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基于利益相關者理論的中美石油企業社會績效對比研究

2016-05-30 10:48胡新云李榕
經營管理者·中旬刊 2016年11期
關鍵詞:利益相關者企業社會責任

胡新云 李榕

摘 要:本研究以中國石油天然氣集團公司和艾克森美孚石油公司2014年的社會責任報告為文本,從利益相關者理論出發,對中美石油企業社會績效進行對比研究。研究結果表明:二者在消費者權益、社會公益方面基本相當,而在經濟效益、員工安全以及環境責任方面,中國石油有待加強。

關鍵詞:企業社會責任 利益相關者 社會績效

隨著社會的不斷進步,企業單純以股東利益最大化為其目標已不能適應時代的要求。企業除了追求利潤、對股東承擔法律責任外,還要承擔對員工、消費者、社區和環境等利益相關方的責任,為環境、消費者、社會等做出貢獻,實現可持續發展。作為關系國計民生的石油企業更應如此。筆者以企業社會責任為切入點,從利益相關者理論出發,選取中美石油企業中具有代表性的中國石油天然氣集團公司(簡稱中國石油)和艾克森美孚石油公司(簡稱美孚石油),以其2014年企業社會責任報告為文本,對社會績效進行對比研究。

一、利益相關者理論及企業社會績效簡介

利益相關方又名利益相關者,該理論主要內容為:企業與股東、顧客、員工、供應商、政府、環境和所在社區都有關聯,企業及其管理者在任何時候都應考慮所有這些利益相關者的利益,并承擔起特定的責任。企業社會績效這一術語源于企業社會責任的概念,它側重于對企業社會責任進行外部評價。雖然迄今學術界尚未就企業社會績效的定義達成共識,但大體形成結果導向和過程導向兩類。其中,Scott(1922)根據結果導向將企業社會績效定義為“企業行為的社會結果”。該定義強調企業不能僅僅以利潤來衡量其行為的可行性和有效性,還要考慮社會福利以及該行為對利益相關者的影響。筆者根據結果導向,從石油企業的特殊性出發,探討石油企業對利益相關者應承擔的社會責任,對比中國石油和美孚石油的社會績效。根據利益相關者理論研究企業社會績效,有必要從企業社會責任報告入手進行分析。

二、中國石油及美孚石油社會責任報告簡介

美孚石油是世界上最大的非政府石油天然氣生產商,在《財富》雜志2014年500強排名中名列第五,公司連續85年以上獲得3A信用等級,是世界上保持這一記錄為數不多的公司之一。其社會責任報告由公司公共事務委員會起草、外部專家咨詢小組進行審閱并撰文進行發布。美孚石油2014年社會責任報告名為《2014企業公民報告》,由經濟、社會、環境三大板塊組成,報告涉及時間跨度為2014年1月1日至同年12月31日。該報告參照國際石油行業環境保護協會(IPIECA)和美國石油學會(API)聯合發布的《油氣行業可持續發展報告指南(2010 版)》、全球報告倡議組織(GRI)發布的《可持續發展報告指南》(G3.1)等諸多指南撰寫而成。中國石油是中國油氣行業占主導地位的最大油氣生產和銷售商,也是世界最大的石油公司之一。2014年,中國石油在世界50家大石油公司綜合排名中位居第三,在《財富》雜志全球500家大公司排名中,擊敗排名第五的美孚石油,位居第四。中國石油2014年的社會責任報告名為《2014企業社會責任報告》,是2006年建立企業社會責任報告發布制度以來,連續第九年發布的社會責任報告。在社會責任內容方面,它與美孚石油具有一致性,反映了該公司2014年度履行經濟、環境和社會三大責任的情況,并說明考慮到信息披露的連續性和可比性,部分信息內容在披露時間上向前向后適當延伸。該報告按照國務院國有資產監督管理委員會《關于中央企業履行社會責任的指導意見》及《中央企業“十二五”和諧發展戰略實施綱要》的相關要求,參照全球報告倡議組織(GRI)發布的《可持續發展報告指南》(G4.0版)、國際石油行業環境保護協會(IPIECA)和美國石油學會(API)聯合發布的《油氣行業可持續發展報告指南(2010 版)》、國際標準化組織發布的《ISO26000 社會責任指南》及中國社會科學院《中國企業社會責任報告編寫指南(CASS-CSR2.0)》編寫。

三、從利益相關者理論看中美石油企業社會績效

筆者結合石油企業的特殊性,依據國際石油行業環境保護協會(IPIECA)和美國石油學會(API)對石油企業履行社會責任的評價標準,根據中國石油和美孚石油2014年的企業社會責任報告,從經濟效益、員工權益、消費者權益、環境責任和社會公益五方面對中國石油和美孚石油的社會績效進行對比。

