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變被動為主動”機械類工程圖學課程作業評價模式改革與應用實踐

2016-11-16 20:05張學昌施岳定吳紅兵許少鋒
大學教育 2016年11期
關鍵詞:工程圖學模式改革實踐

張學昌+施岳定+吳紅兵+許少鋒

[摘 要]工程圖學課程存在著批改作業量大、作業批改環節與課程教學環節的重視度失衡導致的傳統作業批改模式效率低、知識反饋性差等問題??梢詫鹘y作業批改模式進行調查,分析其優缺點。作業批改的新理念即角色轉換,變被動為主動,學生由原來的被動接受者變成主動參與者,并通過建立多種形式進行跟蹤反饋,最大限度地發揮學生的學習主動性。通過班級試點可知,作業批改模式整體效果良好,可操作性強,為專業課程改革提供了一條可鑒之路。

[關鍵詞]模式改革;工程圖學;作業;實踐

[中圖分類號] G642.0 [文獻標識碼] A [文章編號] 2095-3437(2016)11-0092-03

引言

我國高等教育自20世紀90年代開始呈現穩步發展的態勢,普通高等院校的招生規模不斷擴大,高等教育的職能從面向“精英化”到面向“大眾化”轉變。[1] [2]在世界范圍內,工程教育經歷從“務實”階段到“務虛”階段的變化后,現在已經進入“求實學”、“重實際”、“干實事”的階段,并不斷推動工程教育的理念由“科學型”、“技術型”向“工程型”轉變[3] [4] [5],要求工程技術人員具有寬廣的專業知識、熟練的實踐動手能力、創新的工程思維能力和團隊協作能力。目前,在專業人才培養模式方面,我國高等院校存在諸多不足之處,主要表現為:面對不同層次的專業人才培養,其教學方法差異性區別不大,專業技能培養難以達到企業所要求的標準。對于以實踐能力為主的工程類專業教學而言,教師在工程人才培養中仍居主導地位。[6] [7]

工程圖學課程是機械類、設計類各專業必修的量大面廣的大類基礎課程,課程既有系統的理論性,又有較強的實踐性,是一門培養學生創新和設計表達能力的重要基礎課程,其內容與工程標準、零部件的概念設計、功能設計、制造和生產實踐密切相關。該課程的過程評價主要體現在作業的考核上,但作業批改方式落后、作業對知識點掌握的回饋性差這一問題,至今未有一個好的解決辦法。

工程圖學的作業批改是教學過程中重要組成部分,是課堂教學的延續,是繼備課、上課之后的又一基礎性教學環節,但是與課堂教學改革相比,作業批改環節的重視度遭遇漠視。目前大多數教師仍然沿用傳統作業批改方式,由于現代教學氛圍及學生學習主動性的變化,使得作業批改成為教學過程中的薄弱環節。更為嚴重的是,個別青年教師根本沒有認識到作業批改是教學的重要一環,從而放任作業批改質量,以至于學生無法從作業中獲得正確的知識。作業批改環節作為課堂教學環節的后繼,其改革必須與課堂教學改革同步,否則高等工程教育教學改革的效果將會受到極大影響。[8]

隨著大學MOOC等網絡教學模式的興起,工程類專業基礎課的授課方式在悄然發生著變化,但“全批全改”和“精批細改”的傳統作業批改方式仍然占據主導地位,教師標記作業的正確或錯誤是為“批”,教師將學生作業中的錯誤內容改正即為“改”?!叭摹笔菍W生提交的每一份作業,教師都要對其中的錯誤進行批改,而“精批細改”是對學生作業中的每一處錯誤教師都要仔細地加以批注并給出更正,這兩種作業批改方式占用了教師極大的工作時間。以工程圖學為例,該課程是工程類大學生必修課,同時,又是一門專業技能課,因此,無論教師上課多么精彩,PPT如何生動,如果學生不進行大量的作業訓練,所謂的制圖技能只能是空中樓閣。作者作為一名工程制圖主講教師,以2013-2014第一學年所授2013級機械設計制造及其自動化專業工程圖學課程為例進行說明,其作業批改所需的時間如下表所示:

由表1可以,機制兩個班一個學期共批改8928道題(兩個班)。如果每道題都要仔細批改,并記錄作業結果,僅作業批改一項,教師一個學期就要花去近288.5個小時的工作時間。作業批改所用時間是授課時間的3倍多。對于工程人才培養而言,教師在教學工作中的核心任務是知識的傳授,精心備課是上好一堂課的關鍵之所在。因而教師的主要工作精力應當放在如何精心組織教學內容、如何設計及采用何種教學方法使專業性強的知識轉化為學生的素質與能力上。然而,由于作業批改工作占去了教師相當多的時間,其精心備課的時間必受到壓縮。同時,高等院校人事考核機制的實施,使教師又有科研任務的重壓,分配到教學上的時間更加有限,這樣勢必會降低課堂教學質量。因此,探索作業批改模式的內在規律,對提高教學效果具有重要意義。

一、高校作業批改模式弊端分析及理念革新的必要性

(一)傳統作業批改方式之優缺點

教師通過作業批改可以檢查學生掌握知識內容的程度,從而獲得反饋信息,以利于教師在隨后的課堂教學中進行反思調控;同時,學生通過作業批改也是對課堂知識的一個自我整理、自我反思過程,對于工程圖學類課程,作業批改是學生制圖技能提升的一個重要臺階。作業作為一個教學環節,也是學生進行過程評價的一個重要指標,其結果是學生期末綜合成績的一個重要組成部分。目前,工程圖的傳統作業批改方式將學生完成作業與教師評價作業分割開來,形成了學生為了完成教師的布置任務做作業,教師為了完成教學任務而批作業,作業批改環節與學生無關。這一方面使學生失去了反思、整理、深化課堂知識,形成批判思維能力的機會;另一方面使學生只關注作業批改分數,而忽略了知識的掌握,作業批改的作用退縮為教師檢查學生學習內容掌握程度的一把尺。[9]學生對“錯在哪里”、“什么原因導致錯誤”、“如何進行修改”、“如何避免”的認識需要一個自我反思的過程,傳統的作業批改使學生既缺乏對作業質量給予自我評價的責任心,也沒有對自己作業做出評價的能力,壓抑了學生的學習積極性。我們通過對工程圖學作業的全程跟蹤調查,發現采用“全批全改”模式進行作業批改,教師花費精力很多,但學生對自己作業中的錯誤認識并不深。這導致在期末考試中,個別題型在作業中已經作過,并批改過,但期末考試還是做錯,并且錯誤的知識點完全相同,這也說明,教師的作業批改環節完全失敗。同時,由于作業“全批全改”及“精批精改”使教師負擔過重,具體實施過程已出現很多異化現象,如部分年輕教師作業批改如“蜻蜓點水”,應付了事。據我們調查,30%的學生認為教師批改作業存在不認真現象,有的教師只給分數或只寫“閱”字。10%的學生認為教師不能及時批改作業,從而導致學生不能及時反饋知識的掌握情況。

二、作業批改的理念和方式革新

(一)角色轉換,變被動為主動

作業批改環節是知識復習、鞏固、消化的過程,因此,學生應該有批改作業的權利。[10] [11]本文嘗試在作業批改環節中,充分發揮學生的積極性,使教師、學生角色發生互換,學生由被動參與變為主動參與,作業完成、作業批改均由學生來實行。教師的主要職責是知識點的精講,及作業評分標準的制訂,并以具體的范例來引導學生如何進行作業批改,如工程制圖課程中,機件的表達方法、螺紋聯接的畫法、標準件的錯誤畫法等需要教師從機械原理、機械功能及規定畫法等多角度進行深入講解,并指出易錯點的具體改正方法,這樣學生在評價作業的過程中即能完成對所學知識的鞏固,同時,學生的批判能力、反思能力、評價能力得到提高。

