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英漢口譯教學中翻轉課堂與傳統教學模式銜接研究

2016-10-14 03:10張健
科學與財富 2016年28期
關鍵詞:口譯傳統教學模式

張健

1、研究背景

隨著現代信息教育技術在中國的迅速發展,我國在近幾年開始了一系列的教育教學改革,其中,翻轉課堂教學已是我國教育改革的大勢所趨。我國《教育信息化十年發展規劃(2011-2020年)》指出,“教育信息化的發展要以教育理念創新為先導,以優質教育資源和信息化學習環境建設為基礎,以學習方式和教育模式創新為核心”。然而,在全國上下風風火火的進行教學模式改革時,其背后潛藏的確實諸多急待解決的問題,其中,主要問題就是如何在新的教學模式下,轉變教師的教學理念和學生的學習理念,讓翻轉課堂不再流于形式。關于這兩點,落實到教學實 踐過程中,則具體表現為很多教學者對于翻轉什么,堅守什么,并沒有形成清晰的認識,因此,我們目前仍有許多問題需要探討。

2、翻轉課堂

翻轉課堂也稱“顛倒課堂”,譯自術語“Flipped Classroom ”或“Inverted Classroom ”。翻轉課堂理念最早由美國科羅拉多州落基山“林地公園”高中的兩位化學老師和正式提出(張 金晶、王親、張寶輝,2012)。目前,國內外教育學者從實施流程的角度和學習本質過程兩個方面出發,對翻轉課堂的內涵進行了基本的界定,其主要內容是指:傳統的學習過程一般包括兩個基本階段——只是傳授階段和只是內化階段。而翻轉課堂則是徹底顛覆了這兩個階段,課前學生通過自學教學視頻完成知識的傳授,課堂上學生通過各種教學形式完成只是的內化。但是這種界定并沒有明確給出翻轉課程的判斷標準,是不是學生首先在課前自習、上課討論就算是翻轉課堂?事實并非如此,因為在翻轉課堂中,課前的知識傳授需要達到甚至超過傳統課堂中教師灌輸式講授的教學效果,才算完成了只是的傳授階段,進入知識內化階段。所以,判斷一堂課程是否翻轉成功的標準,應該是學生在課前的學習情況達到了傳統課堂中教師講授的效果和課堂中學生完成了本次課程內容的內化。

3、如何在口譯教學過程中實現翻轉課堂與傳統教學模式的銜接

3.1翻轉課堂與傳統教育理念的銜接

中國傳統教育一向注重教師的主導作用,提倡教師是整個教學過程的中心和主體,認為教師在教學環節中的主要作用就是傳道、授業、解惑。但是翻轉課堂卻強調的是學生的學習主動性,學生在整個學習環境中變成了學習主體,而教師的主要作用則變成了引導。從這一點來看,視乎翻轉課堂教學模式完全顛覆了中國的傳統教育理念,兩者的著力點不僅大相徑庭,甚至可以說是完全相反。這也是為什么目前中國在教學模式改革中,一些支持翻轉課堂的教師強調先進教育技術和學生的課外自學,但是卻忽略了整個教學過程中教師所起到的重要作用,進而衍生出一些所謂的“鼠標教授”。而另一部分反對翻轉課堂教學模式的教師則完全抵先進教育技術,不承認學生具備自覺的學習積極性,仍然強調老師在課堂上“一統天下”的教學模式。事實上,這兩種情況都是誤解了翻轉課堂和傳統教學模式而導致的。而要想做到真正的課堂翻轉,我們首先就必須清醒的認識到:翻轉課堂,同樣是教學模式的一種,只要是教學模式,就離不開教師,因此它和中國傳統教育理念并不是相悖的,也就是說,即便是在翻轉課堂教學模式中,教師的作用仍然是先進教育技術不能替代的,只不過是教師的教學手段和教學方法起了變化而已。況且在中國,學生在學習過程中對于教師的依賴程度,在目前來說是非常嚴重的,要想讓學生突然脫離老師轉而進行完全自主性學習,這根本不符合我國的實際情況,一味的模仿外國教學模式,只會讓我們的教學變得不土不洋,走上歧途。