1.經濟效益。股東作為企業的所有者,是企業的重要資金來源,有權按照出資額分享企業利潤,同時也是經營風險的最終承擔者。企業經營者必須對股東的資產負責,維護資產安全、保證收益等,因此對股東的責任主要體現在企業是否獲得良好的經濟效益。受國際油價持續下跌影響,中國石油和美孚石油2014財年總營業收入及凈利潤均出現下滑。2014年,中國石油總資產額達3904.16億美元,實現營業收入3705.3億美元,凈利潤1238億元,銷售凈利率為4.69%。美孚石油2014年總資產額為3493.93億美元,總營業收入為4119.4億美元,低于2013年的4382.8億美元,同期凈利潤從326億美元微減到325億美元,銷售凈利率為7.89%。通過以上數據,可以看出中國石油的總資產金額超過美孚石油,已經成為全球總資產規模最大的跨國石油公司,但是中國石油的營業性收入及凈利潤都不及美孚石油。因此,中國石油和美孚石油都履行了企業對股東的責任,但是中國石油的經濟效益還有待進一步提高。

2.員工權益。員工作為重要的利益相關者之一,是企業最寶貴的資源和財富。石油企業應保障員工的合法權益,創造良好的工作環境,切實承擔起在薪酬、福利、教育培訓和職業健康等方面的責任。由于石油行業的工作具有危險性,因此企業是否履行對員工人身安全的保護也是衡量員工權益的一個重要部分。在保障員工權益方面,中國石油和美孚石油都多方采取措施,制定相應的政策進行保障,并取得了一定的成績。中國石油和美孚石油對于員工權益的保障,雖然在具體措施上存在差異,但大致可以概括為五點:(一)倡導平等和非歧視的用工政策,注重促進女性和少數民族就業。截止2014年底,中國石油男性與女性員工比例分別為65.5%和34.5%,美孚石油女性和少數民族員工人數占總員工人數的比例分別為26.4%和24.7%。(二)為員工搭建成長平臺。中國石油和美孚石油都通過不同的項目,提升員工技能。(三)推進員工本土化與多元化,重視吸引和留住當地優秀人才,提高當地雇員素質。(四)關注員工身心健康。(五)關愛員工生活,提供員工福利。中國石油和美孚石油都致力于保障員工權益,并取得不錯的效果。但在員工安全方面,中國石油和美孚石油卻存在差異。2014年,中國石油事故總起數達到215起,相比2010年的98起,呈現逐年上升的趨勢;百萬工時死亡率,從2013年的0.0047微增到0.005;交通事故千臺車死亡率從2013年的0.046‰上升到0.103‰。美孚石油高度關注員工安全,并不斷為“無一人受傷”這一目標不懈努力。與2013年相比,美孚石油的員工失時工傷率下降了30%,在過去10年里,這一比率下降了50%。從2010年至2014年,員工意外死亡事故一直保持為零。2014年,以所有員工為基數的死亡事故率、失時工傷率、整體可記錄性人員傷害比率分別為每1,000,000工時0.006,每200,000工時0.03,每200,000工時0.26,這三方面的數據較2013年都呈下降趨勢。根據2014年發布的數據,美孚石油的懷俄明州LaBarge區域,連續兩年即在160萬個安全工作小時內,未發生任何記錄性人員傷害事故。通過以上信息,可以發現:中國石油和美孚石油都關注員工權益,重視員工的發展、價值實現以及安全健康,都實施了許多政策和項目來確保員工權益。但在最為重要的員工安全方面,中國石油傷亡比率呈上升趨勢,而美孚石油則呈下降趨勢。因此,中國石油在確保員工安全方面還有待加強。

3.消費者權益。消費者權益一般涉及產品安全性、產品質量、產品信息透明、消費者糾紛的解決處理等。涉及消費者的指標與顧客多樣化的需求有關,不易進行量化比較。但是石油作為一種差異性較小的產品,對消費者而言,最重要的是保持穩定的能源供應。2014年,中國石油堅持資源戰略,繼續加大資源勘探開發力度,持續推進儲量增長高峰期工程。中國石油油氣產量為14.504億桶油當量,國內新增探明石油地質儲量6.9億噸、天然氣地質儲量4840億立方米,國內原油和天然氣產量均創歷史新高。美孚石油也不斷滿足日益增長的能源需求,在全球范圍內開始建立8個新的上游工程。美孚石油2014年的石油油氣產量為14.487億桶油當量,上游每天油氣凈產量達到4百萬桶油當量,下游每天油氣凈產量達到5.9百萬桶油當量。這表明,中國石油和美孚石油為了保護消費者權益、滿足消費者需求,都致力于向市場提供穩定的能源供給。

