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微課設計、開發與應用》課程案例庫的構建研究

2016-10-18 02:55張霞黃江濤
中國教育信息化·基礎教育 2016年9期
關鍵詞:教育碩士現代教育技術微課

張霞+黃江濤

"

"

摘 要:文章基于教育碩士現代教育技術方向的培養需求,提出了構建《微課設計、開發與應用》課程案例庫的設想,并依據教育碩士和該課程的特點進行了可行性分析。作者從案例庫構成、案例選取、平臺選取這三方面對案例庫的構建方案進行分析,提出三點結論:第一,課程案例庫應由“硬件”和“軟件”構成;第二,可通過“借助公認的優質微課案例”和“自主開發本土化微課案例”兩種途徑來獲取微課案例資源;第三,選用哪個平臺更適合課程案例庫的運行還有待研究。

關鍵詞:現代教育技術;教育碩士;微課;課程案例庫;分析

中圖分類號: G434 文獻標志碼:B 文章編號:1673-8454(2016)18-0050-03

教育碩士作為高等教育的高層次人才,理應承擔起傳播先進教育理念和前沿知識,促進創新教學的責任,相比學術型研究生,教育碩士與職業、行業的結合更加緊密?!?】隨著時代和信息技術的不斷發展,社會和學校對“現代教育技術”教育碩士的培養提出了更多與時俱進的技能要求,面對這些不斷拔高的要求,課程案例庫的建設有助于深化教育碩士的教學改革,提升其理論與應用相結合的能力?!?】那么,在培養“現代教育技術”教育碩士的過程中,《微課設計、開發與應用》課程案例庫是否具備建設的必要性和可行性?在設計課程案例庫的構建方案時需要注意哪些方面?本文將基于教育碩士現代教育技術方向現階段的培養需求,對課程案例庫的構建方案進行分析。

一、“現代教育技術”教育碩士的培養需求分析

教育碩士現代教育技術方向主要面向中小學信息技術教師開設,旨在“培養具有現代教育觀念和教育、教學及科研能力,具有較高水平從事中小學信息技術教學及教學信息資源開發與應用的骨干教師”,【2】使其能夠適應基礎教育改革對高層次專門人才的要求,切實提高教育碩士人才培養質量。信息技術教學、教學信息資源開發與應用等是該專業的主要研究方向?!?】然而,隨著微時代、創客時代、網絡化時代的到來,各種新技術新媒體的涌現,也開始波及基礎教育領域,對中小學信息技術教師的信息化能力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為適應時代、社會和學校對微課創作能力的需求,應將微課的設計、開發與應用能力作為培養“現代教育技術”教育碩士的核心技能之一,而如何培養成為關鍵所在。

二、構建《微課設計、開發與應用》課程案例庫的可行性分析

通過分析教育碩士的特點和《微課設計、開發與應用》課程目標可知,構建課程案例庫是培養其微課設計、開發與應用能力的有效途徑之一。

1.教育碩士的特點分析

“現代教育技術”教育碩士一般為中小學或中職信息技術教師,相比剛畢業的本科生,他們在學習特征、教學經驗、教研基礎等方面表現出不同的特點。首先,他們具有較強的自學能力?!?】教育碩士既是學生又是教師的“雙重角色”,使其在學習主動性、思考獨立性、活動參與性、目標指向性上表現得更強,他們會根據實際工作和學習需要,通過互聯網、手機應用、書籍、期刊等各種途徑,積極主動、明確地搜索資料,進行自學。他們更善于制定學習計劃,自定步調地進行學習管理和監控,對導師的依賴性較小。其次,他們具有豐富的教學與管理經驗?!?】教育碩士大多數是從事過教育教學和管理的一線教師,借助過去的實踐經驗,他們更容易發現教學和管理中存在的問題,并在問題意識的驅動下進行深入思考和學習。另外,他們還具有較為豐厚的教研素材?!?】雖然教育碩士沒有接受過系統的教學研究指導,在教學科研方法的理論和應用上較為薄弱,但是豐富的實踐經歷卻為他們日后的教學研究提供了不可替代的教研素材。在教研方法的學習上,應對教育碩士稍加指引和培養,幫助他們將日常教學經驗轉化為教研選題,在教學中進行教研,在教研中開展教學。

2.《微課設計、開發與應用》課程分析

《微課設計、開發與應用》是一門集理論性、實踐性和應用性于一體的綜合性課程,涉及微課的時代背景、核心價值、設計原則、制作技術、支撐平臺、應用方案等各方面內容,要求學習者具備一定的教學設計能力和多媒體資源開發能力。該課程不僅要提供關于微課的經典內容和前沿發展成果,還要提供創作微課的大量設計原則、技術工具、制作技巧、應用方法等,從而達到理論與實踐相結合的目的。

