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交易猛增:從單點突進到多點開花

2016-05-30 10:48梁振
E藥經理人 2016年9期
關鍵詞:巨頭制藥交易

梁振

近兩年對于中國創新藥企來說,是與跨國藥企許可交易集中爆發的年份。這些以中國為主戰場的創新藥企們經過了較長時間的累積期,踩對了全球研發領域出現的新節奏,集中爆發,水到渠成。

全球新藥研發市場上,無論是在研品種交易,還是基于新藥的并購都一直都處于穩定增長的狀態,而在2014年后,部分疾病領域出現井噴的現象,比如大熱的腫瘤免疫療法,大額交易不斷出現。2015年全球大型藥品交易當中金額排名前三名全部被腫瘤藥物占據TOP10中有6樁交易與腫瘤藥物相關,前30位有15樁與腫瘤藥物相關。這其中,參與者大多數以大型制藥公司為買方,生物科技公司為賣方。

在2013年以后,尤其是2014到2016年,這一現象也開始集中出現在中國。

在湯森路透產品與解決方案專家周峰博士看來,這些交易凸顯出全球藥物研發正在發生的變化:對于大型制藥公司來說,除了內部研發以外,合作研發已經成為又一種主要模式,“兩條腿走路”是絕大多數大型制藥公司的選擇。而大藥廠們已經成為交易當中的主要買方。從疾病領域來看,腫瘤、代謝、抗感染藥物在全球合作中涉及最多,而其中腫瘤領域是絕對熱門。這些領域研發進展較快,同時市場潛力也比較高。

而在中國集中出現的這些新藥交易,其中變化也十分明顯:曾經成立合資公司和進行專利許可是本土交易中更青睞方式,但由于中外雙方在經營理念、文化和運營方式上存在較大差異,成立合資公司的形式在最近這幾年已不多見。而以項目轉讓和買進為主要形式的交易則越發更加活躍起來,前幾年尤以項目引進為主。

賣出項目

在逐漸增加的品種合作中,陸續出現本土藥企將在研的新藥授權給國際制藥巨頭這一新現象。

周峰說:“2014年之前,基本上是本土企業從國外拿項目;但之后,特別是2015年,對于國內企業來說,這一年可以說是他們項目對外許可的‘豐收年。最典型的就是,生物藥領域出現了恒瑞、信達、康方生物等把在研的腫瘤免疫類抗體藥物許可給Incyte、禮來、默沙東等國際巨頭的案例?!?/p>

一定程度上,這打破了之前對于國內醫藥研發主要以項目引進為主的現象。

現在,本土生物制藥公司根據自身戰略,整合和利用各自資源,篩選和開發出一些在研品種,保留中國區市場權益,將全球權益轉讓給國際公司。而其中重要的變化在于:首先是交易額度,至少是預估的總款項價值均大幅高于以往水平;第二,這說明國內的研發水平正在被國際同行認可和接受;第三,相較于之前基本以項目引進為主,2015年集中出現國內企業將在研品種,而且多數是生物藥授權給了國際公司。

改變的背后

從全球角度來看,研發低效已經成為國際制藥巨頭們必須面對的關鍵問題,而手握巨額資金的他們,一方面對于其內部研發部門均進行了不同程度的裁撤,保留核心疾病領域或者新的重點研發項目,另一方面他們在全球范圍內把目光聚焦在一眾中小型生物公司。

“對大公司來說,要降低研發的費用和風險,其中有一個方式就是直接從生物公司獲得項目,很多中小型研發機構的定位也與此匹配,把項目做到臨床前階段或者上臨床的階段,然后賣給大公司。這一點上,國內外是慢慢趨同的?!?img src="https://cimg.fx361.com/images/2023/07/13/qkimageseyjreyjr201609eyjr20160919-1-l.jpg"/>

促成這批合作發生的另一個重要因素則是中國市場的強大吸引力。國際企業希望找到更好的方式與中國市場發生關聯?!巴ㄟ^與國內企業合作,了解他們的能力和尋找切入中國市場的更多機遇。雖然中國市場的權益仍由國內公司保留,但對于這些巨頭型藥企來說,后期合作和介入的機會和可能性都很大?!?/p>

