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清末民國時期的臺山華僑與僑鄉教育

2016-07-07 05:49谷帥召
關鍵詞:清末民國

谷帥召

(暨南大學 文學院,廣東 廣州 510632)

清末民國時期的臺山華僑與僑鄉教育

谷帥召

(暨南大學文學院,廣東廣州510632)

摘要:清末民初,臺山借助海外華僑眾多、僑匯資源豐富以及海外華僑對家鄉教育事業關心支持等有利條件,大力發展教育事業,在教育普及平民化、教育公平化、學校設置層次合理化、教育理念現代化方面做出了顯著成績,使當時的臺山教育為全省所矚目,推動了僑鄉社會的近代化進程。

關鍵詞:清末;民國;臺山華僑;僑鄉教育

近代以來,廣東僑鄉教育事業發展迅速,離不開華僑的大力援助。廣東臺山①素有“中國第一僑鄉”美稱。1985年陳萬安等發表《從臺山看發揮華僑優勢的作用》,較早對臺山華僑出洋做了簡要介紹,并以臺山為例介紹了新時期發揮華僑優勢的方法和影響。[1]2011年,肖文燕、張宏卿以客都梅州為例分析了華僑對僑鄉教育的影響。[2]2014年譚金花對民國開平教育的發展特點以及華僑所起作用做了論述。[3]學者鄧宏達則通過對移民書信內容的分析,于2013年和2014年相繼發文,反映華僑對僑鄉教育的關注與支持。[4]-[5]本文以清末民國時期相關報紙、期刊為資料基礎,結合地方志、前人相關研究著述,分析臺山華僑與僑鄉教育的關系,發現自清末以來,海外臺山籍華僑就關注家鄉教育事業。隨著臺山籍華僑實力不斷壯大,對家鄉教育事業的投入力度亦不斷增強,至民國時期達到高潮,促使僑鄉教育在辦學經費、學校層次、學生構成、教學內容等方面發生了巨大變化。對普及僑鄉教育、改變不良社會風氣、培養人才、促使僑鄉社會向近代社會轉型等方面起到巨大的推動作用。

一、清末民國時期臺山教育的階段性特征

(一) 清末——華僑支持臺山教育初興

臺山華僑支持家鄉教育事業始于清末。1902年(光緒28年),斗山浮石村邑內明士趙天錫倡議利用村中祖祠創辦“浮石學堂”,獲得了海外華僑趙池玉、趙裕賀、趙秩熙等200多人支持。同年大江公益的海外鄉親捐資創辦“公益學堂”。1905年(光緒31年),端芬上澤旅美華僑伍于秩親赴歐美各埠,向華僑募捐毫銀20多萬元,在成務墟置地建造洋房式的“成務學?!?,開創了華僑建校的先河,端芬梅姓的海外鄉親亦于同年集資支持開辦“蒙養小學”。1907年都斛莘村華僑李崇瑚、李斯道向海外鄉親募集巨資興建“潭州小學”。同年,譚姓派遣譚毓芝等赴港發動宗親募捐經費開辦“育英小學”。1908至1910年,在華僑資助下,白沙的“邵寧學?!?、附城的“求是學?!?、三八的“龍崗小學”相繼開辦。但這一時期的教育還沒有脫離科舉教育的形態,僅是穿上“學堂”的新衣罷了。

(二)民初至全球經濟危機時期——華僑捐資學校數量大增

民國起興,科舉教育徹底根絕,臺山公私立學校迅速發展。在五四運動和新文化運動的影響以及杜威“平民主義”教育學說的沖擊之下,臺山海外華僑支持家鄉教育熱情高漲,“至民國十年,立案的學校由數十間增至兩百余間,學生數量增至兩萬五千余人。自民國十年以后的幾年間,隨著華僑資本的大量注入,華僑捐資辦學在全縣范圍內掀起了熱潮。同時縣府飭各鄉取締私塾,各小學依章立案,同時把祖償、社償、廟堂等收入撥為鄉村小學經費,從民國十一年(1921)(作者注:民國十一年當為1922年)以前僅200所小學到民國十八年(1929)年卻增加到一千零九十五校(未立案不在內)。小學生人數亦增至七萬零六百五十二人。中等學校除縣立中學和縣立師范外,還在新昌開設縣立第二中學,各私立中學紛紛創辦,個中小學也開始招收女生”。[6]13有一個時期,學校數量之眾多為“全省之冠”。

