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青年網絡思想教育的“四三四二”模式探究

2016-11-15 19:39單曉成李曉露
科教導刊 2016年26期
關鍵詞:青年

單曉成 李曉露

摘 要 近年來,新媒體網絡工具在大學生青年中廣為流行、備受學生的關注和喜愛。作為一種非常適宜教師和學生進行思想表達和感情交流的新形式、新方法和新手段,通過新媒體開展網絡思想教育應當成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理論與實踐相結合的有效手段。文章從高校青年網絡思想教育的有關做法研究出發,探索青年學生網絡思想教育的生態性,構建基于四個平臺、三支隊伍、四項保障、兩個品牌的大學生網絡思想教育“四三四二”模式。

關鍵詞 青年 網絡思想教育 四三四二模式

中圖分類號:G41 文獻標識碼:A DOI:10.16400/j.cnki.kjdkz.2016.09.035

Research on the "4342" Model of Youth Network Ideological Education

SHAN Xiaocheng, LI Xiaolu

(Youth League Committee, Beijing University of Technology, Beijing 100124)

Abstract In recent years, the new media network tools in college students are widely popular, much attention and love of students. As a very suitable for teachers and students to expression of ideas and sharing the feelings of the new form, new methods and new tools, through the new media to carry out network ideological education should become an effective means of combination of theory and practice of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education in college. This article starts from young university network ideological education practice and ecological exploration of young students network ideological education, based on four platforms, three teams, four security, two brand college students ideological education in the network "4342" mode.

Key words youth; network ideological education; 4342 mode

1 青年網絡思想教育的做法

通過科學謀劃、全盤聯動,構建覆蓋完整、功能齊全、體制完備的團屬網絡生態圈。通過對新媒體的探索和實踐形成實踐育人的新模式和新常態。主要做法:

結合網絡時代共青團工作新形勢和青年學生新特點,根據學校網絡思想教育研究報告的結論。建立以“網絡文明志愿者—網絡宣傳員—網絡文明促進會”為主體,以“優秀團員—積極分子—黨團骨干”為主線的三段進階式新媒體人才培養機制和包括運行聯動、培養聯動、保障聯動的三位一體的新媒體聯動工作體系。

逐步建立以“網絡文明志愿者—網絡宣傳員—網絡文明促進會”為主體、“優秀團員—積極分子—黨團骨干”為主線的三段進階式人才培養機制。通過吸納優秀團員青年加入網絡文明志愿者隊伍,開展通用培訓,形成有力聲勢,占領輿論高地;通過選拔政治可靠、喜歡網絡發聲,熟悉網絡傳播規律的黨員積極分子作為意見領袖加入網絡宣傳員隊伍。通過選拔校、院兩級政治可靠、信仰堅定的黨團核心骨干與我們一起組建網絡文明促進會,進行新媒體戰斗的策劃和設計。與此同時,通過主體與主線的縱橫互動探索建立“雙優”網絡人才培養機制,緊緊抓住團員推優工作,在團員推優工作開始前強化對團員的育優實踐,即給優秀團員開花結果提供培養的網絡土壤,將網絡文明志愿者的表現納入優秀團員推薦成為入黨積極分子的考評指標。與此同時,將網絡宣傳員的表現納入推優入黨的考評指標。

建立三位一體的新媒體聯動工作體系。建立基于組織建設、思想引領、成長服務、文化活動的運行聯動機制,我們稱其為“四化”運行體?;谖⒉?、微信的雙微平臺,以層級覆蓋的形式實現基層組織建設網格化。推動傳統的“校團委-學院團委-各團支部-團員個人”四級體系由單向垂直方式變為多向互動模式。有意義的事情要做的有意思,我們積極把握新媒體的時代特征,將“大道理”化為“微話語”,將“大思想”融入“小活動”,使廣大青年學生在快樂中長知識,在互動中受教育,在參與體驗中堅定理想信念,實現思想引領生動化。嘗試用青年熟悉和喜愛的話語通過微博“工大青年匯”發布#團學小道#等主題廣播,介紹團史團青團務,分層分類發布廣播累計達100余條,轉發評論數累計逾2萬條。在提升各類文化活動內容多元化方面,依托主題團日、校園文化節等,通過微博、微信、Myouth等網絡直播互動,擴大青年學生的參與面和參與度,增強活動的趣味性和吸引力,使線上線下各展所長、相得益彰。在成長服務網絡化轉型方面,校、院兩級團委負責人利用實名微博在線,實現專職團干部和團員青年交流討論、答疑解惑,通過團委微博、學生組織網絡平臺和公開郵箱,搜集學生成長發展的心聲,實現資訊服務動態化。

