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淺議河南省縣域經濟發展中的金融支持問題

2016-05-30 03:04朱苗苗王雪垠
經營管理者·中旬刊 2016年11期
關鍵詞:深化改革縣域經濟金融

朱苗苗 王雪垠

摘 要:“郡縣治則天下安,郡縣富則天下足”??h域經濟既是國民經濟的基礎,又是我國經濟發展的新動力,也是區域崛起的關鍵。金融作為現代經濟的第一推動力,是縣域經濟發展的主要影響因素,面對新形勢和新任務,金融業只有繼續深化改革,才能更好地服務縣域經濟,發揮好杠桿作用。

關鍵詞:縣域經濟 金融 深化改革

一、河南省縣域經濟發展概述

河南省地處我國中東部、黃河中下游,全省共有108個縣(市),縣域總面積達到15.2萬平方千米,占據全省總面積的90.7%,縣域人口為8134萬,是全省總人口的81.8%。近幾年,全省經濟一直在追求高速度、高質量的發展,綜合實力明顯提高。2014年全省108個縣(市)的生產總產值為24454.29億元,占省域經濟總產值的70%,比上年同比增長了9.0%??h域經濟無疑已是全省經濟的支撐,也是中原崛起的關鍵。在2015年舉辦的第十五屆縣域經濟與縣域基本競爭力百強縣市評選結果中,河南省有三個縣(市)進入前100強,分別為新鄭市、鞏義市、永城市,全國排名分別是第57位、85位及86位。與第十四屆相比,雖然百強縣的數目沒有增加,但是全國排名略有提升,競爭力等級級,競爭力相對比較穩定。

二、金融支持河南省縣域經濟發展的歷史與現狀

由圖1可知,從2007年到2014年,河南省縣域金融機構的存款額由5018.67億元增長到16379.48億元,貸款額由2745.47億元增長到8346.52億元,分別增長了226.37%、204.01%,增幅較大??h域金融機構存款每年都有增長,表明了縣域金融可轉化為投資的資金逐漸增加。每年的貸款總額都在增長,即存的越多,金融機構融資能力越強,那么就能為支持縣域經濟發展提供更多的資金支持。

圖2說明了縣域金融機構貸款余額占同期全省貸款額的比重。從2007年到2014年大致呈現先下降后上升的趨勢。由于金融危機,2008年縣域貸款占全省貸款的比重下降幅度較大,2009年受國家刺激性消費政策、積極財政政策影響,比重有所回升。從2010年至今,縣域貸款與全省貸款的比重都在增加,特別是近兩年,在國家政策的指導下,河南省加大了對涉農、中小微企業的貸款力度,逐步提高縣域金融的服務水平,這些措施都加大了金融對縣域經濟發展的支持。

存貸差(DLS)用來反映某一地區資金的凈流入與凈流出的情況,即某一地區一定時期內所有金融機構的存款余額減去貸款余額的差值。如圖3,全省縣域金融機構的存貸差從2007年的2273.20億元增加到2014年8032.96億元,一直呈增長趨勢,既說明全省縣域資金可以自給,也說明了近幾年縣域資金存在外流情況,表明了河南省縣域金融機構沒有很好地把存款轉化為貸款來促進縣域經濟發展。

三、河南省金融支持縣域經濟發展的困境

根據近年來河南省縣域經濟發展的特點和金融支持作用的狀況來看,全省縣域經濟發展過程中金融支持還存在一定問題。

1.信貸供給不平衡。全省信貸結構不平衡,“抽瘦補肥”現象突出。截至2014年末,縣域金融機構貸款占全省貸款總額的30.65%,可見全省對縣域的金融支持力度還有提升空間;108個縣(市)中,信貸投放量差別也很大,貸款總額最大的新鄭市比貸款總量最低的南樂縣高出近十倍;經濟發展相對較快的縣域信貸供給比經濟發展較緩慢的縣域高出許多,比如2014年鄭州轄下各縣市的貸款總額為973.71億元,素有“中原糧倉”美稱的駐馬店九個縣市貸款總額為530.40億元,高出近90%。

2.縣域金融機構服務落后、產品單一。目前,國有商業銀行很少在農村設立營業網點,現有的營業網點大多設立在縣城區,其貸款對象多是風險小、收益穩定的項目。農業銀行雖然還承擔著農業發展、小城鎮建設等工作,但其非農化趨勢明顯,農業發展銀行的貸款業務僅僅涉及到了部分農副產品的生產;農村信用社作為支農的“主力軍”,其貸款期限多以短期為主,不能滿足農業生產周期長的特點,金融產品單一,貸款額度也偏低;一些新型金融機構的各種規章制度還不健全,在支農支縣方面還有一定的局限。

