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淺議互聯網金融背景下P2P的發展模式與風險應對

2016-11-24 14:33陳澤偉
2016年35期
關鍵詞:風險互聯網

陳澤偉

摘 要:本文以互聯網金融和P2P網絡借貸行業的發展入手,通過其發展進行概述,分析了網絡借貸平臺的運營模式與風險管理;對其存在的問題進行了闡述,最后為我國P2P行業的發展提出了參考意見和建議。

關鍵詞:P2P發展模式;風險;互聯網

一、互聯網金融與P2P網絡借貸行業的發展概述

(一)互聯網金融與P2P網絡借貸行業的總體發展情況。我國國內此類型的信貸方式最早出現在2005年,我國新型的P2P網絡信貸平臺成立以后,促進了我國金融行業的發展,中小企業可以通過網絡信貸平臺,申請貸款,獲得需要的資金。經過幾年的發展,我國P2P網絡信貸平臺已經初具規模,同時交易量也迅速增加。由于部分P2P網絡信貸平臺對風險處理方式不當或者處理程度不夠到位,出現了跑路、詐騙等事件,更有甚者借著網絡借貸的幌子,在國內市場上進行詐騙,嚴重影響了我國P2P網絡借貸行業的未來發展,也使得人們對網絡借貸的信任程度有所降低。這種問題的暴露也反映出了我國國內P2P網絡借貸出現的問題,這些問題需要進一步解決。

(二)網絡借貸平臺的運營模式?,F如今,網絡借貸平臺的運營模式主要有三種。

第一種模式為Prosper。這種網絡運營模式與拍賣有一定的相似之處,但不同之處在于拍賣的對象是某件事物,而這種是貸款。出借人在低于利息率的前提下賣出,這一平臺的主要作用在于保障絕對的安全性以及拍賣的過程中有絕對的公平公正性,其保護的對象不僅這些,還有借款人和貸款人。運用這種運營模式不會出現任何的壞賬的可能,從拍賣的開始到最后的結束,該模式保障整個過程。該模式需要建立在已有的信用度評價基礎上。

第二種模式為ZOP模式。這種模式的運營主體是擁有一定資金和需求資金的企業提供的,雙方可以通過平臺實現資金的流動。這種模式采用的是實名制方式,出資方在貸出的資金分配給不同的企業,這些企業需要在一定時間內還款,這樣有效地降低了資金無法還清的風險。這個模式在借貸的過程中復雜所有的工作,通常情況下,要收取一定的服務費用。

第三種模式是Lending club。這種模式主要將出資方借貸與自己的好友,然后建立起一定的借貸關系,構建出良好的平臺。這種模式對彼此的信譽度要求很高。交易完成后,平臺都是對信譽度進行評估,最終保障進入平臺的借貸雙方能夠獲得成功。此外借貸雙方需要將自身的真實身份,信用認證等方面的信息輸入平臺系統之中。這樣貸款人的所有信息將會一一出現在平臺上,這樣既可以減少拖欠貸款的風險,也可以作為督促自身提高信譽度的工具。

第四種模式是KIVA。這種模式將借款人的基本情況予以公布,貸款人可以根據自身情況和信息中的相關情況選擇[9]。主要接納的對象有發達國家和發展中國家中符合要求的小型機構或者企業。如果小型企業中借款人在這一段時間的信用度很低,或者是企業的經營狀況并不樂觀。該平臺會暫停企業借款的款項[10]。所以,只有信譽度高,運營狀況好的企業才能通過該模式進行借款。

(三)網絡借貸平臺的風險管理。目前學術界風險管理主要包括有以下兩方面:一方面,完善風險管理體系,我國多數網絡借貸平臺創建了風險自律管理體系,使得網絡借貸平臺的秩序運作良好。二方面,構建一些特定的風險管理方式,通過提高負責人的管理水平和能力,構建出一定的組織體系,這會使得網絡借貸平臺的風險進一步被降低。

二、我國P2P網絡借貸的發展模式風險成因分析

(一)有關監督力度不足。P2P網絡借貸平臺的性質具有交叉性,是處于互聯網和金融機構之間的行業。我國多數P2P網絡借貸在工商局有進行身份登記,但由于該類型企業并不屬于金融類型的企業,該類型的企業平臺并不來自我國銀監會等監督范圍之內,由于該平臺具有的特殊身份,在行業監督方面處于“三不管”境地。行業監管力度不足,使得P2P網絡借貸平臺的數量在持續猛增,行業內部的競爭也進入了白熱化階段。在運營中,缺乏有效的動態檢查和跟蹤措施,對其中介的事后行為監管沒有任何規定,一旦借款人大面積違約將對平臺的運營造成毀滅性的打擊,甚至對整個網絡借貸行業產生巨大的影響。還有一些平臺自身并不具備有借貸能力,但為了從中贏得高利潤而實施借貸,導致平臺最后出現了垮臺的局面。

