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何雋:李大釗就義與“鮑案”的歷史見證人

2016-05-30 10:48
福建人 2016年12期
關鍵詞:張作霖李大釗

何雋(1885-1952),壽寧縣斜灘鎮人,1913年畢業于北京政法學校,I916年畢業于司法講習所,1920年任京師審判廳推事,1925年升任北京高等審判廳推事。

1927年4月28日,是李大釗殉難的日子,時任北京高等審判廳刑庭庭長何雋親眼目睹了他的就義經過,在為這位革命先輩悲憤的同時,他也作為歷史的見證人記錄下了這一幕慘??;1927年7月,京城一宗“鮑案”曾轟動全國乃至世界,該案的主審人也就是何雋推事,他為主持正義判鮑羅廷夫人等人無罪,這卻給他帶來了一場一場生與死的波折,極具傳奇色彩。

1927年,是他生命中的巨變之年,他在那一年經歷了波瀾起伏的歷史事件,也是在那一年,他證明了自己是一位名副其實的好法官。

目睹李大釗殉難經過

何雋是位熱血青年,思想追求進步。在北京求學時,他熟讀《共產黨宣言》及共產主義諸多典籍,尤其贊同“各盡其才,各取所需”、“工農為世界真正創造者”的學說。第一次國共合作時期,何雋就擔任京師審判廳推事。民國二至十五年,北洋政府司法部先后舉行過6次法官考試,并舉辦司法講習所4班(期),推事的任命概由司法部呈請大總統,以命令公布,何雋也在此期間獲得任命而走上職業法官生涯。雖然是軍閥統治時期的法官,可他卻全力擁護孫中山的“三民主義”,尤其崇拜李大釗等共產黨的創始人。他認為“吾國先黨如李大釗諸領袖,亦崛起獨樹一幟,而以中國共產黨名震中外”。為此,經熟人介紹,他加入了李大釗所領導的北方國民黨左派。

北伐軍快步向北挺進,北洋政府為了維護岌岌可危的殘局,在京城大范圍搜捕共產黨人。李大釗作為頭號人物,成了重點對象。1927年4月9日,張作霖派兵沖進俄大使館,逮捕了匿居俄使館里的李大釗等人和10余名蘇聯外交官。搜查俄使館前一天,國民黨北京特別市支部書記胡鄂公聽到消息后就趕赴該館,促李大釗等速謀走避,李大釗以為“消息也許不盡可靠,張作霖無此大膽,即使可靠,只怕便衣偵探早在東交民巷布下天羅地網,要是走不了,一走反去送死。但是同志中有人愿離開的,不妨離開?!碑斖肀阌袛等颂幼?,而李大釗仍留在館里。搜捕時,李大釗在俄兵營第二十八號房間,與其妻趙氏、女興華、艷華同時被捕。

4月9日被捕,4月28日就被處以絞刑,何雋親歷了整個行刑過程。作為推事,親眼看著自己的同胞受折磨,被殘害,他即憤慨又無奈。為了紀念李大釗就義一周年,他撰寫了《李大釗殉難目睹記》。這篇寫于上世紀二十年代的悼念文章,現在卻引發史學界的高度關注,先后被《共產黨員》、《北京日報》、《黨史博采》、《革命人物》等報刊爭相刊用,史界認為“李大釗就義時慷慨演說”是虛構的。有位教授說:“殺害李大釗的絞架上面有個吊板,下面是個坎。一按鈕,吊板落下去,人就吊死了。而過去紀念李大釗的文章說第一次沒絞死,發表演說,第二次又發表演說,完了發表第三次演說。這根據什么我就不知道了?!边@話很明白,即過去所說李大釗在絞架上發表演說是不可能的。何雋的親眼目睹還原了一位偉人就義時的真實細節?!陡锩宋铩?985年第一期刊登了何的目睹經過:

