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華傳統文化的核心價值

2016-11-27 09:29國際儒學聯合會榮譽顧問清華大學教授
時事報告(黨委中心組學習) 2016年2期
關鍵詞:道德精神

□ 國際儒學聯合會榮譽顧問、清華大學教授 錢 遜

?

中華傳統文化的核心價值

□ 國際儒學聯合會榮譽顧問、清華大學教授錢 遜

中華傳統文化的核心價值可以歸結為五點,用古代的話來講就五個字:義、群、和、禮、恥。用現代話語來說,就是崇德、樂群、貴和、尚禮、有恥。義、群是回答人生的兩個基本問題;和是從對世界的根本認識提出待人處事的根本價值觀和原則;禮是從踐行落實的角度談;恥則是從道德的基礎上談。

傳承和弘揚中華文化,一個重要的問題是要從總體上把握中華文化的核心價值。以儒學為主干的中華文化最核心的精神就是人的修養問題,做人的問題,用一句話來說,就是《大學》里面講的“自天子以至于庶人,壹是皆以修身為本”。修身問題是儒學的根本精神,也是中華文化的根本精神,修身是解決一切問題的根本,也是所有人立身的根本。學習中華文化,傳承中華文化的意義就在于此。

我把中華傳統文化的核心價值歸結為五點,用古代的話來講就五個字:義、群、和、禮、恥。用現代話語來說,就是崇德、樂群、貴和、尚禮、有恥??梢哉f,這五點體現了中華文化的核心價值。

一、義

義,是回答物質生命和精神生命的關系。人的生活有兩個方面:物質生活和精神生活,由此生命也有物質生命和精神生命兩方面。如何處理這兩方面的關系,是我們每一個人都面臨而且時刻都面對、都在處理的一個基本的問題。物質生命的基礎是人的生物本能,和禽獸沒有根本區別;精神生命的基礎是人的社會生活,是人所獨有而禽獸沒有的,這是人不同于禽獸,人之所以為人的根本之處。所以,只知有物質生活而不知有精神生活,就只是停留在禽獸的境界。中華傳統文化對此的回答是要擺脫禽獸境界,要做一個人,就要“義以為上”,真正成為一個堂堂正正的人,以精神生活的追求為生命意義之所在,立志于追求為人之道;把精神生活的追求放在物質生活追求之上,以精神生命的追求引導、節制物質生活的欲求。這是成為真正的人的根本要求,為人之道的第一要義。

中國人常講要學做人;要先做人,后做事;要追求做好人,不是只追求做富人貴人;而是要把自己從生物意義上的人,提升為社會意義上的人;使自己擺脫禽獸境界,成為真正意義上的人?!墩撜Z》說“志于道”,“朝聞道,夕死可矣”,“士志于道,而恥惡衣惡食者,未足與議也”等,都體現了這一點。

踐行這一點,有見義勇為、見利思義、舍生取義這樣由淺入深的三個不同層次的具體要求。

見義勇為。中國傳統文化中關于見義勇為的理解可能和我們現在不少人的心目里想的那個見義勇為有比較大的差距?,F在人們常把見義勇為理解為舍己救人的英雄行為。舍己救人確實是見義勇為,是見義勇為的最高表現;但不能把見義勇為僅限于舍己救人的行為?!墩撜Z》說:“見義不為,無勇也?!彼^義者宜也,適宜的宜,義就是正當的、符合道德要求的應該做的事情。你見到正當的、符合道德要求的事情就應該做,就屬于義。無勇也就說你見到應該做的事情不做,說明你是沒有勇氣的。那么這個話反過來講就說,一個人見到應該做的事情就要勇于去做,所以就提出見義勇為。