(三) 全球經濟危機至抗戰全面爆發——臺山教育平穩發展

可是好景不長。自1929年世界經濟危機爆發以來,華僑經濟亦遭重創,僑匯漸縮。民國二十一年至二十五年(1932-1936),這一時期臺山的海外華僑大量失業,僑匯減少,加上縣教育經費銳減,導致許多中小學單靠征收學費維持。據記載“民國十二年至十七年間,臺山人由美寄回香港金山莊的銀每年共六千余萬元,至民國十八年的統計則減為一千四百余萬元,這幾年來更不堪設想,由此可見臺山的富力大大減少了”。[7]“自一九三二年以后,華僑資本崩潰、銀行倒閉、僑鄉社會資本枯竭,依存于社會經濟的教育遂跟著陷入悲境了。于是鄉村小學紛紛關門大吉,學生人數銳減,私立中等學校無法支持,岌岌可危,縣立中等學校經費銳減,難圖發展……”[8]49?!皳敃r縣政府的統計,全縣小學民十八年為七萬余人,民二十二年則減至六萬三千五百三十八人。還有一件可以證明,在民十八九年間,縣立中學每次招考新生投考者常超過一千人以上,至現在則僅三百人”[8]55。但海外華僑捐資興學熱情不減,在此期間華僑共捐建小學5所、中學2所,擴建小學1所。全縣各族利用宗族姓氏、鄉村地域等名義籌募款項,將村中的私塾或祠堂改為學校,或集資購地興建新校舍。據統計,民國至抗戰前夕利用僑資或興辦或擴建或維持的學校,小學有69所,中學9所。

(四)抗戰時期——臺山教育陷入停滯衰落

抗戰時期臺山5次淪陷②,基礎設施破壞嚴重,特別是太平洋戰爭爆發后日美開戰,日本侵略東南亞封鎖中國海上及西南陸路通道,僑匯近乎斷絕。命之不保,何談教育,此時的僑鄉因為戰爭而滿目瘡痍,海外華僑多以支持抗戰為第一要務,對僑鄉教育投入極少,一些中等學校和許多小學都無法維持,被迫停辦。據《臺山縣華僑志》統計,1937-1944年,臺山華僑投資辦學近乎為零。

(五)解放戰爭時期——臺山教育恢復發展

抗戰結束后,臺山進入戰后恢復重建階段,外匯渠道重新通暢起來,積壓的僑匯收入為臺山戰后建設提供了大量資金支持,華僑教育重新發展,縣內公立私立中等學校的建立如雨后春筍。華僑投資僑鄉教育熱情恢復,如1946年,臺山縣第一區石化鄉南境旅美殷商黃志堂、黃廷琛、黃起健等,提出“家鄉久經戰場,元氣大傷。特發動旅美僑親獻金協助……月內可以匯齊電匯回鄉,以充復興文化經濟等建設云”[9]182。與此同時,全縣施行一保一校計劃③。據《臺山縣華僑志》記載,這一時期接受華僑捐贈的學校小學有16所,中學1所。