建立基于團隊、項目、基地、課堂的培養聯動機制。在隊伍建設方面,緊抓管理運行團隊、網絡宣傳團隊和意見領袖團隊三支隊伍,構建新媒體網絡作戰的生力軍。依托星火基金課題和重大節日為工作團隊提供立項支持并提供一定的活動經費,鼓勵團隊厲兵秣馬,開展新媒體工作研究、創新活動內涵和形式。在學生活動中心二層為新媒體工作團隊建設100平米的工作場地,并提供30臺電腦設備予以保障,構建雙微平臺和工大青年匯APP的大本營。通過成立培育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網絡宣講團,開辟網絡微課堂;將團委開設的志愿服務與社會實踐選修課開通網絡微直播,實現了新媒體網絡課堂教學。

2 網絡思想教育的“四三四二”模式

2.1 搭建網絡思想教育的四項載體

在網絡思想教育的工作實踐中,通過積累摸索相關經驗,構建主題教育網站、社交網站主頁、即時通訊、移動互聯四個平臺實現對學生的教育和引導。

(1)建立主題網站平臺,實現引導青年。根據工作需要建設思想教育專題網站或者校園論壇。在網站建設中,要充分利用信息網絡技術的現代化手段,發揮網站對學生的教育作用,使思想教育工作提高實效性??梢栽O立校園論壇,讓學生針對社會問題自由發表言論,學校輿論引導員給予適當引導,使校園論壇成為學生發表言論、學校了解學生思想的平臺。同時,要加強校園網絡管理,做好網絡輿情的監控和引導。

(2)建立社交網站主頁平臺,實現服務青年。選擇學生聚集的人人網、新浪微博等網絡社交平臺建設官方主頁,使其成為服務學生的重要陣地。建設和維護社交平臺主頁時要堅持吸引關注、成長服務、反饋情況三項并進的原則,發布高質量的學生感興趣的信息,吸引學生關注;把需要學生了解的信息用網絡語言翻譯后發布,進行成長服務;做好網絡信息的反饋,實現網絡輿情的監控并為進一步改善工作提供借鑒。

(3)建立即時通訊平臺,實現組織青年。建立各級團體QQ群、飛信群等即時通訊平臺,做到及時溝通,保持工作實時性,拉近成員之間的距離。即時通訊是一種基于互聯網的即使交流消息的業務,具有方便、即時、成本低等特點,便于團體成員間的工作、生活溝通,并且成員可以通過即時通訊平臺種的文字、語音、視頻、文件的信息共享,進行全方位的信息傳播和交流,有利于工作的順利進行。

(4)建立移動互聯平臺,實現凝聚青年。手機媒介作為媒體網絡的擴展,包含有數據獲取快、傳輸速度快、互動性強等特點,其最大的優勢是攜帶和使用方便。手機已經成為學生生活中的必需品,因此可以通過手機終端開展網絡思想教育。其一,運用手機短信平臺的群發功能,可以對學生進行學業、學風、就業指導等教育和服務。其二,運用手機報平臺向學生干部群體發送專題手機報,在手機報內容中融入思想教育信息,多種形式呈現社會主義核心價值體系的內容。最后,拓展、開發專題手機應用程序,可以通過微信等手機應用程序,發布信息,以新鮮和學生喜愛的方式開展思想教育。

2.2 建設網絡思想教育的三支隊伍

學校成立由宣傳工作和學生工作相關職能部處領導構成的網絡思想教育工作指導委員會,負責網絡思想教育工作相關政策的制定以及對工作的指導和決策。委員會下設顧問指導團隊、管理運行團隊、意見領袖團隊。