3.縣域各類金融機構缺乏協同效應。從圖4可以看出,縣域金融中存款轉化為貸款的比重較少,近兩年都徘徊在0.5??梢?,大部分縣域缺的不是資金,缺的是把富余存款轉化為貸款的機制。作為農業大省,縣域存在保險機構深、廣度欠提升,擔保機制缺失,抵押品少,專業資產評估登記機構缺失等問題??傊?,全省縣域各類金融機構的協同效應還沒充分發揮出來,加大了縣域內富余資金轉化為貸款的難度。

四、河南省金融支持縣域經濟發展的出路

1.深化縣域金融機構改革。結合全省縣域的實際情況,應該構建與縣域經濟發展匹配的政策性、商業性、合作性共存的金融服務體系:加快現有政策性金融機構改革。只有進一步明確農業發展銀行、國家開發銀行與中國進出口銀行的功能定位,才能更好的發揮政策性金融功能,比如可以建立糧食生產的專項貸款,加大對縣域特別是廣大農村基礎設施、農業的信貸投入;構建多元化縣域商業性金融體系。目前,縣域商業性銀行主要有農行、郵政儲蓄及地方性商業銀行。應加快現有商行的改革進程,鼓勵綜合實力強的地方性商業銀行跨地區或在本地區縣域范圍內建立分支機構。此外,應穩妥進行農村信用社的體制改革,將縣域經濟發展水平較高地區的農村信用社逐漸改造成股份制商業銀行;穩步發展新型縣域金融機構。政府應該加大財力、人力、物力,全面推廣農村資金互助社、村鎮銀行、小額貸款公司等金融機構發展,為全省農業發展、農民增收做出重要貢獻。

2.創新縣域金融服務。河南省縣域金融機構的主要業務包括傳統存貸款、結算、少量代理發行、債券兌付等,中間業務和外匯業務很少涉及到。在互聯網金融背景下,縣域金融機構要充分利用網絡技術,加快電子金融的建設,在縣域地區積極引進網上銀行和手機銀行,尤其在農村地區要增設ATM機,提高金融服務的便利度。其次,應該要簡化管理鏈條,特別是減少貸款業務流程,在控制風險的前提下,縣域金融機構可以提高辦理貸款的速度和效率。最后,鼓勵和支持農村金融中間業務的發展。目前,大部分農村地區只有老人和兒童留守,應結合具體情況,開展代收電話費、水電費、學雜費、代理保險、代發補助款等中間業務。

3.優化縣域金融生態環境。一是完善縣域信用體系建設。良好的信用環境是金融支持縣域經濟發展的基礎,要積極宣傳引導,提高縣域政府、企業和個人的信用意識,建立信用獎罰制度,對失信行為進行曝光??h域金融機構應該定期舉行交流會議,及時更新工作信息,共享企業和個人的信用狀況,形成良好的金融生態環境;二是加快建立縣域擔保體系。省政府相關部門應該積極響應國家政策,激活農村農民的財產要素,充分利用農村有限的擔保資源,鼓勵縣域金融機構對財產權益歸屬清晰、不違反法律規定、風險容易控制的農戶或農企開展動產、倉單、林權等方面的抵押或質押貸款;三是加大政府支持力度??h域金融要想有效發揮作用,離不開政府的支持。省政府要結合實際,積極運用貨幣信貸、財政稅收、金融監管等各項政策,有效引導縣域金融支持當地經濟的發展;四是強化河南省縣域經濟發展,明確縣域金融支持重點。經濟發展是金融深化的基礎。河南省金融業應該結合縣域經濟發展的特點和要求,集中資源支持重點領域發展,最終達到全面推進的效果。比如,縣域金融可考慮向集群企業整體授信等方式全面促進縣域集聚區發展,應注重工業化和城鎮化的協同發展,引導資本、人才、科技等要素到縣域農村和城鎮,提高對城鎮建設的資金支持等。

參考文獻:

[1] 蔡則祥. 縣域經濟發展中的金融支持問題研究[J]. 南京社會科學,2003.

[2] 常琳,張策. 河北省金融發展與經濟增長關系的實證分析[J]. 華北金融,2010(12).

[3] 蘭靜. 中國農村金融體制改革問題淺析[J]. 特區經濟,2010(6).

[4] 張兆海. 縣域經濟結構調整與金融支持問題研究[J]. 金融參考,2002(7).

[5] 河南省人民政府.河南省2013政府工作報告.

[6] 河南省統計局.2007-2014年河南統計年鑒.

[7] 中國縣域經濟網http://www.china-county.org.

猜你喜歡
深化改革縣域經濟金融
何方平:我與金融相伴25年
君唯康的金融夢
經濟新常態及深化改革淺析
全面深化改革的重要任務:實現“從身份到契約”的轉變
京津冀協同發展模式下河北省縣域經濟產業集群問題研究
山東省縣域經濟發展評價研究
淺議縣域經濟在招商引資中面臨挑戰和機遇之探析
P2P金融解讀
金融扶貧實踐與探索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