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淺談小學語文教學中的創新教育

2016-07-30 16:02蔣家祥
博覽群書·教育 2016年5期
關鍵詞:創新教育小學語文教師

蔣家祥

摘 要:創新教育是以培養人的創造精神和創造能力為基本價值取向的教育實踐,是素質教育的一個重要的組成部分,而課堂教學是實施素質教育的主渠道。

關鍵詞:小學語文; 創新教育; 學生 ; 教師

教育在培育民族創新精神和培養創造性人才方面,肩負著特殊的使命。"小學語文是基礎教育中的一門基礎學科,又是一門極富情感、極具個性、極易激發想象和創造思維的學科。它在培養學生創新意識、創造思維方面有獨特的作用。如果語文教學多一點培育創造力的意識和辦法,學生走向社會就會多一些創新意識和創新能力,國家就會多一些創新人才。因此在語文教學中實施創新教育,培養學生的創造力是語文教學的重要目標和一項基本任務。

一、要激發學生的創新精神,教師首先應有正確的認識

1.教師要正確理解學生的創新。學生的創新主要表現在:幼稚天真而充滿幻想,個性品質的充分展示,思維和表達不受任何限制,疑問看似簡單平常卻又新穎奇特,回答跟老師的預設答案總有距離(有時相距很遠)卻有其客觀合理性,等等。教師不要以成人的眼光看待兒童的創新,更不要誤解為嚴密的邏輯思維、重要的理論發現和科學的創造發明等,那就勢必把很多具有創新天賦的人才夭折于搖籃之中。

2.教師要充分信任學生的創新潛能。學生是天生的創新人才,他們的成長經歷凝聚著他們創新的膽識和能力:一個嬰兒出生后,便睜大雙眼搜尋各種新鮮的事物,認識各種不同的臉譜,嘗試各種動作,發出各種聲音傳達自己的信息;需要與人交流了,便開始呀呀學語。剛剛會說話,其語言和思維就令人驚奇。孩子的創新意識、學習欲望、生命發展三者之間是緊密相聯的。在相互信任的氛圍中,學生會盡情發揮自己的創新潛能。

3.教師要充分尊重學生的發展。對于學生的發現,我們有些教師常常不以為然,不置可否。我們常??吹竭@種現象:教師置學生的質疑于不顧,仍按自己的設計組織教學。這種不尊重學生的發現、不關注學生的認知水平、硬拉著學生"跟我學"的做法,導致學生失去了創新的欲望和學習的需求,創新精神被扼止于萌動之中,出現學生"高分低能"、"越學越沒靈氣"的不良后果。所以,我們教師要尊重學生,尊重學生的發現,滿足學生創新學習的需求,這樣才能激發學生的創新精神。

二、以閱讀為起點

讀書是學生學習的主要任務,根據創新教育的要求,學生在教師的指導下,由淺入深,循序漸進,在學習新的課之前,可以指導學生先讀預習部分,或是和課文相聯系的課外內容。增強學生的感性認識,對文章有個全面的了解,然后指導學生,對重要詞、語句進行重點閱讀,最后指導學生在理解課文的基礎上深化,領悟中心。另外,我在閱讀中還要求學生做到:“三到”,即:眼到、心到、手到。為培養創造性思維奠定基礎。

三、“問題”是關鍵

創新始于“問題”,因為“疑問”能使學生心理上感到茫然,產生認知沖突,促使學生積極思考,在這個過程中才可能實現創新?!皢栴}”是學生提高學習能力的基礎,是創新學習的關鍵。

首先要培養學生敢于問問題。在課堂教學中,大部分同學不敢問,主要是自卑心理或緊張心理。因此培養學生“問題”意識,關鍵是消除這種兩種心理。例如可以講一些愛因斯坦、牛頓等名人的故事來提高學生對問題的認識。第一可以激發學生想問問題的欲望,鍛煉學生敢問問題的勇氣。其次教給學生問問題的方法,使學生問問題不能無目的亂問,而應問到點子上。在這方面,教師要言傳身教。如在課堂教學寫記敘文時,設計如下問題:事情發生的時間、地點、人物?事情的起因、經過,結果?作者運用什么手法把事情經過寫具體的?通過這樣示范學生今后在學習寫事的文章時就知道怎樣問問題了。最后要適當解答學生問題,對問題可以給予正確答案,也可以在教師引導下,學生通過閱讀參考書,查閱工具書,或者相互討論。辯論等自行解決問題。激勵學生的獨創性。在學生提問時教師要做到以下幾點:1.有耐心。2.對學生的問題予以鼓勵。3.面向全體學生。

四、探究,討論是渠道

教師在課堂教學中,要積極運用探究、討論的方進行課文的精講,學生在教師啟發,指導下,經過學生的自學思考和師生間交流,探討,從而掌握知識,活躍思想,深化認識,提高覺悟。通過學生積極參與討論,可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從而使學生分析問題的能力,自學能力和口頭表達能力得到迅速提高。在課堂討論中,教師要善于啟發引導,及時鼓勵敢于發言的同學。另外,教師也要置身與討論中,并在討論中適時的概括、總結和點撥。用精練而概括的語句把教材的重點和難點講透。例如本冊《撈鐵?!芬晃闹攸c是理解懷丙怎樣利用水的浮力撈起一只只鐵牛。教師先演示實驗,創設新意識,然后讓學生探究討論鐵牛是怎樣撈上來的?最后得出結論,鏟沙—船身漫漫上浮—鐵牛一點一點向上拔—拉上岸,這樣很復雜的知識,學生很容易掌握了。

五、課堂小結是提高

師生在教與學的過程中,對本節課的知識以達到掌握或基本掌握。但這種掌握是零散的,學生沒有整體印象。這時教師要加以引導,進行課堂總結,將知識連片。在總結過程中,學生綜合能力得到培養和提高。就是一種創新。例如《海濱小城》一課,讓學生根據要點進行總結,學生總結出全文主要寫海濱和小城兩個地方,寫海濱抓住海面和沙灘景色,寫 小城,從庭院、公園、街道三方面來介紹,最后文章總結海濱小城的特點美麗、整潔,這樣學生對整篇文章就能整體掌握。

六、對學生進行積極的評價

積極的評價往往會對學生產生正面的引導作用,在語文教學實踐中,積極的評價對學生的影響是很大的,可以讓小學生樹立學習信心,增強他們學習的動力。所以,在對學生進行評價時,老師應該以鼓勵性的評價為主。對學生在學習和生活中的表現及時鼓勵和表揚。在課堂上,老師對學生的積極引導和評價會使小學生信心倍增,使他們更主動地探索知識,從而使課堂教學提高一個層次。因此,我們一定要恰當地表述對學生的評價性語言,既不要傷害小學生的自尊心和積極性,又要及時地指出學生的錯誤。老師的評價必須是真誠的、發自內心的,才能獲得學生的信任,同時學生也會因為獲得老師的鼓勵而覺得高興。而那些虛假的,不真心的評價,不僅激發不起學生的學習積極性,反而可能挫傷他們的自尊,使他們失去學習信心。

總之,在課堂教學中給學生提供一個自由、安全、民主、合作的學習氣氛,使學生在輕松中學習,充分表達自己的想法,展示自己的思維結果,培養創新精神。

猜你喜歡
創新教育小學語文教師
最美教師
未來教師的當下使命
開展創新創業教育 促進應用型本科院校發展
小學數學創新教育開展研究
優化朗讀技巧,提升語文實效
淺談如何培養學生的閱讀興趣
讓多媒體課件為閱讀教學助力
撥動情感之弦,讓語文課堂綻放精彩
圓我教師夢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