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基于專業應用需要的高職院校管理學課程教學改革研究

2016-06-20 15:21梁文志
廣西教育·C版 2016年4期
關鍵詞:高職院校教學改革

【摘 要】分析當前高職院校管理學課程教學存在的問題,從管理的基本技能與專業技能相結合的角度,探討高職院校管理學課程教學改革的措施。

【關鍵詞】高職院校 管理學課程 專業應用 教學改革

【中圖分類號】G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0450-9889(2016)04C-0074-03

管理學原理是高職院校經濟管理類專業的綜合性基礎課程,其培養的是管理工作方面的意識、理念,使學生成為高素質技術技能型人才。因此,管理學原理課程的教學工作要適應高職院校實踐性教學的特點,特別是要適應高職院校學生素質的實際情況,將基本管理理論的學習與具體實際管理工作要求緊密結合,從而確保高素質技術技能型人才培養目標的實現。

一、高職院校管理學課程教學存在的問題

當前,高職院校管理學課程的教學工作主要存在以下問題。

(一)對課程教學的認識程度與實踐需要不相符。管理學原理課程是綜合性學科,是培養學生綜合性能力的必要手段。其“計劃、組織、領導、溝通、控制”等五大職能,對所有的專業技能的具體實踐都適用。但是,在實際教學工作中,各院校雖然在思想認識上要求必須開設該門課程,但是在具體教學中卻沒有予以重視。比如,將該門課列為公共基礎課,課時不多,沒有專門的實踐課,具體教學比較隨意,沒有統一的對教師、學生的考核要求,沒有和其他專業技能課程的學習相結合等。

(二)師資普遍缺乏實踐管理經歷。高職院校大多由各地方中職學校整合升級而成,或新籌備成立,辦學時間均不長。管理學課程教學基本上是臨時安排非管理專業的文科類教師、各本科院校畢業生授課,無論是前者還是后者,均無企事業單位管理實踐經歷。沒有實踐管理的認識、體會、總結,課程授課停留在課本的理論講授、事例的蒼白援引上,整個課程失去了富有生命力的情感支撐。

(三)教學內容與地方企事業管理的實際要求有較大差距。當前,高職院校使用的是全國統一的本科院校的管理學教材,理論性過強,缺乏實踐操作性,與高職學生的工作實際和崗位需求有較大距離,適合高職院校教學實踐需要的教材,特別是適合高職院校需要的特定經濟發展地區的教材不多。教學內容沒有能更好地體現當地或本區域內的企事業單位管理形態。

(四)教學方法難以擺脫固有模式。職業院校學生的文化基礎比較薄弱,但實踐動手能力較強。而管理學原理課程偏重在概念、定義、原理等理論層面,實踐操作的因素少。同時,在具體教學中,大多數教師往往按教材的安排上課,只求完成全部教材內容的授課任務,與專業結合不夠。教學中使用項目驅動法、案例教學法等方法時,仍然以“講”為主,沒有能體現學生“學與做”的主體地位。而且該門課程課時數相對較少,學生只能在面上粗淺地了解一般性的教材內容,教學效果難以實現。

(五)實踐教學工作比較薄弱。管理學課程是一門綜合性、實踐性很強的課程。目前該門課程的教學仍以課堂授課為主,難以專門建立適應本門課程教學實踐要求的實訓室(基地)。

二、高職院校管理學課程的教學改革措施

管理學課程是一門理論性、實踐性均很強的學科,同時從某種程度來說,也是一門工具學科,對于提升高職院校人才培養的質量有著重要的作用。但是,要將其具體化為可操作的實踐性,是該門課程的難點。高職院校管理學課程的教學改革工作必須立足兩個基礎:一是學生自身素質的基礎,二是學生所在專業的實踐應用基礎。只有將知識的學習與管理過程緊密結合,形成學用合一的環境,才能收到較好的教學效果。

(一)形成以專業為基礎的管理學教學理念與管理機制。具體如下:

1.要準確定位管理學課程在專業人才培養過程中的作用。經過學習,培養、提高學生的管理實踐能力,是高素質技術技能型人才與其他技能型學徒的區別所在。管理學課程不僅能幫助學生更好地完成專業技能的學習,同時可以了解企業的管理架構以及運作的機制、本專業崗位在企業生產運行中的作用,為自己更好地理解并完成企業生產目標打好基礎,從而可以進一步明確將來自己在企業中的發展方向,為逐步晉級創造條件。因此,教師一定要準確定位管理學課程在專業人才培養中的地位、作用。在具體的實踐教學工作中,要合理、科學制訂好人才培養方案,準確定位管理學課程的培養目標,將管理學課程與專業技能課程相結合,同時安排,同步授課。

2.建立管理學課程與相關專業課程相互滲透的管理機制。首先,建立管理學課程授課教師參與專業人才教學教研的機制,參與專業教學團隊及其教研活動、相關專業人才培養方案的制訂,為將管理學課程與專業技能的學習相結合打好基礎。二是建立管理學課程的教案預審核機制和聽課檢查機制,重點審核教案與專業課程的結合度、課堂授課與專業課程的配合度。三是建立專業課教師參與管理學課程教學效果的評價工作機制,管理學課程教學要充分吸納專業課教師的意見,確保管理學課程教學與專業技能教學的緊密結合。

