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關于區域公共管理的制度創新問題分析

2016-11-24 11:03唐文
2016年35期
關鍵詞:創新問題

唐文

摘 要:隨著社會的不斷發展,區域公共管理制度的重要性開始為人們所知,但是目前在我國推行該制度仍然存在許多無法避免的問題。本文立足于當今的時代背景,從對區域公共管理制度進行創新的必要性出發,分析了當前區域公共管理制度中存在的問題,并且提出了與之相應的解決方法,供相關人員參考。

關鍵詞:區域公共管理制度;創新;問題

一、引言

區域公共管理制度的產生依托于經濟的高速發展,所以該制度與經濟息息相關,但是我國目前仍舊存在法律不健全、各區域政府缺乏合作精神以及評價體系不完善等諸多問題,這對區域公共管理制度的推行是非常不利的,所以政府需要結合實際情況對該制度進行創新,達到促進我國經濟發展的目的。

二、對區域公共管理制度進行創新的必要性

在經濟高速發展的當今社會,隨著社會改革的不斷深入,社矛盾開始逐漸顯露了出來,其中最重要的是我國各區域間經濟發展的不平衡。其一,由于我國地理環境的限制,東南沿海地區與西北內陸地區的經濟發展水平差距越來越大;其二,東北等老牌重工業地區由于產業結構相對落后,開始由發達區域向問題區域轉變;其三,沿海地區與山區的經濟差異越來越明顯[1]。為了防止由于上述情況繼續發展而影響我國經濟發展的進程,就需要政府通過對區域公共管理制度的創新,加強各區域間的溝通和聯系,從而進行高效的區域公共管理。

三、區域公共管理過程中存在的問題

(一)行政區行政

我國特有的組織行政化體制與其他國家具有一定程度上的差異性,該體制的特點在于將行政化作為組織的目標以及權力的來源,這樣做的好處在于可以促進組織的高效運行,加強各政府的溝通和合作,但是由于我國各行政區均具有極強的經濟獨立性,而相關的政府對于獨立管理經濟的權力又非??粗?,所以這對于加強各區域的聯系,構建和諧平等的區域關系是很不利的,久而久之,會降低政府的工作效率,最終阻礙我國經濟的發展[2]。

(二)法律不健全

法律作為一個國家或地區發展過程中的重要準則,其重要性不言而喻,因此,在政府對區域公共管理的制度進行創新時,必須要有與之相關的法律作為行事依據,若有創新的內容不符合法律規定的情況出現,那么該創新就是毫無意義的,同時也是無法實現的。但是由于我國在區域公共管理制度方面幾乎沒有頒布任何相關的法律,這就導致政府在對區域公共管理制度進行創新時,缺少法律的支持,同時,由于政府負責人的綜合素質及水平參差不齊,又沒有相關的法律對其進行約束,所以在負責人針對區域合作制定方案的時候,會出現過于隨意,或是方向錯誤的情況,這對于促進我國經濟的發展是非常不利的。

(三)缺乏合作精神

目前,我國各區域政府在對區域進行公共管理的問題上與其他主體缺乏最基本的合作意識,隨著社會的發展,我國區域公共管理的主體由最初單一的政府逐漸向包括私域組織以及第三部門在內的多元化趨勢轉變,但是由于許多政府部門的理念相對落后,這就導致了其他主體無法參與到區域公共管理的過程中來,另外,各政府在區域公共管理的問題上也缺乏相應的合作意識,所以當各區域由于管理的問題產生矛盾的時候,政府間無法及時通過溝通共同制定相應的解決方案,長此以往,非常不利于各區域的共同發展。

(四)評價體系不完善

完善的評價體系對于促進各區域經濟的發展有著極其重要的作用,而目前我國針對某個區域或是政府的工作績效進行評價時,通常將該區域的GDP水平作為衡量績效好壞的唯一標準,這種評價體系過于強調區域的GDP水平,會導致政府為了提高自己所在區域的GDP水平而浪費公共資源的情況出現,所以,制定一套完善的評價體系,可以在很大程度上加快我國各區域的經濟發展[3]。

