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冠心丹參方及其有效成分治療冠心病的研究進展

2016-11-19 12:24湯世民邢小燕鄧雪紅趙娜娜李光
中國中藥雜志 2016年20期
關鍵詞:作用機制藥理作用冠心病

湯世民+邢小燕+鄧雪紅+趙娜娜+李光+楊銳創+孫桂波+孫曉波

[摘要]冠心病是臨床常見的心血管疾病之一,近年來在我國的發病率和死亡率呈上升趨勢,引起了人們的廣泛關注。中醫藥在冠心病的治療上有較好的效果,已被諸多研究證實。冠心丹參方是臨床治療冠心病的常用中藥復方,由丹參、三七和降香油組成,具有活血化瘀、理氣止痛的功效。該文對冠心丹參方及其有效成分治療冠心病的藥理作用及作用機制進行了綜述,以期為冠心丹參方的基礎研究和臨床應用提供參考。

[關鍵詞]冠心丹參方; 冠心??; 藥理作用; 作用機制

[Abstract]Coronary artery heart disease (CHD) is one of the common cardiovascular diseases in clinical. The morbidity and mortality of CHD recently continue increasing in our country, which has aroused wide attention. Many studies confirm that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 has better therapeutic effect on CHD. Guanxin Danshen formula, widely used in the treatment of CHD, consists of Salviae Miltiorrhizae Radix et Rhizoma, Notoginseng Radix et Rhizoma and volatile oil from Dalbergiae Odoriferae Lignum, and has the efficacy in promoting blood circulation to resolve stasis, regulating the circulation of Qi and alleviating pain. This review summarized the pharmacologic effects and mechanism of Guanxin Danshen formula and its effective components in the treatment of CHD to provide reference for its fundamental research and clinical application.

[Key words]Guanxin Danshen formula; coronary artery heart disease; pharmacological effects; mechanism

doi:10.4268/cjcmm20162004

冠狀動脈性心臟?。╟oronary artery heart disease, CHD)簡稱冠心病,是一種常見的心血管疾病,是指因冠狀動脈狹窄、供血不足而引起的心肌機能障礙和(或)器質性病變,故又稱缺血性心臟?。↖HD)。CHD是多種冠狀動脈病的結果,但冠狀動脈粥樣硬化(atherosclerosis)占冠狀動脈性心臟病的絕大多數。因此,習慣上把CHD視為冠狀動脈粥樣硬化性心臟?。╟oronary atherosclerotic heart disease)。根據其臨床癥狀,冠心病可分為5型:心絞痛型、心肌梗塞型、無癥狀性心肌缺血型、心力衰竭和心律失常型、猝死型?!吨袊难懿蟾?015》數據顯示,我國冠心病的患病率和死亡率仍處于上升階段[1],嚴重威脅人們的生命健康。

冠心病屬中醫“胸痹”、“真心痛”范疇,其病因病機多認為是本虛標實,標實以血瘀、痰濁、氣滯、寒凝為主,本虛以氣虛、陰虛、陽虛為主,復合證型以氣虛痰瘀型和氣虛血瘀型為主,針對不同的證型應采取不同的辨證論治[2]。根據此病本虛標實的特點,有醫家提倡在治療該病時,以補為主,以通為用,以益氣養陰,活血化瘀,祛痰散結為法[3]。冠心丹參方是臨床治療冠心病的常用中藥復方,由丹參、三七和降香油組成,具有活血化瘀、理氣止痛的功效,主治氣滯血瘀型冠心病。以冠心丹參方為基礎開發的現代劑型如冠心丹參片、冠心丹參膠囊等療效顯著,廣泛用于冠心病的預防和治療。在此基礎上,本課題組自主研發的冠心丹參滴丸是針對冠心病療效確切的臨床一線用藥,目前市場的年銷售額已超過2億。本文對冠心丹參方及其有效成分治療冠心病的藥理作用及作用機制進行綜述,以期為冠心丹參方的基礎研究和臨床應用提供參考。