這里沒有涉及到生死的問題、沒有涉及到要和歹徒搏斗冒生命危險的問題。所以見義勇為是個極簡單的要求,是一個我們日常生活的一個狀況。比如,都知道不應該隨地吐痰,但是隨地吐痰的問題存在了那么長時間,是個很難解決的問題,另外,不遵守交通規則過馬路、不排隊、插隊等,這些都是見義不為的常見表現,而這些對于道德建設來講,無論是個人的道德還是社會的道德都是一個大問題。道德的意義在于行,見義不為,知而不行,道德流于空談,是社會的大弊。所以要講道德修養、要講社會的道德建設,首先要解決這個見義不為的問題。所以說“見義不為,無勇也”就把這個問題提出來了,就是告訴大家,見到應該做的事情就要勇敢地去做。

見義不為和見義勇為,反映了不同的價值觀。一事當做與不做,有兩種選擇:應該不應該或有利不利,前者是以道義為取舍標準,后者是以功利為取舍標準。見義勇為就是日常生活中,把應該不應該當作言行取舍的標準,放在有利不利,功利的衡量前面,應該做的就做。這也就是在日常生活的一切言行中,把精神生活的要求放在功利考慮的前面,是踐行義以為上原則的起點。所以我說這是第一步,如果這一步都做不到,那根本他談不到什么舍己救人。

把見義勇為僅僅理解為舍己救人,看起來是提高了見義勇為的意義,卻恰恰會縮小了見義勇為的意義。人們敬佩舍己救人的英雄,很多人會覺得高不可攀,與自己的實際生活無關。而應該做的就做,則是每一個人都應該做,而且都可以做到的。

見利思義?!案慌c貴,人之所欲也,不以其道得之,不處也;貧與賤,人之所惡也,不以其道得之,不去也?!保ā墩撜Z》)富與貴人之所欲也,這肯定是人性的要求。但富與貴不以其道得之,不按照正道得到,用非法、非道德的、不正義的辦法來取得,不處也。以精神生命、道義的追求,指導和節制對物質生命、富貴的追求。這是較高的,第二個層次的要求。中國人常說“君子愛財,取之有道”,“不取不義之財”等,是這一要求在實際中的體現,說明它已經成為中國人生活的準則。

舍生取義。生死抉擇為義所在,最高的要求是在生死問題上,也以義為取舍標準?!墩撜Z》說,對于道,要“篤信好學,守死善道”;“志士仁人,無求生以害人,有殺身以成仁”。在任何情況下都要把完善和維護道放在第一位,以至可以為之付出生命。這是以精神生命的價值重于物質生命,義以為上的最高境界和要求。

所以說現在人們所理解的那個見義勇為,實際上是義的最高層次。我們如果只是這樣子來看,實際上這個見義勇為就不可能成為多數人的一種要求、追求。很多人會覺得這個要求太高了我做不到,所以這個和他的實際生活就沒有直接聯系,但是如果我們說有這樣一個從低到高的三個層次,只要有志于此,有這個追求,每一個人都可以從最低的地方努力,不斷地在日常生活中都堅持這個,到最后自然而然,就會達到一個可以舍生取義的最高境界。

二、群

群,是回答群己關系,即個人和群體的關系。人是社會性的,生活在社會群體中。人既是獨立的個體,又是群體的一分子。群的價值,就是把個人作為群體的一分子;個人發展和社會、民族、國家發展統一;在群體的發展中求個人的發展,同時也盡個人對群體的一份責任??煞Q之為“群己統一”。

在《論語》里邊有那么一段,一個故事,孔子為改變天下無道的亂局而奔走呼號,當時的隱者譏笑他是知其不可而為之,勸他的弟子跟隨隱者退隱山林??鬃诱f:“鳥獸不可與同群,吾非斯人之徒與而誰與?天下有道,丘不與易也?!薄墩撜Z》又說,“士不可以弘毅,任重而道遠。仁以為己任,不亦重乎?死而后已,不亦遠乎?”“不仕無義。君子之仕也,行其義也”。這是講人生的責任。人生在世,生活在群體中,便擔負著對群體的責任。具體說就是弘揚仁道,建設理想社會;此事任重而道遠,必終身行之,死而后已。