(二)形式多樣,跟蹤反饋

作業批改方式改革與課堂教學改革相輔相成,作業批改不能作為一個孤立的環節獨立進行,而應該與課堂教學改革一起進行,形成一個有多種措施相互配合的系統。例如在課堂教學中安排固定時間段,讓學生分組討論,反思作業中特別容易困惑的問題,相互點撥,然后根據教師提供的作業答案及評分標準,互批作業,但只批不改[12],然后再由學生進行自我訂正,最后再交由教師批閱。教師可以根據學生已批改的作業情況隨時跟蹤部分學生的問題并對學生進行定期個別指導。此外,將跟蹤問題制度化,在問題跟蹤環節上實現作業批改的信息反饋功能,真正做到因材施教。

三、工程圖學課程作業改革模式內涵及實施

(一)學生主動參與,教師定向批改

工程圖學教學內容中的組合體繪圖及表達是學生建立由空間形體轉化為二維圖樣的重要環節。這兩部分的作業量大,累計有40道練習題,學生必須親力親為,認真完成。教師在布置作業后,不能全批全改,因為學生繪圖過程中所犯錯誤必須自行修正,這樣才能將所學知識內化為自己的技能。因此,可采用學生主動,定向批改的方法來實現作業批改模式上的轉變。在課堂上設立固定環節,先由教師進行習題難點講解,然后兩個學生為一組,相互交換作業,作業只批不改,但需要標注出錯誤之處,打出成績并簽名,然后學生依據作業批改進行自我訂正,最后,統一交由教師審閱。教師針對作業訂正情況將作業中的共性問題進行具體講解,從而使學生進一步鞏固和消化所學的知識,同時,又培養了學生的嚴謹作風和負責精神,并使教師從大量作業批改中解脫出來,將精力投入到精心備好下一次課上。

(二)面批適時,個性輔導

對于零件圖及裝配圖,由于信息量大,教師在批改作業時,學生作業中會出現不少錯誤,若簡單地在錯誤處打上“×”號,一般會出現負反饋作用;而打上“?”號,則可使學生思考錯的原因。但有些學生不以為然,對錯處視而不見,作業矯正效果不理想。若采用精批精改,教師工作量很大,同時不易掌握學生的矯正信息。所以,最好的批改方式是當面批改,這樣,可以當面指出錯誤所在,學生矯正也最及時,從而形成針對不同學生的個性化輔導模式。

(三)以專業課程為抓手,探索項目式教學作業批改模式

進入大三后,大量專業課程都是以工程圖學為基礎,因此,采用項目實例驅動,倡導學生團體性協作、分析并解決問題。學生通過運用自己所學到的知識,相互配合,完成一個產品從設計到建模到裝配,整個設計流程,最終提交完整的工程圖紙。

(四)分類評定,探索作業批改跟蹤機制

為進一步激發學生作業批改的熱情,教師要對作業進行分類評定,根據學生的作業情況建立跟蹤機制,在分數上有所體現,讓認真、負責的學生不僅掌握知識,而且能夠拿到優秀的成績。具體的實施方式是每道工程繪圖作業的評價是由兩部分組成,其中一部分是學生繪制工程圖的總體評價;第二部分是學生互評,即以四個同學為一組,相互評閱,并獨立給出評閱分數,如果與教師的評閱分數相近,則給予優秀及良好等級分,使學生的互評體現在學習的過程評價中。這樣,一方面可以提高學生互評的積極性,另一方面也促使學生認真完成自己的作業。