1 組方

冠心丹參方組方簡單,僅由丹參、三七和降香油組成,經典體現傳統組方結構與配伍規律,有廣泛代表性和方法學研究價值。方中以丹參為君藥,丹參為唇形科植物丹參Salvia miltiorrhiza Bge.的根,味苦,性微寒,具有活血化瘀、養血安神之功。三七為臣藥,三七為五加科植物三七Panax notoginseng (Burk.) F. H. Chen的干燥根,味甘、微苦,性溫,具有化瘀止血、活血定痛的功效。降香為豆科植物降香檀Dalbergia odorifera T. Chen樹干和根的干燥心材,味辛,性溫,具有化瘀止血、理氣止痛的功效。降香油是從降香藥材中提取而得的揮發油,是降香藥材的主要活性成分,具有活血止血、行氣止痛的作用。方中選用具有行氣止痛作用的降香油為佐藥,配合活血化瘀的丹參和散血定痛的三七,對以氣滯血瘀為主要病機的冠心病具有顯著療效。

2 有效成分

方中丹參主要含脂溶性的二萜醌類化合物和水溶性的酚酸類化合物。前者如丹參酮Ⅰ,丹參酮ⅡA,丹參酮ⅡB,丹參酮Ⅲ,隱丹參酮,羥基丹參酮,丹參酸甲酯等,其中丹參酮ⅡA含量最高。后者如丹參素,丹酚酸A,B,C,原兒茶酸,原兒茶醛等,其中丹酚酸B含量最高。三七中主要成分是人參皂苷,包括人參皂苷二醇型(Rb1,Rb2,Rc,Rd,Rh2)和人參皂苷三醇型(Re,Rg1,Rg2,Rh),除此以外,也有一些是三七所獨有的皂苷類成分,如三七皂苷(notoginsenoside)R1,R2,R4,R5,Fa,Fc,Fe等。降香油的化學成分主要為萜類,其中橙花叔醇及氧化橙花叔醇的量最多。

3 藥理作用研究

3.1 增加冠脈血流,改善心肌缺血 冠心病的病理基礎主要為冠狀動脈粥樣硬化引起的冠狀動脈狹窄、供血不足,所以擴張冠脈、增加冠脈血流為主要治療原則。方勇等[4]通過對冠狀動脈造影中出現冠脈慢血流現象(CSFP)的臨床病例進行分析,發現與常規硝酸酯類藥物加阿司匹林治療相比,加用冠心丹參滴丸配合治療后,患者的臨床癥狀得到了顯著改善,并且改善冠狀動脈血流有效率明顯升高,說明冠心丹參滴丸能增加冠脈血流,改善心肌缺血。何雅麗等[5]將88例實施介入治療后的急性前壁心肌梗死患者隨機分為對照組和觀察組,對照組給予西醫常規治療,觀察組在對照組的基礎上加用冠心丹參滴丸聯合替羅非班治療,觀察2組介入治療前后TIMI血流情況,發現觀察組TIMI3級比率明顯高于對照組,表明冠心丹參滴丸聯合替羅非班可改善PCI術后患者的冠狀動脈血流。

3.2 降低心肌耗氧量 心肌缺血與心肌缺氧具有病理上的內在聯系。冠心病患者常有動脈硬化引起的冠狀動脈固定性狹窄或阻塞,其側枝循環的供血尚不充足,在劇烈運動或情緒激動時心率加快、血壓上升、心肌收縮力加強而致心肌耗氧量增加。此時,心肌耗氧量超過有病變冠狀動脈的供血能力,從而產生心肌急劇的、暫時的缺血與缺氧,出現心絞痛癥狀。鄧悅等[6]采用單盲、隨機對照的試驗方法,對冠心病心絞痛氣滯血瘀證患者進行臨床試驗對比研究,來驗證冠心丹參滴丸的臨床效果及安全性。結果表明該藥對心肌耗氧量有明顯降低作用;對全血黏度、心功能指標EF和SV有明顯的改善作用。蔡艷芳等[7]通過對比觀察冠心丹參滴丸和三酰甘油片對冠心病心絞痛患者的療效,發現在常規治療的基礎上分別加用兩藥均能改善患者的心絞痛頻率、心肌耗氧量和心律,且冠心丹參滴丸治療的有效率高于三酰甘油片,表明冠心丹參滴丸能顯著減低冠心病心絞痛患者的心絞痛頻率和心肌耗氧量,臨床療效顯著。

