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基于美德倫理的品格教育思考

2016-10-11 23:34趙永剛易瑜
昆明理工大學學報·社科版 2016年4期
關鍵詞:社會制度品格教育社會生活

趙永剛+易瑜

摘 要:基于美德倫理的品格教育是一種以美德倫理學的基本概念、基本主張和觀念為基礎的品格教育。根據美德倫理學中美德、幸福、實踐智慧等核心概念,以及美德在于習慣的培養和美德需要共同體的支撐的主張,我們可以確立品格教育的目的和途徑。品格教育需以個體和共同體的善以及道德主體的主體性為目的。品格教育應立足于個體生活,在生活中培養個體的美德習慣,同時還需要共同體道德價值共識的引領,需要共同體的法律、政治和經濟制度的促進。

關鍵詞:美德倫理;品格教育;主體性;社會生活;社會制度

中圖分類號:G40-059-1 文獻標志碼:A 文章編號:1671-1254(2016)04-0088-06

“品格教育”一詞是美國的Character Education的對譯詞,主要指對個體進行的道德品格教育。在西方傳統社會中,無論是理論上還是實踐上,都注重道德品格的教育。西方社會的這一倫理傳統延續至20世紀30年代。其后,包括傳統品格教育在內的各種道德教育遭到批判,乃至消亡。直至20世紀80年代中期,出于對社會道德現實的反思,出現了諸多向傳統回歸的思潮。在實踐哲學領域中,最為重要的是美德倫理和共同體主義的復興,西方社會的品格教育理論和實踐正是在這一背景下開始復興和發展。盡管西方的品格教育運動聲稱這一實踐的理論基礎是以亞里士多德倫理學為代表的美德倫理,但從這一運動的表現來看,它僅利用了美德倫理以美德為中心的理念,并沒有較系統地與美德倫理的核心主張相關聯。因此,我們有必要從美德倫理學的基本概念和主張出發,來對美德倫理的品格教育加以界定。

一、美德倫理的核心概念及主張

美德倫理學的根源可以追溯至柏拉圖尤其是亞里士多德,至少直到啟蒙運動時期,它仍然是西方道德哲學的主流方法。在19世紀其經歷了一個短暫的衰落時期,但20世紀50年代后期在英美哲學中得到了復興。與其他規范倫理學類型相比,美德倫理學中所關注的是動機、道德品格、道德教育、道德智慧、幸福、道德情感等經典的古希臘倫理學問題。大多數當代美德倫理學仍然表現出古希臘倫理學的風范,大多都使用古希臘的重要倫理概念,如德性或美德(arête)、實踐智慧(phronesis)和幸福(eudaimonia);同時,他們也和古希臘倫理學家一樣主張美德在于實踐生活中美德習慣的培養,公民美德的生成需要共同體的支持等。

古典希臘時期的美德概念,特別是在亞里士多德倫理學中,開始具有內在化的特征,即強調有德者的心理狀態。比如誠實,它不僅是行誠實之事的行動傾向,也不僅是長期穩定地行誠實之事的行動傾向,甚至還不僅是出于正確理由行誠實之事,還包括行動者的情感狀態、態度、敏感性、欲望等內在心理因素。也就是說,美德不僅是行為,而且還是一種復雜的心靈狀態,它是多維度的復合體。所以,我們不能把一個具有誠實美德的人簡單地等同于在交易中誠實無欺或者說真話的人。如果他如此行動,只是因為他認為誠實可以帶來最佳的結果或者他害怕被別人揭穿謊言,而沒有將誠實本身作為理由,那么,這個人就算不上是具有誠實美德的人。一個具有誠實美德的人在其他行動以及情感反應方面也是有所體現的。比如,他喜歡并盡可能地和誠實的人一起工作、交往,他會教育子女成為誠實的人,對欺騙性的故事感到不悅,鄙視那些依靠不誠實手段獲取成功的人。因此,“美德”是一個多維度的概念,是一個包含行為和內在狀態的概念,是一個具有多方面心理內涵的精神狀態。所以,“將行動者的一種美德建基于某個單一的被觀察到的行動甚至是一系列相似的行動之上,尤其是你不知道行動者這樣的理由時,就顯然是魯莽的?!盵1]