二、華僑捐資興辦教育手段的多樣化

(一)華僑主動捐助方式

1.一次性直接捐助資金建校

臺山華僑對僑鄉的教育資助方式多樣,而以直接匯款現金支持為捐助之最主要方式。其中有以個人名義捐款者,如:旅美華僑鄺環光獨資捐毫銀2.5萬于1936年在附城興建環光小學(青山小學)。相比而言,華僑集資興辦家鄉教育更為普遍。有以部分華僑發起、眾人集資興學者,如:1918年華僑黃日昌向華僑倡議捐款擴建白沙的觀成中學;上世紀20年代初旅美華僑馬篤生倡議于白沙興建達德學校,獲得美僑馬輔成支持;1922年田洋村華僑馬大運倡議并發動華僑集資加幣2.5萬元于白沙興辦田心學校;同年旅加華僑黃笏南等發起籌建三合的永年小學(明德小學)新校舍,海外鄉親積極響應。有以同宗華僑名義捐資助學的,如:旅加葉氏華僑于1913年集加幣46000多元于附城興建光大學校(光明小學)新校舍;1916年余姓華僑于三八興建希宏學校;1933年由黃姓華僑、雷方鄺姓華僑、李姓華僑各自集資在臺城興建居正、溯源、敬修三所中學。有以地區華僑集體捐助者,如:1916年大灣華僑在斗山捐資興建的崇禮學校(大灣小學);加拿大華僑捐248 596加元、美國華僑捐24萬美元,于1919-1926年興建臺山縣立中學(臺山一中)部分建筑;1930年美洲、秘魯等地華僑集資在赤溪興建田頭小學;馬來亞華僑于1932年在赤溪捐資興建銅鼓小學等等。

2.以基金或規律性捐款維持學校運轉

除了直接匯款支持家鄉學校建設外,華僑多以基金會、間歇性捐款、不動產等方式源源不斷地注入家鄉教育事業,維持僑校的正常運轉。如泰國華僑馬棠政于1919年在白沙獨資創辦宏聰小學后,當地僑胞又集資白銀1萬元為辦學基金;美僑梅建遒、梅友詳、梅友章在美國成立“育英學校駐美籌款協會”,每學期給位于端芬的育英小學匯款一次作為經費;1924年華僑在附城興建橫湖小學后,在臺城置鋪業6幢為校產,收租作經費。同時亦有華僑于廣州、香港甚至美國等地以購買或者建設樓房、商鋪為校產的行為,間接支持僑鄉教育,如1934年旅美僑胞陳德明等設立南強學?;饡?,通過建校舍、置房產來支持家鄉教育。香港陳符祥于1944年捐毫銀2.37萬元建南強小學后,美國華僑陳德明發起組織南強永久基金會有限公司,收益為校經費。但此種形式在眾多僑鄉捐助形式中所占比例不大。

3.其他形式的捐助

除了上述捐助形式外,華僑還有捐助教學用品。如1947年《四邑僑報》記載“臺山十區小江鄉蝦尾保校去年改由楊連初接掌,后以校具欠缺,亟宜添置補充,惟學校又無經費,乃商諸校董籌備請該村旅墨國僑胞捐助,問已接到楊道悅,楊道煜等捐助美金三百元,重新配置桌椅并一面購置體育器材及圖書等,以增加兒童學術進修學子亦比去年略增加”[10]。同年還有旅美黃傳道、黃連祥與他埠捐款回國修理三合的文疆小學(三合小學)的校舍;1949年華僑陳明持捐圖書、鼓樂于附城的北坑學?!?。