3.3 改善心功能 冠心病患者由于心肌缺血,致心肌弛張功能異常,心室順應性下降,使心室舒張功能受損。若出現嚴重缺血如心肌梗塞,致部分心肌缺血壞死,失去收縮功能,使左心室壁收縮運動不協調,左心室內血液不能有效地排空,殘留血液增多,心室內壓力負荷加重,會引起整個左心室(包括梗塞區和非梗塞區)擴張和心室結構形態變化,包括早期的梗塞區伸展和晚期的整體心室擴張。

朱偉等[8]通過結扎左冠狀動脈前降支造成大鼠急性心肌缺血(AMI)模型,發現冠心丹參方能升高AMI大鼠左心室收縮壓(LVSP)、左心室壓最大上升和下降速率(±dp/dtmax)、頸總動脈血流量和平均動脈壓(MAP),改善心肌舒縮功能。冠心丹參方中三七的主要有效成分三七總皂苷(PNS)具有保護心肌、改善心室重構的作用。陳劍梅[9]通過結扎大鼠左冠狀動脈前降支建立大鼠AMI模型,通過觀察大鼠心臟部位多普勒超聲所檢測的心功能指標,研究PNS和比索洛爾對病鼠急性心肌缺血心功能的改善作用,發現PNS高、中劑量組與比索洛爾組的二尖瓣口舒張早期血流速度(MV)、 左室射血分數(EF)均明顯上升,中劑量PNS組及比索洛爾組的左室收縮百分率(FS)明顯上升、左室舒張末期內徑(LVIDd)和左室收縮末期內徑(LVIDs)則減小,表明PNS能夠改善AMI后左心室重構(LVRM)病鼠的心功能,能夠保護心肌、改善心室重構。

3.4 改善血液流變性 冠心病患者常存在以全血黏度和血漿黏度升高為主的血液流變性異?,F象,血黏度的增高將增加外周阻力,減少血流量,增加心臟的負擔,進而加重冠心病的進展,這也是造成冠心病患者微循環障礙的主要原因之一[10]。蔡中方[11]通過對38例無癥狀心肌缺血(SMI)患者給予口服冠心丹參滴丸,結合靜息心電圖、血液流變學檢測來評價冠心丹參滴丸的療效。結果顯示治療后靜息心電圖顯示心肌缺血癥狀明顯好轉,全血黏度、血漿黏度、紅細胞比容、纖維蛋白原均有明顯降低。譚劼等[12]在給予冠心病心絞痛患者硝酸酯類藥物聯合β受體阻滯劑治療的基礎上配合使用冠心丹參滴丸,發現臨床療效有了顯著提高,患者的全血黏度、血漿黏度、纖維蛋白原有顯著降低。

3.5 降血脂,抗動脈粥樣硬化 流行病學研究表明,血脂異常是冠心病患病的危險因素之一,血脂代謝紊亂是動脈粥樣硬化的一個重要發病機制。致動脈粥樣硬化作用較強的血脂代謝異常主要表現為血清甘油三酯(TG)、總膽固醇(TC)、低密度脂蛋白膽固醇(LDL-C)升高以及高密度脂蛋白膽固醇(HDL-C)降低。張青[13]通過臨床觀察研究發現,冠心丹參滴丸能顯著降低冠心病心絞痛患者TC,TG,LDL-C,全血黏度,血漿黏度及纖維蛋白原,改善血脂代謝和血液流變學。

另有研究發現,冠心丹參方組成之一三七具有明顯的降血脂,抗動脈粥樣硬化的作用。三七粉能顯著降低兔高脂血癥模型血中的TG,TC濃度,減少主動脈內膜脂質沉淀,抑制平滑肌細胞增生,抑制動脈粥樣硬化病變的發生、發展[14]。趙文萃等[15]研究發現,三七總黃酮能顯著降低Wistar 大鼠高血脂模型血清中TC,TG,LDL-C 含量,提高 HDL-C 含量;能顯著降低肪乳誘導的脂肪化肝L-02細胞TC,TG含量,降低脂質合成關鍵酶二脂酰甘油?;D移酶(DGAT)和羥甲基戊二酸單酰輔酶(HMG-CoA)活性;明顯升高脂質分解關鍵酶膽固醇7α-羥化酶(CYP7A)和肝臟甘油三脂脂肪酶(HTGL)活性。