顧問指導團隊由校團委理論研究室成員及相關專業教師組成,負責對網絡思想教育的理論政策研究。

管理運行團隊由校團委、學工部、研工部、招就處的新媒體應用負責教師和學生記者團組成,具體負責本部門新媒體的建設和維護,在管理中采取校院兩級管理模式,依托各學院和學生組織自主管理其新媒體。

意見領袖團隊由“意見領袖”構成,包括在網絡中有影響力的學校師生組成,如網絡編輯、記者、管理員、輔導員等,負責對重要信息的傳播與應對。其中,各級輔導員,應當注意應用新媒體進行網絡思想教育工作要密切聯系現實,通過網絡發布正向引導、通過QQ(飛信)與學生進行溝通,與現實工作合理結合,從而有效解決學生問題。

2.3 建立網絡思想教育的四項保障

開展網絡思想教育工作,要建立技術保障、學習保障、監督保障、激勵保障四項保障措施,確保各項工作的順利開展。

技術保障是指建設新媒體應用測評工具,對各級新媒體應用情況進行分析、評價并提出建議和對策,做出總體規劃安排。

學習保障是指定期進行調研,向其他高校學習優秀工作方式;定期召開研討會,確保工作有效開展;定期召開座談會,確保工作符合同學心聲。

監督保障是指定期向各級組織收集新媒體工作報告和工作推進方案,并給出反饋,確保工作落實。

激勵保障是指建立網絡思想教育工作考評和激勵機制,調動工作人員的積極性。

2.4 創建網絡思想教育的兩個品牌

(1)創建網絡“微課堂”,加強青年學習自主性。網絡思想教育的本質在于通過網絡這種貼近青年學生的形式,進行潛移默化的教育和引領?!拔⒄n堂”利用慕課等形式在青年學生中的影響力,增強了學習宣傳的感染力與覆蓋面,可以與原有理論學習載體有效地結合?!拔⒄n堂”可開設的欄目豐富,包含“微黨課”、“微科技”、“微藝術”等,通過“觀看”、“互動”、“分享”等微博形式可以讓青年學生對學習的內容感興趣,并且可以使青年能夠自主地選擇學習內容,增強學習自主性。

(2)完善官方微信平臺,增強內容吸引力。微信作為當下最火爆的手機應用,用戶已達4億,在校學生廣泛使用。微信群發信息的功能,實現了形式上更加豐富的類似短信、彩信的類手機報功能,可以通過更加豐富的、更吸引學生的方式發送信息,實現思想教育內容的傳播。微信自動回復的功能實現學生可以隨時隨地與網絡機器人進行溝通,通過后臺信息庫的完善,可以實現學生對問題的網絡即時咨詢。

參考文獻

[1] 陳琦.高校網絡思想政治教育基層工作新模式探析[J].赤峰學院學報(科學教育版),2011(11).

[2] 唐亞陽,楊果.大學生網絡思想政治教育的基本特征探析[J].湖南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12(1).

[3] 孫小秋.易班在大學生網絡思想政治教育中的作用探究[J].高等教育研究(成都),2013(3).

[4] 劉瀏,李鶴.趙艷梅.高校易班網絡心理健康教育模式探析[J].赤子旬刊,2013(10).

[5] 王雅靜,齊寧,袁海萍.輔導員專業發展視域下的大學生SNS網絡社區優化策略——以“易班”為例[J].科教導刊,2013(2):214-228.

猜你喜歡
青年
青年運動視角下深化高?;鶎訄F組織工作研究
當代青年的“小目標”,該如何實現
桂北地區長壽之鄉永??h青年心理健康狀況調查
50例青年女性乳腺癌臨床治療效果和病理分析
淺析當代青年政治觀現狀及其成因
從馬斯洛需求層次理論的自我實現角度窺探青年自我實現的困境
青年怎樣傳承長征紅色基因
弘揚雷鋒精神與轉型期高校校園文化教育整合性研究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