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等職業技術學校學生的心理問題及對策

2016-07-04 16:25韋惠敏
學園 2016年3期
關鍵詞:學生心理問題對策

韋惠敏

【摘 要】中等職業技術學校學生(以下簡稱“中職生”)正處于身心發展的轉折期,隨著社會競爭的日益加劇,中職生面臨的心理壓力也在不斷增大。本文試圖從中職生學習、情感、個性、自我、人際交往、性、擇業等七個方面存在的心理問題進行分析,使他們避免或消除由上述種種心理壓力而造成的心理應激反應、心理危機或心理障礙,預防精神疾病和心身疾病的產生。目前,加強對中職生的心理健康教育是各中等職業學校共同關注的問題。

【關鍵詞】中等職業技術學校 學生心理 問題 對策

【中圖分類號】G444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674-4810(2016)03-0133-03

中職生正值青春期,這段時期他們心理漸趨成熟,追求人格獨立,但同時也是心理變化最激烈、心理沖突最多的時期。中職學校的學生大多是應往屆的初中畢業生,也有一部分是由于各種原因在初中就中途輟學的青少年。他們大部分是九年義務教育階段經常被忽視的教育弱勢群體,由于在校成績不理想、教師不重視,他們在校學習和生活中心理問題呈多發、易發、復雜性強等特點,是一個需要家庭、學校和社會特別關注的教育弱勢群體。

一 中職生的心理問題

1.中職生的學習心理問題

一是存在厭學心理,厭學的主要特征是對學習毫無興趣,視學習為負擔,把學習作為一件痛苦的事情,不能從事正常的學習活動,經常逃學或曠課,嚴重的會導致輟學。二是存在抗學心理,在學習上,中職生往往習慣于把考試的希望寄托在自己的小聰明上,或寄托在任課教師的一份復習資料上,或寄托在教師的“高抬貴手”與“慈悲心”上,他們對學習上的得失缺乏合理的歸因,習慣于敷衍了事、得過且過。中職生的學習表面上是輕松的,但事實上他們在學習方面的心理壓力很大,特別是跟身邊的大專同學相比,升學難、出路窄的壓力常使他們感到前途渺茫,進而對學習產生較嚴重的恐懼和抗拒心理。三是學習自卑感強,大部分中職生因為中考失利而沒有順利進入高中,成績差是他們每個人心中的傷口,帶著這個傷口來到一個陌生的城市,自然會有一種自卑感。中職學生的自卑感比較強,他們很怕別人問“在哪里上學啊”“上的是什么學?!钡让舾行詥栴}。

2.中職生的感情心理問題

中職學生的內心世界是五彩繽紛的,而情緒、情感最能體現他們內心世界的豐富多彩和復雜多變。中職學生的情感心理問題主要表現在:情緒不穩定,情緒自控能力較差,社會性情感表現冷漠。處于青年初期的中職學生易沖動、缺乏理智。在日常生活中,不少中職學生情緒躁動不安,動不動就想哭,或大叫大喊、摔砸東西,與同學、朋友爭論起來面紅耳赤,甚至發生激烈的爭執。不少情感冷漠的中職學生對他人懷有戒心或敵意,對人對事的態度冷淡、漠不關心,對集體活動冷眼旁觀、置身事外。

3.中職生的個性心理問題

個性也可稱為性格或人格,簡單地說,個性就是個體獨有的并能與其他個體區別開來的整體特性,即具有一定傾向性的、穩定的、本質的心理特征的總和,是一個人共性中凸顯出的一部分。中職生中“落后者”“失敗者”的心態比較普遍,主要表現:一是人生態度比較消極,沒有理想與追求,懷疑自己已經在生活和事業的道路上落后于他人或已經成為時代的遺棄者,因而情緒低沉,精神頹廢,思想不求上進,學習不求進步,生活沒精打采,整天無所事事打發時間、打發人生,聽天由命。二是社會適應能力較差,現在很多中職生是獨生子女,從小開始就倍受長輩的溺愛,依賴心理強,自理能力較差,自我認識和定位不準,很難以正確的角度去分析、思考與解決問題,更缺乏自我保護的意識與能力,同時對社會現象缺乏理智的判斷能力。三是叛逆、妒忌、壓抑、膽怯、敵對、依賴、孤僻、狹隘、偏執等不良性格特征普遍存在。

4.中職生的自我心理問題

自我意識是主體對自己的心理、身體、行為及自己與別人、自己與社會關系的意識。部分中職生因年齡、社會閱歷、學習認知能力等因素的制約,常不能客觀地看待自身的情況及外界對自己的評價,導致出現各種心理問題。如部分中職生認為旁人長期蔑視、指責自己,常常感到無望,出現自暴自棄、破罐破摔的消極心理。有的父母不注重營造和諧的家庭氛圍,家庭成員以自我為中心,處于這樣的家庭,部分中職生亦養成以自我為中心的性格,總要求別人圍著自己轉。與此同時,這部分中職生太過于強調自己的感受,過分追求別人對自己的關注、關心與尊重,卻忽略對別人的尊重與關心。因家庭養成的以自我為中心的性格導致他們形成“人不為己,天誅地滅”“事不關己,高高掛起”的冷漠態度,只把自己的利益得失放在首位。

5.中職生的人際交往心理問題

目前中職生的交際圈主要是同學、朋友、老師及家長、親戚。由于學習不理想、行為習慣差等原因,中職生在初中階段成為教育中的弱勢群體,他們進入中等職業學校學習之后對正常的社會交際存在疑慮、顧慮極多,難以放手行事,總擔心被別人笑話、歧視,有意無意地回避日常的社會性交際。他們對學生和老師之間的交往缺乏足夠信任,認為老師在處理或對待與自己相關的事情上不夠公正和恰當,容易產生強烈的逆反心理,進而形成對立情緒,出現敵對行為。然而,理想與現實的殘酷致使不少中職生試圖在虛擬網絡中需找安慰。他們熱衷于人機對話式的網絡交際和網絡交友,從而忽視了實際生活中可信的人,導使中職生對人和事變得更為冷漠,造成人際關系的緊張,進而產生嚴重的人際交往心理障礙。

