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寡克隆條帶與腦脊液細胞學檢測對神經梅毒疾病的臨床診斷意義

2016-07-27 03:00程莎莎許紹強陳玲玲
國際檢驗醫學雜志 2016年13期

程莎莎,許紹強,陳玲玲

(廣東三九腦科醫院醫學檢驗中心,廣州 510510)

?

·臨床研究·

寡克隆條帶與腦脊液細胞學檢測對神經梅毒疾病的臨床診斷意義

程莎莎,許紹強,陳玲玲

(廣東三九腦科醫院醫學檢驗中心,廣州 510510)

摘要:目的探討腦脊液寡克隆條帶與腦脊液細胞學對神經梅毒疾病的臨床診斷意義。方法收集34例神經梅毒疾病患者血清及腦脊液,應用等電聚焦電泳技術(IEF)檢測寡克隆條帶,同時利用玻片離心及瑞姬染色法進行腦脊液細胞學檢測,對其寡克隆陽性條帶檢出率及腦脊液細胞學結果進行分析。結果34例神經梅毒疾病患者中28例寡克隆條帶陽性,陽性率檢出率為82.4%(28/32),腦脊液細胞學呈淋巴細胞為主的反應型(>70%),伴少量激活淋巴細胞及單核細胞,偶見中性粒細胞。結論神經梅毒疾病患者腦脊液寡克隆條帶檢測方法較靈敏,同時腦脊液細胞學具有特征性表現,兩者檢測方法能夠為臨床診斷神經梅毒疾病提供依據,具有一定的臨床價值。

關鍵詞:神經梅毒;腦脊液寡克隆條帶;腦脊液細胞學

神經梅毒是由蒼白密螺旋體侵犯神經系統出現腦膜、大腦、血管或脊髓等損害的一組臨床綜合征??砂l生于梅毒病程的各個階段,往往是因為早期梅毒未經徹底治療,常為晚期(Ⅲ期)梅毒全身性損害的重要表現[1]。它常常發生于初次感染之后10~20年慢性或未經治療患者[2],且25%~40%未經治療神經梅毒患者病情會不斷惡化[3]。隨著青霉素的使用,梅毒的發生率一度下降。而自20世紀70年代后發病率有呈上升趨勢,特別是隨著艾滋病和免疫力低下患者的增多,神經梅毒患者逐漸增加。除了評估患者癥狀及體征,神經梅毒的診斷方法包括:性病研究實驗室測試(VDRL)、熒光密螺旋體抗體吸收實驗(FTA-ABS)、梅毒螺旋體明膠凝集試驗(TPPA)、快速血漿反應素試驗(RPR)以及影像學檢測。雖然VDRL是診斷的金標準,但其檢測敏感性不夠,特別是對同時攜帶人類免疫缺陷病毒病毒患者會出現假陰性。目前,雖有相關文獻提到腦脊液寡克隆條帶(OCB)及腦脊液細胞學在神經梅毒疾病方面存在一定特征[4-5],但具體對神經梅毒臨床診斷的意義卻未曾有關實驗報道,因此本研究將對此展開具體研究。

1資料與方法

1.1一般資料選擇2013年1月至2015年1月在本院治療的34例神經梅毒患者,其中男26例,女8例,病程3~20年,中位病程11.5 年。所有患者符合美國1996年神經梅毒診斷標:(1)有梅毒螺旋體引起的感染證據;(2)1項梅毒血清學試驗陽性,和腦脊液VDRL陽性;(3)可能的病例:任何階段的梅毒,腦脊液VDRL試驗陰性,并具有下列2條:無其他已知原因引起的腦脊液蛋白和白細胞水平升高,無其他已知原因所致的符合神經梅毒的臨床癥狀和體征;(4)確診病例:任何階段的梅毒,符合神經梅毒的實驗室診斷標準。

1.2方法34例確診神經梅毒患者在發病期間行腰椎穿刺術,留取腦脊液約2~3 mL,收集患者血清1 mL,進行寡克隆電泳及細胞學檢測。

1.2.1腦脊液寡克隆電泳該檢測主要采用美國Helena公司生產的試劑盒。先將患者血清以300倍的預稀釋,血清及腦脊液各5 μL上樣,進行等電聚焦電泳(IEF)45 min。電泳分離蛋白之后,進行免疫印跡法轉膜30 min。之后用5%的脫脂牛奶封閉膜,輕搖30 min。蒸餾水洗膜3次后,加入1∶1 000的過氧化氫酶標記羊抗人抗體IgG進行抗體孵育30 min。接著蒸餾水洗膜3次,生理鹽水洗膜1次,5 min,最后蒸餾水洗3次。將25 mL稀釋后的醋酸鹽緩沖液倒入盒子中,加5 mL發光液和25 μL 30%過氧化氫,并立即搖勻。將膜放入此混合液中并輕輕搖勻盒子,染色時間約20 min。蒸餾水洗膜3次,然后將膜晾干后掃描。