《論語》里還有一段話,對個人的評價,涉及到三個人?!褒R景公有馬千駟,死之日,民無德而稱焉。伯夷叔齊餓于首陽山下,民到于今稱之?!饼R國是春秋時期的大國,齊景公是當時齊國的國君,但是他死的時候老百姓對他沒有一句好話,對他沒有一點可以稱道的地方;伯夷、叔齊餓死在首陽山,人們直到現在仍然在稱贊他們??鬃佑眠@樣兩個故事講述對人生價值的評價標準,人生價值,不是由生前的地位、權勢、財富來衡量的,而是由個人身后百姓的評價來衡量的,或者我們說老百姓心中都有一桿秤。能對群體發展有貢獻,得到百姓承認,為后世所稱道、紀念,造福于后世,這就把個人的生命融入了群體發展的大生命,要和群體共命運,要負起自己的責任,使個人的生命得以在歷史中永存。群己統一,這是個人人生價值之所在?!叭松怨耪l無死,留取丹心照汗青”,追求在歷史中永垂不朽,是中國人的人生價值觀反映。

落實和體現在日常行為中,就是要求待人忠恕,“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己欲立而立人,己欲達而達人”;“修己以安人,修己以安百姓”;“以天下為己任”。忠恕之道是處理群己關系的基本原則;修己安人,是對君子的要求;以天下為己任,“修己以安百姓”,“博施于民而能濟眾”,“先天下之憂而憂,后天下之樂而樂”,是理想的圣賢目標。

以上主要是就個人修養說。就社會言,《論語》說“如有王者,必世而后仁”;“一日克己復禮,天下歸仁焉”。仁不僅是君子人格的最高要求,也是孔子的社會政治理想。孟子說,“上下交征利而國危矣”,“王何必曰利,亦曰仁義而已矣”。也是說的社會的核心價值問題。一個社會,要以道德精神為社會的主導價值,不能以追求物質利益為主導價值。

義和群,是人和禽獸根本區別,人之所以為人的所在。荀子說:“力不若牛,走不若馬,而牛馬為用,何也?曰:人能群,彼不能群也。人何以能群?曰:分。分何以能行?曰:義?!?/p>

崇德樂群,二者是統一的。孜孜于利,總是為私;重義的人不會孜孜于私利,熱心助人為群正是重義的表現。二者的集中表現就是以天下為己任,死而后已;平日里急公好義,生死關頭可以殺身成仁、舍生取義。這一精神,構成我們民族精神的核心內容。人們熟知的歷代志士仁人的名言“先天下之憂而憂,后天下之樂而樂”,“天下興亡,匹夫有責”“人生自古誰無死,留取丹心照汗青”“茍利國家生死以,豈因禍福避趨之”,都是反映了這一精神。這一精神集中代表了中國人的精神面貌,成為我們愛國傳統最深厚的思想基礎;它支撐我們民族歷經磨難而屹立不倒,是古老文明延續五千年而沒有中斷的根本精神因素。

中華文化是發展的,其崇德樂群,以天下為己任的精神,也隨時代前進而發展,不斷取得新的時代內容和表現形式。中國共產黨的根本宗旨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是這一精神在當代中國革命建設中的集中體現和升華。井岡山精神、長征精神、抗震精神、航天精神……不同時期所表現出的每一種精神,都有其鮮明的時代特點和內容;然而它們的思想基礎、核心精神又是一貫的,都是中華文化崇德樂群精神的具體體現。而傳統文化及其核心價值,也在不斷獲得新內容的過程中得到更新和發展。

今天,在經濟全球化的環境下,面對全面建成小康社會,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中國夢的歷史使命,它仍然是我們最重要的精神基礎和軟實力所在;而它本身也需要適應新時代的環境和需要,獲得新的時代精神、內容和表現形式,實現創新性的發展。

