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寓讀于趣:指導小學高年級學生讀書的方法

2016-07-04 14:22侯心萍
學園 2016年3期
關鍵詞:小學高年級課外閱讀

侯心萍

【摘 要】隨著教改的不斷深化,學生擁有更大的學習空間。課外閱讀以其開闊視野、增長知識的優勢,對提高學生的閱讀水平和作文能力乃至整體學習都起著極大的推動作用,它也將順應新理念逐步完備,成為學生的必修課。本文緊緊圍繞小學高年級維系學生自主閱讀的興趣、固化閱讀習慣為學生終身發展奠基的方法,探討了激活閱讀動力為成長助力、沉淀學法為全面發展奠基、立足課堂改革進行有效遷移和關注讀寫結合落實語言發展幾個層面的問題。在教改回歸本位的今天,老師們要勤于實踐閱讀手段,勇于更新閱讀理念,堅決避免閱讀誤區,方能穩步提高學生課外閱讀的效率。

【關鍵詞】小學高年級 興趣方法 課外閱讀 寓讀于趣

【中圖分類號】G622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674-4810(2016)03-0088-02

學生的認知體系要通過課內外的自主學習逐漸建立起來,那么主動的課外閱讀便是一條固化學生習慣、升華自主能力的有效途徑。在課外閱讀研究中,我從構建主義的角度,將學生課外閱讀分為名著導讀、課內共讀、探究性閱讀三個層面,將閱讀和課程相聯系,使學生課外閱讀的指導體系相對完整。其中在名著導讀中選準引導的切入點,摒棄“一言堂”的陳舊模式,力爭落實閱讀主體;在課內共讀課中關注學生之間的交流,啟發學生與書籍對話,從而避免誤區,使課外閱讀與語文課程標準的理念相呼應,從而實現有效銜接;在探究性閱讀中以各種生動的活動為載體,啟發學生向縱深思考,落實讀書方法的積累,提升學生的自讀能力。只有探究和運用科學有效的閱讀指導模式,才能真正提高學生語文的綜合素養。在構建閱讀課程的過程中,不同課型的實施,也對語文教師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一 維系興趣,激活閱讀動力

一個人的興趣是與心理需求緊密聯系的,只有潛在的閱讀需求不斷受到激發,閱讀興趣方可習以為常、自然而然,學生才會自主踴躍地參與其中。解決閱讀動力的話題可謂老生常談,從高年級的角度來說必須淡化閱讀的目標意識。這并不是簡單地放開學生的思想讓其自由馳騁,也不是將閱讀主權移交給學生,它是放手和管理的巧妙結合,是無形的積極引導,是將廣泛調動起來的積極性約束在教師既定的閱讀目標之中的有效策略。教師得在組織上做文章。通??梢赃M行以下活動:

1.營造氛圍,書香醉人

從教室的布置、氛圍的創設,到教師的舉手投足、言談思想,從課堂到課下,環境的力量潛移默化、潤物無聲。讓學生隨時隨地欣賞語文的色彩、時時處處聆聽生命的語言,那種浸泡感染、熏陶陶冶,將無聲無息地引領學生在文學的海洋中領略萬千風景,體驗閱讀的快樂。

我曾經嘗試讓學生大量搜集有關讀書的名言名句來營造氛圍。如:“我撲在書上,就像饑餓的人撲在面包上一樣?!保ǜ郀柣白x一本好書,就是和許多高尚的人談話?!保ǜ璧拢┰陂喿x課上,我展示很多熱愛讀書的名人名言,組織學生閱讀并交流心得,分小組說說自己的體會,最后學著名人的口吻簡化語言、精煉主旨,最終選擇出有代表性的名言全班展示、集體讀背,還摘抄在教室后面的黑板上,供有興趣的同學繼續交流.

2.呵護個性,各取所需

隨著學生年齡的增長,自主意識越來越強烈,性格喜好越來越鮮明,對課外書的選擇也越來越有自己的見解。加上一班三十幾個學生,性格本應各異,愛好本就不同,高年級教師在向孩子推薦書籍的時候應因人而異,在閱讀指導的時候應因材施教。我建議老師下要保底,上不封頂,尊重差異,各取所需。實踐中,我們常??梢耘龅揭恍┖⒆硬幌矚g默讀靜修,只喜歡活潑開朗的游戲。我便找一些美文教學生朗誦,有泰戈爾的,也有余光中、趙麗宏的;有詩詞、曲賦,也有散文、小說,比較自由而龐雜。讀的時間久了,美文里的話就成了學生自己的語言,學生也會學樣留意書中的精彩,有的竟也形成了自己的喜好,有了“想讀書”的愿望。讀的內容多了,因勢利導,這些孩子的閱讀必將更加廣泛。

3.善于激勵,升華體驗

隨著學生年齡的增長,自主意識越來越鮮明,思想

個性也逐漸成熟,怎樣發揚優勢,摒棄不足,鼓勵學生閱讀呢?最近網上盛傳著管建剛老師教作文的很多做法,旨在貼近學生的生活,鼓勵學生個性化的習作,這也給予我們在鼓勵學生閱讀上很多有益的啟示。教師要從強化學生的閱讀成果入手,逐步引導學生真正從書中找到屬于自己的快樂。做閱讀沙龍交流讀之體驗,鼓勵特立獨行的觀點橫空出世;積極幫助學生發表讀后感或仿寫的作品,啟發積極分子編撰個人的文集、詩集;組織幾場簡單的詩歌朗誦會;定期舉辦班級讀書會等,因班級而異,因訓練重點不同而各有千秋。

