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我國城市物流市場SWOT分析

2016-05-30 14:22李碩
經營管理者·中旬刊 2016年11期
關鍵詞:現代化管理企業發展物流

李碩

摘 要:我國物流市場潛力巨大是不爭的事實,隨著加入WTO后開放的步伐逐步加快,我國的“世界工廠”的雛形已經顯現,世界主要的跨國公司均在我國部署了他們的研發基地、生產基地,這將吸引更多的國內外物流企業進入這個市場。如此有利的前景,更需要我們認真分析自己的優勢、劣勢、機會與挑戰,以正確的方式健康的發展我國物流業。

關鍵詞:物流 企業發展 現代化管理

一、城市物流市場發展優勢(S)分析

1. 第三方物流的快速增長。隨著經濟發展,市場競爭加劇,專業化生產成為了企業發展的競爭優勢,專業的第三方企業隨之興起。第三方物流企業是搭起城市和地域之間商品流動的橋梁,第三方物流在整個物流市場所占比重達50%以上代表國家真正實現現代化。我國企業已經意識到物流發展的重要性,與第三方物流企業合作,共同打造供應鏈核心競爭力。目前,我國物流市場需求和現代物流業均已進入快速增長時期。我國許多第一方生產企業和第二方商業企業已經達到60%業務外包第三方物流企業。 物流市場規模和第三方物流市場需求每年都快速增長,大型第三方物流企業已經形成了功能齊全、規模龐大、設施設備先進、科學管理、低成本投入,技術領先、服務優質、高效高產,對委托方企業的采購、運輸、儲存、裝卸、搬運、配送、信息等七個環節進行有效整合的現代化物流網絡。

2.企業對物流需求加大 。企業競爭要有核心競爭力,非核心業務需要尋求專業的企業去完成。物流作為現代企業“第三利潤源”越來越得到企業重視,尋求合作企業是企業利用外部資源,發揮本身優勢,降低成本的重要途徑。因此企業對物流企業合作需求越來越大。專業的物流企業提供完善物流服務,擁有合理的運輸網絡、標準的倉儲設施、合理的配送線路和配送中心,為生產企業和商業企業提供完善的物流服務。第四方物流也在迅速興起,以從事物流系統設計、信息咨詢為核心業務的物流咨詢管理公司也是現代企業發展的主要支柱企業。

二、城市物流市場發展劣勢(W)分析

1.缺乏現代化管理手段。在城市企業物流管理上,很多城市中的企業還停留在紙筆時代。有些企業雖然配備了電腦,但還沒有形成系統,更沒有形成網絡,單一作業,獨立作業較多,同時在物流運作中也缺乏對EDI、個人電腦、人工智能/專家系統、通信、條形碼和掃描等先進信息技術的應用。

2.缺乏一體化物流網絡。 物資流通和交通系統是我國物流理論研究的兩大領域。在物流戰略規劃和物流經營管理理論的研究中,都從研究者固有的立場和視角出發,片面地強調某個局部的功能要素,缺乏綜合性,導致了人們對物流認識的偏差。11年前,我國物流的第一個基礎性國家標準《物流術語》才正式發布。對于適合我國國情的物流理論尚缺乏深入研究,同時部分理論研究與實踐嚴重脫節,理論成果的可操作性不強。

3.物流人才不足。 專業的物流人才是促進城市物流發展的推手?,F代企業已經意識到物流的重要性,發展物流不僅要有先進的設備設施和物流網絡,最重要是依靠專業物流人才。作為新型產業,還處于發展階段,從事物流行業的人員缺乏專業性,熟悉醫藥物流的專業人才更是稀少。目前對物流人員培養機構不多,物流人才多是在高校設立專業,畢業人數不能及時滿足社會需要,物流人才的缺失限制了城市物流的發展。