除了對學校教學用品的捐助外,臺山海外華僑為維持學校和學生的安全,保證安定的教育環境,甚至有幫助家鄉購置槍械、建設碉樓的行為。

民國時期,尤其是1916年至1926年期間,臺山盜賊猖獗,鄉村學校有因此而停辦的,即使勉強開門,也因為家長擔心土匪綁架小孩進行勒索,不敢讓子女去學校讀書,學校生源因此劇減。為了使學生有一個安靜的求學環境,海外華僑紛紛捐款購械或籌建碉樓,保護學校。如端芬上澤成務學校因為西有大隆洞,東接古兜山,土匪尤甚,地方人士認為:“非有鞏固之碉樓,犀利之槍炮以自衛,其何以絕匪望而寒匪膽。乃欲教員之安心授課,學生之得而潛心修業,豈可得哉?!”因此,向海外華僑勸捐,1925年建成一座碉樓拱衛學校?!拔魇叫I?,加以巍峨碉樓,土匪望而生畏,成務學校的學生人數達到180余人,比建筑碉樓前增加了3/4”。[11]107-109并且還有“加拿大華僑捐款興辦的臺山中學依紗帽山而建立,規模宏大,設備齊善。山上還興建了一座碉樓,保衛師生”[12]80-81。

(二)鄉人赴海外募捐

除了海外華人主動捐助之外,臺山鄉人亦有因自身學校發展需要主動出洋募捐者。當時《臺山民國日報》記載了縣立女師校長陳婉華抵檳榔嶼募捐情景:“縣立女子師范學校校長陳婉華自前月由星洲轉輪至檳榔嶼后,先有寧陽會館樂助一萬元為倡另組織協助募捐團分向各處募捐,未滿二日統計已捐得一萬五千余元……”[13]除了去往南洋募捐外,美國作為臺山華僑主要聚集地,也是家鄉募捐人士要考慮的地方。以臺山縣立中學海外捐助為例。 1928年召開的全美寧陽第一屆懇親大會上,一些僑邑提出“籌捐臺山中學善后經費案”,議案說“查臺山中學建筑之事,求助英屬加拿大僑邑,其善后經費求助我留美之僑邑,儀器標本,求助旅墨之僑邑,圖書方面,求助我邑南洋僑梓。此四者,加拿大之僑邑完全已做到,其余三者尚未實行。我旅美邑僑,亟宜進行。以盡義務。而副邑人之愿望。并同時促墨國及南洋僑邑起而工作?!?《全美寧陽第一屆懇親大會始末記》,1928年)。1930年,黃鐵錚校長親赴美國發動邑僑捐建高中部校舍。美國邑僑以旅加邑僑為榜樣,共捐資24萬多美元,于1936年建成高中部新校舍,全為紅磚、天藍色琉璃瓦的宮殿式建筑,富麗堂皇,在當時的中學中極為少見。

(三)對家屬親人教育的資助與指導

與上述捐資興學不同,臺山海外華僑在匯寄僑匯補充家用時,常強調教育之重要性。有時甚至專寄教育款項,對親人的教育大力支持,甚至對學習提出具體之要求。此種思想在推動僑鄉教育發展方面起到巨大的推動作用,下以實例為證加以說明。

澳大利亞華僑袁葉麗有一位堂侄名叫有南。有南不喜歡讀書,父親認為他不是讀書的料,不愿意供他讀書。而堂叔袁葉麗卻經常寄錢給有南,極力支持侄子繼續求學,為此,兩兄弟鬧起了意見。1923年六月初六,有南寫信給堂叔說:“昨接仁叔由葉堂伯處匯來司連票銀十磅,經已收到,侄為甚喜也……侄得仁叔歡喜而付銀為讀書之費也,侄為樂亦不是樂也,奈問得生息在此求財,兄弟不和常有爭氣之故,無所謂也……愚侄對于讀書一事甚為劣也,故所【以】吾父親不贊成我讀書也。過年或者營業亦未可料也?!庇纱丝梢?,有南自認非讀書之料,而對此引起的兄弟不和致使其接到銀兩后“為樂亦不是樂也”。而后,袁葉麗并未放棄,又囑托其子儒珍代其付錢于其侄。[11]84-85

很多華僑都和袁葉麗一樣重視子女的教育,在家書中總是千叮嚀萬囑咐,希望子女勤奮向學。1937年七月初九,加拿大華僑李礽滿寫信給兩個兒子,說“培裔、榮裔小兒知悉:啟者現由利生隆付來港銀一百大元……榮裔兒出年千祈讀書為要,培裔兒汝讀書亦有數年之久,未見汝有字予己看,見字祈為知之可也?!盵11]86-87