3.構建課程案例庫的可行性分析

鑒于教育碩士和該課程的特點,構建課程案例庫具有一定的可行性。首先,鑒于該課程的綜合性特點,案例教學是較為理想的教學方式,它能使理論與實踐更好地銜接,而構建課程案例庫能有效集中大量優質資源,為各知識點的講授提供相應案例,直觀、生動的案例有利于調動學生的學習積極性和參與性,使他們跟隨案例引導進行思考和解決問題,從而提升其綜合分析問題、解決問題等高階思維能力。其次,鑒于教育碩士具有豐富的教學、管理經驗,通過案例教學這種靈活、開放的方式,基于不同教學經驗的教育碩士會從同一案例中獲得更多不同的理解,有利于彼此之間的思想碰撞、智慧生成,而具有較強自學能力的教育碩士也更適合在這種開放互動的環境中學習和思考。

三、《微課設計、開發與應用》課程案例庫的建設方案分析

1.案例庫的構成分析

《微課設計、開發與應用》課程案例庫應由“硬件”和“軟件”兩大部分構成。案例庫的“硬件”是指支撐案例庫運行的系統平臺,它宛如承載物體的容器,主要用于分模塊存儲、展示、管理和維護集成的案例資源,并為用戶提供交流互動和上傳下載的功能。案例庫的“軟件”則是指填充了整個案例庫的各類資源,我們將這些資源稱為對象或元素,其中包含靜態元素(原有對象)和動態元素(產出對象)。靜態元素是指教師課前上傳到案例庫中的各類案例資源,每個案例均由微課、與微課匹配的教學設計、學習任務單等形式的資源構成,動態元素則是指經過案例學習和討論,由學習者生成的討論結果、學習反思和上傳的微課作品等,也稱為產出對象。在這里,“硬件”就好比案例庫的骨架,“軟件”就好比案例庫的血肉,兩者融合才能構建出一個“健康”、“鮮活”和可持續的案例庫。

摘 要:近年來,非正式學習越來越受到教育學者的重視,而其中的一種——碎片化學習,也越來越被關注與研究,作者在介紹了碎片化學習的內涵與特征后,結合時下最火的平臺——微信公眾平臺,分析了它對碎片化學習的支持以及存在的問題,并提出了一定的思考與建議。

關鍵詞:碎片化學習;微信公眾平臺;非正式學習

中圖分類號:G434 文獻標志碼:A 文章編號:1673-8454(2016)18-0027-03

一、引言

隨著移動互聯網技術的迅猛發展,以及新技術的支撐,出現了一種新的媒體形態——新媒體。它迎合人們的碎片化時間,滿足人們的隨時交互以及個性化需求,在改變人們生活方式的同時,對人們的閱讀方式、學習方式產生了一定的影響,在這種時代背景下,人類開始逐步進入碎片化學習時代。

微信公眾平臺是在微信基礎上衍生出來的新功能板塊,它借助微信這個平臺,利用自己的優勢,成為目前很受歡迎的功能模塊。同時,調查表明,每天都會有高達90%的人會對其內容進行閱讀。同時,由于低成本的資源開發、高速率的信息傳播、廣泛的受眾影響面、多樣化的內容等特點,使其成為碎片化學習的有益形式,實現了隨時隨地的碎片化學習。

二、碎片化學習

1.基本內涵

與碎片化學習相關的有很多術語:碎片化時間、碎片化閱讀、碎片化時代、碎片化思維、碎片化內容等等。但是它們都有共同的特點就是“碎片化”,“碎片化”原意為將完整的東西破成許多碎塊?;诖?,筆者認為,碎片化學習可以體現在:

(1)學習內容的碎片化。碎片化的學習內容是相對于系統的知識,它是大數據時代下零散的、碎片化的學習內容。隨著網絡時代的到來,學習內容不僅僅局限于傳統書本上的知識,學習內容以碎片化的形式,分布在各個地方,雖然它很難做到全面、完整,但是其借助快捷、及時的移動學習工具,使得學習者不斷獲得新的知識。

(2)學習時間的碎片化。碎片化的學習時間是指日常生活、學習、工作之外,零散、不宜深度思考的時間。這些時間雖然很短,但是卻能讓學習者做完一道題、瀏覽完一個新聞、看完一個單詞等等。此外,這種處理碎片化時間的學習已經成為很多人在等公交、坐地鐵、餐桌旁的學習方式。碎片化的學習時間個性化、零散化、差異化,不具備固定的時間段等等特征,是進行碎片化學習的基礎。