“李大釗等二十人在京師看守所內刑場絞決。被絞之前夕,余即至看守所接洽參觀。見新式行刑之絞機矗立刑場之中央。晨九時,指揮行刑官蒞場查閱判決書,命提李大釗及另一受刑人到場,旋由行刑人蜂擁至前。李大釗意氣軒昂,胸禁爽朗,不知其為鐵窗人也。指揮行刑官告之:‘此案經特刑庭判決,你等均處死刑,當己收到判決書?答:‘收到,已準備上訴。又云:‘此案系按特殊程序處理,并無上訴辦法?,F奉上官命令,今日執行。你等對于家屬如何處分事件,可繕函代為轉交。李大釗云:‘我是崇信共產主義者,知有主義不知有家,為主義而死兮也,何函為?旋經行刑人擁登絞臺左絞繩下鐵蓋上,面南而立,一位行刑人反接兩手,纏縛全身并折繩結環,神色自若不變。最后,李大釗高呼‘為主義而犧牲毅然延頸就環?!?/p>

史學界公認,何雋是受李大釗思想影響的進步青年,其言可信。他寫的“目睹記”對李大釗為主義慷慨就義的過程展示得清清楚楚、明明白白。

審理“鮑案”釋放鮑羅廷夫人

1926年廣東國民政府北伐后,北伐軍從軍到師幾乎都有蘇聯顧問參與指揮和制訂作戰計劃。對此,在北京組建安國軍政府的奉系軍閥張作霖及其門下張宗昌惶恐不安。除了軍事上頑抗外,他們還企圖拿蘇聯在華人員開刀。

鮑羅廷時任國民政府高等軍事、政治顧問。1926年底,廣東國民政府決定遷都武漢,鮑羅廷等人乘火車前往武漢,鮑羅廷的夫人法因娜·謝苗諾夫娜·鮑羅廷娜剛隨蘇聯外交信使抵達上海,準備與丈夫在廣州團聚,遂臨時決定搭乘蘇聯客輪“列寧紀念號”前往武漢。

1927年3月1日,“列寧紀念號”航行至南京。在海關檢查時,發現了鮑羅廷夫人,張宗昌如獲至寶,下令將他們扣押。3月6日,鮑羅廷及3名蘇聯外交信使、47名船員被押往濟南。

鮑羅廷夫人被扣的消息傳出后,輿論為之震驚。蘇聯駐北京大使館向安國軍政府提出嚴正抗議。

國際公法對張宗昌毫無約束力,他想的是如何利用鮑羅廷夫人遲滯北伐軍的前進。為此,他派人秘密赴漢,給鮑羅廷帶去一封書信,要求鮑羅廷“以自身之威力,督促雙方簽署休戰之協議”。但鮑羅廷只冷冷地回了一句:“我相信中國人民的能力,他們一定會很好地保護她的?!?/p>

得到鮑羅廷的回復后,張宗昌惱羞成怒,將“列寧紀念號”挾持到長江入???,然后邀請上海的各國媒體目睹他們是如何把蘇聯輪船炸成廢鐵的。緊接著,張宗昌又把鮑羅廷娜解送北京,交由張作霖處置。

這時候,張作霖正在進行瘋狂的反蘇反共運動。4月28日,張作霖絞死李大釗后,放出風聲說要處死鮑羅廷娜及蘇聯外交人員。

7月10日,北京高檢廳開始審判鮑羅廷娜等人。為此事,美國參議院議員哈蘭?皮漢拜會張作霖。會談中,張作霖吹噓說:“我最近殺了20多個赤色分子,明天我要殺鮑羅廷太太了?!逼h大驚失色,他警告張作霖,如果不以審判而處死鮑羅廷娜,“那么西方媒體會把你看作禽獸,在西方,即便判決婦女有罪,也很少處以極刑”。

張作霖令京師高等警察廳以鮑妻等四人均系蘇聯共產黨為由,據以決定“共犯內亂罪”提請預審。是時何雋為京師高等審判廳推事,承審此案。他認為,該四人雖是共產黨員,但未參加中國軍事或政治之任何行為,根本上無犯罪可言。為堅持正義,不顧個人安危,計劃援救鮑妻等人。因當局監視甚嚴,延至7月12日,他斷然裁定鮑妻等人無罪,隨即簽發釋票,恢復鮑妻等4人自由。然后自己棄官跑到天津租界避難。宣判結束僅兩小時后,醒悟過來的張作霖又下令搜捕,但“夫人已不知去向”。至于“列寧紀念號”的船員,后來由蘇聯政府支付25萬美元贖金,才被允許回國。