袁葉麗的思想很開通,1922年妻子梁蘭香想入女學讀書,五月初七日,他給兒子袁儒珍和妻子各寫一信,表示極力贊成妻子讀書一事。給兒子的信中寫道:“儒珍吾兒知之:來音詳悉。汝母親所言意欲入女學讀書一事,予贊成此事。即日稟汝母親知,早日入女學讀書,專心想學,自然有進步,對于家政大有益之處。汝讀書務要勤習功課,方能有進步,有閑暇之時,在家教汝妹習字、算學、國文,每晚間教國文一課?!盵11]88-89華僑很多在書信中對子女的教育提出具體要求和指導,如1946年10月17日,譚裔慈在信中教育兒子說:“兒讀書科目太多,其不甚重要者可以少下功夫,而已國文、英文、算數、珠算等為注意,余如手工、圖畫、音樂等可減少時間,以溫習較重要之科目,蓋人之精神之力有限,當然不能事善并美,只求其較為重要者下一番功夫,則較為易于進步也”。[14]116

三、捐資興學的原因

(一)愛國心的驅使

臺山籍華僑由于文化傳統、生活習俗等與居住國人民差異較大, 因此, 對異國文化本能地有些排斥,對祖國文化更加偏愛, 且希望自己的后代繼承和發揚中華文化。如在捐建臺山一中時,廣大貧困的加拿大鄉親一聽“教育儲才,經濟富國”,便各盡所能,“仗義輸金,聞風回應合群力以赴其所欲達之目的。其鄉土愛國之觀念,何其深切摯哉!”(《旅坎拿大臺僑捐建臺山中學校碑記》,1926年)。在1920年捐助巨額款項后,同年冬,寧陽余慶堂捐建中學總公所另派遣黃笏南、馬香譜攜款回國,督辦中學事宜,歷6年始成。[12]80

(二)切身感觸教育之重要性

臺山華僑出國以前多為貧民出身,半文盲或文盲居多。他們在異國感到低人一等、受外國人的排斥,西方國家之富強,完全賴于教育的發達,因此,希望祖國能夠發展教育,成為富強的國家。同時,亦希望自己的子侄能有相當的文化知識,以適應今后在社會工作的需要。因此,關心和支持家鄉教育事業,成為他們的光榮傳統。[15]256

(三)政府的大力支持

清末,光緒皇帝鼓勵民間捐資辦學。1903年《奏定初等小學堂章程》明文規定:“申董能捐設或勸設公立小學堂及私立小學堂者,地方官獎之;或花紅,或匾額;其學堂規模較大者,享請督撫獎給匾額;一人捐資較巨者,享請督撫奏明給獎”,此舉給予海外華僑捐資興學以莫大的鼓勵。清政府對于僑商回籍創設學堂采取相應措施“妥為保護”或“奏準立案”,官辦的《東方雜志》和民辦的《教育雜志》等分別開辟了“僑民興學”、“僑學類志”、與殊方興學類志”等欄目專門宣傳、報導華僑興學事跡,使得華僑回鄉捐資興學蔚為潮流。后來的國民政府也把僑務工作擺在重要位置,“民國三年教育部頒布《僑民子弟回國就學章程》其中第三條規定,國內各學校對于前向學生入學實驗得從寬錄取,但以實驗成績所差在十分以內為限。第四條規定已經錄取之學生國語未甚熟練有礙聽講者,各該校得為設國語補習科,但不得有礙正科”[16]。就華僑捐資興學事宜于1929年特別頒布了《華僑捐資興學褒獎條例》,并多次加以修訂,極大地鼓勵了華僑捐資辦學的熱情。1936年僑委會第25次會議通過捐款獎勵章程規定“(一)凡捐幣10元以上者,律勒名于牌,永留紀念……(六)凡捐粵幣10000元及以上者,為制1.8尺磁像,懸于會內,并給予特等獎狀及賜中學免費學額兩名,另辟紀念堂,即以其名為堂名”[9]519。在上世紀二三十年代,形成了華僑興辦家鄉教育的一個高潮。