1.2.2腦脊液細胞學所有患者均在無菌條件下行腰椎穿刺術,留取腦脊液2~3 mL,先觀察顏色、透明度,再進行腦脊液一般項目檢查:腦脊液白細胞總數、pandy′s蛋白定性、蛋白定量、糖及氯化物檢測。標本制片:將0.5 mL腦脊液滴加到黏附性玻片上,玻片離心機800 r/min離心后取出玻片晾干,進行May-Grunwaid-Giemssa(MGG)染色。其具體方法:滴加MGG染色液A兩滴,B液4滴于用蠟筆圈出的標本所在圈,用吸耳球吹勻,靜置10 min后,棄染液,蒸餾水清洗,待完全晾干后用中性封固劑封片。最后顯微鏡下對標本進行分類。

1.3OCB判斷標準出現以下情況之一為OCB陽性:(1)腦脊液中γ球蛋白區出現2個或2個以上不連續條帶而血清中不出現相應條帶;(2)腦脊液與血清中均出現條帶,但腦脊液中條帶數多于血清中條帶數。

2結果

2.134例患者腦脊液OBC檢測結果34例神經梅毒疾病患者中28例OBC陽性,陽性率檢出率為82.4%(28/32)。

2.234例患者腦脊液細胞學結果對患者腦脊液進行玻片離心制片并染色,鏡下觀察到神經梅毒疾病腦脊液呈淋巴細胞為主的反應型,見圖1。

注:A為400倍油鏡;B為1 000倍油鏡。

圖1神經梅毒患者腦脊液MGG染色鏡下細胞形態

在34例神經梅毒患者主要發病期觀察腦脊液細胞學情況?;颊吣X脊液顏色、透明度分別為無色、透明占94.1%(31/34),pandy,s蛋白定性結果為1+,占76.5%(26/34),總細胞數在(4~912)/μL(平均110/μL),白細胞(0~96)/μL(平均27/μL),蛋白定量值0.45~1.87 g/L(平均1.00 g/L),葡萄糖為2.49~4.38 g/L(平均3.58 g/L),腦脊液細胞學分類呈以淋巴細胞為主反應型(>70%),伴少量激活淋巴細胞及單核細胞,偶見中性粒細胞。

3討論

OCB是指在病理情況下,電泳時于腦脊液γ球蛋白區域內出現2條以上不均勻的狹窄的不連續條帶,是腦脊液內存在抗原的一種特異反應,腦脊液中OCB的出現往往高度提示有免疫球蛋白的鞘內合成,提示機體存在免疫功能異常[5]。有國外學者報道,OCB對多發性硬化癥和中樞感染性疾病(包括神經梅毒)檢測的陽性率比較接近。為此,本研究采用此法檢測梅毒神經腦脊液中OCB。結果顯示,神經梅毒患者的腦脊液中出現多條OBC(>4條),且陽性率高,證實該檢測方法對神經梅毒腦脊液的敏感性強。目前,對神經梅毒出現陽性條帶的機制尚不明確,推測可能是因對中樞神經系統內部特殊抗原或者組織碎片的免疫反應所致。

統計數據顯示,神梅毒患者腦脊液白細胞計數約為20/μL,數量不高,提示患者機體對神經梅毒疾病免疫反應不明顯。通過玻片離心方法,對收集得到的腦脊液細胞進行分類,呈淋巴細胞為主的反應型(>70%),伴少量激活淋巴細胞及單核細胞,偶見中性粒細胞,與細菌性腦膜炎感染腦脊液細胞學表現特征(以中性粒細胞為主)有明顯差異;結合腦脊液外觀無色透明,潘氏蛋白測定一般在+,總蛋白定量平均值為1.00 g/L,糖正常等結果,可以快速幫助臨床排除細菌性感染腦膜炎。

綜上所述,腦脊液OBC及腦脊液細胞學在神經梅毒疾病方面有一定的特異性表現,能夠彌補其他診斷方法(VDRL)的假陰性不足,可以作為臨床診斷神經梅毒疾病輔助手段,值得推廣運用。

參考文獻

[1]王維治.神經病學[M].北京:人民衛生出版社,2006:681-683.

[2]Bourahoui A,Seze J D,Guttierez R,et al.CSF isoelectrofocusing in a large cohort of MS and other neurological diseases[J].Eur J Neurol,2004,11(8):525-529.

[3]Mehrabian S,Raycheva M,Traykova M,et al.Neurosyphilis with dementia and bilateral hippocampal atrophy on brain magnetic resonance imaging[J].BMC Neurol,2012,12(1):96.

[4]連麗麗.寡克隆區帶檢測在中樞神經系統疾病中的臨床價值[D].吉林:吉林大學,2010.

[5]Olsson T,Kostulas VK,Link H.Improved detection of oligoclonal IgG in CSF by isoelectric focusing in agarose,double antibody peroxidase staining and avidin-biotin amplification[J].Clin Chem,1984,30(7):1246-1249.

DOI:10.3969/j.issn.1673-4130.2016.13.047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673-4130(2016)13-1857-02

(收稿日期:2016-02-09修回日期:2016-04-17)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