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供給側改革背景下高職專業建設研究

2016-04-14 12:04陳春艷
江蘇教育 2016年60期
關鍵詞:市場需求供給特色

陳春艷

供給側改革背景下高職專業建設研究

陳春艷

專業建設在高職院校辦學中處于中心地位。從供給側改革的角度看,當前高職院校專業建設方面存在專業結構不合理、專業設置與市場需求不符、特色專業稀缺的問題?;诠┙o側改革的理念,高職專業建設應從專業供給端的有效性、綜合性、高水平性入手,實施基于市場需求的、突出質量要求的、引導需求的專業改革,推動基于供給側改革的專業建設。要優化專業結構,準確把握專業培養目標,加快職業教育信息化進程,大力推進特色專業建設,抓好專業群建設。

供給側改革;高職;專業建設

一、供給側改革視角下高職專業建設存在的問題

(一)專業結構不合理,難以適應產業結構的轉型升級

高職院校在發展的過程中,出現了專業結構不合理的傾向:一是高職院校盲目擴大專業規模,增加專業數量,人才培養成效低、無特色,與市場需求不相符,出現“結構性浪費”;二是高職院校忽視經濟發展和企業發展的需求,不能增加勞動力市場上急需的專業種類及數量,而對于處于市場邊緣即將被淘汰的專業,不能及時停辦,專業結構比例不協調,出現“結構性缺失”。

(二)專業設置與市場需求不符,較難滿足社會職業崗位的需要

許多高職院校在設置專業時,往往不重視對社會需求的調研,沒有形成與地方經濟主導產業發展趨勢相適應的專業發展規劃,僅僅從有利于獲得生源的角度出發,盲目爭辦一些“熱門”專業,而這些專業在經歷了一定熱度后進入專業倦怠期,繼而遭到擱置。這樣盲目地設置專業,致使高職院校輸送的人才無法與當前的勞動力市場需求相匹配,也使未來的畢業生無法滿足新技術、新產品、新服務、新模式研制與開發的要求。

(三)特色專業稀缺,不能更好地發揮專業優勢服務區域經濟

高職院校在專業建設的過程中,由于專業帶頭人短缺、專業建設團隊成員不足、資金短缺、制度不完善等因素的制約,校、市、省、國家級特色專業與社會認同特色專業極度匱乏,導致高職校出現“一個模子”培養人才的傾向,忽視學生的個性發展,壓抑學生稟賦和潛能的發揮,還使專業建設脫離區域經濟發展需求,不能更好地為區域經濟發展提供智力支持和人才保障,難以打造區域特色經濟。

二、高職院校適應供給側改革專業建設的重點與關鍵

(一)要樹立基于市場需求的專業建設有效供給觀

當高職院校培養的人才作為勞動力進入勞動力市場時,在市場經濟價值規律的支配下,他們可以根據自身特點尋找適合自己的職業崗位,實現自身價值的最大化。因此,高職院校要以市場需求為導向,把握經濟發展動向,及時調整專業種類與結構,開發市場所需的專業,提高人才與就業市場需求的適應程度,切實做到以市場化帶動專業建設的有效化,提高人才有效供給的水平,做好精準對接市場需求的人才培養供給側改革。

(二)要樹立突出質量要求的專業建設綜合改革觀

高職院校在專業建設時,掌控數量的同時還要嚴把質量關,尤其在師資隊伍建設、課程建設、教材建設、校內實訓基地建設、校外實訓基地的建設、專業評價建設等方面。同時,高職院校專業建設涉及范圍廣,只有在每個方面把握好改革質量關,才會產生“1+ 1>2”的綜合效果,才能夠設立與生產力發展水平相適應的專業,培養生產力發展所需要的高質量的勞動力。

(三)要樹立加強引導需求的高水平專業建設觀

在供給側改革的大背景下,高職院校在進行專業建設時,既要重視當前勞動力市場的需求,又不能忽視超越現實勞動力市場需求的未來人才儲備。此外,還要在空白領域積極開發新專業,做到“人無我有”,引領新的人才需求,注重產需對接,搭建人才供需交流平臺,減少供需不對稱。只有這樣,高職專業建設才能更好地發揮其促進生產力發展,為社會生產力發展服務的作用。