(3)學習空間的碎片化。碎片化的學習空間是指學習空間不受時空的約束,不僅僅是傳統的教室,也可以是虛擬學習社區等等。它是一種零散于任何時空的碎片化學習和非正式的學習,對于學習者構建終身學習體系有一定的作用。

綜上所述,筆者認為碎片化學習就是利用碎片化時間,在碎片化的空間對碎片化的內容進行學習的過程。

2.特點

(1)靈活性:碎片化學習無論是將學習內容碎片化,還是學習時間碎片化,對于學習者而言,都具有很高的靈活性,學習過程是可控的,學習者可以根據自己的情況靈活地進行學習,使其不再受時間空間的限制,它可以很好地彌補正式學習的缺陷。

(2)個性化:碎片化學習相對于傳統的課堂正式學習而言,它是一種個性化的非正式學習,學習者根據自己的興趣,有針對性的、有選擇的、個性化的進行學習。

(3)高效率:在分割學習內容之后,由于單個碎片內容的學習時間較短,在學習者的認知水平上,可以保障學習者的學習興趣,使其很快接受這些知識。因此在學習效率上,有了很大的提高。

三、微信公眾平臺對碎片化學習的支持

微信公眾平臺是騰訊公司在微信的基礎上推出的針對各類團體和個人的信息推送平臺,分為:公眾號和訂閱號。微信公眾平臺具有群發推送、自動回復、分享收藏等功能,可以實現資源內容的精準推送、關鍵詞回復和知識收藏分享,學習者無需下載便能在微信公眾平臺中瀏覽并保存學習資源。

1.微信公眾平臺廣泛的影響力是碎片化學習的基礎

微信作為一個實時通訊軟件,其用戶量非常大。在2016年微信公布的業績報告中顯示,截至2015年第一季度末,微信每月活躍用戶已達到5.49億,其中25%的微信用戶每天打開微信超過30次,55.2%的用戶每天打開微信超過10次。同時微信公眾賬號總數已超過800萬個。由此可見微信公眾平臺具有很大的用戶基礎和影響力,這就為學習者碎片化學習提供了非常好的基礎。

2.微信公眾平臺便捷的傳播是碎片化學習的載體

微信公眾平臺具有便捷、快速的信息傳播功能。一方面,只要是有網絡的地方,學習者就可以對平臺內容進行學習,不受時間和空間的限制。另一方面,學習者可以通過收藏和分享的功能,將學習內容進行傳播,以其達到與共同愛好者的交流互動。

3.微信公眾平臺個性化的推送是碎片化學習的關鍵

用戶根據自己的興趣愛好,添加相應的公眾號,公眾號則在后臺對用戶進行分組,對用戶進行更加個性化和精準的信息推送。這種個性化的推送也正是碎片化學習的特點。

4.微信公眾平臺多樣化的內容為碎片化學習提供了資源

微信是集圖片、文字、動畫、語言等為一體的傳播的。管理者可以將內容通過精心的設置,將內容多樣化的呈現給用戶,不僅可以提高學習者的興趣,而且可以便于學習者進行學習。

四、微信公眾平臺下碎片化學習存在的問題

1.基于微信公眾平臺的碎片化學習資源不易形成系統的知識

碎片化的學習資源往往具有以下特征:它們往往是一些事實的集合而非邏輯的;它們往往大量簡化了推演過程;它們往往將多路徑簡化為單一路徑;它們往往不夠嚴謹、全面。簡而言之,碎片化的學習資源為了達到易于習得的目的,通常會顯著降低認知成本,最明顯的方式就是:將復雜的事物簡單化。它們往往只說明事物表面的東西,導致我們在學習的時候總是“知其然而不知其所以然”。而如果我們長期地接受這些碎片化的信息,而不加思考,只會使我們僅僅沉浸在獲得了某一新知識的喜悅中,思維變得很狹隘,因此其不易形成系統的全面的知識。

猜你喜歡
教育碩士現代教育技術微課
微課在幼兒教育中的應用
微課在高中生物教學中的應用
微課在初中歷史教學中的應用
協同創新中教育碩士導師團隊建設對策
教育公平視角下教育碩士專業學位研究生教育質量保障研究
基于參與式工作坊的模式:實踐取向小學教育專業教育碩士培養的探索與研究
現代教育技術下的新型大學英語教學模式理論框架初探
教育碩士開展案例學習的有效途徑與方法
與“微課”的首次親密接觸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