(四)華僑經濟支持

銀信(僑匯)的大量涌入,使臺山僑鄉教育有了必要的經濟支持。光緒二十一年(1895年),新寧知縣李平書所著《寧陽存牘》中指出,寧邑“自同治初以來,出洋之人多獲資回華”。臺山銀信最獨特之處是美洲僑匯數量巨大,對家鄉的社會文化影響深遠。美洲華僑臺山人居多,且美國和加拿大又是近代發達的資本主義國家,這些國家的華僑收入相對東南亞地區的人均收入更高。[11]18至20世紀初以后,更有大量僑匯涌入臺山。1933年,全國的僑匯1/3在臺山,有3300多萬美元。1946年全年廣州中國銀行解付廣東省與臺山縣僑匯比為49500∶24600(單位:法幣百萬元)臺山僑匯占全省49.7%④。新中國成立前廣東流傳一句俗語“四邑僑匯冠全粵”,其中臺山的貢獻比其它三縣的總和還要多。巨額銀信除用于僑眷生活外,同樣成為僑鄉教育興起的重要源泉。

表1 臺山中國銀行1946-1949年上半年解付僑匯統計表 (單位:美元)

(據1950年“臺山僑匯概況”中有關資料整理。說明:此表所列為美金數字,英、加、澳、南洋各地僑匯折合美金計算。)

四、華僑資助臺山教育的影響

(一)進一步推動僑鄉教育普及與平民化

清末以來,教育仍然是有身份的人可以享受的奢侈品,貧民百姓只能望而卻步,而僑鄉教育卻呈現出平民化的特點。民國初年,為組織失學兒童及成人學習文化知識,臺山出現了民眾識字班、民眾夜校、民眾日校、民眾補習學校等,為統一管理,一律改為民眾學校,隸屬于縣教育局社會教育課(科)管轄(民國二十五年歸縣民眾教育館主管)。戰時民眾學校不收學費和其它費用,課本文具皆由學校供給,校舍借用祠堂、廟宇、會館、公所,散學后回學校。同時由于臺山旅外華僑眾多,又受西方文化的影響,對職業教育較為重視,如民國十七年(1928年)臺山旅美留學生黃裁華回鄉創辦的裁華職業學校,自創辦時起,跟中小學一樣,形成了以私立為主體的教育格局。[6]80-86臺山利用海外華僑眾多、資金來源充足以及海外平等受教育思想的影響,在教育普及化方面做出了巨大的努力,許多華僑投資家鄉教育,報刊鄉訊常有介紹。如《臺山民國日報》以“赤貧學童的救星到了——個人辦一民眾小學”為題介紹“四九南某村,吳鴻某,好行公益慈善事業,他一向在美,經營商業,獲資極豐,該村前數年籌辦初級小學一所,他業經捐款500元,前兩星期,富足言歸,抵家后,見該鄉因貧困而失學之子侄,舉目皆是,他就即可商量,在該鄉眾人的書室,成立民眾學校,該款項完全吳擔負,連書籍紙筆等物,一概購買,現聘定吳某當教員,定期六月14日開學云……”。[17]此外,另有美國華僑鄺環光于1936年在附城獨資興建環光小學(青山小學)后,另設獎學金并規定學生免費入學;還有美國華僑陳伯興將在美的樓業獻斗山伯興小學,每年樓租港幣1.2萬多元,并且學生同樣可以免費入學。[15]126-127華僑興學所設立的各種獎學金為進入學校的貧困子弟提供了持續讀書的可能性,提高了臺山貧困子弟的入學率。