(二)風險防范機制尚未形成。從目前P2P網絡借貸平臺的運營現狀來看,P2P的公司中缺少資質,風險管理的力度小,現階段已經成為P2P網絡借貸平臺的發展瓶頸??v觀P2P網絡借貸平臺的面臨的主要風險來看,分為以下幾類:

信用風險。交易雙方對彼此有關信息掌握的并不全面,這樣一來導致一些信用風險的出現。雖然一些P2P網絡借貸平臺擁有現金的貸款追蹤系統,但我國對個人的一些信息數據僅對大型的銀行機構開放,一般的公司無法進行數據查詢。

杠杠風險。我國的一般性的金融機構設立的擔保額大致為自身實收資本的5倍左右,而P2P網絡借貸平臺設立的擔保額在10倍左右。高數值的杠桿率容易使得整個平臺垮臺。

市場風險。我國P2P網絡借貸平臺的出現是基于我國貨幣緊縮政策,由于利率的提高,使得我國越來越多的P2P網絡借貸平臺的出現,但如果我國的銀根過于緊時,P2P網絡借貸平臺將會陷于危機之中。

基于以上三種風險的分析來看,我國的P2P網絡借貸平臺風險多,但國家對于風險的防范機制卻沒有形成。一旦其中的一個風險過于嚴重地出現后,我國的多個P2P網絡借貸平臺將出現資金鏈斷裂,最終出現垮臺倒閉。

(三)征信系統不完善。P2P網絡借貸平臺在進行交易時,交易雙方很難掌握彼此的身份信息、資金實力、現階段的經濟狀況等,使得借款方在借款后容易出現還款困難的問題,信用風險提高;另外,由于我國的征信體系不完善使得企業建立的引用評級不一致,一些資金的投資者僅能通過一些第三方的平臺對資質信息加以了解,對相關信息了解不到位容易出現一些困難。

三、我國P2P網絡借貸行業發展模式的風險防范措施

(一)政府層面的風險防范。從政府層面應逐步完善征信體系。首先國家要對征信體系加以完善,鼓勵各大金融機構構建征信體系以及和P2P網絡借貸平臺的合作,使得P2P網絡借貸平臺的信用查詢和信貸追蹤等有效形成。然后對P2P網絡借貸平臺開通與央行的對接窗口,通過對接,P2P網絡借貸平臺可以通過央行的體系進行數據查詢,減少不安全因素的發生。最后,要構建統一化的信用評級標準,通過統一化的標準設置便于我國P2P網絡借貸平臺上的借貸方查詢各種信用等級情況,減小自己的借貸風險。

(二)公司層面的風險防范。強化行業自律性。我國公布的第一個網絡信貸行業的標準是《網絡信貸行業準入標準》,該標準已經對我國P2P網絡借貸平臺的管理、注冊資本等情況進行了較為明確地、詳細地規定。從一定程度上而言,該標準的出新規范了我國較為混亂的P2P網絡借貸市場。但對于我國市場上越來越多的P2P網絡借貸平臺的出現而言,P2P網絡借貸行業的管理和工作人員、借款方、貸款方等都需要加大自律性。

強化創新風險控制機制。我國可以借鑒國外網站的成熟經驗,如第三方托管機制、實名制、社交網絡平臺等,通過一些風險管理機制的構建,對P2P網絡借貸平臺進行有效管理。

以上通過兩個層面的思路,從政府和公司層面對P2P網絡借貸平臺等所有涉及的方面進行了措施的安排。為我國P2P網絡借貸平臺的健康、持續的發展提供動力。

本文對我國互聯網金融背景下的P2P模式的發展概況進行了論述和分析,通過對國內外P2P網絡信貸平臺的發展與風險防范的總結,提出了我國其他P2P網絡信貸平臺在發展中存在的問題,為我國解決P2P網絡信貸平臺存在的問題提出一些解決思路?,F階段P2P網絡信貸行業可以參照我國上海地區的人人貸的信貸模式進行發展。這種信貸模式未來健康有序地發展對我國金融行業和市場的繁榮和發展都有突出的意義。

參考文獻:

[1] 魏百慧.拍拍貸:用新技術保障普惠金融[J].上海信息化.2014(2).

[2] 汪旺紅,互聯網金融的主要業態及風險初探[J].經濟視野,2014(9).

[3] 周茂清.關于我國民間借貸問題的探討[J].當代經濟管理,2011(10)

[4] 楊新求.“我國P2P網絡借貸運營模式簡析”[J].知識經濟,2012(5).

[5] 陳勝輝,共青團創建“青年貸”的可行性分析[J].廣西青年干部學院學報,2013(3).

猜你喜歡
風險互聯網
“互聯網+”環境之下的著作權保護
“互聯網+”對傳統圖書出版的影響和推動作用
從“數據新聞”看當前互聯網新聞信息傳播生態
互聯網背景下大學生創新創業訓練項目的實施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