3.要提升相對固定的管理學師資隊伍能力。首先要培養相對固定的管理學授課教師團隊,做好相關教師向管理學課程方向的轉型、培訓、考核工作,切實改變臨時抓差授課的局面。其次,建立管理學教師到一線管理崗位實踐鍛煉機制。規定管理學教師必須到本校的職能管理部門、校外的相關企事業單位接受一定的行政、生產管理任務。具體實施時,帶著相關課題或具體的工作目標,比如要運用管理學的知識促進所在部門提高工作效率等,確保教師積累實際工作經驗,提高管理學課程教學效果。

(二)編寫針對專業需求的管理學課程校本教材。編寫切合高職院校學生使用的管理學教材,一方面能進一步豐富增加教師的管理學知識,提升教學科研能力,并能使之將管理學教學目標與相關專業的人才培養要求相結合,教學工作更具針對性;另一方面能突出本專業特點,學生的學習效果更能得到保障。校本教材的編寫,要做到:一是專業的針對性,比如針對物流專業的管理學教材、針對汽車營銷專業的管理學教材等。二是學習的形象性。抽象理論以案例形象化,廣泛引入專業案例來詮釋管理的普遍理論,易于學生理解和使用。三是案例的地域性。教材引用的案例以高職院校開展校企合作、接受學生頂崗實習的企事業單位為主,學生在實習前就通過管理學基本了解相關企業的管理模式。四是編寫人員的廣泛性。廣泛吸收企事業單位、更高次高職院校以及本校相關專業人員參加到校本教材的編寫、審核、評價、修訂等工作。五是重點突出管理學的實踐性,特別是在設計相應問題讓學生能夠進行符合其專業實際的實踐操作。

高職院校在組織管理學教材編寫工作起步之時會比較艱難,但是經過三至五年的教材編寫以及反復的修訂、完善,高職院校管理學師資的整體能力水平肯定會得到大幅度提升,人才培養的效果必定能得到大幅度改觀。

(三)遵從人認識事物的普遍規律進行課堂教學的改革。人們認識事物的普遍規律是從認識現象到認識事物的普遍本質、規律,由感性認識上升到理性認識。對于高職院校而言,就更需要先從學生對管理現象的感性認識開始,著手進行課堂教學的改革工作。

1.重構課堂授課內容順序。一是重構授課內容順序。以管理的載體“組織”為切入點,首先講授,然后是“領導”、“溝通”、“計劃”、“控制”,最后是“管理的升華”。二是從現象引出管理工作的規律。如筆者對2013年汽車技術服務與營銷專業學生開展教學時,使用了2012年豐田汽車全球召回740萬輛汽車的案例,讓學生根據這一現象產生的原因,從組織、控制等角度去分析此一事件,領會管理學的普遍理論知識。三是對概念、定義、發展史等方面要側重于理解,淡化機械的背誦。

2.抓好關鍵知識點,創設情境,以點帶面,綜合運用各類教學方法。運用項目驅動法、案例教學法等多種教學方法,已成為職業院校課堂教學的基本常態。運用各類教學法的關鍵在于把握好關鍵知識點,并與學生的專業相結合,各類設計要貼合學生的理解層次,通過創設情境式,以點帶面,幫助學生領會管理學知識在具體實踐中的運用。

比如,筆者在2011年以物流專業的班做教學嘗試。在“組織職能”這個部分的教學前,先概括點講管理的要點。然后,讓同學們組建一個“物流公司”的組織作為管理載體,以學生們對物流管理工作的初步理解,然后設置總經理等領導崗位、收件部等中層部門,進行“組織機構的設計”;由班上的同學擔任相應的崗位職務,開展“人員配備”,然后圍繞這家“物流公司”,虛構各類物流業務,進行“組織機構的運行”,從而構建出了“物流公司”的管理情景。在備課時,筆者針對管理幅度與層次等關鍵問題,準備了相當豐富的案例,在具體實施過程時,逐一激發同學們去拓展學習的知識點和面。從嘗試的情況看,學生的興趣點很高,教學效果還是比較明顯的。

發揮學生的主動性,要應用賞識教育理念,鼓勵學生發表自己的見解,注意呵護他們合理的思想萌芽,提升其認識、分析與解決問題的能力。兵無常勢,管無常法,這也是管理學強大的實踐性精髓所在。

(四)構建與本專業技能學習相融通的管理學實踐教學模式。管理學的實踐性是不能單獨存在的,必須以具體的管理事務來體現。因此,管理學課程的實踐教學就必須與專業技能的學習、學生班級管理等日常工作相融通,解決學生的實際管理操作技能的培養這個管理學課程難點問題。