三、我國城市物流市場發展機會(O)分析

1.締結戰略聯盟。以供應鏈的整體優勢參與競爭,中國的大型制造企業、商業企業要迅速從“大而全”的經營誤區中解脫出來,不失時機地與合適的供應商、儲運商等結成戰略聯盟,通過合作以供應鏈的整體優勢參與競爭,同時又實現互惠互利。要積極尋求與核心企業的戰略合作,成為核心企業長期的、穩定的戰略伙伴。結成戰略聯盟,實行供應鏈管理,以供應鏈參與國內、國際競爭,提高中國產品在國內、國際市場的競爭能力和市場份額已是大勢所趨。

2.開拓全球性物流。尋求全球性市場空間 中國的企業要增強競爭憂患意識,在抓住國內市場的同時,要放眼世界,構筑全球化戰略,以一體化的物流管理和供應鏈管理在全球尋求資源采購、生產裝配和產成品分銷,參與國際化競爭。在全球范圍內,通過實現對顧客的快速反映、提高顧客服務水平、降低物流總成本或供應鏈成本,提高企業在國際市場的競爭力,并在全球性競爭中立于不敗之地。

四、我國城市物流市場發展威脅(T)分析

1.與跨國物流公司合作 。發達國家的第三方物流已經發展得比較成熟,我國第三方物流必須正視利用信息技術和現代管理理論與方法,不斷提升物流服務水平和整合資源能力,使第三方物流成為整合物流資源的主體。否則第三方的經營者的位置就要讓出,成為資源整合的對象。因此,發展我國現代物流的最快速、最有效的方式在于積極與跨國物流公司合作,與跨國公司合作,可以在最短的時間彌補物流管理技術上的差距。當然合作的成本是非常高的,跨國公司通過合作將會比較容易的進入并占領一部分中國市場,但這是學習的成本,不與跨國公司合作、合資,成本可能更高。

2.企業缺乏“第三利潤源”的理念。 20世紀六七十年代,發達國家的企業大都把競爭焦點放在生產領域,千方百計地降低物質資源消耗,獲取企業的“第一利潤源泉”千方百計提高勞動生產率獲取企業的“第二利潤源泉”。進入20世紀70年代以后,生產企業把提高經濟效益、增強競爭力的焦點從生產領域開始轉向非生產領域,包括采購、運輸、儲存、包裝、裝卸、流通加工、分銷、售后服務等物資流通活動以及有關的信息活動。但中國企業缺乏現代物流是“第三利潤源”的理念,沒有將物流看成為優化生產過程、強化市場經營的關鍵,而將物流活動置于附屬地位,大多數企業將倉儲、運輸、裝卸搬運、采購、包裝、配送等物流活動分散在不同部門,沒有納入一個部門對物流活動進行系統規劃和統一運作與管理。

3.企業缺乏協同競爭的理念 。 在“經濟全球化”、“物流無國界”市場競爭日益激烈、顧客需求不斷變化的環境下,美國的企業在與日本企業競爭時,尚感覺到了壓力,他們紛紛實施歸核戰略——企業集中資源,培育其核心能力,大力發展核心主業,把主業做大、做強、做精,并在全球范圍謀求物流外包或與全球的外部企業締結戰略聯盟,以整個供應鏈的整體優勢參與國內、國際競爭。我國在快速多變的市場競爭中,單個企業依靠自己的資源進行自我調整的速度很難趕上市場變化的速度,因而企業必須將有限的資源集中在核心業務上、強化自身的核心能力,而將自身不具備核心能力的業務以合同的形式外包。

猜你喜歡
現代化管理企業發展物流
本刊重點關注的物流展會
“智”造更長物流生態鏈
企業該怎么選擇物流
現代化管理在泵站管理中的應用分析
探析中國中小城市社區管理存在的問題及解決措施
探析中國中小城市社區管理存在的問題及解決措施
新形勢下醫院檔案管理現代化問題探討
“雙創”國策下的階段性經營、資本知識架構研究
國企行政管理常見問題與對策探討
基于低碳物流的公路運輸優化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