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淺談職業技能大賽對高職院校專業建設的作用

2016-11-11 16:42王亞莉
人間 2016年27期
關鍵詞:職業技能大賽職業素質專業建設

王亞莉

摘要:高職院校參與職業技能大賽,對高職院校的專業設置、課程建設、教師的職業技能、學生的職業素質提出拷問,在充分研究這些問題的基礎上,本文提出了如何以職業技能大賽為引領,做好高職院校專業建設,為社會培養適格的高技能人才。

關鍵詞:職業技能大賽;專業建設;職業素質

中圖分類號:G710文獻標識碼:A文章編號:1671-864X(2016)09-0180-01

高等職業教育是中國高等教育的重要組成部分,擔負著培養高素質技能型專業人才的重要任務,如何培養社會需要的高素質人才是高等職業教育的首要問題。職業技能大賽的出現,成為解決這一問題的有效途徑之一。

一、職業技能大賽體現出的職業教育問題

(一)職業教育人才培養方案缺乏“職業性”。

高職教育是高等教育的重要組成部分,三年制高職教育有別于四年制的本科教育,人才培養定位在培養高層次、高素質和高技能的應用型人才。與人才培養方案相對應的課程設計就應該注重培養學生的職業素養,務必使學生踏出校園便能從事相關技術類工作,與社會實現有效對接。目前,雖然高職院校的人才培養方案能以行業和專業為指導進行設計,但是在專業課程的設置和講授方面與普通高校卻沒有多大區別。對專業知識的理論性、系統性的重視程度遠遠高于對實際工作崗位操作性的重視。三年下來學生掌握了大量的理論知識,可無法將理論很好的應用到實際工作中,勝任工作任務。仍然需要很長一段時間才能獨立從事相應工作。

筆者多次觀摩全國職業院校會計技能大賽,各院校學生在賽前做了充足的準備,學生非常有信心贏得大賽名次,場上發揮非常自然,但是多次大賽體現出來的問題就是學生的理論知識較為豐富,而對會計實務知識以及會計應用軟件得熟悉程度就差強人意。這點充分的體現出高職院校的職業素養教育仍不到位。

(二)綜合技能知識的欠缺凸顯學生和教師的雙重問題。

職業大賽源于對職業的深入研究,職業技能大賽的職業性決定了它絕對不是某一門課程的單純反應。企業的工作是系統化的工作,是多個環節環環相扣的連續體。所以,職業技能大賽也應是對多門課程的綜合性知識的運用。參加技能大賽的是學生,最終的較量卻體現在教授技能和技巧的教師身上,也體現出參賽院校的整體教學水平。在賽前準備階段,教師會對學生進行大賽相關內容的系統性培訓,但多次技能大賽的結果顯示學生對單個技能和知識的掌握比較好,對多個技能的綜合運用卻存在很大的欠缺。造成這種結果的首要原因是從事日常教學的教師本身缺乏在企業工作的經歷,理論知識掌握較為扎實,可指導實踐卻力不從心,教師無法從整體上把握課程在實際中的綜合運用,無法正確解決學生將來面對的實際工作問題。有時為了應付大賽的要求,學校不得不臨時培訓教師,這遠遠背離了大賽的目的和宗旨。其次,在整體的人才培養方案中,學校對學生綜合技能的訓練研究不夠,沒有將其放在課程改革和實踐方案的重要位置上,而是作為難點,面對難點,缺乏迎難而上,堅持解決實際問題的精神。

(三)學生的團隊合作意識有待加強,職業素養有待提升。

具備良好的團隊合作意識是對一名職場工作人員的基本要求,成為學生在今后職業道路上成功與否的關鍵因素。職業技能大賽往往是多名選手共同參賽,也是對學生的團隊合作意識的重大考驗,能否贏得大賽名次,團隊合作意識有時起到至關重要的作用。在競賽中,團隊成員可以充分進行討論和協商,依個人的特點和特長明確分工,提高工作效率。團隊中不僅有專業能力卓越的隊員,負責解決技術性的問題,還要有具備一定領導能力、綜合管理能力的隊員,負責領導集體,做出決策。團隊成員應該具備“一人能不算能,大家齊心協力才算能”的想法,有個人的成功源于團隊的成功的意識。在競賽中,充分考慮團隊的利益,隊友之間做到互相鼓勵、互相商討、互相提醒,緩解賽場上的壓力。有感于對多次大賽的觀摩,團隊擁有較強的專業能力和技術能力的隊員,卻往往沒有得到應有的榮譽,最終的原因就是團隊合作意識不濃,沒有在重要的場合有最佳的團隊表現。也反映出在教師的賽前帶隊訓練中,欠缺對學生的團隊合作意識的著重培養。

