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科技英語漢譯中的“形”與“意”

2016-11-07 01:29王一鳴
新西部下半月 2016年8期
關鍵詞:英漢翻譯翻譯策略

【摘 要】 英語與漢語有別,英語重形合,而漢語在于意合。本文從英漢語言差異,即形合與意合的角度,分析英漢科技文本翻譯中出現的具體問題,并相應地提出翻譯的策略:首先是英語科技文本翻譯成漢語無主句;其次,在新詞的漢譯中,在深入了解新術語的專業內涵的同時,也應參考相關平行文本。

【關鍵詞】 形合;意合;英漢翻譯;科技翻譯;翻譯策略

英語是一種形合的語言,而漢語是意合的。王力先生曾精辟地解釋為,“中國語里多用意合法,聯結成分并非必須,西文多用形合法,聯結成分在大多數情形之下是不可缺少的。(王力,472)”王菊泉認為是他最早提出了形合與意合概念,并指出王力的形合與意合概念是就句法層面而言,即復合句中分句之間的關系(王菊泉,409)。然而,劉宓慶將形合與意合的概念提升到了篇章的層面,認為形合注重語句形式上的接應(cohesion),意合注重行文意義上的連貫(coherence)(劉宓慶,19)。

為什么英漢語之間會有形合與意合的差別呢?馬緒光就認為,深層次上這是兩種語言哲學思維的差異造成的?!皾h民族的綜合思維觀與中國古典哲學上的整體觀相伴而生(馬緒光,112)”,如老莊“天人合一”與易經的“陰陽八卦”。漢語“表現出從整體上考慮問題的思維模式特征,以主體介于客體,客體融入主體;凡事都有較強的主體參與意識(馬緒光,112)”,比如自上而下的思維模式,小到家族宗法,大到邦國天下。然而,“西方思維方式總體是分析性的(analytic),這與西方原子觀哲學相輔相成。(馬緒光,113)”它強調邏輯與“三元”的思維方式,比如亞里士多德的“三段論”與“三位一體”的基督教思想。

由此可見,英語多為形合,而漢語意合。鑒于不同的造句方式,表達也亦有別。簡言之,英語是顯性的,而漢語是隱形的。英漢語言上的差異也就相應導致了翻譯過程中的系列問題,比如何種英語句子適合譯成漢語無主句,或如何翻譯外來新詞等。為了處理好這些問題,并有效順暢地完成源語信息轉化,就英漢科技翻譯而言,漢語的意合特征是值得考慮的。當然,這種注重意合特征的翻譯意圖首先也是建立在歸化,即目的語為導向(target-language oriented)的翻譯方針下,因此譯文才有可能更為漢語讀者接受。由此看來,任何有利于譯成慣用漢語的科技英語翻譯策略皆可采納。

例如,英語中多用介詞,以此明確表達語法及其深層邏輯,如“success is not guaranteed by applying this criterion of selection”。但是在一些英漢翻譯中,英語介詞常被轉化成動詞,通過變化詞性來適應漢語句法,比如“When the reception closes at 10 pm,guests can check in by using a credit card in an automatic machine.” 這句話可譯為“若晚上10點以后前臺打烊了,顧客可使用自助機器刷卡入住”。英語介詞“by”在漢語中常與“通過”、“以……方式”對應。然而,在面對不同源語文本下,如此翻譯未免生搬硬套。在漢語中,介詞使用較英語頻度低,介詞往往被視為亞動詞(sub-verb),如“和”、“給”與“把”。因此,如例所示,在英漢翻譯中,英語介詞不易找到合適對應,而多轉化為動詞。

再如,目的語讀者應完整地接收源語言信息,源語言的言外之意也應該被充分發掘,若有需要,還應增補。因此,增補也是常用的策略。比如,“No doubt its better to achieve the results you are after than to fall short,but hitting targets does not in itself advance you toward becoming the leader you want to be. Failed experiments give you,and those around you,information that helps create better ones in the future”,可以翻譯為“實驗成功固然好,但這也并不意味著參與者就是人生贏家了,須知二者之間仍有相當差距;實驗失敗也可作為前車之鑒,為參與者及其親朋日后優化實驗提供參考?!?/p>

