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例析高中語文閱讀教學中的情感體驗

2016-05-30 15:05吳星星
中學課程輔導·教學研究 2016年10期
關鍵詞:語文教學文本

吳星星

摘要:新課程理念強調“知識與技能,過程與方法以及情感、態度與價值觀”三方面的整合,在語文教學中讓學生體驗文本中蘊涵的豐富情感,“情感體驗”既是一種學習方式又是一種學習目標。本文就如何在閱讀教學中滲透情感體驗進行論述。

關鍵詞:語文教學;文本;體驗情感

中圖分類號:G633.33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992-7711(2016)05-0068

新課程理念強調“知識與技能,過程與方法以及情感、態度與價值觀”三方面的整合,故而在語文教學中,情感體驗是不可忽視的一個重要因素。那么,何為情感體驗呢?情感體驗是指個體在原有的情感基礎上,通過“想象、移情、神思、感悟”來產生新的情感,是主體以原有的情感經驗為基礎重新自我建構、產生情感反應的過程,“情感體驗”既是一種學習方式又是一種學習目標。語文教學活動中作為審美客體的文本之“情”與作為審美主體的學生之“情”完全是可以溝通、互動和共鳴的。那么,在語文教學中,教師怎樣讓學生浸潤到這種情感體驗中呢?

一、注重閱讀,體驗情感

《語文課程標準》在第二階段目標要求中指出:“注意在讀誦過程中體驗情感?!蓖ㄟ^朗讀,學生把無聲的視覺語言化為有聲的聽覺語言,把儲存信息的符號載體還原成作者所要傳達的真實情感。使作品中的人物躍出紙面,使學生進入角色,入于目、出于口、聞于耳、銘于心,多方面地感知作品的內容,在不知不覺中受到熏陶和感染,獲得初步的情感審美體驗。

《西廂記》中“曉來誰染霜林醉?總是離人淚!”“醉”暗點紅色。滿林楓葉,火紅如醉,在詩人看來,不是秋霜所打,而是離人的眼淚染成的,真是字字血淚。在這里,色彩中飽蘸著感情。它已經超越了客觀的寫景效果,而是運用色彩,創設出了一種獨特的抒情氛圍。詩歌雖然不能直觀地再現色彩,卻可以通過對色彩的形象描繪喚起讀者相應的情感體驗。品讀文本語言不僅能激發學生相應的情感,而且能使學生進入作者的情感世界,融入作品的氛圍,升華他們的感情,提高他們的境界。品讀文本語言的意義不僅僅局限于使學生獲得某種語文知識,更主要的是通過一篇篇凝聚著作家靈感、激情和思想的文字,潛移默化地影響著一個人情感、情趣和情操,影響著一個人對世界的感受、對生活的體驗。

二、創設情境,升華情感

閱讀教學中,學生的體驗總是針對于文本發生的。學生在認識事物時,如果對事物感興趣、有認知趨向——探究傾向、好奇心,客體具有一定的感染性,會促使學生產生積極的認知意向,主動自覺地全身心投入。這樣的體驗才會比較深刻。教師在學生閱讀中注重創設情境,引導學生探求作者心靈的軌跡,深入感受文章的境界,挖掘出作品所蘊含的美,并將他們的感情和作品交融,從而感受課文中豐厚的思想情感。

如《社戲》中的“夜航看戲”“偷豆”等事件,寫出兒童的天真純樸,作品中充分繼承傳統的寫人記事的長處,再現民俗,重溫人情,呼喚童真?,F代的學生是不可能有這樣的生活經歷的,但可以讓學生回憶一下自己的童年趣事,哪個孩子沒有過童年,又有哪個孩子不會說上幾件自己的童年趣事呢?在課堂教學中可以設計這樣一個環節:請學生回憶自己的童年趣事。有些同學想起小時候學小狗伸長舌頭散熱;有些同學想起在樹上做身高標記,卻發現自己越長越矮……沉浸在童年趣事中的學生很快地融入了文本,走進了魯迅的童年世界,體驗到純真的童趣。

三、個性體驗,多元解讀

文本的是一個多元的開放性系統,具有極強的開放性和發展活力。對于文本的解讀,只有帶上學生個體經驗的色彩,他們才能真正學有所獲,才能真正轉化為自身的智力成果。這種珍視的態度(包括同伴的激勵認同),可以促使學生樂于去體驗,為獨特的體驗而快樂。

比如對《雷雨》一文,有人體驗到了女性的覺醒。魯侍萍認清周樸園的面目,不再被他的支票和“真情表白”所打動,是一種覺醒;倍受周樸園壓抑的繁漪大膽地投入與周萍的不倫之戀,絕望中不顧一切地報復,也是一種人性的覺醒;四鳳敢于沖破階級地位的藩籬去追求屬于自己的愛情,要與周萍私奔,同樣是一種人性的覺醒。有人從中讀出了資本主義的罪惡,認為文本深刻地揭示社會矛盾,揭露了地主資產階級腐朽的靈魂和墮落。作為地主資產階級的代表人物周樸園,在工作上,他“故意叫江堤出險——淹死2200個工人,每一個小工扣300塊錢”,隨便處決30個工人而面不改色,體現了這個階層的心狠手辣;在感情上,他對魯侍萍始亂終棄,為迎娶新人于大冬天趕走剛剛生產后的魯侍萍,甚至連剛剛出生的小兒子也不要了,都說“虎毒不食子”,看來他真的是連禽獸也不如了,冷酷至極。有人讀出了命運的無奈。尋死未果的魯侍萍一心想遠離周樸園,想不到幾十年后又來到了周公館,這是命中注定;魯侍萍與周樸園是一出丫環愛少爺的悲劇,而四鳳重蹈母親的覆轍有何嘗不是命運之神的捉弄?種種解讀各自言之成理,這種帶有個性體驗的閱讀,雖然有所局限和片面,但也不能一棍子打死,遮蔽在教師的“一言堂”之下。

在語文教學中,教師應有意識地引領學生融入情景角色之中,同作品中的人物、事物產生情感的共鳴,從而使學生受到文本情境的感染,而產生深切獨特的體驗。我們應該給學生一塊體驗個體獨特情感的“自留地”,鼓勵學生對作品作出多元的情感解讀,有效地培養學生的創新思維。

蘇霍姆林斯基說過:“只有當情感的血液在知識的肌體中歡騰跳躍的時候,知識才會融入人的精神世界?!卑拙右渍f過:“感人心者,莫先乎情?!蔽覀兊恼Z文教學應該立足文本,讓學生在閱讀中主動積極地開展思維活動和情感體驗,加深對文本的理解,有所感悟和思考,受到情感熏陶,獲得思想啟迪,陶冶情操,凈化靈魂,激發學習熱情。

參考文獻:

[1] 王尚文.語感論[M].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2000.

[2] 童慶炳.文學活動的美學闡釋[M].西安:陜西人民出版社,1989.

(作者單位:浙江省蒼南縣橋墩高級中學 325800)

猜你喜歡
語文教學文本
在808DA上文本顯示的改善
基于doc2vec和TF-IDF的相似文本識別
高年級古詩詞教學藝術之我見
精心設計:培養語文興趣的土壤
低年級學生課前預習能力的培養
主問題設計需“對癥下藥”
讓語文教學更接地氣
核心素養下的語文教學
文本之中·文本之外·文本之上——童話故事《坐井觀天》的教學隱喻
論《柳毅傳》對前代文本的繼承與轉化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