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以大數據應用提升政府科學決策能力

2016-05-30 08:27梁芹
經營管理者·中旬刊 2016年11期
關鍵詞:職能轉變大數據

梁芹

摘 要:黨的十八大五中全會提出實施“大數據戰略”,以大數據應用推動政府決策能力是貫徹落實“推進國家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現代化”的具體體現,也是轉變政府職能、深化政府改革的必要途徑。本文以分析大數據與政府科學決策之間的關系作為切入點,闡述在大數據時代背景下政府決策運行現狀及面臨的挑戰,最后提出大數據融入政府科學決策中的具體對策,以此提高政府決策的科學性與規范性。

關鍵詞:大數據 政府決策 職能轉變

在信息化與數據化快速發展的今天,每時每刻都產生大量的數據,這些數據來源渠道不同,類型各異,而作為經濟社會治理的主導者、政策制定者——政府,不僅擁有大量的數據資源,而且有著強烈的數據應用需求。政府通過對這些數據的整理與分析可以提高政府決策的科學性。因此在大數據時代背景下政府部門加強對大數據的應用是貫徹落實“互聯網+”戰略,加快推動政府治理能力現代化的重要體現。

一、大數據應用與政府決策關系分析

大數據就是指大小超出了典型數據庫軟件工具收集、存儲、管理與分析能力的數據集。大數據是繼互聯網、物聯網、云計算之后新的技術革命,尤其是在黨的十八大五中全會提出“大數據戰略”之后,大數據技術已經融入到社會的各個行業中,成為重要的生產要素,成為現代生產與管理的重要技術手段。政府決策是對政治、經濟、文化等建設思路做規劃、定政策、出措施的過程,科學的政府決策必須建立在決策依據基礎上,決策依據需要數據的支撐,因此大數據應用與政府決策具有內在的聯系性:大數據技術應用能夠促進政府決策的科學性。政府決策必須要結合社會各個領域的要素進行分析與判斷,而大數據則為政府決策提供了數據參考。例如為緩解城市道路擁堵,政府通過汽車通行與天氣變化、節假日、居民消費水平以及周圍建筑等相關性,基于大數據分析模型,對該地區的車輛通行情況進行了準確的分析,并且根據大數據模型分析結果制定了相關的政策,有效的解決了城市擁堵問題。另外,科學的決策需要對決策的實施進行跟蹤,而跟蹤成效依賴于數據的反饋,實踐證明在決策實施過程中往往會因為某個影響因素的改變而影響決策的科學性,因此需要及時對數據反饋和決策優化,以便更好地服務于經濟社會發展。

二、大數據背景下政府決策運行現狀及面臨的挑戰

運用大數據技術是提升政府管理能力、提高政策科學決策能力的重要技術路徑,相對于政府而言在大數據時代背景下,改變了以往政府各部門之間的閉塞關系,數據共享成為可能,尤其是大數據信息平臺的運行大大提高了政府間數據信息的共享,提升了政府社會治理能力和公共服務能力。但是由于大數據存在的信息量比較大,因此政府部門在應用大數據信息時存在挖掘能力不強等問題,從而影響到政府決策的科學性。

1.政府職能部門缺乏“大數據”意識。雖然大數據對提升政府決策科學水平具有促進作用,但是由于大數據具有規模大、速度快以及信息量大的特點,因此需要政府部門在應用大數據時需要認清當前的大數據發展形勢,打破傳統的內部數據碎片,樹立較強的大數據意識。然而目前基于政府傳統工作思維的影響,政府部門大數據意識匱乏問題突出:首先政府管理者對大數據技術存在排斥情緒,許多部門管理者認為政府信息屬于機密,因此他們在應用大數據技術方面表現的比較消極。例如許多部門管理者基于政府信息保密等原因而忽視大數據技術應用的價值;其次政府部門對數據挖掘能力不足。大數據不僅僅為將相關數據進行整合,而是通過數據整合實現對相關數據的挖掘與利用,但是目前我國政府部門對數據挖掘能力的缺乏是影響大數據應用的重要因素之一;最后部門數據整合之前標準的缺乏也是影響大數據技術發展的因素。在大數據時代背景下,政府決策制定打破了傳統的局部考慮的弊端,實現了各部門信息共享,然而基于標準的不統一,在政府信息化系統建設中存在標準不一致的問題,進而影響數據共享平臺的建設與應用。