可見,美德倫理學的美德概念十分強調道德主體的內部狀態,美德不僅包括外部的行為,還包括內在的情感、態度、價值觀等,這些內在要素是美德的道德價值的重要根源。美德倫理的美德概念還有一個重要特征,即它與道德主體幸福的緊密關系。

美德倫理學所說的“幸?!?,是古希臘倫理學的一個重要術語,也是現代新亞里士多德主義美德倫理學的核心概念。美德倫理學家一般都主張,過一種合乎美德的生活對幸福是必要的,幸福這一最高善不能被構想為一種只包括非道德的善的狀態或生活。也就是說,在美德倫理學中,美德是幸福的組成部分。亞里士多德在《尼各馬可倫理學》中表達了一種古希臘較為普遍的觀念:幸福是靈魂的一種恰當的狀態。在柏拉圖那里,幸福是靈魂各個部分之間的平衡或者和諧狀態,這需要靈魂的理性控制靈魂中另外兩個部分——激情和欲望,從而使靈魂處于有序的狀態,這一觀點預設了靈魂中不同部分的沖突。因此,柏拉圖所言的這種靈魂的和諧狀態之下實際上暗藏著洶涌的抗爭。亞里士多德認為這種狀態并非真正的幸福,幸福是靈魂合乎德性的實現活動,而且靈魂的實現活動還要伴隨著快樂。在他看來“合德性的活動就必定自身就令人愉悅”[2]247。因此,在亞里士多德這里,幸福與德性之間是一致的,這種一致性體現為個體的愉悅的主觀體驗。按照這一主張,在倫理生活中,主體的心理狀態是和諧平靜的,這來源于主體的行為與其內在的理由、態度和情感傾向之間是一致的。

美德既然是獲得幸福的必要途徑,那么獲得美德的核心能力是什么?按照亞里士多德的觀點,每種美德都包含了正確地處理事務,因為它們包含了明智(phronesis)或者說實踐智慧,它指的是對實際事務進行正確推理的能力。亞里士多德對實踐智慧做了大量的具體說明,實踐智慧是擁有美德的道德上成熟的成年人所具有的,而兒童青少年則缺乏,因為后者對于要做的事情所要求知道的東西缺乏了解。例如,兒童和青少年經常傷害他們想要幫助的人,因為他們對于什么是有益的和有害的理解有限而且經常犯錯,有時候不知道如何去正確地幫助他人。兒童和青少年身上的這種無知很少受到指責,但成年人的這種無知通常就要受到責備。知道如何保證有效地幫助他人是實踐智慧的一部分。那些具有實踐智慧的人對于什么人真正需要幫助,什么將有助于這些人不會犯錯誤。實踐智慧是使其擁有者在任何既定情境下都能夠那樣做的知識或理解力。

當然,個體要具有實踐智慧并不是一件簡單的事情,它甚至不是大多數人都能夠具有的。那么,要實現美德依靠什么?亞里士多德的基本觀點是通過習慣養成。在他看來,美德最終要表現為實踐,當我們還不具有美德時,要通過行為上的練習來學習有德之人的做法。當我們不斷地按照美德的要求去行動時,就養成了習慣,最后就自然而然地表現得有美德了。他說:“在行為上公正便成為公正的人,在行為上節制便成為節制的人。如果不這樣做,一個人就永遠無望成為一個好人?!盵2]42這就是說,美德的培養不能僅靠學習倫理知識,還要付諸行為,而且是長期的行為習慣。如果僅只是學習倫理知識,僅思考如何做、如何成為有德性的人,是不能獲得美德的。從心理學的角度來看,習慣之所以重要,是因為習慣能夠強化我們的道德態度,加深我們的道德認知,增強道德意志,從而能夠壓倒負面的誘惑和傾向。在強烈的身體欲望、偏好或原有的與美德相反的性格特質的影響下,個體的行為通常會違背其經過慎思的判斷[3]99。個體每一次在道德情境中采取合乎美德的行為,其內在的一系列心理過程也得到強化,逐漸形成美德。

