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地方高校原始創新能力現狀分析及解決對策

2016-05-30 10:48張懷鑫
昆明民族干部學院學報 2016年12期
關鍵詞:學分創新能力意識

張懷鑫

東北石油大學,黑龍江大慶,163318

【摘要】本文通過對高校大學生獲取創新學分的現狀分析,并參照學生、高校、社會三個角度進行分析研究,概述出當代大學生創新能力中存在的問題及其提升對策。

【關鍵詞】地方高校;創新能力;創新學分;科技創新;教育

1.地方高校原始創新能力現狀

1.1地方高校原始創新能力概念闡釋

原始性創新是指有原創性思維的參與其中的活動,特別指前所未有的重大科學發現、技術發明、原理性主導技術等創新成果。原始性創新意味著在研究開發方面,特別是在基礎研究和高技術研究領域取得獨有的發現或發明。地方高校原始創新能力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一所高??蒲兴降母叩?,同時也是判斷高校教師科研水平的重要標準,是分析高校學生科研能力強弱的重要尺度。

1.2高校創新學分實施現狀

創新能力的強化在高校之間的競爭中所占的籌碼越來越重,許多高校投入了大量的精力來提升本校的原始創新能力,包括科研設備的引進,師資力量的增強并且不斷吸納科技創新能力強的優秀生源。為了檢驗科技創新的成果,大多數高校設置了創新學分,在一定程度上反映學生們的創新能力。而不同的高校對于創新學分有不同的概念界定,通過對幾所大學教務部門相關負責人的訪問,本文對于創新學分界定如下:地方高校創新學分指的是全日制學生在校期間參加各類創新實踐活動,經過相關部門認定審核而授予的學分,它是對大學生創新實踐成果的有形記載和綜合評價,是地方高校學分體系的重要組成部分。通過我們的調查對某所大學的不完整統計,應屆畢業生大約7700人,而在教務系統上登記過獲得創新學分的人數大約在320人左右,4.16%的占比率低的讓人可憐,在對其他幾所高校的調查過程中,獲得創新學分的學生在學生總數的占比率大約在5%左右。而通過調查數據我們可以看出,創新學分似乎是為了配合精英教育應運而生,很顯然這是與高校設立創新學分的初衷相悖,這樣更會拉大學生之間的科研水平,優秀的愈加優秀,墮落的更加墮落,顯然這與高校的可持續發展和普遍的科技人才培養的宗旨相背離,這也是高校創新學分在實施過程中亟待解決的問題之一。

2.地方高校原始創新能力中存在的問題

2.1關照學生自身的角度

2.1.1缺乏創新意識

意識是一種主動能動性的活動,大學生創新意識的缺乏是阻礙創新活動進行的重要制約因素。缺乏創新意識就不會去進行創新活動,進而就不會獲得創新學分。而如今大學生創新意識缺乏到底是怎樣的一種程度呢,根據本項目組的問卷調查,在“您心里是否會經常有一些奇思妙想”的分析結果顯示,5.05%會覺得這種奇思妙想沒有用,一心想著學習和工作,而高達72.56%的人心里會有奇思妙想,但也只是想想而已。當然,我們也不能把這種奇思妙想籠統的概括為創新的意識,但是在一定程度上還是可以體現當代大學生缺的不是“想創新”的意識,而是缺乏“去創新”的意識。想和做之間的距離成為許多當代大學生在科技創新時一道難以逾越的鴻溝。

2.2.2創新能力和技能不足

當代大學生要求全面的發展,包括各種素質和技能的提升,其中創新的素質和技能是當代大學生應該具備的本領。在項目問卷“您覺得大學生要創新,目前缺乏的是什么”這道題中,58.12%的學生選擇了技能這一選項,當然這個比例也是七個不定向選項中最高的??梢姰敶髮W生創新技能的缺乏。當然,任何一項技能的培養都不是一蹴而就的,是日積月累的結果。從這個選項中也折射出了大學生對于自己創新能力的認識,能清晰地認識到自己的差距固然是一件好事,但是不能僅停留于認識的表面,主動去學習創新技能,將創新技能應用于實踐當中更為重要,這也是獲得創新學分的先決條件。

2.2關照高校的角度

2.2.1高校重視程度不夠高,創新氛圍較弱

高校作為培養人才的搖籃,肩負著打造優秀科技創新人才的責任,其對高??萍紕撔碌闹匾暢潭群蛣撔路諊呐嘤仓翞殛P鍵。項目組調查57.04%的學生認為大學生創新最缺乏的是氛圍,可見高校在營造科技創新氛圍上做的并不是很到位。而61.73%的同學也認為學?;顒訉τ谧陨淼膭撔乱庾R與創新能力的影響最大。高校營造良好的創新氛圍,開展有益的科技創新活動的重要性可見一斑。

