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語文教師應該怎樣上課

2016-07-04 21:18張巧花
雜文月刊·教育世界 2016年7期
關鍵詞:公開課預設競賽

張巧花

隨著課程改革的不斷深入,人們開始反思實踐中出現的一些問題,從而讓課程充滿生機與活力。新課程倡導“自主、合作、探究”式的學習方式,目的是要培養學生受用一生的良好的學習方法。那么,新課程條件下,我們應該怎樣上課?

一、只有目的明確,工作才能有的放矢

如小學語文課本中學到的《雨點兒》一課,這是一篇科學童話。課文通過大雨點和小雨點的對話,告訴學生雨點兒是從云彩里飄落下來的。雨水滋潤了萬物,花兒更紅了,草兒更綠了。本課的教學目標有:認識11個字,會寫3個字。②正確、流利地朗讀課文。②了解課文內容,懂得雨水和植物生長有著密切的關系。教學重點是:識字、寫字、朗讀。難點是:通過讀課文使學生知道雨水和植物生長的關系。在教學設計中,可以圍繞課文的重難點,設計一些有趣味性的問題,讓學生開心閱讀。在讀中感悟出雨娃娃們在說什么,他們要到哪里去,還感受到雨后花兒紅艷艷,草兒綠油油的美麗景象。在不限制學生的思維的前提條件下,再圍繞“你喜歡課文中的誰?為什么?”與學生一起來探討、合作和交流,引導學生感悟雨水與植物生長的密切關系。

二、教師要明白課上如何才能落實新課程目標

新課程條件下的課程,教師要特別注意:從文本中挖掘出有思維價值的“話題”,然后通過一定的教學環節,組織學生依照“自主、合作、探究”的模式來進行課堂教學,充分調動學生的思維智能。而值得教師思考的問題是:傳統教學的課上教師也有“問題”留給學生,這個問題就是指教者預設的內容。在課上,學生只能圍繞教師的“問題”而問題,目的是為了更好地突出文本中心,不能偏離主題。問題與話題的區別就在于一個是教者預設的,經過學生思維能出現確切答案的,它出現在課堂上;一個是不僅有預設的部分,也有多源自課堂的生成,是無法事先預設的,它的指向性很明確,是學生的思維意識,教師跟著學生走,它并不需要固定的答案。

三、課堂教學要做到真實

課堂教學是育人的重要過程,教學中,老師要做到信息源的真實、教學過程的真實、檢測考評的真實。教師要真實地了解班情、學情,教師備課既要備教材,更要備學生、備自己,使教學符合教學規律,符合學生學習實際,才能真實地提高課堂教學的效率。有些課堂教學,特別是公開課、展示課、競賽課,為了使教學“好看”,上課成了一種表演,失去了教學的真正意義,容易產生對教師的誤導。我聽過一些特別“精彩”、“順利”的課,很多聽課教師提出質疑,這個班的學生怎么這么聰明?教育要強化真實,才有真知。

四、課堂教學要做到樸實

課堂教學是學生學習的主渠道和基本形式,也是師生長期堅持的雙邊活動。課堂教學的樸實,能體現教學的規律和教學的真實;能被廣大師生接受;能體現教學的實效。我不提倡上“豪華”課?!昂廊A”課多半只能“看”,不能“用”。特別是公開課、競賽課,多種現代化手段都用上,讓人眼花繚亂,反而給人不實的感覺。另外,在展示課、競賽課中,教師常將一課書最精彩的部分集中在40分鐘里拿出來,這樣的課平時常規教學不能復制,同樣給人不實的感覺。難怪許多教師在觀摩學習課后感嘆,“課上得很精彩,但我們學不了”。我認為,課堂教學以實效為根本,不要“畫蛇添足”;倡導課堂教學的不斷創新,但不要“買櫝還珠”。

五、課堂教學要做到扎實

實現課堂教學的目的,需要一步一個腳印地扎實教學,來不得半點虛空。課堂教學強調全部教學內容、所有教學過程、面向全體學生的“落實”,既要以“扎實”為出發點,又要以“扎實”為收獲點。有的教師課講得“有看頭”,但學生的學習成績不好;有的教師上公開課、競賽課“花樣”很多,但落實知識、技能、方法不夠。這樣做,有違反教學規律,容易貽誤學生。堅持課堂教學的“扎實”,不是死記硬背、照搬照抄、單純地復制知識,而是要有知識技能學習的扎實,要有過程方法訓練的扎實,更要有情感、態度、價值觀培育的扎實。扎實課堂教學,必能真正獲得教學的實效。

上課是教師的天職,在研究性學習的今天,在探究、合作學習的今天,我們應該抓住機遇,同時抓住課堂的主體,抓住學生的求知欲望,充分發揮好學生的內在潛能,搞好課堂教學。

猜你喜歡
公開課預設競賽
2020絲綢之路數學競賽
我看競賽
一節公開課的誕生記
創新思維競賽(3)
第一次公開課
問題是預設與生成間的橋
淺談“說課”與“公開課”的異同
論幽默語境中的預設觸發語
“一網打盡”還是“循序漸進”——由公開課《水調歌頭》說起
預設留白 生成精彩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