在《尼各馬可倫理學》的篇末可以看到,亞里士多德清楚地意識到,倫理學的理論教育的作用范圍存在局限,它只對有著優秀道德天賦的人起作用,對多數平庸之人的作用是非常有限的。他明確地說:“邏各斯雖然似乎能夠影響和鼓勵心胸開闊的青年,使那些生性道德優越、熱愛正確行為的青年獲得一種對于德性的意識,它卻無力使多數人去追求高尚和善?!盵2]312但亞里士多德并沒有因此而把大多數人排除在道德教化的范圍之外。那么,如何對多數人進行道德的教化呢?亞里士多德訴諸共同體的政制。亞里士多德對變態城邦的批評就是基于這一思路:純粹鼓勵消費和外在善積累的城邦,或者以戰爭和軍事霸權為目的城邦,誤解了人類最好生活的本質。這些城邦的公民將成為愛好某些事物而不是愛好實現人的理性力量的人,因而他們將傾向于非正義,缺乏慷慨,不節制。也正是在這一意義上,麥金太爾重新提出“城邦是人類生活中的美德能得到真正而又充分展現的惟一政治形式?!盵4] 根據亞里士多德的觀點,為了培養公民的良好品格,我們需要配備合適的政治設施,它應當按照人的德性來推動人性實現。正因為如此,亞里士多德主張“最好是有一個共同的制度來正確地關心公民的成長”[2]314。公民美德的培養不僅是私人的事情,而且更應當是社會的公共事務,一個優良的社會應當提供制度和法律來關心這一事務。

二、品格教育的目的

按照美德倫理學的核心主張,品格教育的最直接的目的是培養人的美德,最終是通過美德實現個體自身的善和共同體的善,我們之所以需要良好的品格,是因為美德可以使我們獲得幸福。因此,從個體角度來看,品格教育的最終目的是提升受教育個體的相關生活能力,從而有助于個體實現幸福生活;從群體的角度來看,個體乃是群體中的個體,因而品格教育的目的必定具有群體的維度,必須有利于群體的興旺與發展。

在《尼各馬可倫理學》中,亞里士多德總體上把人的理性功能的實現視為獲取美德的途徑,而這種功能的實現也就是人的幸福。其倫理學的兩個核心的相互關聯的概念——美德和幸福,都建立在“功能”概念基礎之上。在談到美德時,亞里士多德指出,(道德)德性是使得一個人好又使其功能卓越的品質。人的特殊活動是有邏各斯部分的生命,是靈魂的遵循或包含著邏各斯的實現活動。美德即人們發揮理性的卓越,做出正確的行為選擇,也在情感上,對正確的行為選擇感到愉悅和快樂。高尚的東西、有利的東西和令人愉悅的東西。然而,理性作為人的本質力量并不意味著我們每個人都實際能夠必然實現和運用這一本質力量。它是人類和其他種類的存在物之間的差異,只是意味著人類存在這一潛能,完滿地實現這一潛能,需要我們努力在生活中去實踐美德。在當代的新亞里士多德主義者那里,美德的定義之一就是:美德是使其擁有者獲得幸福的品質,美德能實現人的特有的善。

另外,從人本主義心理學的角度看,只有發展與完善每個主體的德性,才能使他們認識與享用世界上一切美好的事物。只有一個德性得到充分發展與完善的人,才能對生活充滿美好的感覺,充滿理想與希望,才能充分享用生活。也只有這樣的人,才能處處體會到他人對自己的愛意及善行,從而經常對他人懷有感激之情,使自己沐浴在人世間的美好情懷之中[5]。 這樣的人就如馬斯洛所描繪的可以“超越各種敵意與惡意。他完全稱得上幸福愉悅,生氣勃勃?!?[6]這也就是中國儒家倫理所說的“仁者不憂”。所以,我們進行品格教育使個體獲得美德的最終目的是使道德主體獲得幸福。