2.2.2師資力量不夠雄厚,課程設置相對單一

高校的科技創新主體是學生,但是學生的學術水平畢竟有限,需要高水平的導師進行引領。一些高校高水平導師儲備有限也制約了高校的科技創新活動,56.32%的學生認為科技創新缺乏有效的指導。課程設置對于大學生的科技創新也十分重要,高校教育的不斷課改的目的之一就是讓課程符合當代社會教育的需要,當代社會相對缺乏科技創新型人才,但是與之相符合的課程卻少之又少。對阻礙大學生創新能力發展的重要因素里,36.1%的學生認為學校教育過于死板,缺乏創新思維,因此,高校也要在課程改革上好好做做文章。

2.3關照社會的角度

學生終究是要走向社會的,也是為社會發展服務的,因此社會的需要也是大學生努力的方向,如今的社會需要科技創新型人才,可是完整的科技創新獎勵制度的健全程度相對較差,緊靠高校增設創新學分的獎勵遠遠不夠,這在一定程度上也導致了科技創新并未出現如火如荼的局面。

3.改善當前創新現狀的建議與意見

3.1來自內部的突破

來自內部的突破指學生自身意識的提高和能力的增強,真正的去實踐科技創新的主體畢竟是學生,因此解決問題的關鍵也在于學生,從我們的調查問題“您覺得哪些方面對您的創新意識與創新能力的影響最大”,個人因素的62.09%的占比率也說明了學生自身在科技創新活動中的重要性。讓學生真正的從“想創新”到“去創新”,讓創新活動一直走在高??萍嫉穆飞?。與此同時,學生應該主動去掌握科技創新的本領,用技能去武裝自己,主動學習最先進的科技創新知識,同學之間將科技創新上的靈感多多分享,勤于相關老師溝通,真正的營造一種科技創新就在身邊的有益氛圍,那么人人都可以獲得創新學分也是指日可待。

3.2來自外部的激勵

當前創新現狀的改革不僅需要學生自身的努力,外部因素的影響也不可忽視。首先是教育部門,教育部門引領著教育發展的方向,因此一定要給高校和學生做積極的引導。教育部門一定要重視科技創新的重要性,教研人員共同研究,結合高校特色和地區特色,出臺一套合適的創新學分激勵制度,并且實現高校創新學分的普遍化,將創新學分作為衡量學生的指標之一,并將其設置為必修學分會更有利于創新氛圍的培育。高校一定要給學生進行科技創新提供必要的條件,包括設備的支持,人才的儲蓄,科研水平的提升。根據本校特色調整課程設置,激發學生的科技創新熱情。另外,高校之間的相互合作和科技交流不容小覷,所謂“人多力大推山倒,眾人拾柴火焰高”,高校之間的合作有利于科研水平更上一層樓,在資源共享的同時也可以實現雙贏,從而達到1+1>2的效果,實現真正的系統優化。而社會的引導作用也十分重要,社會所提供的就業機會作為學生打造自身的指向標,希望可以將科技創新成果的有無和創新學分的多少作為考核學生的一個重要指標,在企業招聘時作為一個重要標準。高??萍紕撔碌膶崿F,創新學分的普及也是一項系統性的工程,需要多方面因素的共同參與。

4.總結

科技創新和創新學分到底離當代大學生有多遠?前進一步便近在咫尺,原地不動便遠在天涯??萍紕撔滦枰鐣鞣矫娴墓餐С?,需要大學生的真正實踐,需要社會的廣泛認可。而作為科技創新的重要體現方式之一——創新學分,其發展和改革也需要社會各界的共同配合??萍紕撔乱恢痹诮逃母锏穆飞?,我們也有理由相信創新學分在高校一定會盡早普及,高校的科技成果會日益增多,我們的社會也會往科技化方向發展,我們拭目以待。

參考文獻:

[1]丁愛俠.大學生原始創新能力現狀分析及提升對策——基于寧波大學創新學分的調查.寧波工程學院學報.2010.9

[2]褚芝鵬.大學生創新學分激勵問題研究.武漢紡織大學.2011.3

作者簡介:張懷鑫(1996-),男,河北唐山人,東北石油大學漢語言文學專業,該項目組負責人。

基金項目:本文是2016年黑龍江省大學生創新創業訓練計劃項目“地方高校原始創新能力現狀分析及其對策——基于東三省高校創新學分的調查”(項目編號為201610220036)的階段性研究成果。

猜你喜歡
學分創新能力意識
人的意識可以“上傳”嗎?
高中數學課堂教學中創新能力的培養
創新能力培養視角下的無機化學教學研究
如何用學分幣激發小學生的學習興趣
推進軟件產業創新能力提升
學分美食
增強“四個意識”發揮“四大作用”
意識不會死
基于創新能力培養的高職音樂教育改革探討
強化五個意識 堅持五個履職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