2.政府運作方式不適應“大數據”管理決策。大數據技術應用到政府決策制定過程中最明顯的特點就是要求政府部門建立信息共享機制,而當前在多元主體協調決策環境下存在的信息孤島問題是影響大數據應用的關鍵因素。在傳統部門利益本位意識形態下的數據割據使得政府部門數據處于孤島狀態,政府部門雖然掌握大量的數據,但是這些數據卻以原始狀態零星形態下存儲在各個部門之前,沒有發揮其價值:一是數據碎片。政府每天接觸的數據非常多,如何在眾多的數據庫中挑選出符合政府決策的數據不僅需要技術支持,而且還需要政策支持;二是數據割據。長期以來由于缺乏統一的規劃導致我國電子政務建設出現大量的信息碎片,這種現象沒有得到及時的解決進而演變為信息割據。當然政府決策管理體制也是影響大數據發展的因素,大數據環境下的數據決策主要是結構網絡化和扁平化,而目前政府的領導采取的是垂直化領導,影響協同交流。

3.大數據決策信息的安全使用問題。安全問題一直是大數據技術應用強調的問題,在大數據技術環境下政府決策安全威脅一方面來自于移動設備的威脅。根據調查實現大數據應用必須要依賴于相應的移動設備,而移動設備在提供工作便利的同時也帶來了諸如數據分析、存儲、安全都各方面的問題。另一方面來自網絡的威脅。依托大數據技術必須實現互聯網,而互聯網雙重性特點會給政府決策系統帶來威脅,例如病毒侵入政府政務信息系統、不法分子竊取政府機密信息等等。

三、以大數據應用提升政府決策科學能力的對策

基于大數據提升政府決策科學能力是貫徹政府現代治理能力建設的具體體現,在互聯網+戰略環境,強化大數據技術的應用,提高政府決策科學能力需要從以下方面入手:

1.探索適應大數據特征的行政管理模式?;诨ヂ摼W+戰略實施及大數據戰略實施,政府部門決策不僅受到政府管理者的影響,而且還受到社會廣泛輿論的監督,由于是依托于互聯網技術產生的各種信息對政府決策的時效性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傳統的以“經驗”、“請示”的決策管理模式已經不能適應大數據技術社會管理工作的需要,因此政府部門要積極探索適應大數據特征的行政管理模式:首先政府層面要建立數據管理綜合機構,統籌協調部門數據資源的采集、管理以及分析工作;其次加快進行頂層設計,確定科學、現實的推進目標和任務內容,把握大數據在推進政府治理能力現代化中核心環節和關鍵領域,合理布局,穩步推進現代政府的建設。

2.建立信息安全機制。提高政府決策科學的關鍵在于采取科學的數據,因此在網絡環境下保證信息安全是應用大數據的重要內容:首先加強信息資源的安全。政府決策科學建立在信息資源準確的基礎上,因此涉及政府決策信息資源的渠道一定要規范。例如支撐政策決策的部門數據一定要準確,杜絕參雜虛假信息的數據應用到政府決策制定中;其次要提高政府部門的辨別能力,能夠在繁雜的數據中尋求有利于科學決策的信息,深入挖掘有價值的數據信息;最后增強法制建設,提高數據安全意識。從國家層面制定縝密的安全法規,對政府部門數據資源共享安全進行法律規范。

3.加快構建統一的大數據平臺。我國需要加快構建統一的大數據平臺,為有關數據服務部門和單位提供數據服務。因此在信息資源共享模式上也發生了轉變,實現從傳統的部門間協商信息資源共享模式,改為“部門—大數據平臺—部門”模式,這樣就可以保證數據的一致性、權威性。同時,大數據平臺可以設置為公共數據部分和部門特需部分,為有需要的部門和單位提供大數據分析、預測報告,為政府決策和評估提供科學的依據。大數據平臺在采集上可以利用云計算技術,整合現有的網絡、設備和數據資源,初期對分散在各部門的數據進行抽取和索引,數據存儲仍在政府部門,隨后逐漸將數據存儲箱大數據平臺集中,最終建立一個為各部門保存、查詢數據、分析數據提供的云端平臺。

參考文獻:

[1]董飛,大數據背景下政府決策的機遇、挑戰和建議[J] 天水行政學院學報2015年5期.

[2]程秋月; 張順,大數據背景下政府決策數據化的實現路徑[J] 領導科學 2016年08期.

[3]張倩,大數據在突發事件政府決策中的應用[J] 東北農業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13年6期.

猜你喜歡
職能轉變大數據
對事業背景轉換下企業辦公室職能轉變的一些思考
高青縣堅持“轉創增”深化審改助力經濟發展
德州市機構編制工作創新的探索與實踐
互聯網時代領導干部魅力如何釋放
大數據環境下基于移動客戶端的傳統媒體轉型思路
基于大數據背景下的智慧城市建設研究
數據+輿情:南方報業創新轉型提高服務能力的探索
關于我國現行行政審批制度改革的相關探析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