因此,我們僅把品格教育的目的定位成讓個體遵守道德規范是不合理的。個體可能在行為上遵守規范,但在認知、情感、動機和態度上都存在問題。它是被規范強制的,不具有自主性,因而,個體在遵守規范的同時可能是痛苦的,精神上存在撕扯。這就是我們在考慮品格教育的目的時,必須把個體的道德主體性納入進來。道德主體的主體性形成,要求個體從知情意等心理要素方面進行完善和統一。有德之人合乎規范的行為是按照自身的思考和判斷進行自主選擇的結果,其行為背后的動機、情感和態度來自于他所擁用的美德或者道德人格,而不是對道德規范要求的回應。德育研究者也越來越意識到這一點,因而他們也指出“德育過程的本質是價值引導情境中道德學習主體的自主建構”[7],這種自主性是形成優良品格的必然途徑,也構成了美德的應有之義。品格的自主塑造,或者說個體品格的自主性具有至關重要的作用,離開了這種自主性,美德或者優良道德品格是不能生成的。

一個道德上的好人或者說具有美德的人,其價值絕不在于僅僅是遵守道德規范,而在于他能夠運用自身具有的實踐智慧來思考如何行動,而他的行動體現了他自身的動機,包含著他的情感和態度,其行為是其主體性的產物。因此,品格教育的目的應當是教育出具有主體性的道德主體,而不是簡單聽從道德規范要求的人。由此可見,品格教育的最終目的不是讓個體在生活中遵守道德規范,而是培養個體的道德主體性。道德對個體而言不是約束自身行為的鎖鏈,而是自身人格和自尊的實現。所以,“道德教育主體性價值的確立不僅是道德教育的本質內涵,而且也是培養全面發展的人的客觀要求,人的全面發展的核心就是主體充分、自由而全面的發展。新時期的道德教育應立足于主體的全面發展,即以人的全面發展作為道德教育改革的出發點和最終歸宿?!?[8]

從人的群體性上看,特定的人是生活在特定的國家、社群、文化等特殊群體中的人。因而,人的發展要表現在人處理同其群體內部和其他群體成員之間關系中。人的道德發展是對人本質的重要方面的實現。因此,在現實社會中,人的道德發展的內涵就要體現在一切社會關系中,要求人在一切社會關系中表現人的道德本質。具體地講,人要在政治、經濟、文化和日常交往等社會活動中具備處理好各種社會關系的能力。

絕大多數美德本身就是指向社會生活的,它們之所以為我們所稱贊,一個重要的原因就是它們有利于社會的良好運轉,有利于我們生活于其中的共同體乃至人類的延續和興旺。也就是說,我們進行品格教育的一個重要目的是使個體能夠很好地過一種公共生活,能夠有利于社會生活的良好運作。這是傳統美德倫理學的一個重要主張,正如赫斯特豪斯所言“如果缺少誠實,我們就不能通過合作來獲得知識以傳給下一代,使之茁壯成長;而正義與守信能夠使我們作為一個社會性的合作群體而運轉,這早就已經成為人們的共識?!盵3]209 從這個意義上講,這也正是我們現在提倡和踐行核心價值觀的重要原因。我們培養公民的相關品格,也正是為了社會的和諧,個體的幸福也只有在和諧的社會中才能真正得以實現。所以,“從社會的角度必須確認的是,當代中國德育的終極目的,只能是與和諧社會建設相適應的社會公民的培育?!盵9]

三、美德倫理學的品格教育路徑

美德的生成是以實踐生活為載體的,因而這就提示,我們的品格教育方式應當是貼近生活的;美德倫理對習慣的重視則向我們強調品格教育最終要落實到習慣中去;另外,美德倫理對于共同體作用的強調,則啟示我們品格教育需要一個強有力的提供有利外部環境的共同體的存在。以上三點構成了我們在美德倫理視野下進行品格教育的路徑。

(一)亞里士多德強調美德需要在實踐的生活中獲得

亞里士多德指出美德是“做出來的”,是我們在生活中“活出來的”。因而美德的培養要在生活中進行,要貼近生活。到了亞里士多德這里,倫理美德是對“我們應當如何生活?”這一問題的回應。美德源于生活,也用于指導生活,因此美德的培養歸根到底要回到生活中去。因此,按照美德倫理的觀點來進行的品格教育就類似于當代德育中的生活德育。品格教育應當立足于生活、在生活中進行、指導生活,最終為受教育者能夠過更美好生活提供人格支撐?;诿赖聜惱淼钠犯窠逃?,把受教育者的自我發展和美好生活作為根本,在此基礎上引導受教育者在生活中依靠自身的體驗和領悟,學會并自覺地在生活中養成優良品格。