4.環境責任。石油企業作為資源采掘型企業,石油產品的開采、煉化、運輸、存儲和銷售過程都可能對生態環境造成污染。因此,石油企業在發展的同時,需要根據自身情況,相應采取各種措施,減輕或去除對環境的污染,實現綠色發展。自2010年至2014年,中國石油廢水中石油排放量呈下降趨勢,從2010年的778噸下降至507噸;節地方面呈現上升趨勢,從2010年的963公頃上升至1232公頃,實現了巨大的轉變。但在節能量、節水量方面,總體趨勢卻是遞減,節能量從2010年的187萬噸標準煤下降到2014年126萬噸標準煤,節水量從2010年的3821萬立方米下降到2462萬立方米。美孚石油在淡水消耗方面,總體呈下降趨勢,從2010年的330百萬立方米下降到2014年的270百萬立方米。二氧化硫的排放量從2010年的0.14百萬立方噸下降到2014年的0.10百萬立方噸,而氮氧化合物的排放量從2010年的0.12百萬立方噸上升到2014年的0.14百萬立方噸。中美石油企業所采用的環境保護衡量指標不同,不能直接用于對比分析。但是通過對比中國石油和美孚石油自2010年至2014年幾個方面的數據,可以發現它們雖說在某些方面已取得進步,但在其他某些方面卻出現了退步的趨勢。由此可見,雖說中國石油和美孚石油在環境責任方面都做出了努力,但是都有待加強。

5.社會公益。企業的財富來源于社會,企業理應回報社會。企業從事社會公益,說明企業是個有社會責任感的“公民”。中國石油作為特大型石油化工國企,美孚石油作為大型跨國石油企業,社會公眾對它們的社會貢獻及公益活動都抱有較高的期望值。中國石油的社會公益活動主要是在中國各地區以及海外,其2014年公益總投入為人民幣10.075927億元。美孚石油的社會公益活動主要是在美國以及美國以外世界的其它地區,其2014年公益總投入約為人民幣17.17億。雖然美孚石油的社會公益總投入高于中國石油,但是由于企業活動在社會公益方面具體做法的個性化,有些公益活動難以用數值衡量。因此,下文將列舉中國石油和美孚石油2014年的部分公益活動,對比兩家企業在承擔社會責任方面的社會績效。

通過以上對比,可以發現:中國石油和美孚石油在社會公益方面的總投入雖然存在差異,但兩家企業都積極開展社會公益項目,承擔社會責任。

四、結語

從利益相關者理論出發,通過對比分析中國石油及美孚石油的社會績效,可以發現,在消費者權益、社會公益方面,中國石油所創造的社會績效與美孚石油基本相當。但在經濟效益、員工效益以及環境責任方面,中國石油還有待加強。在經濟效益方面,中國石油的資產總額雖已超過美孚石油,但其凈利潤不及美孚石油,還有待提高。在員工效益方面,中國石油的傷亡比率呈上升趨勢,而美孚石油的傷亡比則呈下降趨勢,因此中國石油應加強安全防患方面的排查和整治,加強對員工的安全教育和應急演練。在環境責任方面,中國石油應加強環保技術研發,積極推行清潔生產、節能減排,創造和諧的能源環境,創建環境友好型和資源節約型企業。

參考文獻:

[1]Scott. W. R. Organizations, Rational, Natural and Open Systems (3rd ed.) [M]. Englewood Cliffs, NJ: Prentice Hall, 1922.

[2]陳維政,吳繼紅,任佩瑜.企業社會績效評價的利益相關者模式 [J].中國工業經濟.2002 (7).

[3]賀遠瓊,陳昀.企業社會績效的界定與測量研究綜述 [J].科技進步與對策.2009 (5).

[4]劉淑華.企業社會責任績效評價及推進機制,[M].中國經濟出版社.2015,7.

[5]張麗耕.基于利益相關者理論的中國石油天然氣集團公司企業社會責任研究,[D].西南交通大學碩士學位論文.2012,6.

作者簡介:胡新云,(1967—),女,湖北武漢人,碩士,西南石油大學外國語學院,副教授;李榕,(1992—),女,湖南邵陽人,碩士在讀,西南石油大學外國語學院。

猜你喜歡
利益相關者企業社會責任
展會品牌利益相關者的構成及其網絡結構研究
利益相關者視角下四川省實施民辦高校分類管理的研究
企業社會責任進展與研究
企業社會責任進展與研究
淺談企業社會責任的品牌傳播
關于政府審計幾點問題的思考
基于利益相關者的公立大學財務治理的研究
論企業社會責任的法律規制
上市公司會計舞弊數據分析
我國制藥企業社會責任信息披露研究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