3.6 減輕缺血再灌注損傷 心肌缺血再灌注損傷(MIRI)是指急性缺血的心肌再恢復血流后組織損傷反而加重,甚至發生不可逆性損傷的現象。心肌梗死面積的50%可以是由MIRI時心肌細胞凋亡和壞死引起的,這樣將抵消缺血再灌注治療的部分作用,影響治療效果和患者預后。

趙蕾等[16]采用結扎SD大鼠左冠脈前降支30 min再通90 min造成心肌缺血再灌注損傷模型,發現冠心丹參片100,200 mg·kg-1預處理可有效改善缺血再灌注心臟的縮舒功能;降低血中LDH和CK活性,減輕心肌組織的損傷。Yu等[17]通過體外和在體實驗研究三七皂苷R1對缺血再灌注誘導的心肌損傷的保護作用,發現三七皂苷R1可通過抑制促凋亡蛋白CHOP,caspase-12和P-JNK的表達來抑制心肌細胞凋亡。并可通過降低內質網應激反應蛋白GRP78,P-PERK,ATF-6,IRE的表達來延遲內質網應激的發生。除此之外還可以清除自由基,提高抗氧化活力。結果表明三七皂苷R1對心肌缺血再灌注損傷有顯著的保護作用,其作用機制是通過參與氧化應激和內質網應激實現的。

4 作用機制研究

4.1 抗炎 動脈粥樣硬化(atherosclerosis,AS)與炎癥反應密切相關,冠狀動脈局部或全身的炎癥反應貫穿AS的啟動、形成和發展的整個過程,炎癥反應的激活可能是導致AS斑塊不穩定的主要因素。機體炎癥反應時釋放的生物活性因子,不但可預示血管事件發生的危險性,而且還參與動脈粥樣硬化相關疾病的發病過程。炎癥進程標志物如C反應蛋白(CRP)、黏附分子(ICAM-1,VCAM-1,選擇素)、炎性介質(MCP-1,M-CSF,TNF-α,IL-6,IFN-γ)、酶如(MMP)和一些活性分子(CRP,ET-1,PAI-1)成為 AS 疾病較為敏感的檢測指標,對診斷、預后判斷有很大價值[18]。

黃永春等[19]發現冠心丹參滴丸可降低冠心病初發型心絞痛患者的hsCRP和MMP-9濃度,提示其可減輕冠脈粥樣斑塊周圍炎癥反應,增加粥樣斑塊的穩定性。張弘興等[20]通過研究發現冠心丹參滴丸能顯著改善冠心病支架置入術后患者心室功能,調節患者炎性因子IL-18,hsCRP 水平,有效降低PCI術后再狹窄發生率。Zhong等[21]研究發現三七皂苷R1可抑制NF-κB和caspase-3的激活,并且三七皂苷R1預處理組的ERα表達升高,而ERβ的表達保持不變。當給予非選擇性ERα antagonist抑制ERα的表達之后,三七皂苷R1抑制炎癥反應和細胞凋亡的能力減弱。證明三七皂苷R1可通過激活ERα的表達抑制內霉素誘導的心肌細胞凋亡和炎癥反應。Hu等[22]發現丹參酮ⅡA能顯著降低缺血再灌注損傷大鼠致炎細胞因子高遷移率族蛋白1 (HMGB1)的表達。

4.2 抗凋亡 細胞凋亡又稱程序性細胞死亡,是指在一定的生理或病理條件下,為維持內環境穩定,由基因控制的細胞自主的有序的死亡。近年來的研究發現,細胞凋亡與冠心病的發生、發展關系密切,在動脈粥樣硬化、血管再狹窄、心肌缺血、再灌注損傷的發病中起著重要作用。細胞凋亡可降低中脈粥樣硬化斑塊的穩定性,增加不穩定心絞痛和急性心肌梗死的危險性。

