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淺析微博等新媒體新聞傳播對傳統媒體的影響及融合

2016-11-07 01:29田雨霖
新西部下半月 2016年8期
關鍵詞:新聞傳播傳統媒體新媒體

【摘 要】 本文依據新媒體信息發布的快捷性及時效性、普遍性和大眾性、自由性和開放性、群眾參與性、內容的概括性、傳播方式的多樣性等傳播特點,分析比較了新媒體與傳統媒體兩者之間的各自優勢與差異,探討了以微博為代表的新媒體對傳統媒體的影響和沖擊以及兩者如何良好的融合問題。認為,新媒體雖然給傳統媒體帶來了沖擊和影響,但新媒體需要傳統媒體的經驗資源和專業度、公信力,傳統媒體需要新媒體第一手的新聞素材和傳播平臺,只要通過科學的媒介融合,相互滲透,優勢互補,方能和諧共生。

【關鍵詞】 新媒體;傳統媒體;新聞傳播;影響;融合

近年來,伴隨著網絡信息技術的高速發展和電子產品的更新換代,以微博、朋友圈等社交平臺為代表的新媒體信息傳播媒介異軍突起,為人們提供了一個嶄新的傳遞信息和發布新聞的平臺,直接影響了新聞傳播的方式。人們開始習慣從這些新媒體上獲得并發布新聞、信息,并及時和網友進行交流溝通。新興媒體的傳播力、影響力日漸增強并得到快速的普及,現已成為大眾獲得新聞信息的重要渠道之一,對傳統媒體的影響和沖擊顯而易見。

一、新媒體信息發布的快捷性及時效性

以微博為代表的新媒體在新聞傳播時具有時效性、快捷性的特點。與傳統媒體受到出版周期或播放編輯周期的限制、常態化發布不同,新媒體具有動態發布的特點,在發布信息時沒有時間和空間的限制,人們可以隨時隨地通過手機或者電腦發布信息、評論或上傳照片和視頻。尤其在發生突發事件的新聞現場,事件親身目擊者甚至是親身經歷者可以通過新媒體在第一時間發布事件的發生和進展,時時、迅速的把最新的信息傳播出去,其新聞發布速度遠遠超過傳統媒體在事件發生后組織人員前往事件現場再進行取材和報道。

二、新媒體新聞發布者的普遍性和大眾性

以微博為代表的新媒體也被稱為自媒體,有著龐大的用戶數量及群眾基礎,具有普遍性、大眾性的特點。手機、電腦等各種電子設備的普及,使越來越多的人參與到新聞的制作、分享、討論和傳播過程中來,成為新聞的傳播者。當新聞發生時,通過微博,每個人都可以拿起身邊的手機、相機去拍攝身邊的新聞現場,編輯后上傳至網絡分享自己看到的情況,人人都可以成為新聞的制作人和發布者,傳播者和受眾之間的界限已經逐漸淡化,人們不再只是信息的接收者,新聞事件發生時現場的普通大眾可以全方位、多角度的以現代化、電子化的手段參與到新聞傳播之中報道新聞事件,新聞隨即通過大眾的轉發得到迅速的擴散和傳播,這種以大眾為依托的新媒體傳播渠道甚至更加推動受眾去尋找新聞的真相,影響著傳統新聞媒體并獲得比傳統媒體報道更高的關注,極具社會影響力。

三、新媒體新聞傳播角度的自由性和開放性

與傳統媒體相比,新媒體在新聞傳播上更具有開放性和自由性。傳統媒體在新聞傳播過程中大都經過精心的取材、編輯和制作篩選后通過審核并進行發布。而在以微博為代表的新媒體上,人人都具有新聞的發布權和評論權,通過申請平臺賬號,在符合法律法規的前提下,普通大眾掌握了新聞的自由,可按照自己的態度和看法自主的編輯新聞內容,通過簡單快捷的方式發布新聞,并且把新聞表達的更加個性化,口語化,富有人情味,這也使通過新媒體發布的新聞更加草根化、接地氣,更符合大眾的閱讀需求,從而更好的引起受眾共鳴。新媒體的開放性表現在人們也可以通過新媒體渠道對新聞事件發布不同角度的意見和觀點,甚至是不同于主流媒體的意見,并展開想法的碰撞和辯論。

四、新媒體新聞傳播的群眾參與性

新媒體在新聞傳播時群眾的互動性強,參與性更高。傳統媒體的新聞傳播通常都是通過媒體到受眾的路徑傳遞信息的,而在微博等社交平臺上,新聞發布人在傳播信息的同時還可以與粉絲直接就信息內容交流互動溝通,博主還可以通過再次評價或直接發布轉發出有價值的粉絲評論。大眾可通過對新聞的評論更好地發表個人意見或親身感悟。新媒體使新聞傳播鏈條變得簡單,縮短了傳播過程中獲得反饋所需的時間,交流更加及時,這大大提高了群眾的參與性,從而達到了信息傳播從媒體到受眾再到媒體的雙向交流的理想傳播效果。得以讓更多的普通民眾發聲,在新聞知情權的同時還賦予了民眾新聞參與權,民眾的聲音通過新媒體傳播方式得到前所未有的表達,新聞也因此獲得更多人的關注,更具社會影響力。