四、工程圖學課程作業改革應用實踐

工程圖學作業批改模式改革以機械設計制造及其自動化2014級一個班共39人進行試點,采用的形式與上述略有不同,即以宿舍為單位,學生4人一個宿舍,因此,4人一組進行學生互評,學生的平時作業分布見圖1,不及格的學生占12.8%,及格的學生占28.2%,中的學生為17.9%,良好的學生占33.3%,優秀的學生為7.8%;說明學生學習工程圖學課程具有一定的難度,空間思維能力的培養需要進一步強化。學生的互評成績分布見圖2,及格的學生7.7%,中的學生為10.3%,良好的學生占48.7%,優秀的學生為33.3%;說明學生對于工程圖學課程的學習態度是積極的,都能做到互評提高。學生的期末綜合成績由三部分構成,平時成績占25%,作業互評成績占25%,期末成績占50%,其成績分布見圖3;及格的學生2.5%,中的學生為43.6%,良好的學生占51.3%,優秀的學生為2.6%;說明通過學生作業批改過程中的角色互換,學生對于課程的基本原理、規定畫法等內容的掌握大大提高。學生的整體成績與往屆同類課程相比,提高了近18.9%,而教師的作業批改量大幅下降,教師所做的只是進一步的個性指導及成績的統計工作。

五、結論

教學過程評價是一個綜合系統,針對工程圖學課程存在的批改作業效率低、知識反饋性差等問題,本文通過對傳統作業批改模式進行調查,在分析了其優缺點之后,提出了作業批改的新理念,即角色轉換,學生由原來的被動接受者變成主動參與者,并通過多種形式進行跟蹤反饋,最大限度地發揮學生的學習主動性,通過2014級一個班級的試點,整體效果良好。

[ 參 考 文 獻 ]

[1] 戴波,紀文剛,劉建東等.以工程能力培養為主線建構專業人才培養模式[J].高等工程教育研究,2011(6):136-168.

[2] 張學昌,張雷,吳紅兵等.以“C4”為核心的獨立院校工程人才培養模式及應用研究[J].現代教育技術,2013(1):121-125.

[3] 吳婧姍,鄒曉東.回歸工程實踐:歐林工學院改革模式初探[J].高等工程教育研究,2013(1):40-45.

[4] 李瑾,陳敏.五元合一:美國工科本科生學習系統研究[J].高等工程教育研究,2011(6):84-91.

[5] 郭秀云,李映霞,師涌江.工科院校專業教師工程實踐能力的培養[J].中國成人教育,2013(3):55-56.

[6] 覃永暉,吳曉,彭蓬等.工程教育的“博弈”:提高地方高校學生工程實踐能力的探索[J].高等農業教育,2012(8):36-39.

[7] 顧秉林.工程教育中亟待解決的三個問題[J].中國高等教育,2002(22):9-11.

[8] 呂星宇,論傳統作業批改方式的變革[J].當代教學科學,2007(18):40-42.

[9] 張旭,張學昌,李建新.以創新設計為主導、以圖學素養為本位的高層次人才培養模式研究[J].現代教育技術,2010(4):138-142.

[10] ?王臺惠,鄧春芳.在工程圖學課程教學中加強學生創新能力的培養[J].中國高教研究,2004(9):78-79.

[11] ?金炎麗.機械制圖作業批改方式探討[J].現代技能開發,2002(5):18-20.

[12] ?馮旭洋,論“教師零作業批改”凸顯學生的主體性[J].大學教育科學,2011(1):39-30.

[責任編輯:劉鳳華]

猜你喜歡
工程圖學模式改革實踐
以實踐技能為導向的高職思政課教學模式探析
拓展訓練下的普通高校體育教學模式改革分析
現代高職院校教研活動改革與創新探討
創新實驗班工程圖學教學中實施創新教育的探討
“工程圖學課程設計”教學實踐
初中政治教學中強化新八德教育探討
體驗式學習在數學教學中的應用研究
生物專業師范生教學實習的問題與對策研究
校企協同實施高職專業課程改革的實踐研究
基于卓越工程師培養的工程圖學課程教學模式的探索與實踐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