在此,我們著重談談以下兩種翻譯策略。

首先是英語科技文本翻譯成漢語無主句。正如上文所述,意合的漢語特點揭示了漢語邏輯的隱性。漢語中經常出現的無主句就是一大體現。無主句在漢語中是合法且慣用的,比如,“打得贏就打,打不贏就走”。而且,在一切特定句子中,有意省略主語也不會對整句信息的傳達造成損失。漢語讀者在口語或書面上都慣用無主句?!盁o主句指主語省略、主語空缺、不含主語的語音以及拼寫等物理形式的句子。(張書建,李玲)”然而,漢語無主句的英譯是研究較多的一面,而哪些英語句子適合翻譯成漢語無主句涉及較少。在科技文本中,常有一類句子中所含主語屬于泛指,或者甚至是不定代詞的,往往無需尋找這些主語的漢語對等,而可將其直接翻譯成漢語無主句。如此,既未喪失原文本的信息,又使其表達簡練,甚至更加符合漢語表達。

例如,“If you were to go on a diet to get healthier,increase energy,and enhance key relationships,food intake would be an important metric. But would you be able to remember what you ate two days ago?”

此段話中的“you”可以譯為“您”,那么以“您”作為主語,句子在語法上是正確的,內容上是完整的。然而,這種表述,并非地道的表達,未符合漢語的表述習慣。因為,若將上段每句中所有“you”都翻譯成“您”,首先使用頻率過大。雖然英語中可以連續使用,但翻譯成漢語,不免重復啰嗦;其次,“您”在句中只是一通稱(generic term),換言之,就是泛指?!澳敝傅氖亲x者中任何潛在實施者。鑒于此,“您”可以省略,將此段涉及句子譯成無主句:“為了保持健康,提高體力,增進關系,如選擇節食減肥,那么食物攝取量就是一個很好指標,但務必要記得兩天前吃的食物?!贝朔N情況在英語中絕非個例,就像是人們日常問句“How do you say it in English? ”這句話中的“you”也是泛指,而不是“你”,所以漢語譯作“這個英語怎么說?”。

除了英語文本翻譯成漢語無主句以外,試譯新詞(Neologism)也值得討論。接下來,就翻譯英語新詞,略抒己見。在英漢翻譯過程中,尤其是在英漢科技翻譯中,譯者難免會遇到一些前沿英語術語,而這些術語新詞往往還未有漢語譯名?;蛘咭恍┯⒄Z術語并非剛剛問世,但也未被引介給漢語讀者,這些術語也可被稱為新詞。在新詞的漢譯中,在深入了解新術語的專業內涵同時,也應參考相關平行文本。

例如,翻譯“attention deficit trait,or ADT”。醫學翻譯是科技翻譯大類中,較為容易遇到新術語的一類。醫學術語“attention deficit trait”是一個新詞,其漢語譯名仍未被國內醫學機構認定?!癆DT”是一種新發現的神經系統現象,其表現癥狀與“AD(H)D”( attention deficit (hyperactivity)disorder,臨床學上稱為“多動癥”)非常相似。在知網上鍵入“attention deficit disorder”,總搜索到44頁,共計866個項目。取其中一頁20個項目統計,將其譯作“注意缺陷(多動)障礙”的有15項;“注意力缺陷(多動)障礙”的有4項;“注意力缺陷多動癥”的有1項。由此可見,在已發表論文中對“ADD”一術語的翻譯都尚未統一。翻譯并確定一個術語不易,卻又十分必要。那么,就新術語“ADT”而言,哪個漢語譯名更佳?