張代富等[23]采用結扎大鼠左冠狀動脈法制備心肌缺血再灌注模型,采用地高辛隨機引物法及免疫組織化學法檢測心肌凋亡細胞、心肌細胞Bax和Bcl-2基因的蛋白表達情況,發現急性心肌缺血再灌注時心肌細胞調亡加劇,丹參可抑制心肌細胞凋亡,抑制促調亡基因Bax的表達。Chen等[24]通過H9c2細胞缺氧模型和SD大鼠左冠狀動脈前降支結扎造成的急性心梗模型,研究三七總皂苷對心肌缺血損傷的作用。通過Annexin V/PI染色和TUNEL染色檢測細胞凋亡水平,發現三七總皂苷對缺氧損傷的H9c2細胞和缺血的心臟組織均有抗細胞凋亡作用。孫瀟[25]基于H2O2誘導的H9c2心肌細胞氧化損傷模型,通過Hoechst33342熒光染色法、TUNEL染色法和流式細胞術檢測細胞凋亡,發現木犀草苷預處理可呈劑量依賴性降低凋亡細胞的比例。其抑制凋亡的作用可能是通過抑制caspase-3,8,9的表達,抑制線粒體膜電位的下降,下調促凋亡蛋白Bcl-2的表達,上調抗凋亡蛋白Bax的表達,從而抑制促凋亡因子從線粒體的釋放,穩定線粒體功能。

4.3 抗氧化 生理狀態下機體產生適量的自由基以維持正常代謝過程,多余的自由基可被及時清除以維持體內含量的動態平衡。當組織細胞缺血、缺氧時,自由基清除系統功能將降低或喪失,而生成系統卻活性增強,一旦恢復組織血液供應和氧供,自由基便大量產生,攻擊自身和周圍細胞,造成損傷。再灌注時產生的大量自由基對心肌的損傷主要表現為脂質過氧化作用。研究顯示,氧化應激及其介導的脂質過氧化反應在冠心病的發生發展中可能扮演重要角色[26]。

王怡等[27]采用大鼠舌下靜脈注射垂體后葉素造成急性心肌缺血模型,觀察冠心丹參滴丸抗垂體后葉素致大鼠急性心肌缺血的作用,發現冠心丹參滴丸能明顯對抗垂體后葉素引起的急性心肌缺血的心電圖變化,提高血清SOD活性、降低MDA含量。孫瀟[25]通過分析冠心丹參方中對氧化應激誘導心肌損傷具有保護作用的物質基礎,發現降香中黃酮類化合物木犀草苷對H2O2誘導的H9c2心肌細胞損傷有顯著的保護作用,能改善細胞活力,減輕LDH漏出,降低MDA水平,增強內源性抗氧化酶SOD,CAT,GSH-Px的活性,抑制細胞內ROS水平的增高。

4.4 鈣拮抗 生理條件下,鈣濃度穩態維持著正常心功能。當心肌缺血時,鈉泵功能障礙,Na+與Ca2+的交換紊亂,使細胞內Ca2+大量積累,觸發線粒體功能障礙、鈣泵障礙等。Ca2+超載與細胞損傷有相關性,可引起線粒體ATP生成減少,激活鈣依賴性降解酶,損傷細胞結構,誘導自由基生成,損害心肌細胞。促使Ca2+與鈣調蛋白(CaM)結合,影響細胞內信號轉導,引起心律失常。

徐萬紅等[28]采用酶解分離成年大鼠心室肌細胞化學缺氧模型,用細胞內雙波長鈣熒光系統觀察心肌細胞內Ca2+,發現丹參可降低缺氧/復氧引起的大鼠心室肌細胞內動態和靜態鈣的變化。Zhu等[29]基于心肌細胞缺氧復氧損傷模型,研究人參皂苷Rg1對其的保護作用和作用機制,通過鈣敏感熒光探針分析細胞內Ca2+水平,發現人參皂苷Rg1預處理能顯著降低缺氧復氧損傷的心肌細胞內Ca2+水平。

4.5 抗血小板聚集 冠狀動脈血栓的形成是心血管不良事件發生的病理基礎,在冠心病心絞痛、急性心肌梗死的發病過程中起重要作用。其病理過程主要是冠狀動脈粥樣斑塊破裂或侵蝕導致血小板激活,血栓形成,造成冠狀動脈部分阻塞或完全閉塞。血小板的活化、黏附和聚集是血栓形成的關鍵,因此抗血小板治療有助于減少冠心病不良事件的發生。

