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文化生態安全視角下的大學生網絡環境優化

2016-07-29 08:05武穎
2016年25期
關鍵詞:網絡環境大學生

武穎

摘要:當今時代,文化生態安全已經成為了一個熱門話題,文化的較量艱巨而又復雜。同時,互聯網的發展對大學生產生積極影響的同時也日益威脅著大學生的健康成長。該文以文化生態安全視角來論述網絡的育人功能,從而提出對國家文化生態安全相關的網絡教育手段。

關鍵詞:文化生態安全;網絡環境;大學生

一、全球化過程對國家文化生態安全帶來的沖擊

全球化過程在社會發展過程中已經成為不可避免的發展趨勢,當今的世界處于全球化加速發展的時代。不論是科技的現代化,還是電子通信的飛速發展,或者是國與國之間日益密切的經濟往來,整個世界正逐漸發展成一個統一的整體,國家之間的合作交流正在以前所未有的速度發展著。而文化生態安全作為國家安全的一個重要組成部分,同時它與全球化的關系問題也日益凸顯,已成為當今人類不得不關注的話題。全球化使得國與國之間,地區與地區之間,人與人之間的關系日益密切,但不容否認的是在全球化過程中,無論是對東方國家還是西方國家,都帶來了嚴峻的挑戰,比如世界文化的趨同性越來越強,因此重視生態安全問題已是刻不容緩。

世界所發生的一系列變化似乎都與全球化有著不可分割的聯系,研究文化生態安全與全球化的關系,一方面是因為全球化過程給各個國家和民族帶來了嚴峻的挑戰;另一方面是由于全球化過程給世界帶來的影響必然成為研究文化生態安全的時代條件。全球化過程可以說是一把雙刃劍,雖然全球化促進了各國經濟的發展,但是各個國家還是都比較擔心全球化會給自身帶來不利的影響。

概括來說,全球化是一個多角度的社會變革。從橫向分析,全球化給世界帶來的影響已經不僅僅局限于經濟層面,而涉及到了政治和文化等多個層面;從縱向分析,全球化的發展路徑也存在著多向性。分析得出,全球化過程可以說是一個客觀的歷史進程,存在著一定的不可抗性。民族國家是參與全球化過程的基本單元,各民族國家在全球化過程中既實現了合作與交融,也使得各民族國家矛盾日益凸顯。因此全球化既是一種各民族國家合作的方式,也使得各民族國家存在著各種競爭。

經濟全球化的進程,必然會涉及到文化、社會等眾多領域?,F如今,由于經濟交往日益頻繁,尤其是高科技的發展,網絡的飛速運轉,使得國與國之間,地區與地區之間,在經濟、政治、文化等各個領域的聯系都逐步加強。

于是,在全球化的進程中,對文化生態安全的維護是我國與其他國家合作的一個重要前提。在這個信息時代,安全壓力已成為不可避免的問題,我國應該予以更多的關注。作為新時期的大學生,要堅持社會主義榮辱觀的各項要求,努力提升自身修養,明辨是非的能力,成為21世紀擁有高尚思想品質的優秀人才,擔當起促進社會主義現代化的重任。

二、網絡給大學生社會主義價值觀教育所帶來的影響

網絡給大學生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教育拓展了更大的空間,對大學生的思想道德水平的提高也起著不可代替的作用。大學生作為青年一代,相當多的一部分人都在接觸著互聯網,于是互聯網對大學生價值觀的樹立也有著不可或缺的影響,比如各種不良信息的泛濫,會擾亂信息傳播環境,給大學生價值觀的塑造帶來巨大的負面影響。

首先,互聯網時代對高校大學生的教育發展模式帶來了新的嚴峻挑戰。傳統的教育模式是以教師和課堂為中心,互聯網技術的發展迫切要求改變舊的教育模式,代之以實踐為中心,以學生為中心的現代教育模式,建立以現代教育模式為主的社會主義核心價值體系教育。其次,大學生的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教育會隨著信息技術的發展,變得日趨復雜。信息技術到來之前,教師通過觀察教育對象言行的變化,可以及時并且有針對性地對其進行思想教育,幫助學生形成正確的認知。但是,學生現如今更傾向于通過網絡來表達其思想,而網絡又存在著不可控性,無疑給大學生教育帶來了困難。最后,過去由于信息手段不發達,大學生們通常接觸的信息載體主要有報紙,廣播,電視等,對于一些不恰當的信息,政府和學??梢约皶r對其進行修正或者去除。而互聯網改變了原有的狀態,各種形形色色的網絡垃圾無疑給學校教育帶來了巨大難題。青年大學生在價值觀塑造階段,理論根據難免缺乏。青年大學生在這個階段難免會受到網絡上各種繁雜信息的影響,出現思想上的混亂和動蕩,還有可能弱化其對民族的認同感和歸屬感。因此,隨著網絡時代的到來,現在的當務之急就是要提高大學生對網絡垃圾的抵御能力以及提高他們明辨是非的能力,積極培育大學生的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