“ADT”目前在互聯網上可查的非權威的譯名為“注意力缺乏傾向”或者“注意力缺乏特質”。然而,這兩個譯本似乎都有不足?!皟A向”可以表明ADT與ADD在癥狀上有一定的相似性,且又說明了二者有別,即只是傾向,但不完全相同。但“傾向”一詞又有誤解,由于與ADD有相似外在癥狀,該譯名容易使人誤認為有發展成ADD的可能,其實二者有著完全不同的病理學發病原因與發生機制。其次,漢語也未有以“傾向”命名神經系統疾病,或認定為疾病術語?!疤刭|”一詞是由“trait”直譯而來,若不特別說明,漢語讀者也會懷疑它是指一種疾病的特點還是一種新的神經系統疾病。

通過對與ADT有關的平行文本(比如,AIDS等)的對比,“attention deficit”可以被譯作“注意力渙散”,因為“deficit(不足)”與“deficiency(缺陷、缺失)”不同。而且,為了突顯它是一種神經系統疾病,而不是某種疾病的特征,使用“癥”字加以定性?!鞍Y”字又恰能表達出它具有一定注意力渙散的癥狀。因此,ADT可譯為“注意力渙散癥”,既通俗易懂又與“注意缺陷(多動)障礙(ADD)”有別。

在漢語中,命名好用三字詞,比如“起重機”、“運動鞋”。所以,“注意力渙散癥”也可效此法簡稱為“注渙癥”。而且,臨床實驗證明,這種神經系統疾病與“注意缺陷(多動)障礙(ADD,臨床上稱多動癥)”有區別,患者可以通過改變居住環境來緩解甚至消除“注渙癥”,然而“多動癥”則不可。因此,“注渙癥”在臨床上可譯為“假性多動癥”,效仿“假性近視”、“假性囊腫”。

在科技翻譯中遇到新詞是常事,參考平行文本翻譯新詞是行之有效的一種策略。這種策略對其他科技文本新詞的翻譯同樣適用,甚至對其他的文本新詞也具有指導意義。

英語是形合語言,其語法與邏輯是顯性的;漢語是意合語言,其語法與邏輯是隱性的??傊?,兩種語言有本質區別?!坝?、漢語之間最重要的區別莫過于形合與意合的區分(Nida,1982)?!币虼?,在科技文本的英漢翻譯過程中,一系列問題便浮出水面。比如,如何處理英語文本中的介詞,如何發掘并適當表達源語言的隱含意義等。雖然源語(英語)與目的語(漢語)之間有不同的使用規則,但本文中的英漢翻譯遵循的是以目的語為(target-language oriented)導向的達意原則。那么,任何符合該原則的策略都是可取的。

【參考文獻】

[1] Nida,Eugene A. Translating Meaning [M].San Dimas,California:English Language Institute,1982.

[2] 王力.中國語法理論[M].濟南:山東教育出版社,1984.

[3] 劉宓慶.漢英對比與翻譯[M].南昌:江西教育出版社,1992.

[4] 王菊泉.關于形合與意合問題的幾點思考[J].外語教學與研究,2007.

[5] 馬緒光.“形合”、“意合”與英漢翻譯的句法策略[J]. 上海師范大學學報,2010.

[6] 張書健,李玲.漢英無主句翻譯策略探究[J].上海翻譯,2010.

【作者簡介】

王一鳴(1989-),英語翻譯碩士,南華大學外國語學院助教,主要從事筆譯研究.

猜你喜歡
英漢翻譯翻譯策略
語用學理論視域下的英漢翻譯探析
頭韻的英漢翻譯在《學術英語》的實踐和研究
高校英漢翻譯理論與技巧探究
淺析英漢翻譯中“文化詞匯”的翻譯方法
英漢翻譯中文化空缺現象的翻譯
淺談青島市公共標識語英譯現狀及翻譯策略
《作者自述》兩個譯本的對比賞析
旅游景點名稱翻譯的原則與策略研究
漢語疊詞及其英譯
國際會展用語特點及口譯策略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