P選擇素是存在于血小板和血管內皮細胞的糖蛋白,當血小板激活及內皮細胞損傷時 P 選擇素表達增加,降低纖溶酶活性,促進白細胞及血小板與內皮細胞黏附,促進血栓形成,加重心肌缺血缺氧[30-31]。肖智謙等[32]研究發現冠心丹參滴丸能顯著降低冠心病初發型心絞痛患者血漿P選擇素濃度,提示冠心丹參滴丸可抑制血小板聚集,改善心肌缺血缺氧。孫寧玲[33]對64例急性心梗(AMI)患者進行治療前后的血小板聚集及血黏度側定,發現復方丹參注射液加阿斯匹林在AMI治療中顯示明顯的抗凝療效,并提示復方丹參注射液抗凝作用(降低血小板聚集、改善血黏度)優于阿斯匹林,同時還具有擴張冠脈及改善冠脈側支循環血流作用。

4.6 改善內皮細胞功能 內皮細胞損傷與炎癥反應、動脈粥樣硬化密切相關[34]。黎創幸[35]采用大鼠心臟微血管內皮細胞缺氧復氧模型,研究丹酚酸B與三七總皂苷配伍對缺氧復氧內皮細胞黏附分子1(ICAM-1)表達及對中性粒細胞與內皮細胞黏附率的影響,發現丹酚酸B與三七總皂苷配伍對缺氧復氧內皮細胞ICAM-1表達具有抑制作用,可降低中性粒細胞與內皮細胞黏附率,對內皮細胞損傷具有一定的保護作用。Li等[36]發現丹酚酸A能增強缺血誘導的新生血管生成能力,可能通過增加血管內皮生長因子(VEGF)、血管內皮生長因子受體2(VEGFR-2)和基質金屬蛋白酶9(MMP-9)的生成和提高內皮祖細胞(EPCs)的數量和功能實現。劉欣[37]研究丹參酮ⅡA對氧化低密度脂蛋白(ox-LDL)所致人臍靜脈內皮細胞(HUVECs)損傷的影響,發現丹參ⅡA能夠通過抗氧化、抗炎、調節內皮功能而發揮對ox-LDL所致HUVECs損傷的保護作用。

5 小結與展望

冠心病是常見的心血管疾病之一,具有高發病率和高致死率的特點,嚴重威脅人類生命健康。目前冠心病的治療方法主要包括藥物治療、介入治療和外科治療。隨著科技的進步和醫學的發展,各種治療方法都有不同程度的發展,但仍存在一定的問題。藥物治療中抗血小板藥物阿司匹林,存在應激性潰瘍等不良反應;硝酸酯類藥物硝酸異山梨酯,長期使用容易產生耐藥性,療效降低;外科治療中冠狀動脈搭橋術后易出現神經系統并發癥[38]和肺部并發癥[39];介入治療術后易出現再狹窄[40]等。

中藥治療冠心病療效確切,并且安全性高,較少出現不良反應,與西藥配合使用更能起到增強藥效,減輕不良反應的作用。冠心丹參方具有活血化瘀,理氣止痛的功效,用于氣滯血瘀所致的胸痹,癥見胸悶刺痛、心悸氣短;冠心病心絞痛見上述癥候者[41]。方中丹參活血化瘀,三七補氣活血,降香理氣行滯,共奏補氣活血、化瘀止痛之效。針對冠心病在中醫辯證中本虛標實的特點,冠心丹參方在化瘀行滯的同時兼顧補氣,標本同治,對氣滯血瘀型冠心病具有顯著療效?,F代藥理研究發現,丹參能擴張冠脈,增加冠脈血流量,改善心肌缺血,提高耐缺氧能力,改善微循環,促進血液流速;能改善血液流變性,降低血液黏度,抑制血小板和凝血功能,激活纖溶,對抗血栓形成。三七具有抗血小板聚集及溶栓作用;能夠降低心肌耗氧量等。降香油在方中有輔助的抗血栓作用。

冠心丹參方臨床作用顯著,對冠心病心絞痛、無癥狀性心肌缺血、充血性心力衰竭等多種分型的冠心病的防治均有良好作用,在常規西醫治法的基礎上加以冠心丹參方配合,能有效預防冠心病支架植入術后患者再狹窄的發生。大量研究表明其防治冠心病的機制可能與抗氧化、鈣拮抗、抗炎、抗凝、抗凋亡和改善內皮細胞功能等有關。然而針對冠心丹參方的研究仍多以全方、單味藥或者某一單體為對象,這不利于發現方中多成分多靶點的作用規律,也不利于挖掘其潛在的藥用價值。冠心丹參方防治冠心病的療效確切,并具有多環節多靶點的作用機制,值得進一步深入研究,讓其在臨床應用中發揮更大的作用。

[參考文獻]

[1]國家心血管病中心. 中國心血管病報告2015[R]. 北京:中國大百科全書,2016.