二、職業技能大賽對專業建設的作用

(一)職業技能大賽引領高職院校優化專業設置。

職業技能大賽各賽項的設置與經濟社會的發展同步,都是在充分研究市場對職業需求的基礎上而設定,基本都定位在市場最迫切需求的專業上。職業技能大賽的這一特性對各院校來說非常實用,各院校通過職業技能大賽就能準確的看到市場對職業的需求以及對專業技能的要求。在大賽的引領下,職業院校應研究本院校的專業設置的妥當性,優化自身專業設置,本著以與社會發展同步的原則進行專業設置。院校應該組織本校專業力量,充分研究大賽背景和行業市場行情,在自身條件和能力允許的情況下,可以考慮設置本校目前沒有但有能力設置的社會新形專業,逐漸縮減、整合與社會發展不相適應的專業。將主要力量都用于適應社會發展的專業建設方面。

職業院校比照大賽的相關規定,還應該反思自我教學內容和教學方法。將大賽的比賽內容和對選手的要求逐漸融入課堂,豐富教學內容,讓教學內容更貼近社會需求現實,突出對學生技能的培養,突出對學生動手能力的培養。

(二)職業技能大賽促進教師提高教學質量和教學水平。

參與職業技能大賽雖然是各高職院校的學生,但學生水平的展示則體現的是教師的教學水平、教學經驗和技能水平,更體現的是學校的綜合實力。教師帶隊參加技能大賽,拓展自身視野,使得教師的教學觀念不再僅僅停留在傳統教學觀念上,對學生知識的傳授不僅僅局限在課堂知識的講授上,促使教師將教學目光轉移到真正提高學生的職業技能和職業素養上來。教學相長,教師要想教出符合大賽要求的學生,就必須首先研究大賽,熟知大賽,精通大賽,迫使教師必須提高自身專業技能,自我實踐動手能力。僅僅掌握嫻熟的純理論知識對培養社會需求的高技能人才是遠遠不夠的,高職院校專業教師必須研究行業和專業的現狀和前景,踏出校園,走入企業,提前面對學生將要面對的工作環境,將專業技能學活學精,充分駕馭社會工作任務。并不斷的進行校內外的學習,進行理論知識和實踐知識的更新。只有理論和技能都能嫻熟掌握的教師才能教出高水平的技能型人才。

(三)職業技能大賽促使學生提高職業素養。

職業技能大賽固然要求選手具備較高的職業技能,但除了職業技能的比拼,大賽對學生的職業素質還要進行全面的考察。贏得大賽獎項的學生除了職業技能“高人一等”之外,較強的團隊合作意識、組織領導能力、臨場發揮、臨場應變能力以及較強的心理素質能力都是必不可少的。這也給職業教育的發展敲響了警鐘,即對學生的教育應該站在全局的高度,絕對不能忽視技能之外的因素。對職業技能和職業素質應當同等重視,在教學質量考核中,引入職業技能和職業素養并重的質量評價體系。

參考文獻:

[1]李昭旭.試論技能大賽對職業教學課程改革的促進作用[J].清遠職業技術學院學報,2009(05).

[2]陳章達,黎 帆.以技能大賽為載體全面提高高職高專學生綜合素質[J].中國科教創新導刊,2011(2):243.

[3]劉存明.對全國職業院校技能大賽的認識與思考[J].中國電力教育,2011(3):202-203.

猜你喜歡
職業技能大賽職業素質專業建設
貴州省高校輔導員職業技能大賽調查與分析
基于職業技能大賽的高職院校教學研究
以提高學生實踐能力為目標的電氣設備課程模塊化改革與實踐
高職院校新開設無人機專業的探討
服務地鐵工學結合
中學生職業生涯規劃能力培養研究
高職院校特色專業建設內容探析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