(二)助推女子教育事業

20世紀30年代初的臺山“學校如林,然大都偏重男學”,但臺山男子多出外謀生,當地幾乎形成以婦女為中心的社會,因此婦女教育成為一個突出問題。而海外華僑心中最牽掛的就是妻子兒女,他們的教育問題始終蕓繞在心頭,“以這樣誠摯周全、入情入理的方式和精神向海外華僑募捐,自然能夠撥動他們的心弦、得到僑胞的熱烈響應、傾力資助是意料之中的事”[14]162。且臺山地區“男子出洋,婦女家居,情誼的傳達,有賴于識字。因為這種客觀的需要,婦女教育較易發達”[8]50。當時的臺山縣立女子小學成立后,發展為縣立女子師范學校,但生存舉步維艱,故有上述女子師范學校校長陳婉華赴南洋籌款一事。南洋臺山華僑盡其所能地給予幫助,如寧陽會館起到了帶頭表率作用,還另組織協助募捐團幫助陳校長募捐,南洋臺山華僑對家鄉女子教育的支持力度由此可見一斑。除了赴南洋募捐外,陳校長還前往美洲尋求幫助。臺山從縣長到各類社團紛紛致函臺山海外社團,以表示對發展女校之重視。[18]到了20年代后期,“婦女入校讀書,風起云涌,鄉村小學差不多完全實行男女同校,臺城各中等學校也開始招生女生”[8]54。除此之外,還有赴美募捐的如柏女子師范學校教師李玉屏,在美兩年共募得美金2萬余元,從而促使其校在原址增建新校舍兩座。民國三十年(1941年)落成,學生有200余人。而伴隨民眾學校的興起,婦女補習者逐年增加,至民國三十年(1941年),高級婦女班有56班,2806人,畢業生1824人。[6]86此種現象與海外華僑渴求與家人直接書面交流、增進感情的期望不無關系。

表2 民國十九年臺山學生統計表

(根據民國十九年(1930年)臺山縣政府公報所載《臺山縣最近概況調查表》繪制)

(三)僑鄉整體素質提高,社會風氣改良

20世紀初,臺山城鄉的小學教育高度發達,學制與西方接軌。據1926年的《旅坎拿大臺僑捐建臺山中學校碑記》記載:“臺山近年城鄉國民高小學校,遵照部章,以新法教授者,已有七百余校,每年畢業學生日多”[12]14。在華僑資金的支持下,大多數華僑子弟普遍可以讀完小學,不少人初中畢業。一些華僑子弟高中畢業后升入國內外大學就讀,甚至取得碩士、博士學位。另有些則進入專門職業學校讀書,成為對國家、社會、家庭有用的專門人才。甚至有些華僑把子女帶到美國等國接受教育,他們學習英文,有機會在美國的大學或專門的職業學校讀書,然后再回國謀求社會地位較高的職位,如公務員、大學教師、工程師等。有不少華僑子弟在美國學習航空。在抗日戰爭時期,這些華僑紛紛回國,支持祖國抗戰,一些華僑子弟甚至獻出了寶貴的年輕生命。[14]114-116僅以臺山西村堡為例,西村堡是一個約4000人的地區,在當時的臺山,一個堡一般就是一個鄉,據臺山《西村月刊》記載,1932年臺山西村堡受專門大學以上教育人數有35個,約占總人口的1%,而且有不少獲得了美國的學士、碩士和博士學位。如果沒有海外華人重教思想的影響,沒有他們捐資興辦基礎教育,這簡直就是天方夜譚。

注釋:

① 臺山原屬廣州府所轄新會縣地。明弘治十二年(1499),從新會縣西南部析出德行、文章、平康、矬峒、海宴、潮居和瀧水等七個“都”置一新縣,“新邑分治,從此安寧”,故名“新寧縣”。民國三年(1914年),因湖南、廣西等省有新寧縣同名,隨依縣城北之三臺山易名為“臺山縣”(為方便敘述,除引用時所提新寧縣外,對此階段論述時統稱為“臺山縣”)。