[2]蘇倩. 冠心病中醫證型及體質類型與客觀指標相關性研究[D]. 北京:北京中醫藥大學,2004.

[3]蔣偉. 試述冠心病的中醫藥治療[J]. 中國中醫藥現代遠程教育,2010(10):109.

[4]方勇,張帆,冷沁,等. 冠心丹參滴丸治療冠狀動脈慢血流的臨床觀察[J]. 內蒙古中醫藥,2013(13):30.

[5]何雅麗,唐川蘇,羅貴全. 冠心丹參滴丸聯合替羅非班對冠狀動脈介入治療術后左心室功能及冠狀動脈血流的影響[J]. 河南中醫,2014(7):1276.

[6]鄧悅. 冠心丹參滴丸治療冠心病心絞痛100例臨床總結[J]. 中國中醫急癥,2001,10(4):183.

[7]蔡艷芳,戴暉. 冠心丹參滴丸在冠心病心絞痛患者中的應用價值研究[J]. 中國衛生產業,2013(25):130.

[8]朱偉,朱杰,李俊,等. 冠心丹參方、精制冠心方和舒胸方對急性心肌缺血大鼠血流動力學的影響[J]. 江西中醫藥,2013(11):70.

[9]陳劍梅,郭潔文,李麗明,等. 三七總皂苷對急性心梗后左室重構大鼠心功能的改善作用[J]. 中藥新藥與臨床藥理,2011(5):514.

[10]伍松姣,閉肇龍,鄧洪彪. 血液流變性檢測在冠心病心絞痛分型診斷中的價值[J]. 微循環學雜志,2007(4):35.

[11]蔡中方. 冠心丹參滴丸治療無癥狀性心肌缺血臨床觀察[J]. 中西醫結合心腦血管病雜志,2007(10):1028.

[12]譚劼,郭永誼,張紅雨. 冠心丹參滴丸治療冠心病心絞痛臨床觀察[J]. 中國中醫急癥,2010(11):1836.

[13]張青. 冠心丹參滴丸治療冠心病心絞痛療效觀察[J]. 中外醫療,2012(15):103.

[14]李韜,曲德英,雷菠,等. 三七粉對家兔實驗性動脈粥樣硬化的影響[J]. 中醫研究,2006(1):17.

[15]趙文萃,張寧,周慧琴,等. 三七總黃酮對高血脂大鼠血脂的影響[J]. 中國實驗方劑學雜志,2016(8):143.

[16]趙蕾,杜文峰,許德義. 冠心丹參片對大鼠心肌缺血再灌注損傷的保護作用[J]. 中國藥學雜志,2006(19):1468.

[17]Yu Y L, Sun G B, Luo Y, et al. Cardioprotective effects of notoginsenoside R1 against ischemia/reperfusion injuries by regulating oxidative stress- and endoplasmic reticulum stress-related signaling pathways[J]. Sci Rep,2016,6:21730.

[18]Morrow D A. Clinical relevance of C-reactive protein during follow-up of patients with acute coronary syndromes in the aggrastat-to-zocor trial[J]. Circulation,2006,114(4):281.

[19]黃永春,肖智謙,陳平姬. 冠心丹參滴丸治療病毒性心肌炎的療效觀察[J]. 中國醫學創新,2010(24):44.

[20]張弘興,柴學云. 冠心丹參滴丸對冠心病支架置入術后再狹窄的防治作用[J]. 山東醫藥,2014(17):23.

[21]Zhong L, Zhou X L, Liu Y S, et al. Estrogen receptor alpha mediates the effects of notoginsenoside R1 on endotoxin-induced inflammatory and apoptotic responses in H9c2 cardiomyocytes[J]. Mol Med Rep,2015,12(1):119.

[22]Hu H, Zhai C L, Qian G, et al. Protective effects of tanshinone ⅡA on myocardial ischemia reperfusion injury by reducing oxidative stress, HMGB1 expression, and inflammatory reaction[J]. Pharm Biol,2015,53(12):1752.

[23]張代富,阮長武,劉中民,等. 丹參對大鼠急性心肌缺血再灌注時心肌細胞凋亡及凋亡相關基因表達的影響[J]. 上海醫學,2003(9):669.

