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大數據對高等教育發展的推動研究

2016-11-03 17:51汪詩園
人間 2016年26期
關鍵詞:作用機制高等教育大數據

摘要:隨著信息技術的迅猛發展,近年來,以云計算、數據挖掘、移動互聯網等為基礎的大數據技術的出現為教育研究帶來了數據獲取、存儲、分析和決策等方面的支持。本文基于大數據與教育信息化的大背景,對大數據的產生、大數據對我國高等教育的作用機制、大數據推動高等教育發展的“瓶頸”展開深入分析,并在此基礎上提出了相應的提高大數據對高等教育發展有效性的對策,希望為大數據在教育領域的應用與發展提供相關的參考。

關鍵詞:大數據;高等教育;作用機制

中圖分類號:G434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671-864X(2016)09-0161-01

一、大數據推動高等教育發展的作用機制

(一)大數據為高等教育提供了更多數據分析的可能性。大數據時代通過將更多的教學科研信息納入可研究的范圍,從而為高等教育對更多的數據進行分析提供了可能。儲存器信息儲存能力的提高使得數據收集廣度與深度也大幅提高,使高?!肮軐W研”信息的收集周期大大縮短。信息傳輸能力提高的最大意義在于,它大大縮減了數據存儲系統和分析系統之間的時間間隔,從而使教育資源在校際之間、國際之間傳播共享成為可能。

(二)大數據為優質教育資源的全球共享提供技術支撐。隨著信息化時代的來臨,教育資源的共享不僅是將教學課件、視頻放在網上供學習者訪問,相關學習支持服務如師生互動、問題討論等也成為優質學習環境保障所必須的因素。MOOC正是基于這樣的時代背景應運而生的,它是一種對學習者、學習方式等都近乎沒有限制的大規模在線網絡課程軟件。通過大數據技術全面地收集學習過程數據并對這些數據進行實時有效的分析和處理,MOOC能夠實現容納百萬級別的學習者在平等開放的環境中共同在線學習,實現面向個人的個性化學習支持。

(三)大數據為現代教育與信息技術的融合提供環境支持。在高等教育中,大數據可對信息和數據進行高度集成,進而構建信息化的教育環境。傳統的教學課堂上,教學方式以灌輸為主,而今個性化、主動化等創新性學生培養模式逐步興起,翻轉課堂、微課等新教學方式接連問世。在大數據的帶動下,教學工具和教學內容的創新亦在同時進行,多功能、實時交互等新型教學工具有效提升了課堂教學質量,維持了知識技能與社會需求之間的耦合,為社會培養了更多的應用型人才。

二、大數據推動高等教育發展的瓶頸

(一)大數據利用效率低。大數據平臺的整合需要高校多層面的協同配合,然而大數據在當前部分高校實際建設過程中剛剛起步,還存在著缺陷。首先在數字化圖書館的建設方面,各大高校難以互通有無,導致在數據收集和存儲方面大量重復,整合效果很差;其次,很有有高校的數字化圖書館是向社會開放的,通過外網往往不能對高校數字化圖書館資源進行開放式訪問,造成極大的資源浪費。

(二)研究成果轉化和推廣不力。對科研過程的數據化這個過程當下面臨著不少問題。首先,將原有的大數據應用與高精尖的大數據技術新成果進行整合并轉換為簡單易用的大數據工具存在相當的難度;其次,大數據新技術的使用前往往需要對硬件和系統進行更新,由于耗費較大,難以對成本與效用之間的平衡進行把握。高等教育界在此方面扮演的角色無疑是重中之重,但是目前高等教育仍未充分發揮其對大數據的推廣作用。

(三)大數據應用和管理人才缺乏。大數據人才分為應用人才、研究人才以及大數據管理人才。其中應用型人才和研究型人才直接影響高等教育領域大數據應用的效果。大數據應用人才即大數據分析師,他們是大數據工具的操作者;大數據管理人才是擅長利用大數據的管理人才,與數據分析師對話,利用量化和實證的方法進行大數據管理,并能夠理解自身領域數據、讀得懂數據分析結果。大數據管理人才的缺失,一般會導致大數據的價值在高等教育中無法實現,對大數據分析和處理的結果也可能不被釆納。

三、提高大數據推動教育發展有效性的對策建議

(一)消除偏見,處分認識大數據。大數據作為一種重要的甚至可能引發一場社會變革的“工具”其本身并不是價值中立的,它儼然代表著一種量化和實證的傾向,是工具理性的一種天然擴張手段,也包含著將世界“數據化”的目的。首先要用開放的視角看待和接納大數據正視教育信息化的重要性和緊迫性。其次,要正確認識大數據的作用和意義,在不同的教育領域有區別地選用大數據。再次,建立大數據應用的倫理和規范,以保持大數據引發社會變革的有序性和穩定性。

(二)搭建有效的大數據平臺。各大學校理應建立大數據應用平臺,程序交付專業人員處理,通過對數據和應用的高度集成,將一線教師們的負擔減輕降至最低。通過大數據清洗技術、大數據集成與存儲技術、大數據分析技術等,實現大數據本身功效的提升。在此基礎上對硬件設備進行統一的規劃和升級,優化學校的軟硬件資源的配置,為學校大數據的采集、整合和分析建立硬軟件的基礎。

(三)重視大數據人才培養提高大數據服務質量。引進和培養大數據應用與管理人才,重點培訓其對大數據技術的應用能力。高校應配合高等教育信息化進程的推進和大數據的應用,調整教學和管理隊伍結構,完善崗位設置,引進大數據應用人才和大數據管理人才,幫助高校轉變思維,落實大數據的應用。高校對教師的培訓應使教師具備一定的數據技能,能夠在自身工作范圍內熟練運用。

四、結語

本文基于大數據迅猛發展的時代大背景,對大數據對高等教育的推動作用進行了研究。大數據推動高等教育發展絕非一路坦途,其遇到的瓶頸在于大數據利用效率低、研究成果轉化和推廣不力、大數據應用和管理人才缺乏。為此,本文探討了提高大數據推動高等教育發展有效性的三方面舉措:消除偏見,處分認識大數據,搭建有效的大數據平臺、重視大數據人才培養提高大數據服務質量。

參考文獻

[1]祝智庭,沈德梅.基于大數據的教育研究新范式[J].電化教育研究, 2013(10):05-13.

[2]賈同.大數據對高等教育發展的推動研究[D].重慶:西南大學教育社會學, 2015.

[3]鄭立海.大數據時代的教育管理模式變革芻議[J].中國電化教育, 2015(07):33-36.

作者簡介:汪詩園(1997年07月),女,漢族,江西省鉛山人,本科在讀,單位:江西科技學院外語外貿學院15本國際經濟與貿易1班,研究方向:國貿、管理、教育。

猜你喜歡
作用機制高等教育大數據
疏肝活血方治療更年期女性皮膚瘙癢癥的療效及作用機制
冠心丹參方及其有效成分治療冠心病的研究進展
關于應用型計算機專業培養方案的研究
基于Flash+XML技術的護理技能虛擬教學平臺設計與實現
帕羅西汀治療腦卒中后抑郁癥的臨床療效和安全性及作用機制
中國高等教育供給側改革研究:起源、核心、內涵、路徑
高等教育教學中的重與輕分析
基于大數據背景下的智慧城市建設研究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