當今世界,面臨多方面的威脅人類生存的危機,精神危機是其中之一。坦桑尼亞前總統姆卡帕說,當代的世界是“處處爭端,人人為己,頌贊自我主義,只顧經濟利益而違背道德準則的世界”,“利己主義和貪欲仍在不斷地加重人民之間、國家之間的不平等,長此以往便會引發世界各地的沖突”。香港中文大學校長沈祖堯說:“這是一個個人主義抬頭的時代。這是一個利益在前,道德在后的時代?!痹诰衽c物質、個體與群體這兩個根本問題上,現在個人第一,物質利益至上的價值觀流行于世界,是引發沖突、戰亂等等的突出因素,嚴重危害和平與發展,以至威脅人類生存。正如孟子所說,“上下交征利則國危矣”。而中華文化所倡導的崇德樂群的價值觀,“蘊含著可以解決我們社會上的弊病的良方”,無論對于中國還是世界,都具有重要意義。

三、和

義、群是從人的本性上講,和則是從宇宙萬物的本質上講。和的內容,《論語》說:“禮之用,和為貴?!薄熬雍投煌?,小人同而不和?!鼻熬涫歉镜膬r值觀,后句是待人做事的根本態度;總的是在承認差別的基礎上求各得其所。

“和為貴”“和而不同”已經成為人們熟知和常用的話語??墒恰昂汀本烤故鞘裁??似乎并不很清楚。常見的一種認識,和表示一種態度:和氣、和順、平和、和藹……或一種狀態:和睦、和諧、和平……與和相對的,是斗、爭、仇、敵對、對抗……這樣的想法,反映了人們普遍的美好愿望和追求。不過,只這樣看是不夠的。和不簡單只是我們美好的愿望和追求,更是中華文化的大智慧;它是中國人的宇宙觀,也是中國人最高的價值追求,又包含著待人處事的基本原則;它不只是一個概念、一種態度,而是有著豐富內涵,既包括基本理念、價值,又包括運用原則和方法的一個思想體系。

和表示一種關系、一種秩序。

以和為貴不是單純的美好愿望,是以對宇宙的根本認識為基礎而提出的根本價值觀。兩千多年前,中國人就提出了“和實生物”的觀點。指出宇宙萬物都是不同成分和因素和諧共存的統一體。從自然到人類社會,從家庭、單位、社區、社會、國家、國際,以至生態,都是如此。世界是和的世界;萬物以和為基礎,存在于和的狀態中, 組成一個穩定的統一體或者共同體。那么這個“和”是指什么,是指的任何一個事物以至于整個宇宙它不是單一的,它都是由多種成分或者多種因素共組在一起,按照一定的關系它能夠共組在一起,組成一個穩定的統一體、共同體。所以,“和實生物”,這是中國人的宇宙觀。

在這個意義上,和的對立面是同。不是斗、爭、仇。同,是指單一成分的存在或疊加。所謂“和實生物,同則不繼”,“和而不同”,都是把和與同相對而言,人們應當如何對待和與同的問題呢?古人曾舉烹飪為例說明和同之辨。要煲一鍋湯,就要有魚或者有肉,要有蔥姜蒜、醬醋鹽等等,佐料調料,還要有適當的水、適當的火候,由這個廚師來調配、烹調。所以它多種成分能夠組合到一起,有一個合適的一種關系,它就成為一鍋湯了,這叫“和”。和“和”相對的是“同”,什么叫“同”呢?就單一的因素不斷疊加,同樣的例子,你燒一鍋水,燒干了你再往里兌水再燒,再干了再兌水,你不斷地往里兌水,最后還是一鍋水。這就是同;“以水濟水,誰能食之?”