6.中職生的性心理問題

中職生正值青春期,此時男女兩性第二性征迅速發育,身體發育迅速、變化快,兩性意識和兩性情感已經開始萌發,他們迫切希望了解兩性的有關知識,但是與此同時又擔心同學、家長發現而被譏笑。而目前學校性教育的嚴重缺失,使中職學生的“性騷動”變成了強烈的“性困擾”,產生了很多性心理問題。如與異性交往上的行為偏差。由于情感的沖動性,不少中職學生分不清友誼和愛情的界限,不能理智地對待自己朦朧的情愫,過早地追求所謂的愛情,因而中職學生早戀的現象比較普遍。另外就是性心理反應過敏。有些中職學生經常被原始的性欲望所困,對性問題過于敏感,過多閱讀性描寫的書籍,對一些正常的性生理現象,不少中職學生缺乏科學的認識,產生驚恐、疑惑、羞澀、精神恍惚、焦慮不安等心理反應。

7.中職生的擇業心理問題

職業教育從本質上講就是就業教育。隨著經濟社會的快速發展,中職生在擇業方面有了更多的選擇空間和自由,因而,選擇困惑是許多中職生在畢業擇業過程中常常遇到的問題。然而,在現實當中,就業環境復雜多變,即使是優秀的中職生也可能面臨著更加強大的競爭對手,用人單位苛刻的招聘條件也使得中職生面臨更大的競爭與挑戰。內心期望值與自身能力的矛盾、個人理想與就業需求的矛盾、擇業方向與自我發展方向的矛盾使得中職生在就業和擇業的過程中經常處于多重心理困惑當中。

二 解決中職生心理問題的措施

1.轉變教育觀念,擺正學生心理健康教育的位置

以國家新一輪中職德育課程改革為契機,把心理健康列入德育教育課程體系。有了這樣一個課程載體,職業教育工作者就要轉變教育觀念,在教育教學過程中堅持以人為本,用科學、健康的理念來指導教育工作,將中職生心理健康教育放到重要位置,把全方位加強中職生心理健康、提高中職生心理素質作為中職學校素質教育的重中之重。

2.優化育人環境,營造心理健康教育的良好氛圍

學校要加強校園文化建設,通過開展形式多樣的文體活動以及各種興趣小組讓學生充分展示自我、找到自尊、樹立自信,使學生能融入集體當中,在民主、寬松的氛圍中排除心理障礙。同時,成立心理咨詢室,定期對學生進行心理測試,接受學生的心理咨詢,消除其心理困惑,盡可能避免學生出現嚴重的行為偏差,對不良行為要加強防范與引導,不能任其發展,從而把中職生的不良心理化解在萌芽狀態。

3.注重加強學校與家長之間的聯系

學校和家長應該正確認識中職生的身心發展特點,加強聯系,及時發現并給予學生科學的引導,幫助他們進行職業生涯規劃,確立人生目標。要采取多表揚、少批評的賞識教育,讓孩子們感受到愛和快樂,幫助他們消除心理障礙、樹立信心、找到自我。教育工作者應多與家長溝通交流,時刻關注學生的心理變化情況,家長也應多與學校聯系,了解孩子在學校的表現,以便發現問題及時處理,給孩子營造一個和諧健康的外部環境。

4.強化心理健康教育的教師隊伍建設

受編制、經費等客觀因素的制約,目前大部分中職學校都沒有設置專職的心理健康教育教師,一旦學生出現心理問題,一般情況下都是以做思想工作、正面疏導為主,難以針對個體的具體情況“對癥下藥”,治標不治本。同時,教師自身的健康人格和心理也會對學生產生潛移默化的影響。因此,只有提高教師自身的心理素質,加強對教師心理健康教育的培訓,使教師掌握心理健康教育的方式方法,才能夠使其在日常的教學工作中融入心理教育的內容,使學生形成健康的心理素質和良好的品格。

本文第一部分所提及的中職生存在的心理問題大部分是屬于成長性的、適應性的。只要我們科學地、有針對性地開展相應的心理教育,這些問題是完全可以得到有效解決的。因此,本文主要從中職生普遍存在的心理問題著手來重新審視中職生的心理現狀,并探尋解決中職生心理問題的方法,為中職教育工作者尋找解決學生心理問題的依據,從而有利于加快職業教育的科學發展,更好地深化職業學校的素質教育。

參考文獻

[1]楊善堂、劉萬里、歐曉霞等編著.心理學[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12

[2]鄭全全、俞國良.人際關系心理學[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13

[3]李雪峰.職校生心理危機及危機源調查研究[J].安徽電子信息職業技術學院學報,2011(6):108~110

[4]章愛先、王永剛.淺析青少年犯罪的重要根源之一——青少年的心理危機[J].青年與社會(中外教育研究),2010(6):190

〔責任編輯:林勁、李婷婷〕

猜你喜歡
學生心理問題對策
診錯因 知對策
對策
面對新高考的選擇、困惑及對策
防治“老慢支”有對策
小學階段班主任工作的思考與升華
合理把握教學設計中問題的“度”
構建符合學生心理的數學課堂
演員出“問題”,電影怎么辦(聊天室)
韓媒稱中俄冷對朝鮮“問題”貨船
“問題”干部“回爐”再造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