[24]Chen S X, Liu J L, Liu X Y, et al. Panax notoginseng saponins inhibit ischemia-induced apoptosis by activating PI3K/Akt pathway in cardiomyocytes[J]. J Ethnopharmacol,2011,137(1):263.

[25]孫瀟. 冠心丹參方對氧化應激性心肌細胞損傷保護作用的物質基礎及作用機制研究[D]. 北京:北京協和醫學院,2011.

[26]Alexander R W. Hypertension and the pathogenesis of atherosclerosis:oxidative stress and the mediation of arterial inflammatory response:a new perspective [J]. Hypertension,1995,25 (2):155.

[27]王怡,高秀梅,張伯禮. 冠心丹參滴丸抗垂體后葉素致大鼠急性心肌缺血的研究[J]. 中國中西醫結合急救雜志,2003,10(1):6.

[28]徐萬紅,曹春梅,葉治國,等. 丹參對抗缺氧/復氧引起的大鼠心室肌細胞收縮和細胞內鈣的改變[J]. 中國病理生理雜志,2003(3):61.

[29]Zhu D, Wu L, Li C R, et al. Ginsenoside Rg1protects rat cardiomyocyte from hypoxia/reoxygenation oxidative injury via antioxidant and intracellular calcium homeostasis[J]. J Cell Biochem,2009,108(1):117.

[30]Petrishchev N N, Shliakhto E V, Vlasov T D, et al. Myocardial ischemic preconditioning:pathophysiological mechanisms and prospects of clinical application (a literature review)[J]. Ross Fiziol Zh Im I M Sechenova,2001,87(5):688.

[31]Mcmanus R J, Mant J, Davies M K, et al. A systematic review of the evidence for rapid access chest pain clinics[J]. Int J Clin Pract,2002,56(1):29.

[32]肖智謙,陳平姬,陳永堅. 冠心丹參滴丸對冠心病初發型心絞痛患者血漿內皮素和P選擇素濃度的影響[J]. 國際醫藥衛生導報,2004(22):78.

[33]孫寧玲,王靜毅,楊沁,等. 復方丹參在急性心肌梗塞抗凝治療中的有益作用[J]. 北京醫科大學學報,1992(2):135.

[34]劉穎琳. 血管內皮細胞炎癥反應與動脈粥樣硬化的關系對藥物研究的啟示[J]. 中國藥理學通報,2001(4):361.

[35]黎創幸. 丹酚酸B與三七總皂苷配伍對缺氧復氧內皮細胞粘附分子-1表達及對中性粒細胞與內皮細胞粘附率的影響研究[J]. 中國藥房,2006(14):1061.

[36]Li Y J, Duan C L, Liu J X. Salvianolic acid A promotes the acceleration of neovascularization in the ischemic rat myocardium and the functions of endothelial progenitor cells[J]. J Ethnopharmacol,2014,151(1):218.

[37]劉欣. 丹參酮ⅡA對血管內皮損傷的類雌激素樣保護效應及機制研究[D]. 北京:北京中醫藥大學,2013.

[38]畢齊,李琴,張茁. 冠狀動脈搭橋術后神經系統并發癥的研究現狀[J]. 中國卒中雜志,2006(2):148.

[39]陳曉偉,阮新民. 冠狀動脈搭橋術術后肺部并發癥相關風險因子分析[J]. 中西醫結合心腦血管病雜志,2004(1):21.

[40]田剛,張春曉,孫中華,等. 冠狀動脈支架置入術后支架內再狹窄的相關因素分析[J]. 山東醫藥,2012(34):53.

[41]中國藥典.一部[S]. 2015.

[責任編輯 馬超一]

猜你喜歡
作用機制藥理作用冠心病
ADAMTs-1、 CF6、 CARP在冠心病合并慢性心力衰竭中的意義
蚓激酶的藥理作用研究進展
茶、汁、飲治療冠心病
警惕冠心病
橘紅素藥理作用研究進展
疏肝活血方治療更年期女性皮膚瘙癢癥的療效及作用機制
通過技術創新促進我鎮農業結構調整
大數據對高等教育發展的推動研究
帕羅西汀治療腦卒中后抑郁癥的臨床療效和安全性及作用機制
無花果的藥理作用研究進展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