開發課程、共建研發中心),奠定人才校企共育基礎;完善校企合作三大對接機制(專業設置與產業升級聯動對接、培養規格與職業崗位精準對接、教學項目與企業產品逐一對接),提高人才校企共育實效;推動校企合作三鏈(教學鏈、產業鏈、利益鏈)融會貫通,實現校企整體戰略合作。通過“3333”校企人才共育,該校電子類專業始終保持旺盛的生命力。

專業特色是專業的核心競爭力,形成并不斷強化自己的專業特色源于專業自身意義的追尋,這一追尋是永無止境的。

(二)人才規格決定專業影響力

有的專業長盛不衰,有的專業曇花一現,有的專業幾經沉浮,有的專業步履維艱,有的專業倍受青睞。長盛不衰者鍛造了“老字號”專業,并且“老字號”不斷煥發新活力;曇花一現者只是一味附和社會潮流,聞風而動,隨風而去;幾經沉浮者雖執著堅定卻苦無良策、少有創新,難以抗拒變革的風浪。專業的沉浮與變遷折射出的是對自身意義的理解和追尋,這種追尋就是要清晰地回答辦這個專業究竟是為了什么?如何才能更好地達成意義?追尋自身的意義至少包含三個層次的要求:一是明確專業的培養目標和人才規格,即本專業要培養什么樣的人才,這些人才有哪些核心職業素養,這些核心職業素養有哪些是本專業所獨有的,這些本專業獨有的核心職業素養對學生的安身立命、事業成就將發生怎樣的作用,從而真正形成屬于本校、本專業的專業思維;二是如何不斷創新專業人才培養模式,這種模式不是固化的,而是與時俱進的,從而形成具有自身特色的專業人才培養路徑;三是形成有效的人才質量評估體系,通過獨立的、科學的人才質量評估體系有效詮釋專業本身的意義。

“所謂大學者,非謂有大樓之謂也,有大師之謂也”,同樣,專業之“大小”,也并非完全取決于設施設備,而在于培養出什么樣的人。比如,航海類專業近些年受經濟大環境的影響,人才需求量驟減,專業普遍萎縮,很多學校的航海類專業不得不“關停并轉”。然而某航運職業學校由于采用獨創性的“海上教學工廠”教學模式,形成了人才共育、過程共管、成果共享、責任共擔的緊密型校企合作辦學體制機制,采用了“訂單—套餐”式人才培養模式,遵循“雙向四段”人才培養路徑,大幅度提高了教育教學質量和人才培養水平,使其培養的學生成了海運公司的“香餑餑”,全國各海運公司的中堅與骨干中幾乎都有該學校的畢業生,以江蘇省遠洋運輸公司為例,該公司從經理到中層干部、從金牌船長到全國勞模和省部級勞模,大都是該校畢業生,長期的人才“積累”所積聚的人才效應使該校贏得了同類專業的比較優勢。

專業的意義是多元的,也是多維的。不同的意義詮釋、不同的意義追尋決定著不同的意義表達,左右著專業的變遷。為專業編織意義之網,使專業建設的每一元素都富含意義,使意義追尋成為學校專業建設的自覺思維,專業建設就會因意義追尋而更具品質。

[1]程廣文,孟祥仁.專業變遷:社會經濟發展視域下的臺灣職業教育[J].職業技術教育,2013(22):18-25.

[2]賈慧敏,趙艷芳,李珍.面向市場設專業,變中求新建特色[J].中國職業技術教育,2005(27):31-32.

[3]柴福洪.論職業、專業與高職專業設置[J].職業技術教育,2008(22):22-25.

[4]李建求.論高職院校的專業建設[J].高等教育研究,2003(7):75-79.

G717

A

1005-6009(2016)55-0024-04

崔志鈺,江蘇省海門中等專業學校(江蘇海門,226100)科研處主任,正高級教師,主要研究方向為錯位發展視野下微型游戲項目多樣化教學。

*本文為江蘇省教育科學“十二五”規劃2015年度重點資助課題“錯位發展視野下微型游戲項目教學的實踐研究”(編號:B-a/2015/03/041)和江蘇省職業技術教育學會2015—2016年度立項課題“錯位發展視野下中職微型游戲項目教學的案例研究”(編號:XHXS2015050)的階段性研究成果(課題主持人:崔志鈺)。

猜你喜歡
校企意義職業
一件有意義的事
守護的心,衍生新職業
有意義的一天
生之意義
深化校企合作促進應用型人才培養實現校企生三方共贏
職業寫作
我愛的職業
校企聯合對人才培養的作用
校企合作運行機制初探
詩里有你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