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幼兒教師環境資源開發和利用能力培養研究

2016-10-31 17:57李麗
成才之路 2016年29期
關鍵詞:資源利用環境教育培養

李麗

摘 要:幼兒園環境教育園本化,要求教師具備把環境資源有機吸納到教育活動中,開展一系列富有地方特色的環境教育活動的能力。教師要建立正確的資源觀,重視資源開發過程中實踐智慧的養成,要以問題為突破口進而解決問題。

關鍵詞:幼兒;環境教育;教師;資源利用;培養

中圖分類號:G615 文獻標志碼:A 文章編號:1008-3561(2016)29-0064-01

“為全球著想,從當地做起”,從身邊的小環境現象推及共同性的大環境的問題,是開展環境教育的重要途徑,“本土化”成為開展環境教育必要的原則和理念。對幼兒園來說,“本土化”意味著實現“環境教育園本化”,即根據幼兒園自身的條件和資源,合理開發和利用,開展適宜、有效、個性化的環境教育。讓周圍資源與孩子建立一種對話關系,是實現盧卡斯“三位一體”環境教育模式的重要方式,而實現幼兒“在自然環境中感受、體驗、主動建構”,需要實施幼兒環境教育的主體之一——教師具有對環境資源進行開發和利用的能力。教師需通過審視和選擇,把周圍的環境資源有機吸納到幼兒環境教育活動中來,使其成為物化的環境教育內容或方式,開展一系列有特色的園本化環境教育活動。

一、教師要建立正確的資源觀,重視對周圍資源的管理和利用

教師資源觀的建立須納入幼兒園的管理范疇,利用幼兒園的整體力量,層層推進,上下結合??赏ㄟ^專家講座、自主學習等方式,幫助教師明確開展環境教育活動的目標、內涵和價值,了解有關資源的知識,建立正確的資源觀。一是對幼兒園周圍資源實行登記和定期調查、更新制度。組織教師定期調查幼兒園周圍一公里之內有哪些環境資源,這些資源可以開展哪些活動,已利用了哪些,哪些可以進一步開發等。二是做好園內資源的開發和利用。對于園內資源,可以根據環境教育的要求有目的地創設,也可以進行再改造,使之更好地實現“在環境中的教育”。三是以開放的態度建立資源開發和利用的支持系統。對可利用的資源,由專人負責聯系對外接洽、與社區共同營造良好的互動環境。

二、重視教師實踐智慧的培養,促進資源開發和利用的良性循環

教師資源開發和利用的能力是在豐富的環境教育實踐中形成的,實踐智慧是教師教育智慧的核心。重視教師實踐智慧的培養,就是要求教師以個性化、獨特性的智慧來開發和利用資源。一是尊重教師在資源開發和利用過程中個人的經驗和風格。每個教師由于生活經歷、學習經歷、對資源的敏感程度、資源利用的出發點等不同,因此,在具體的資源利用過程中具有明顯的個人風格和經驗。只要有利于環境教育的開展,都應給予尊重,以此培養教師獨立思考的能力。二是通過多種途徑開展交流活動,在共同的行動和研究中提高教師的能力??梢酝ㄟ^提供交流平臺,讓教師進行交流和學習,傳遞自己個性化的資源開發和利用的經驗。如“將同一資源設計成不同的環境教育內容”“同一內容中不同資源的利用”等設計征文賽、“你說我說”辯論賽、“實戰演習——一次資源開發和利用的教研活動”“案例——碰撞——影響”為主題的一課多研觀摩活動等,這些活動立足于教師的教育實踐,話題以教育實踐中的經驗、疑問為主,提倡同伴互動。三是教師要向學生學習,在學生的活動中尋找資源利用上存在的問題,可通過“每日一記”“觀察分析”“與專家面對面”等形式,了解學生的喜好,反思資源利用情況,調整資源利用的思路,找到資源利用的規律,從而促進資源開發和利用的良性循環。

三、以解決問題為突破口,提高教師資源開發和利用的能力

提高教師資源開發和利用的能力,應從活動中存在的關鍵問題和環節入手,以解決問題為主要目的開展活動,從而激發教師的主動性。一是打破資源利用設計中的思維定式,拓展教師在資源開發和利用中的思路。思路若局限于資源的普通特征,易造成資源開發和利用的創新性不夠。如面對大樹,很多老師局限于對樹葉的觀察、比較、分類等活動,缺少更富創意的設計。其實樹葉可以做很多有趣的活動:面對千姿百態的樹形,可以做“樹之舞”活動,開展美術欣賞、身體造型活動;可以利用與大樹相關的事件開展活動,如面對街道旁白色的梧桐樹干,學生們很驚奇:為什么換“皮膚”了?幼兒園要裝修,可以組織學生以爬山虎要不要除掉為議題開展“要綠墻還是要石墻”辯論賽,分班對抗,并把意見向園方傳達,為園方決策提供參考意見。二是提高對資源進行優化組合的意識和能力。優化包括對環境資源有選擇地進行利用、改造,特別是對園內環境,可以根據教育需要對環境進行再改造,不斷補充、豐富和完善,使其成為教育的有效資源,真正實現環境教育。組合可以對資源進行綜合利用,使資源之間建立起聯系。教師在資源的優化組合上,要多問一問“還有更好的嗎”“還可以再利用嗎”“這是最合適的嗎”等。通過不斷反思和研討,使得資源利用與對幼兒進行環境教育的要求達到最佳匹配。

四、結束語

總之,教師具有較高的環境資源開發和利用的能力,才能因地制宜地開展環境教育活動。提高教師環境資源的開發和利用能力是一項系統工程,需在實踐中不斷積累和實踐。只要堅持“人本性”和“有效性”原則,資源開發和利用一定能在環境教育活動中凸現特色,真正實現“在環境中的教育”。

參考文獻:

[1]梁瑞雪.我國不同時期幼兒園社會教育特點研究[D].首都師范大學,2013.

[2]趙海燕.幼兒園鄉土教育的價值及內容選擇[J].學前教育研究,2012(02).

猜你喜歡
資源利用環境教育培養
森林資源保護利用存在的問題探析
高校環境教育非課堂教學模式的探索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