具體而言,我們品格培養的生活化路徑主要體現為以下三個方面:一是我們培養優良品格不能脫離現實的生活,需要在生活的方方面面、點點滴滴中進行。道德和美德不是孤立于現實生活的,而是與我們各種具體而真實的生活情境相關,脫離情境的美德只是道德抽象物。二是品格教育要注重受教育者在生活中的情感體驗、感受和領悟。在品格教育的過程中,道德規范、美德條目等知識的灌輸只是品格教育的淺層次階段,而道德情感和美德的生成需要更深層次的生命體驗。品格教育不能離開個體自身的體驗,每個人都只能是基于自身的體驗去建構其倫理生活。這就需要個體在倫理生活中不斷地經歷和體驗倫理事件,需要時常在真實的切身倫理情境中進行理智和情感上的實踐,感受和領悟美德和生活的關系。讓他們從自己的世界出發,用自己的眼睛觀察社會,用自己的心靈感受社會,用自己的方式研究社會。三是品格教育最終要落實到指導學習者的生活,品格教育最終要求學習者“要能回到他自己的生活中去,用以解決他們生活中的問題,改變他們的生活、生活方式,提升他們對生活的認識、態度、價值觀等?!?[10]

(二)美德是一個反復實踐的過程,要依靠習慣培養來實現

亞里士多德主張,我們在能夠做某事之前,必須通過實踐來學習,正如我們通過建筑成為建筑師;同樣,我們通過做勇敢的行為成為勇敢的人,通過做公正的事成為公正的人。這就是說,一個人要真正成為有美德的人,必須進行美德實踐。所以,沒有品格的實踐就不會養成品格,也不會持續保持品格,更不會有品格的完善。因此,品格的實踐對于品格養成、維護和完善來說是必要條件。我們在沒有形成品格的時候就必須付諸行動,才有可能獲得品格。進一步講,個體需要經過反復的行為才能使所追求的品格目標固定下來成為行為習慣和心理定勢,成為品質。良好的行為習慣是養成優良品格的必要條件。那么,如何養成習慣呢?按照當代西方美德倫理學的一般觀點,習慣是“以某種特定方式行動的穩定傾向”,它是訓練的結果[11]。當然,通過道德行為習慣,個體獲得的不一定就是道德品格或者美德,因為道德品格還包括許多內在的因素,如道德推理、道德情感、動機等。但正如我們學習其他技藝一樣,比如,武術,初學者首先是學武術動作,之后才能通過慢慢體會和領悟來學會一套拳法的精氣神。同樣,個體學習者在兒童早期尚不理解道德規則以及與之相關的道德品格的深層意義,不明白道德行為的道德理由,也不具備道德推理能力和深沉的道德情感,最初只能是從行為上模仿,而不能等具備了這些復雜的能力之后再去進行道德實踐。所以,品格教育者必須先要求學習者在行為上服從道德規則或相關美德的行為要求,并在實踐中不斷體驗遵守規范的行為,在養成習慣之后,隨著個體認知能力的發展和體驗的豐富,個體就能通過自主的理性反思在知情意等方面形成特有的心理結構。

(三)根據美德倫理學主張的,美德的生成需要共同體的支撐,個體品格的形成需要社會外部環境的塑造和支持

個體品格是由政治、經濟和家庭生活塑造的,成為好人就要求我們能獲得適當的社會環境。美德乃是每一個個體都有能力去提升的事情。由于大多數個體容易受到外部環境的影響,故外部環境支持的作用就顯得尤為重要;同時,考慮到大多數人的實際情況,外部的社會環境對于個體道德品格將負有很大的責任。