因此,筆者認為翻轉課堂要在中國站穩腳跟,就必須和中國的傳統教育理念、中國的具體國情進行銜接。這就意味著單方面強調教師為主體或者學生為主體都是片面的,在具體的教學實踐過程中也基本上是不可能實現的,只有在同時注重了教師的引導作用和學生的能動作用的情況下,我們才能真正的做到有效的教學,真正做到翻轉課堂。

3.2翻轉課堂與傳統教學方法的銜接

目前,我國的英漢口譯教學大多在語言實驗室中進行,教學內容則主要是題材訓練或口譯技能訓練,基本上采用的是統一、固定的教材.在課堂講練中,多數采用的教學方法是自己朗讀課文或有關材料,或先放兩遍磁帶,要求學生速記,并輪流逐句翻譯,教師講評。這種教學模式可以說是我國傳統教育理念在實際教學過程中的充分體現。但是我們可以看到,這樣的教學模式無法讓學生的主觀能動性得到發揮,只能被動接收教師的灌輸。而另一方面,現在流行的“MOOC”在許多高校實行的實際情況則是學生各種掛機,各種網絡抄襲成風,造成自學模式成為形式,這一點在口譯教學中更是表現突出,教師課堂布置的口譯練習任務,學生可以課后輕而易舉的在網上利用各種途徑和各種軟件來獲取答案,最后學生做的,只是將答案背下來,下節課敷衍老師。因此,要讓翻轉課堂教學模式在口譯教學中真正發揮其作用,就不能忽略教師的重要性,甚至要更加注重教師在整個口譯教學過程中的主導作用,只是這種所謂的主導不再是傳統教學模式中的滿堂灌模式,而是轉變為“積極引導、充分交流、嚴格督查”。

“積極引導”:教師在課前必須要做大量的準備工作,教師在這個環節,必須認真去了解每個學生的實際情況,根據每個學生的能力高低來制定不同的教學目標,并對其進行相應水平的訓練,這樣才能提高教學的有效性,從這一點來看,翻轉課堂和我們傳統教學中強調的“因材施教”是一致的。

“充分交流”:必須對學生完成任務的整個過程進行嚴密的監控,這樣做的目的一是保證學生是憑借自己的努力在完成學習任務;二是讓學生意識到完成學習任務的過程也是課堂教學的延續,能夠自覺主動的去探索和研究學習任務中出現的重點和難點;三是讓教師能夠對學生的實際情況有深入的了解,以便進行及時的引導和教學任務深度、難度的調整。

“嚴格督查”:在此環節中教師可以要求學生利用視頻、音頻等先進手段,把整個學習過程都錄下來,并在課堂檢查時進行播放和點評,這樣既可以讓學生充分的認識到自己在完成過程中存在的問題和不足,也可以讓教師看到學生是如何一步一步的完成學習任務的。

4、結語

總之,翻轉課堂在進入我國教學實踐后,還面臨著許多的問題,我們一方面要看到其先進性,另一方面又要看到我國目前實際教育情況,不能一味的抵觸翻轉課堂這一先進教學模式,也不能一味的照搬外國那一套,只有將其和我國的具體國情相結合,研究出一套符合我國教育實際,具有中國特色的翻轉課堂教學模式,才能夠真正達到讓我們的教學更上一層樓的目的。

參考文獻

[1] 金陵,“翻轉課堂”翻轉了什么?[J].中國信息技術教育2012, (9):18.

[2] 杜悅,“翻轉課堂”翻轉什么堅守什么——有關“翻轉課堂”的一線觀察[N].中國教育報,2014-4-9(第006版).

[3] 胡加圣,靳琰. 教育技術與外語課程融合的理論與實踐研究[J]. 中國電化教育,2015(4).

猜你喜歡
口譯傳統教學模式
群文閱讀教學模式探討
飯后“老傳統”該改了
同樣的新年,不同的傳統
老傳統當傳承
口耳相傳的直苴賽裝傳統
中外口譯研究對比分析
EAP視聽說對英語口譯關聯遷移的增效性——以交替傳譯為例
“一精三多”教學模式的探索與實踐
“導航杯”實踐教學模式的做法與成效
5E教學模式對我國中學數學教學的啟示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