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X公司生產現場改善

2016-11-05 18:46王巧
企業導報 2016年20期

王巧

摘 要:本論文主要利用魚刺圖結合企業自身的具體情況和具體的案例分析了阻礙物流發展的因素。能夠在一定程度上引起人們的關注和思考,讓更多的企業意識到自身發展存在的問題,從而能夠采取有效的措施解決這些問題,以期從一定程度上促進現場改善。

關鍵詞:魚刺圖;現場改善;ECRS法

一、現狀分析

X公司作為電子產品制造企業,擁有著先進精湛的制造加工工藝,相對良好的生產環境,嚴格的管理體系,是國內名列前茅的優質企業。但在生產車間內部仍舊存在不良問題,如生產效率、線平衡率偏低、layout布局不合理、室內物流路線設計不當等問題,這些不良問題都將是提高生產成本,降低公司利潤率的主要因素。本文將主要針對生產效率,線平衡率偏低的問題做案例分析。

二、案例分析

(一)生產線改善前狀況分析。以下案例敘述均為X北五廠區四層車間生產現場,此生產車間的固定客戶是微軟,近兩年來生產的產品多數為鍵盤,同樣我工作期間所接觸的生產線體主要也是生產制造鍵盤。本節案例中所談到的生產線平衡是機種名稱為SHAW的生產線。SHAW為2014年八月份接下的新訂單,從商談接訂單,到確定制程再到投產經歷了6個月的時間,由于訂單量較大,經過生管部門及IE部門計算后確定了生產線數量,在進入到正式進行量產之前,需要經過試生產,稱為

PRE-PV,即按照量產的形式少量生產,用以檢驗產品質量,下面將對SHAW機種PRE-PV階段的生產線平衡作分析。

根據PRE-PV階段的試生產,可以得出初步的生產線生產狀況,根據實測各站工時可以總結如下:計算生產線平衡率:平衡率(L/B)=(各工序時間總和/(工站數*瓶頸工序時間))*100%=(∑ti/(工站數*CT))*100%,得出目前生產線線平衡率L/B=78%,CT=46s??梢詮闹杏^察到整條產線工時嚴重不均衡,出現了高峰低谷的形狀,也可以說是木桶效應,以至于造成L/B偏低,產能降低,效益下降的后果。

總結目前的產線面臨的主要問題是:產能偏低,線平衡較差。根據生產線的實際情況,下面來分析造成目前問題的原因。原因分析:現場主要存在的生產因素為人(man)機(machine)料(material)法(method)環(environment)五大因素,除以上五個主要因素外,還有其他例如信息、制度等因素影響著生產工時,這里我們主要從4M1E五大因素來分析影響產能和線平衡率的原因。具體如下:(1)從人(M)方面分析:可以觀察到工時偏高的站別大多為人力組裝站。(2)從機器(M)方面分析:山積表中同樣觀察到有些機臺運作站別工時也存在偏高現象。(3)從原料

(M)方面分析:可以分析是否由于組裝材料存在問題,影響組裝工時,所以造成工時過高。(4)從組裝方法(M)方面分析:是否由于組裝工序及組裝方法有問題。(5)從生產環境(E)方面來分析:是否是由于生產線5S環境較差,物料擺放位置不妥,因此影響員工操作,造成組裝工時過高。從人、機、料、法、環五個生產要素分析問題產生原因后繪出魚骨圖,使問題的產生原因更加鮮明的呈現在眼前。

(二)改善方案。由于人員操作熟練度及動作規范度改變速度相對較慢,所以先解決運行機臺、組裝工序方法及工作環境產生的不利因素。如下為改善方案:針對運行機臺方面,實際測量機臺運行時間,計算出機臺的無效運行時間,根據情況來進行機臺改善,如有的機臺內部零件老化,需要及時更換新的零件。針對人員操作的熟練度及動作的規范程度對工時產生的影響,需要分兩步來進行改善,第一上崗前對操作人員進行操作培訓,嚴格按照標準作業指導書作業,保證產品的組裝質量,正式開始到崗位工作后,定期進行崗位培訓,糾正操作問題,形成規范化產線組裝。第二在操作過程中員工會受實際的操作環境影響,組裝過程中按照自己的習慣或是方便來操作,并不是按照標準作業指導書作業,這種情況下需要考慮員工的操作是否會影響組裝的產品質量、標準作業指導書中的規范作業是否不便于操作,重新對該站別的組裝動作進行動作分析,找出不當、多余操作,再根據ECRS四大原則來進行相應改善。

(三)改善效果分析。如下為改善前后的效果對比:改善前狀況:(1)人員手動組裝治具壓合,人力需求1人。(2)人員作業、治具壓合現場5S雜亂。(3)人員需每天搬放載具一千次左右。改善后狀況:(1)人員動作與前站合并,改善機器做自動壓合,無需人力。(2)人員動作與前站合并,改善機器做自動壓合,無需人力。改善后產能分析:改善后產線CT=40S,L/B=83%,CT時間下降6S,線平衡率提升到83%,SHAW共有10條生產線,每天工作時間為10H,改善前的單位產能UPH=3600/46*10=782pcs,一天的總產能為7820pcs,改善后的單位產能UPH=3600/40*10=900pcs,一天的總產能為9000pcs,總產能提高了1180pcs,相應的生產效率提高,工廠效益提升。

結論:本改善案例為主要針對SHAW生產線體產能較低,線平衡率較低所作出的改善方案,改善后產能明顯提高,L/B也顯著提升,生產效率的提升也是顯而易見。

參考文獻:

[1] 裝配生產線平衡的研究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