共同體應當為其成員設定具有共識性的人格發展目標。社會制度一方面是基于人的需要而產生的;別一方面又具有促進人以及人性的發展,改善人性的職能。正如盧梭所言:“優良的社會制度是最善于改變人的本性的那種制度”。 [12]因此,我們培育公民美德,需要考慮社會政治、經濟等制度的配置問題。進一步說我們需要知道,我們要建構怎樣的社會制度來促進個體美德的提升??傮w上看,我們可從以下幾方面來談品格培養的制度環境的支持:

社會制度的支持首先體現在法制的完善上。社會成員在法制社會中才會形成遵守法律的觀念和習慣,才能自覺按照法律來處理社會事務。這將在很大程度上減少個體選擇不道德行為的情境和機會。其次,社會制度的支持還表現為保障公民個體權利與義務的對等,要公正地分配公民的權利和義務。一個社會的政治制度不能一味地強調公民個體對于社會的義務,還要保障公民的各種權利,如基本的人身權、受教育權、社會政治、經濟、文化等方面的權利等。撇開公民權利單向地談公民應盡的義務,這本身就是不人道和不現實的。更重要的是如果權利和義務不對等,公民個體將很難認同社會的政治制度及其倡導的美德,因而不會自覺地把美德的發展作為生活和行動的目標。

四、結論

基于美德倫理的品格教育不僅是一般地強調道德教育的重點在于個體良好品格的培養,它與一般品格教育的區別在于它以美德倫理的核心觀念和主張為基礎,較為系統地構建品格教育的目的和宗旨、方法和路徑。根據美德倫理關于美德與幸福關系的主張,品格教育的根本目的和宗旨是促進個體自身的幸福,這樣的品格教育對于個體而言更具有合理性和可接受性;同時,根據這一根本目的,我們確立品格培養的具體目標,即個體應具備的道德品格和道德能力。根據美德實踐性主張,品格教育則應注重教育方法的生活化,品格教育要落實到日常生活中去。根據美德與共同體制關系的主張,品格教育不僅要強調個體的主動性和能動性,還要重視共同體在制度上的支撐。由此可見,基于美德倫理的品格教育有著獨立的理論基礎和較為合理的理論主張,對于品格教育實踐有著積極意義,值得我們在實踐中進行探索。

參考文獻:

[1]SREENIVASAN. Gopal “Errors about Errors: Virtue Theory and Trait Attribution”[J].Lournae of Business Ethics,2002,111(441):47-68.

[2]亞里士多德.尼各馬可倫理學[M].廖申白,譯.北京:商務印書館,2003.

[3]ROSALIND HURSTHOUSE.On Virtue Ethics[M].Oxford:Oxford University Press,1999.

[4]阿拉斯戴爾·麥金太爾.追尋美德[M].宋繼杰,譯.南京:譯林出版社,2003:186.

[5]魯潔.道德教育的當代論域[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5:95.

[6]馬斯洛.自我實現的人[M].許金生,譯.北京:三聯書店,1987:96.

[7]檀傳寶.主體性德育——欣賞型德育模式論要[J].深圳教育學院學報,1999(4):14.

[8]梅萍.論道德教育的主體性與人的全面發展[J].武漢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03(4):510.

[9]檀傳寶.以專業的德育提升生活的品質——當前中國德育改革應該直面的十大課題[J].道德教育研究,2010(4):11.

[10]魯潔.再論“品德與生活”“品德與社會”向生活世界的回歸[J].教育研究與實驗,2004(4):21.

[11]BEN SPIECKER.Habituation and Training in Early Moral Upbringing[C]//David Carr and Jan SteutelVirtue Ethics and Moral Education.London:Routledge,1999:220.

[12]盧梭.論人類不平等的起源和基礎[M].李常山,譯.北京:商務印書館,1962:17.

猜你喜歡
社會制度品格教育社會生活
21世紀美國品格教育改革再出發:走向課程為本
小班幼兒品格教育的滲透方法
不同意識形態的社會制度對法律功能實現的影響
流動的時間,不確定的藝術
《西安晚報》廣告視野中的西安社會生活
馬克思主義信仰在構建中國和諧社會中的意義
如何培養學生的化學核心素養
開放教學,培養學生的語文素養
基于社會平等的社會制度建構理論辨析
不受羈絆的女性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