五、新媒體傳播新聞內容的概括性

微博有發布每條信息不超過140字的字數限制,這就決定了通過微博這類新媒體傳播新聞時信息內容的概括性,必須要簡短概括,用一句話或者一段文字來簡明生動的傳遞身邊的新鮮事和自己的看法評論。雖然因為140字的字數限制可能在一條信息中只能傳達片段的,有限的信息,不具有傳統媒體傳播新聞的具體性和系統性,但是這種簡略的文字表達可能會更符合大多數民眾淺閱讀的特點,在繁忙的生活中,相較于傳統媒體系統、完整的長篇幅新聞報道,人們更習慣于花費短暫的時間和經歷,通過簡略概括的表達了解每天發生的新聞。微博還可以利用自己時效性上的優勢,隨著新聞的進展,滾動發布微博對事件進行追蹤報道,從而達到新聞傳播的完整性。

六、新媒體新聞傳播方式的多樣性

新媒體在新聞傳播方式上具有多樣性的特點。傳統媒體的新聞傳播方式相對比較單一:紙質媒體主要利用文字和圖片的方式進行新聞傳播,廣播媒體主要通過音頻音的方式進行新聞傳播,電視媒體主要是通過視頻畫面進行新聞傳播,而通過以微博為代表的新媒體網絡平臺,新聞發布者可以集文字、圖片、音頻、視頻等多種傳播方式于一體,以多媒體的方式進行立體的、全方位的新聞傳播。這種多樣性的新聞傳播方式,更加吸引受眾,也大大提升了受眾接受新聞的信息質量和新聞的現場感。

傳播技術、傳播方式在不斷的發展和改變,比較于傳統媒體來說,新媒體是一個相對的概念?,F階段以微博為代表的新媒體有一天也會和報紙、廣播、電視等媒體一樣成為傳統媒體。雖然現階段新媒體新聞傳播對傳統媒體帶來了沖擊和影響,但是并不能替代傳統媒體豐富的資源、功能性、認知度、公信權威性和專業性等獨有的優勢。新媒體和傳統媒體一直是相生相伴的狀態,共同前進和發展。兩者只要通過良好的融合就可以達到更好的新聞傳播能力及效果,從而有效提升輿論引導力。在社交平臺開通微博、微信公眾號已經成為許多傳統媒體的選擇,借助新媒體的傳播平臺,擴大傳統媒體的輿論影響,利用自己具有專業的采編團隊編輯可以進行新聞現場的深度采訪以及對新聞事件進行獨家深入報道的優勢,擴大自己的影響,得到新媒體廣大受眾群體的關注。在突發事件的報道中傳統媒體可以采用新媒體平臺上網友的第一手視頻和圖像來補充報道的內容,傳統媒體與新媒體在新聞傳播內容上互相借鑒,得以更好的展現事件發生時的真實情況。還可以通過利用新媒體平臺的互動模式,和受眾進行互動,及時了解受眾對新聞的看法和意見,以及受眾對新聞傳播節目的需求,進行改進并開展更加深度的報道得以更好的傳播資訊,提升新聞品質和社會影響力。

以微博為代表的新媒體雖然給傳統媒體帶來了沖擊和影響,但新媒體需要傳統媒體的經驗資源和專業度、公信力,傳統媒體需要新媒體第一手的新聞素材和傳播平臺,只要通過科學的媒介融合,相互滲透,優勢互補,和諧共生。新媒體和傳統媒體都將會不斷壯大,新聞將會實現多媒體立體化的傳播,新聞品質也將得到提升。

【參考文獻】

[1] 王培明.微博新聞傳播研究[D].中央民族大學,2013.

[2] 涂甲乙.新聞傳播與微博傳播的融合探討[J].中國傳媒科技,2013.

[3] 姜軍旗.傳統媒體與微博:從相互滲透到和諧共生[J].青年記者,2011.

【作者簡介】

田雨霖(1984.8-)男,漢族,黑龍江人,本科學歷,研究方向:新聞傳播.

猜你喜歡
新聞傳播傳統媒體新媒體
短視頻對傳統媒體主流價值表達的推動
當傳播遇上新技術,媒體人需怎樣的新聞堅守?
運用科技手段提升傳播力
新聞傳播專業碩士產學對接路徑重構
新媒體背景下黨報的轉型探析
對農廣播節目的媒體融合之路
新媒體語境下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話語研究綜述
新媒體與傳統媒體如何實現融合與發展
培養多面能手 提高綜合技能
建立內容權威 運用網絡思維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