二 固化習慣,延續成長助力

人的各種習慣大多是從小時候形成的,那時養成的良好習慣會使人受用一生。讀書習慣也是如此。小學時期是人生記憶力最好的時期,相比初中和高中,學生的課業壓力還不算太大,時間也很充足,正是培養學生讀書習慣的最佳時機。

1.師生共讀的習慣

學校是傳播知識的重要場所,教師理應成為讀書的表率。正所謂“言傳身教”,在讀書過程中,教師不應該是一個說教者,而應該是一個實踐者,應以勤奮的讀書形象,為學生樹立榜樣。更重要的是教師要和學生一起讀書,還要經常和學生交流自己的讀書感受,用教師的讀書習慣去影響學生的讀書習慣。教師和學生共同讀書是任何教師都不能回避的事情,只有教師做好學習的先行者,才會從自己的學習經驗中提取教育精華;只有教師積累了比較豐富的學習體驗,才能以一個學習者親身驗證過的方法來指導和影響學生。

2.定期舉辦活動的習慣

教師有學習交流的習慣,在交流過程中,我們經常會為某位名師的巧妙做法拍案稱絕,或驚嘆于某個名師的訓練體系竟如此龐大,驚訝于某位專家的教育理念竟如此博大精深。等我們靜下心來細細想之,又常常會發現,他們的好方法里好像也有自己的影子。這其實是一個很有趣的現象,現象背后的根源在于,我們老師總是在做很多事,總是在進行很多嘗試,卻沒有把這些做法分門別類地整理一下,把切實有效的方法歸整出來,形成一套完備的體系。與其簡單地為短暫的好做法喝彩,不如對整個過程進行有效的體系構建。為了使學生養成讀書的習慣,就應該把一些行之有效的讀書活動固定下來,一方面形成班級乃至校園的文化特色,另一方面就成了學生受益終身的好習慣。比如,你有時也要求學生做讀書筆記,能不能把這個時間固定下來,把班級開展讀書筆記展示的活動固化下來,讓學生經常性地把自己的讀書筆記展示給大家,久而久之,學生慢慢就會自然養成“不動筆墨不讀書”的好習慣。

三 沉淀學法,奠定全面發展力

1.立足課堂改革,進行有效遷移

教師通過閱讀教學,使學生習得適用的閱讀方法,是語文教學的重要目的之一。教師可以緊扣一詞,讀活一篇課文,發掘“牽一發而動全身”的關鍵詞語,巧妙利用段落之間的關系,大線條地講讀課文不失為一種好方法。這些詞句或者揭示了文章的中心,或者點明了文章的情感,或者概括了文章的內容,或者暗示了文章的思路,有四兩撥千斤的妙用。有些課文的段落呈并列式結構,段落之間無輕重之分,也可抓住有代表性的一段精心指導,其余各段略加指點即可?;诖?,教師可以精導一段,貫通全文。這對教師鉆研教材,熟讀教參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2.關注讀寫結合,落實語言應用

立足課堂改革,進行有效遷移是小學高年級提升學生課外閱讀水平的重要方法,而關注讀寫結合則是高學段學生從學習語言到應用文字的一條必由之路。葉圣陶先生說:“學生讀得好,才能寫得好?!薄伴喿x得其方,寫作之能力亦即隨而增長?!币箤W生的語言應用能力增強,閱讀并不是終結,要全面提升學生語文綜合素養,必須將閱讀向寫作延伸。發展學生的分析、思辨乃至創造力,除了引導學生認真觀察、注重體驗之外,還要在讀寫結合上花大氣力。

一味強調讀而忽視了寫,閱讀會變成飄搖的野草,從此失去有效的鞏固和反饋,導致學生眼高手低;一味強調寫而忽視了讀,寫就會陷入盲目,最終學生會江郎才盡。讀和寫的關系是輸入和輸出關系,就像人體攝取營養、儲存能量那樣。讀是一個多方面吸收的過程,讀是寫的基礎,寫從讀中吸取養分。讀和寫是兩個相對獨立的訓練系統,但卻是互相促進、共同作用的。

改寫、續寫、仿寫、縮寫、擴寫是我們常用的讀寫結合手段,都得有先閱讀理解,再投入實踐活動,最后超越原文的過程。從最初的抄背默誦、充分領悟,到將其消化醞釀,包括從實踐中受到的啟發,最后才化作自己的作品和風格,“讀書破萬卷,下筆如有神”就是這樣一個從理解到創造的過程。

參考文獻

[1]王崧舟、林志芳.詩意語文課譜:王崧舟十年經典課堂實錄與品悟[M].上海:華東師范大學出版社,2011

〔責任編輯:林勁、李婷婷〕

猜你喜歡
小學高年級課外閱讀
課外閱讀——寫作的源頭活水
做好課外閱讀指導之我見
從《蟬》到《昆蟲記》,由自讀延伸至課外閱讀
小學高年級閱讀教學中隨文練筆的策略分析
點燃課外閱讀的火焰
對數學思維在小學數學高年級教學中滲透的思考
淺談奧爾夫音樂教學法在小學高年級音樂課堂中的應用
英語趣配音對小學高年級學習英語的影響
實踐語文課外閱讀的幾點思考
讓閱讀像呼吸一樣自然——課外閱讀探究心得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