四、區域公共管理制度進行創新的方向

(一)轉變政府理念

在現階段政府應當以促進各區域的和諧發展,以及加強區域間的合作為主要的工作目標,所以政府的理念也應當向協調區域發展的方向轉變。由于行政區行政對我國進行區域公共管理非常不利,這就要求政府及時的轉變自身的治理理念,在最短的時間內將行政區行政帶來的不利影響降到最低,這樣才能夠進行高效的區域公共管理。政府若想要對自身的理念進行轉變,首先需要摒棄相對落后的傳統理念,然后結合我國的國情進行創新。傳統理念的落后性主要表現在管理主體單一和管理權力單向兩個方面,針對管理主體單一的問題,隨著區域經濟的發展,其管理主體由最初的單一性開始向多元化轉變,所以政府需要加深對于管理主體多元化這一趨勢的了解,和私域組織以及第三部門的相關人員共同肩負起管理區域經濟的職責,而針對管理權力單向的問題,則需要政府建立權力相對分散的多元化管理機制,通過對區域公共管理中區域的劃分,明確主客體間的關系,這對于促進區域間的合作是非常有利的。

(二)完善制度建設

由于不完善的社會制度會阻礙對區域公共管理制度的大力推行,所以完善社會制度就成為了政府進行區域公共管理工作的首要條件,而想要對政府的制度進行完善,需要通過約束和激勵的方式將各區域相聯系。在完善制度的過程中,例如共享信息、出口外貿等公共政策是需要相關人員特別注意的,除此之外,在經濟范圍內,政府應當將協調區域發展作為出發點,對與之相關的規則進行修改或完善,達到將各區域之間壁壘的影響力最小化的效果,實現各區域經濟和諧發展的最終目標[4]。而在社會范圍內,政府應當將對各區域起到管理作用的制度進行高度統一,讓各區域在實現利益共享的同時,也肩負起共同的責任,為區域公共管理制度的推行奠定良好的基礎。

(三)促進區域合作

隨著社會的發展,區域公共管理制度的重要性開始被越來越多的人所熟知,想要提高區域公共管理制度的可行性,就需要政府從我國的國情出發,學習各國的先進經驗,并且吸取相應的教訓,通過制度化的方式將中央、政府和市場這三個進行區域公共管理的主體相連接,增強三方的合作意識,通過合作的方式對區域公共實行開放式管理,加快區域公共管理工作的質量和效率,最終實現促進各區域協調發展的目標。

(四)改進評價體系

由于參與區域公共管理活動的工作人員是在對政府工作的最終績效進行評價時的主體,所以,將對工作人員的業務成績以及工作成果進行綜合評價作為主要判定內容的政府業績評估體系是當今社會最有效的評價體系之一,通過該體系對工作人員進行評價,可以使上級部門對工作人員的工作態度、業務成績和工作成果有一個全面、準確的了解,同時,上級部門也可以通過該體系所提供的真實有效的數據進行干部的選拔或提升[5]。

五、結論

綜上所述,隨著社會的不斷進步,傳統的區域公共管理制度已經無法適應我國的發展,這就要求國家和政府結合我國的實際情況,對區域公共管理制度進行及時的創新和發展,通過高效的區域公共管理工作,達到促進我國經濟發展的最終目的。

參考文獻:

[1] 周建鵬.我國區域環境治理模式創新研究[D].蘭州大學,2013.

[2] 呂翔.區域沖突與合作及制度創新研究[D].南開大學,2014.

[3] 王祺龔.關于區域公共管理的制度創新分析[J].商,2015,46:93.

[4] 魏允.關于區域公共管理的制度創新研討[J].現代商業,2016,04:73-74.

[5] 方永新.分析區域公共管理中存在的制度缺失及其創新[J].管理觀察,2015,19:26-28.

猜你喜歡
創新問題
避開“問題”銀行股
演員出“問題”,電影怎么辦(聊天室)
韓媒稱中俄冷對朝鮮“問題”貨船
“問題”干部“回爐”再造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