1.教師要善于將管理學抽象的理論知識具體化為可實踐的技能。教師要善于將管理學理論知識具體化、可實踐化。比如計劃能力的實踐教學,就要求學生能列出整個組織架構、部門的職責,召開會議開展商討溝通、比較本計劃與當前的本行業的異同與新舊、形成決策的支撐材料,然后形成紙質的計劃方案。這樣進行具體操作的實訓后,管理學的知識點才轉化為學生的基本技能。

2.將管理學課程的基本技能實踐教學與專業技能教學相結合。管理學課程要開展實踐教學,必然要依附一定的載體才能實施。管理學課程可以利用已建立的會計實訓室、物流實訓室等專業技能實訓室開展管理學的基本技能實訓工作。一是與校內的技能實訓相結合。如物流專業的實訓,教師作為管理者,宣布工作目標(企業愿景)后,由學生作為被管理者,根據工作目標,按照管理學的相關知識,制訂工作計劃、配備人員,做好溝通等,然后開展實訓。二是與企業頂崗實習的技能實習相結合。以學生頂崗實習的企事業單位設立實踐教學基地,以所在專業的某一項技能實踐學習為基礎,通過以管理學知識對專業技能的實訓進行管理,以此開展管理學的實踐活動。比如,學生到企業后,在擔負相關崗位的具體工作任務的同時,要參與相關部門、車間、工段、班組的生產計劃的制訂、人員以及生產任務安排、管理控制過程等工作,對工作中的問題提出相應對策等,以此檢驗管理學課程的綜合學習效果。

3.以班級作為一個組織體系,開展管理學的實踐教學。指導學生建立班級的組織體系,討論制訂班級的每學期、學年,甚至三年的計劃,提出班級評選自治區優秀班集體、“雙證率”的目標等組織愿景等,解決班級評優的選拔等問題。學期末組織該班級結合管理學的具體技能進行總結、評析,提升管理基本技能、專業技能。

(五)改革管理學課程的考核工作。管理學課程的考核,要與學生所學專業技能深度結合,改變原來單一的筆試考核管理學書本理論知識的方式,加入說、做等考核方式,著重考核學生管理學基本技能的掌握程度。以物流專業為例,考核前,可以預先擬出如“快遞件的損壞和丟失”等若干個問題,由學生自主選擇一個或自己根據情況另行擬定,然后運用管理學的知識,從計劃、控制等多個方面和管理者、被管理者多角度進行分析,形成一個紙質的方案;教師批閱方案后,由學生以課件展示等進行約五分鐘的演說。教師要制訂出一定的評價標準,比如點出學生在方案、演說中運用到管理學技能點的多寡,作為計分的標準;組織學生以若干小組、優秀方案評選等辦法,對方案進行評價,以考核學生基本技能的運用程度。

開展實踐性的考核方式要注意:一是不要求全面地運用,只考核學生能有意識地運用管理學的若干個知識點或若干個技能;二是不設置標準答案,鼓勵學生自主思考;三是不在概念、定義、管理意義等方面糾纏,重在技能的理解和運用;四是根據因材施教的原則,要區別對待不同素質的學生;五是沿承平時成績、考核成績各占一定比例的做法。

實踐表明,管理學課程的教學改革,提升了高職院校的師資教學水平,創新了管理學課程的教學模式,推進了校企的深度合作,提高了技能型人才的整體素質。但是,管理學課程的教學方法亟待通過教學改革而加以健全完善。管理學課程教師應當在其教學之中更加靈活地應用各種不同的教學方法,就怎樣進一步提升管理學課程的教學成效進行深入研究,并在探索過程中不斷加以創新。

【參考文獻】

[1]陳元瑞.高職管理學課程教學方法改革要點探究[J].湖北財經高等??茖W校學報,2012(3)

[2]董貴勝.高職院校管理學課程教學改革研究[J].企業導報,2012(12)

[3]寇改紅.高職管理學課程教學改革淺析[J].河南農業,2013(10)

[4]朱曉紅.從學生自我管理能力的培養談高職管理學教學改革[J].職業教育研究,2013(18)

[5]袁桂英.高職院校管理學基礎課程教學改革探索[J].合作經濟與科技,2013(18)

[6]魏曉龍.管理學原理[J].吉林大學出版社,2009

[7]蘇中洋.淺析高職院校管理學課程與船舶類人才培養械式的銜接[J].職教,2011(11)

【作者簡介】梁文志(1974— ),男,壯族,廣西宜州人,研究生學歷,梧州職業學院教師。

(責編 黎 原)

猜你喜歡
高職院校教學改革
“一帶一路”戰略與鹽城高職院校學生職業生涯規劃的思考
淺析紅色文化與高職院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
中職學?!吧菊n堂”的調查研究與實踐
高校三維動畫課程教學方法研究
基于人才培養的技工學校德育實效性研究
現代信息技術在高職數學教學改革中的應用研究
高職院校創新創業教育初探
全球化背景下高職院校韓語專業畢業生就業現狀分析
多元智能理論視角下高職院校體育課程評價體系的研究
以職業技能競賽為導向的高職單片機實踐教學改革研究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