信息的爆炸性以及錯綜復雜的網絡環境使得大學生的價值取向存在了多元化。大學生由于受到心理、知識儲備和閱歷的局限,對各種腐朽的思想觀點缺乏判斷力和理性思考,網絡中那些消極而且片面的觀點及其可能會誤導大學生的思想和行為,在這樣的環境下,他們在一定程度上,可能會使得大學生的價值取向出現偏差,理想信念也隨之模糊。因此,高校應該堅持用發展的觀點看待大學生的社會主義的價值觀教育,盡早適應網絡時代的新環境。

三、國家文化生態安全與社會主義榮辱觀的理解與重構

文化全球化的實質是全人類的文化認同,它是全世界各民族優秀文化成果流動的結果,有利于優秀民族文化的最終實現。因此,在文化全球化的形成過程中,表現為世界各個國家的民族文化的交流與對話、影響與接近。民族文化是世界文化的根基,而世界性的全球文化又是由民族文化組成的。所以這種文化并非是脫離民族的超民族文化。因此,為了實現文化的全球化,絕非是在發展文化時去削弱或者消除文化的民族性,而是在民族生活的基礎上創造有個性特點的民族文化。

作為一種國家安全概念,文化生態安全有其相對獨立性,它的涵蓋面在于文化領域,專指文化利益和文化主權方面的維護。文化生態安全與其他方面存在著差別,存在著別具一格的特點,如它的復雜性、隱蔽性、長期性。文化層面的較量屬于一種隱蔽的較量,也是一場復雜而艱巨的較量。一個民族的強大凝聚力需要借助文化的富強來維持,并且,這種凝聚力可以很大程度上提升國家的整體安全,由此而贏得國際國內安全的環境。

四、以文化生態化理念加強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

首先,馬克思列寧主義深刻地揭示了人類社會的歷史發展規律。要始終堅持馬克思主義對高校教育問題的指導地位,堅持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發展道路。高校始終要把促進學生的健康成長當做重中之重,堅持德育為先的原則,全面貫徹黨的教育方針。在思想多變的情況下,提高馬克思主義引領社會思想的能力;在精神文化需求增長的情況下,努力提升高校師生的馬克思主義理論需求。

其次,網絡時代給大學生所呈現的虛擬社會,以及網絡文化自身所存在的多樣性,很有可能使得大學生因各種思潮的交替而產生思想上的困惑和迷茫。因此,要積極開展高校的網上思想教育工作,重視對網絡道德教育的研究。

最后,大學生是一個特殊的群體,承載著社會、家庭的期望,關系著千萬家庭的幸福和安定。加強大學生的思想教育工作,要緊密結合社會發展實際,確立以人為本的理念,把學生看做是能動的主體,充分挖掘學生的潛能。要把學生看做是教育的主體,把學生的成長和他們的個性結合起來,真正相信大學生。同時教育工作者要不斷地研究新情況,新問題,密切聯系學生的思想狀況的變化,實現學生對社會主義核心價值體系的深刻認識。

參考文獻:

[1][美]塞繆爾·亨廷頓.文明的沖突與世界秩序的重建[M].北京:新華出版社,1998:88.

[2]王益民,黃春玲.提高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有效性的現實思考[J].河北農業大學學報,2006.

[3]徐軍保.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科學化的實現路徑研究[D].鄭州大學,2013.

[4]張文學.高校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制度化研究[D].中國地質大學,2012.

猜你喜歡
網絡環境大學生
帶父求學的大學生
大學生之歌
新大學生之歌
網絡環境下的大學生道德與法治教育淺析
網絡環境下的商務英語課程資源庫的建設研究
網絡視域下初中作文教學初探
大學生實習如何落到“實處”
讓大學生夢想成真
他把孤兒院辦成大學生搖籃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