避難故里又復出當律師

何雋釋放鮑羅廷夫人等人激怒了大軍閥張作霖,張作霖于當天下午就派軍警包圍了何雋的寓所,但何雋己逃避他處。1927年11月13日,張作霖授意北京《順天日報》,誣陷何雋承辦時“鮑案”受賄20萬元銀元,同時,派200名密探搜遍京津等地,又向全國軍警機關通輯,其家屬亦受到牽連而入獄?!磅U案”也為此震驚全國,轟動世界。

為了逃避軍閥的迫害,何雋先在京城親戚、朋友家藏身,因怕連累,為了安全起見,他又改名換姓投靠日僑板田家,“然終因款項支絀,難厭其欲”,11月18日以工人打扮逃往秦皇島。這時“司法界大波瀾之新聞遍傳京津”,兩百多名軍警在日夜搜捕。逃到秦皇島后,他坐開灤煤船,一路饑寒交迫,21日到了上海。在上海,他已身無分文,幸得故人相助,改乘日輪,于24日到達福建馬尾。途中歷盡千難萬險,12月初才返回故鄉壽寧。

在斜灘老家,他不敢居住在村里,隱避離斜灘3公里外的坑底八角樓。八角樓是一座土木結構的簡易房子,面積約100平方米(現還殘留基座),四周險峻難行,一條小溪在屋前流過,除了“土地神”與他為伴,他隔絕了與外界的接觸,除了最知心的朋友,概不會客。悶時就寫字作畫,或是到山樓外走走,并幫助樓主做些農活。逃難時,他還把“鮑案”的判詞帶回,密存家兄處,可惜這些資料在“文革”中悉數焚毀。何雋在“八角樓”住到1928年6月,張學良接管東北政務時,其家屬始告釋放。為此,何雋也復職。1928年8月,何雋為了紀念李大釗先生就義一周年和追記審理“鮑案”,他在燕京白云精舍撰寫了《李大釗烈士殉難目睹記》和《燕京避難記》等重要文獻。

何雋不僅信仰共產主義,其品格和為人也受人敬仰。他精通法律,1921年至1929年還分別在北京、天津獲律師任職證書。1940年在天津加入了聞名的“六律師公會”。1930年,何雋在天津律協工作24年,主要辦理財產糾紛案件,是天津的名律師。他給自己立下審案原則,即“四不原則”:無理者不辦,無訴訟必要者不辦,欺凌孤寡貧弱者不辦,事涉貪污、土劣、悸逆、奸盜、邪淫者不辦。解放前的律師,能如此自律,十分難能可貴。

何雋逝世于1952年,他的墳墓在壽寧縣斜灘鎮后山舊公路內側,1987年為何雋的兩個女兒及何家內侄等所修。墳文刻有“清貢生”字樣,沒有墓志銘,與其他百姓墳墓一樣極為普通。

后記:為了紀念這位在北京有重要影響力的壽寧人,我們懷著虔誠之心,認真翻閱文檔,整理可靠史料,與壽寧縣政協文史委的同志一起編撰此文,來追念這位胸懷大局,有民族正氣,為推動民國歷史向前發展作出貢獻的好法官何雋先生。文中參考及引用文獻:《壽寧縣志》、《斜灘鎮志》、《壽寧文史》第I輯、《北京日報》、《共產黨員》、《軍閥與北伐》王先金著、《福建省審判志》等。

猜你喜歡
張作霖李大釗
李大釗《青春》
與李大釗一起就義的路友于烈士
論李大釗的建黨精神
李大釗
中共早期領導人李大釗英勇就義前后
真正的老師:青年毛澤東與李大釗
張作霖:成大業,靠演技
東北軍閥有溫情
張作霖手黑
張作霖竟然這么帥,比張學良顏值更高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