三、供給側改革視角下加強高職專業建設的對策

(一)高職院校要優化專業結構,適應產業升級與新興職業需求

高職院校應該根據產業結構的變化和專業目錄的新要求,對專業進行精簡、整合、調整,敏銳地把握產業轉型升級發展方向,精準建設符合產業轉型升級需要的專業。瞄準戰略性新興產業和新業態,新增一批新興專業,如順應“互聯網+”增設的云計算技術與應用、移動應用開發等新興專業,構建適應產業升級的專業體系。同時,在專業結構的指引下,高職院校還要進一步優化學生的知識、能力、素質結構等,提高他們對產業發展的適應能力,使他們能夠更好地滿足新興職業的需要,填補勞動力市場的人才空缺。

(二)高職院校要準確把握專業培養目標,突出高技能人才的目標定位

高職院校在專業建設之初應該做好充分的專業培養目標分析,根據社會經濟發展實際,以需求為導向,以培養學生的職業能力為主線進行調查研究,廣泛聽取企事業單位的意見,在充分考察論證的基礎上確立專業建設目標。目標定位一般要比學術型本科院校、中等職業學校更具體、更貼近實際需求,推進以職業素質和專業技能提升為核心的人才培養戰略,培養“適銷對路”的高技能人才。此外,高職院校要緊貼產業轉型升級的需要,培養大批高素質技能型人才,促進高技能人才結構與行業、產業發展需求相適應,進一步提高高職教育適應產業轉型升級的能力,填補我國高技能人才的缺口,促進高職人才供給鏈與社會經濟產業鏈的無縫對接。

(三)高職院校要加快職業教育信息化進程,專業設置緊跟市場步伐

高職院校應該通過信息化平臺做好與用人單位的專業交流工作,建立人才需求的監測預報機制,在加強主干專業、長線專業建設的基礎上輔以短線專業、熱門專業、新興專業開發,跟蹤經濟社會發展對崗位人才知識、能力、素質結構的需求和學科發展趨向,加強對高職專業設置、標準制訂、課程開發的動態研究,構建專業開設、課程實施與招生就業的協調機制,在學校和產業行業企業之間形成良性互動。

(四)高職院校要充分利用自身現有資源,大力推進特色專業建設

高職院校要結合自身優勢、資源,緊密結合產業結構的需要,實行重點專業突破戰略,集中力量培育壯大特色專業,積極建設一批滿足當地行業產業發展要求的特色專業,既有利于滿足區域經濟發展的要求,又有利于通過自身結構的優化,更好地服務于區域及地方經濟的發展。高職院校專業建設應形成自己的特色,全力把特色專業打造成校級、市級、省級、國家級乃至國際知名品牌專業,以品牌求生存,再通過這些品牌的衍生、引領和輻射作用,帶動相關專業的發展,優化專業結構,提高專業建設的整體水平和人才培養質量。

(五)高職院校要秉承資源共享的理念,精心抓好專業群建設

通過與其他高職院校、企業的合作辦學,對優質教育資源進行統籌協調和綜合利用,打破地區、部門、學校、專業的限制,建設形式多樣、內容豐富的專業資源并在專業群內進行交互共享,降低教育成本,提升教育質量,使學校教育資源利用效率達到最大化。此外,高職院校還要根據產業鏈的變化趨勢,科學地規劃專業布局,將分散的專業有機聯系在一起,以原有優勢專業為基礎,把基礎相同或者相近的幾個專業進行整合,同時衍生和開發周邊相關專業,形成專業群的集群優勢,提高資源的整合質量,打造開放的教育資源環境。這樣可以減少師資和實驗實訓設備等方面的投入,降低專業建設的成本,促進教學資源的有效利用和優化配置,實現優勢資源的共享,最終實現專業的整體協調發展。

G717

A

1005-6009(2016)55-0028-02

陳春艷,湖南師范大學(長沙,410000)碩士研究生,主要研究方向為職業教育基本理論。

猜你喜歡
市場需求供給特色
特色種植促增收
麻紡標準緊貼市場需求
市場需求不旺 紅棗行情暫穩
全球磷肥市場需求減少
中醫的特色
完美的特色黨建
一圖帶你讀懂供給側改革
一圖讀懂供給側改革
長征途中的供給保障
也談供給與需求問題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