② 5次陷落分別為:“三·三”(1941年3月3日)之役失陷8天,“九·廿”(1941年9月20日)之役失陷7天,“六·二四”(1944年6月24日)之役失陷70天,“九·一三”(1944年9月13日)之役失陷28天,“四·二一”(1944年4月21日)之役失陷99天。

③ 南京國民政府時期施行保甲制,其基本形式是10進位制(10戶為甲,10甲為保,10保以上為鄉鎮)。一保一校即鼓勵每一保設立一所學校,以發展教育,便利學生入學。

④ 見臺山縣僑務辦公室:《臺山縣華僑志》,1992年,241頁。說明:廣東全省解付僑匯未計入美金51萬元,英鎊608磅。

參考文獻:

[1]陳萬安,黃藹芙,黃美華,徐偉森.從臺山看發揮華僑優勢的作用[J].華南師范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1985(2):26-31.

[2]肖文燕、張宏卿.華僑與近代僑鄉教育變遷——以廣東梅州為例[J]. 福建師范大學學報 ( 哲學社會科學版),2011(1):128-137.

[3]譚金花.民國時期僑鄉開平的教育發展[J].五邑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14,16(3):15-19.

[4]鄧宏達.潮汕僑批史料·原生態草根文獻——兼論僑鄉教育[J].發展研究,2013(3):109-114 .

[5]鄧宏達.國際移民書信對僑鄉教育的影響[J].八桂僑刊,2014(4):54-60.

[6]臺山縣教育志編寫組. 臺山縣教育志[M].臺山:臺山縣教育志編寫組,1987.

[7]陳炳樞 .臺山教育之危機及出路 [J].南大教育,1935 (2)73.

[8]李明.臺山縣教育現狀 [J].教育研究(廣州), 1936 (72).

[9]廣東省檔案館,廣州華僑志編委辦,廣州華僑研究會,廣州師范學院 .華僑與僑務史料選編(廣東)①[M].廣州 :廣東人民出版社,1991.

[10]小江僑胞捐助鄉校[N].四邑僑報,1947-01-05 (24).

[11]劉進.臺山歷史文化集(第三編)臺山銀信[M].北京: 中國華僑出版社,2007.

[12]張國雄.臺山歷史文化集(第五編)臺山洋樓[M].北京: 中國華僑出版社,2007.

[13]縣女師校長陳婉華抵檳瑯募捐情形[N].臺山民國日報,1931-08-06(1).

[14]劉進,李文照.銀信與五邑僑鄉社會[M].廣州:廣東人民出版社, 2011.

[15]臺山縣僑務辦公室.臺山縣華僑志[M].臺山: 僑務辦公室,1992.

[16]劉真.華僑教育[M]臺北:臺灣中華書局,1973:342.

[17]赤貧學童的救星到了,個人辦一民眾小學[N].臺山民國日報,1931-06-12.

[18]劉進.五邑銀信[M].廣州: 廣東人民出版社, 2009: 79-81.

[責任編輯李夕菲]

收稿日期:2015-12-28基金項目:本文為五邑大學廣東僑鄉文化研究中心“中國僑鄉研究博士、碩士論文資助計劃”(批準號:SHU02016-04)之成果。

作者簡介:谷帥召(1991—),河南平頂山人,碩士研究生,主要從事華僑華人史研究。

中圖分類號:D634;G522.74;G527

文章標識碼:A

文章編號:1009-1513(2016)02-0006-06

猜你喜歡
清末民國
他們為何都愛民國?
花樣年華 民國之戀
清末書院改學堂
簡述清末西方中國觀的轉變
論清末粵漢鐵路風潮對粵港地區報業的影響
淺談清末新式學堂與中國近現代學術文化中心的形成
民國人愛刷朋友圈
清末陜南地區的書院改制
清末報載小說敘事“新聞性”探究
民國書家與民國書風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