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淺析關于旅游經濟可持續發展

2016-10-14 22:52王衛
科學與財富 2016年28期
關鍵詞:可持續發展承載力

王衛

摘 要:在經濟全球化時代,旅游業在我國經濟發展中的作用日益突出。面對國際旅游市場的激烈競爭,結合我國旅游經濟發展現狀,要用科學理論來指導實踐,調整產業結構,完善旅游服務體系,合理開發和利用旅游資源,以提高旅游經濟總體競爭力,促進我國旅游經濟的健康可持續發展。

關鍵詞:可持續發展;旅游可持續發展;承載力

旅游是人類熱愛生活、崇尚和諧、頌揚和平、向往美好的重要體現,正日益在全球范圍內成為一種蔚為壯觀的人文現象,有力地帶動了各國經濟發展與社會繁榮。伴隨著我國經濟的騰飛和社會的全面進步,旅游越來越成為人們日常的生活需求,我國旅游業也迅速崛起。旅游業發展依托的是人文資源以及自然資源,因此被稱為“無煙工業”。然而,我們應該看到,旅游業在快速發展的同時也帶來了很多社會以及環境問題。因此,我們要認真面對目前旅游所存在的問題,找出旅游發展的正確途徑,使旅游實現可持續發展。

1 旅游可持續發展的思想來源及內涵

在人類社會的任何階段,我們似乎都不能否認發展的必然。以發展為目標的思想伴隨著人類從原始時代走向農業時代、工業時代直至信息時代。然而,回頭審視人類走過的路程,環視我們今天的生存環境,如夢初醒,發現自己已經犯下了一個極其嚴重的錯誤——生存環境被破壞??沙掷m發展的思想正是在這一覺醒中被提了出來。

盡管目前對可持續發展的定義尚未形成統一的表述,但其思想內涵的豐富性、內容的廣泛性已被公認。其核心內容:一是“發展”,發展既要滿足現實的需要,又不損害環境,殃及后代的需要;二是“協調”,協調社會、經濟、資源和環境之間的關系,是可持續發展的首要內涵;三是“限制”,一定時間、空間下的不可再生資源的數量、可再生資源的承載能力都是有限的;四是“公平”,公平包含了時間和空間兩個尺度。代際間,當代人和后代之間的公平;國際間,不同國家和不同區域間的公平。

可持續發展觀點是一種發展的哲學思想,適用于人類社會發展的各個層面。對旅游可持續發展的思考始于對旅游業概念的重新認識,尤其對下列一些觀點的糾正:①旅游業是無煙工業,不像其他產業那樣會對環境造成污染;②旅游業是低投入、高產出的勞動密集型產業;③旅游資源主要是由可再生資源組成,旅游消費基本是“感情消費”的過程,所以不存在耗竭的問題。

重新認識這些問題后,卻得出了完全不同的結論。 ①旅 游發展對旅游資源的是有影響的,因為隨著游客數量的增加,會產生大量的生活垃圾,對旅游地動植物的生活會產生影響;②由于沒有將對旅游資源的消耗納入旅游產品成本中,所以計算出來的旅游產品成本是不真實的,這就是為什么目前很多人都認為旅游業是低投入、高產出的勞動密集型產業;③認為旅游資源是可再生的,不會存在耗竭問題,這種觀點也是片面的。例如,傳統文化一旦變為旅游資源,游客與當地居民之間無意識的文化交流必然增加,傳統文化必然會逐漸被同化,已不是原有形態的真實再現。解決這些問題的唯一方法就是實現旅游的可持續發展。

旅游可持續發展是指在不損害環境持續性的基礎上,既滿足當代人高質量的旅游需求,又不妨礙滿足后代人高質量的旅游需求;既保證旅游者的利益、旅游地居民的利益,又保證旅游經營者的利益,實現旅游業的長期穩定和良性發展。它的實質是指人與人之間、人與自然之間的互利共生、協同進化和發展,包括自然、經濟、社會的可持續發展三個基本方面。

2 實現旅游可持續發展的關鍵——旅游環境承載力

一個旅游地所能容納的游客人數是有限度的,由于游人的過度密集會引發環境、經濟和社會矛盾,乃至影響區域旅游業的可持續發展。所以旅游可持續發展的關鍵就是旅游環境承載力限制的問題。這里所談的旅游環境,不是指單純的自然環境,而是一個包括了社會、經濟、自然環境在內的復合環境系統。旅游環境承載力是針對某一旅游地,在不破壞生態環境、滿足旅游者心理感應氛圍——最低游覽要求的情況下,該旅游地所能容納的游客的最大數量。一個旅游地的環境承載力是由多個方面共同組成和確定,其中主要包括:

2.1 經濟承載力某一旅游地綜合承載能力大小取決于旅游經濟條件,即滿足游客的衣食住行等基本生活條件。經濟承載力主要包括主副食供應、旅館床位、水、電、煤氣、熱力、電話、交通車輛、停車場等諸多方面的供給水平所能承載的旅游者人數。

2.2 生態環境承載力

指在不影響旅游地自然生態環境退化的前提下,旅游地所能容納游客的最大數量。

2.3 資源空間承載力

由于旅游者對旅游資源的欣賞具有時間、空間占有的要求而形成的某一時段內(如一天)的游客承載數量,稱為資源空間承載力。

2.4 社會承載力亦稱社會心理承載力,指在不影響當地居民的生活和社會關系的前提下,旅游地所能接待來訪游客的最大數量。

作為一個綜合的概念,旅游環境承載力取決于根據不同的旅游環境要素內容劃分的各承載分量值的大小。它本質上是對旅游環境系統組成與結構特征的綜合反映,決定著旅游業可持續發展的規模極限,體現的是“量力而行”的發展原則。

3 旅游可持續發展的對策

3.1 加強政府對旅游可持續發展的宏觀指導

加強政府對旅游可持續發展的宏觀指導,主要包括強化旅游部門在旅游管理中的權威和作用,健全旅游管理部門的機構和職能以及完善旅游市場。要統一規劃,統一管理并接受嚴格的監督,建立起一整套的旅游資源開發審批制度,加大對旅游資源的保護力度。同時也要發揮市場機制的積極作用,防止盲目競爭,規范旅游市場,促進旅游業的有序發展。

3.2 加強旅游地的生態建設和管理盡可能的將高新技術成果運用到旅游業發展上,保護旅游資源和生態環境,使旅游可持續發展建立在旅游資源可持續利用的物質基礎之上。

3.3 加強法制管理

沒有法律的約束,旅游活動在滿足當前需求和考慮長遠利益之間,就缺乏行為規范,就會導致對資源的掠奪性使用。因此要大力加強普法宣傳,提高全民意識,制止掠奪性開發,使旅游可持續發展的觀念深入人心。

3.4 提高公眾的環境意識旅游和旅游業主要還是一種大眾參與的活動,旅游活動涉及旅游者、旅游從業人員和當地居民,因此,這三者是否具有環境保護意識,對能否實現旅游可持續發展具有決定性的影響。

3.5 提高旅游服務人員的素質

要保證旅游可持續發展目標的順利實現,在做好其他工作的同時務必提高我國旅游從業人員的文化素質和專業素質。當前我國旅游從業人員的素質與國際旅游從業人員的素質有很大差距,如,文化層次偏低。旅游企業可通過培訓來加強旅游從業人員的素質。通過培訓,給員工不斷灌輸旅游可持續發展的知識,使其切身感受到當前旅游資源所面臨的問題,為其在今后工作中向旅游者宣傳旅游可持續發展觀點打下了良好的基礎。

總而言之,隨著經濟發展,我國旅游業的發展將面臨巨大的挑戰和競爭壓力,只要政府能夠對旅游業加強管理和引導,旅游企業不斷加強自身建設,在競爭中尋求發展,促進我國旅游業和旅游經濟良性、蓬勃的發展,相信中國在未來的旅游業發展中,必將成為世界上旅游經濟大國之一。

參考文獻:

[1]劉偉,袁越.論旅游業的可持續發展[J].廣州市財貿管理干部學院學報,2003(3).

[2]謝亞男.論旅游業可持續發展[J].湘潭大學學報,1999(3).

[3]田道勇.淺談旅游可持續發展[J].人文地理,1996(2):12-15.

猜你喜歡
可持續發展承載力
再生混凝土抗剪鍵接縫受剪性能及承載力計算
我國對外貿易促進經濟發展的研究
江蘇省出口產品結構優化升級
中小家族企業可持續發展的對策研究
全球資源治理中的中國角色與愿景
新型農村金融機構的可持續發展
CFRP-PCP板加固混凝土梁的抗彎承載力研究
PVA-ECC抗剪加固帶懸臂RC梁承載力計算研究
基于SAP2000的光伏固定支架結構承載力分析
潛艇極限承載力計算與分析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