國內企業也在越來越多的考慮合作開發這條道路,這就是兩條腿走路。完全依靠自主研發,開發周期長,風險和對自身要求都很高。在研品種合作開發其實是一種雙贏,各自在不同地區開展臨床試驗后,試驗數據和共同開發都成為可能。而與國際制藥巨頭的合作,除了能帶來加快品種研發進程,獲得首付款及里程碑金之外,更重要的是對于國內企業自身的一次整體提升。

在開展合作前,談判和盡職調查是必經過程。這些全球制藥巨頭一定會按照國際標準來衡量本土的合作企業?!皬难邪l、生產、質量等各方面都要符合國際標準才跟你合作,這是合作的基礎?!迸c國際公司的互動,對于提升本土企業自身整體的研發水平,可以起到直接的催化作用。這或許也是此類合作所帶來的隱性價值。因為每個交易的達成都非易事,以信達為例,據其董事長俞德超介紹,與禮來的合作談判時間近三年,期間針對信達的盡職調查進行過很多次。

另外,資本在背后的推動力量不可忽視。而把全球權益轉讓國外公司,也一個側面反映出國內制藥企業目前還缺乏足夠能力對品種進行全球布局和開發。國內如果出現一家像輝瑞、諾華、羅氏這樣能夠覆蓋全球市場的制藥企業,仍需要一個很長的時間和過程。

接軌的人脈和資源

國內企業在項目合作方面的案例可以追溯到2006年左右。以和記黃埔、先聲藥業等為代表的本土企業已經在做項目許可方面的嘗試。以這兩家企業為例,陸續合作過的全球制藥企業包括百時美施貴寶、默沙東、阿斯利康、禮來等等。

在這一批交易背后的國內公司發生了與之前完全不同的變化。他們有兩個特點:第一,涌現出來的更多是初創型公司;第二,很多創始人及公司高層都有在國外制藥巨頭公司多年工作的經歷,對于國內外研發形勢非常了解。更重要的是,現階段的他們擁有更多與國際接軌人脈和資源。

對于這批初創型公司,在自主研發能力積累的過程中,通過合作的方式把項目引進來或者推出去,是比較穩妥和快速的方式。這也讓他們有更大的動力和積極性去開展對外合作。

創業者手中的資源和人脈在對外合作的過程中發揮了明顯作用?!跋胍玫巾椖炕蛘哒业胶献鞣?,首先要求本土企業要足夠專業。從項目角度,除了從數據庫里搜集信息外,最主要的來源就是你所掌握的資源,比如人脈。對于很多初創企業來說,公司高層在外企工作了多年,再加上在整個制藥行業摸爬滾打了這么多年,在這方面優勢明顯?!?/p>

而且在同一時期,擁有更強資本實力的本土制藥企業也在尋找另一種路徑。已經不再滿足于項目交易的他們,選擇出海到國際市場挑選并購標的。本土藥企出海買項目和公司這一現象在最近兩年尤其明顯,復星醫藥、人福醫藥、山東綠葉等就是其中代表。

而近兩年進入公眾視野的本土生物制藥公司,他們中有相當一部分已經明顯表露出要做全產業鏈布局的規劃和野心。對于他們的未來,周峰說:“不管是化藥還是生物藥,我們都看到了熱門靶點和熱門藥物多家‘扎堆申報的現實,未來項目同質化競爭的可能性很大,研發模式的多樣性、項目層面的差異化以及打造優勢產品鏈,是現在很多公司考慮的重點。對于公司而言,屆時會是綜合能力的考驗,也會是市場選擇的過程。這批企業之間,競爭不可避免,最后看的就是誰更快,誰更強?!?/p>

猜你喜歡
巨頭制藥交易
海里的巨頭蝌蚪
魯南制藥:瞄準“治未病”深耕“大健康”
豬價再降下去 巨頭也挺不住了?
石化巨頭35年成長記
三生制藥集團
三生制藥集團
大宗交易榜中榜
又一個百貨巨頭倒下了!
交易流轉應有新規
大宗交易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