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廣播媒體在非自然災害報道中如何發揮更大的作用

2016-11-09 08:12屈冠華
知音勵志·社科版 2016年9期
關鍵詞:廣播媒體報道價值

屈冠華

本文探討了在非自然災害報道中,廣播媒體如何發揮自己所長,進行傳播報道。文章結合廣播媒體自身優勢,以及非自然災害的突發事件相關特點,系統進行分析,以期給各位同行些許參考。

【關鍵詞】廣播媒體;非自然災害;報道;價值

每天,我們的媒體上都可能會播報一些突發事件的新聞,比如工礦爆炸、交通事故、傳染病疫情、恐怖襲擊等等,其實這些都屬于非自然災害的范疇??偟膩碚f,突發公共事件中的非自然災害,主要包括事故災害、公共衛生事件和社會安全事件。在非自然災害報道中,廣播作為運用現代電子傳媒進行傳播的一個重要手段,憑借它自身的優勢,發揮著越來越重要的作用。

從起源上看,突發事件最早的傳播是從聲音傳播開始的。古代,人們在各種突發的災難發生時,發出一種特殊的、但共同可以理解的聲音。他們以聲音相互傳遞著信息,共同抵御災害。這種聲音的傳播,在當今就轉化為使用廣播這種電子媒介來進行了,而且能把聲音傳得更快、更遠。

1 危機初發期

災害發生后,也就是在危機初發期,作為新聞媒體,首要職責是傳播信息,就是在事件發生的第一時間,向社會發布簡要信息,迅速對事件做出報道,隨后再發布初步核實情況、政府應對措施和公眾防范措施等,而且對這些信息的發布應當及時、準確、客觀、全面。

對于災害報道的價值,有幾種常用的判斷方式:看事故的大小、造成的損失,尤其是生命財產的損失情況的大??;看事故有無特殊性,即有無引人注意的顯著特征;看同類事故災害是否連續發生,背后有無必然原因;重大災難事件和現象應“有聞必錄”。

不過在突發事件的報道上,我們的媒體也是要經歷一個學習過程的。尤其是公共衛生事件,持續時間長、社會影響大、傳播速度快,是媒體關注和報道的重點。但是在2003年的非典危機中,媒體的報道表現從“失語”到“失真”再到“失度”,充分暴露出媒體在突發公共衛生事件報道中存在著諸多問題?!胺堑洹敝蟀l生的突發公共衛生事件,依然表現出遲緩、被動或不作為,失去“將危機扼殺在萌芽狀態”的機會。

有了非典的經驗和教訓,在今后的突發事件報道中,媒體就能有的放矢地去提高。在突發事件報道中,迅速、及時是廣播媒體最大的得天獨厚的優勢。通過手中的電話,就能第一時間把現場情況傳播出去。因而在報到突發事件時,廣播媒體應加強現場記者的力量,深入現場,掌握第一手材料。再加上廣播媒體具有的移動收聽的特點,使它在面對突發公共安全事件能夠立即成為傳遞、交流和溝通各種信息的平臺。同時,廣播電臺能充分發揮廣播現場直播作用。因為重大突發事件具有復雜多變性,在實時報道中把握好了時效性,也就掌握了災情發布的話語權和主導權。所以要注重流動突發事件新聞的流動播出,可以在節目中增加現場連線的頻次,有最新情況可隨時插播,充分滿足受眾的求新欲望。

2 危機持續期

隨著危機的持續,媒體報道在不失語的情況下,更要注意做到全面、客觀、準確、科學、適度地報道事件過程,不能亂語,更不能越位。也就是說,媒體應該深入報道危機產生的原因、過程、目前的態勢、可能會造成的危害,以及由危機引發或者產生的其他問題都應該予以報道。

另外,要以一種冷靜和理性的態度對待危機,聽取不同立場的聲音,還要把自己的價值立場和感情傾向降到最低、隱藏最深,以記錄者的角色向受眾呈現現實的情況,堅持用客觀事實本身說話,不進行任何的渲染和炒作,從而使報道更加接近事實。

而且,報道不是越多越好,應該適度,在“量”上講究報道的平衡:不要為了吸引眼球而盲目地進行“新聞轟炸”,也避免來去匆匆,虎頭蛇尾。最好采用系列報道的方式對事件的來龍去脈進行長期、深入報道。

廣播媒體在突發事件采訪中遇到的阻力可能會相對小一些,因為只記錄聲音的話,當事人還是愿意說一說心里話的,相對于鏡頭和圖片,廣播可以很大程度避免對當事人的二次傷害。所以,廣播媒體可以在事件、人物、細節上多挖掘一些內容。

3 危機消退期

在危機消退期,媒體報道的重點就要落在加強長效預警報道和對危機影響后期的報道上。比如,應該如何避免此生災害等。

同時,對受眾進行心理安撫,修補社會創傷。雖然沒有人能夠穿越生死,但是聲音可以起到撫慰心靈的作用,這也是除廣播媒體外,其他媒體所不具備的特點。因而,廣播媒體可以邀請心理專家做客直播間,為災難之后的人們做心理疏導。同時,廣播媒體還可以制作一些能夠撫慰創傷的專題節目。比如,誦讀安撫的詩歌,播放舒緩的音樂,或者用娓娓道來的方式講述勵志的故事等等。終歸的目的就是讓幫助危機中的人們減緩并擺脫焦慮與不安的折磨,讓受災地區的人們擺脫壓力,重拾信心和力量,積極生活下去。

4 傳統媒體與新媒體相結合

隨著新媒體的崛起,廣播媒體也應該注重與新媒體的合作共贏,把觸角延伸到新媒體領域。在非自然災害報道中,廣播媒體的記者在第一時間通過電波報道了當時情況后,可立即將這一情況提供給手機客戶端,并且可以圖文并茂。廣播最及時,但內容也相對簡單,廣播的聽眾如果想了解更具體的情況,就可以通過手機客戶端查看。而手機客戶端的客戶如果想了解最新的進展情況,也會通過廣播這個途徑。這樣廣播與新媒體就形成了互通、互補、互融。

面對非自然災害報道,廣播媒體要學習和改進的地方還有很多,但是改進的方向始終是更加及時、準確、客觀、全面,同時也會更加專業。

作者單位

河北廣播電視臺 河北省石家莊市 050000

猜你喜歡
廣播媒體報道價值
一粒米的價值
淺談廣播媒體活動的創意與策劃
關于新媒體環境下廣播媒體的新思考
做好電視經濟新聞報道的幾個有效途徑
“給”的價值
重建用戶連接打造廣播的“生活形態圈”
“三農”報道如何“精準”
廣播媒體廣告價值最大化探析
小黑羊的價值
放大你的價值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