和的實質是各得其所。

統一事物中的各個局部成分各有其一定的位置。每一成分和因素都處于其應處的地位,發揮各自的作用,構成總體的和。程子說:“萬物庶事莫不各有其所,得其所則安,失其所則悖?!比魏我粋€局部的因素不能處于應處的位置,總體的和就會遭到破壞。還是上面的例子,你做一鍋湯,這個水要多少,火候怎么樣,鹽要放多少,其他佐料,蔥姜蒜也好,料酒也好,等等,每一樣都有它固定的、在這個湯里的一定作用,它有一定的地位也有一定的分量規定。也就是說要達到一個“和”的狀態,你必須讓它每一個部分,每一個因素都能夠合適。讓所有事情都有它應該處的位置,得其所則安、失其所則悖。其他各個因素也都如此。所以和就是各個成分、因素都處于恰當的位置,這樣一種狀態和秩序。這種狀態和秩序可以用“各得其所”來表述。達到和諧的基本方法是中庸、中道。只有各個部分、各種因素都無過無不及,達到中的要求,才有整體的和。

和而不同,承認差異。

為了達到各得其所的目標,首先必須要有“和而不同”的理念,或者說是從這樣的一個理念出發。和而不同就是要承認差別,在承認差別的基礎上求和諧,而不是取消差別求統一、和諧。要懂得差異的存在是正常的、合理的,是事物存在的常態;不能要求取消差別,完全一致。然后在承認不同的基礎上,研究事物內部有哪些方面,怎么來協調各種關系和矛盾,以達到“各得其所”的目標。承認差異是前提,求各得其所是目標。始于承認差別,終于各得其所,和的理念貫徹始終。這就是和而不同。而不承認和排斥差別,一味追求一致,這叫同而不和。古人講什么是和而不同?國君他的意見認為是對的,但其中還有不對的成分,大臣要把這不對的成分提出來;國君認為錯的,但其中還有正確的成分,大臣要把這正確的成分指出來;通過討論達到一個中肯的意見。這叫和而不同。相反,國君說這個好,大臣也跟著說好好好,國君說不對,臣子也隨聲附和,跟著說錯錯錯。一言堂,沒有不同意見。這就是同而不和。

中庸,無過不及,不偏不倚。

和的秩序,各得其所,一事物內部不同部分、因素之間的關系,是具體的。以和為貴,要求得和的局面,不是靠單純的理念,和諧的愿望、和解的誠意等等;不能停留在口號、宣傳、思想疏導上,而是要研究對象的實際情況,了解其各個部分、各個方面及其相互關系,在此基礎上處理各種關系,努力做到“使萬物各得其所”。

了解、認識事物各方面及其相互關系,基本的方法、路徑就是中庸之道,不偏不倚,無過無不及。程子說:“使萬物無一失所者,斯天理,中而已?!比挚?,公正、公平,不偏不倚;局部看,各安其位,各司其職,各盡其責,無過不及。處掌握全局之位,要統籌全局,協調平衡,人盡其才,物盡其用;處局部之位,要認清自身之位,素位而行,忠于職守,克盡其責。

所以,和與中不可分。和是最高的目標,中是達到和的根本方法和途徑。合而稱之,就是“中和”。

和為貴是根本的價值觀。

“和為貴”不單純是一種善良的愿望,它是以和實生物的宇宙觀為基礎的;正因為我們認識到世界是這樣的一個世界,所以說一切事情上我們要順應事物本來的要求,以和為貴。也就是以和為最高目標,或者說以各得其所為目標。

《周易》說:乾道變化,各正性命,保合太和,乃“利貞”。首出庶物,萬國咸寧。

《中庸》說:致中和,天地位焉,萬物育焉。

都是以“和”為人道追求的最高目標?!疤汀薄爸泻汀?,萬物“各正性命”;天地位,萬物育;首出庶物,萬國咸寧,就是自然和社會人事,萬物各得其所的理想境地。

用于人事,孔子為政以“正名”為第一要務。正名也就是要做到“君君臣臣,父父子子”,求君臣父子都能各得其所。君臣父子的關系是不斷變化的,孔子所希望的君君臣臣的狀態沒有實現,也不可能實現。然而孔子提出的治國必先正名,以各得其所為目標的原則是正確的??v觀歷史,歷代大變革和大改革的主題,都在求各得其所;而改革和施政的得失成敗,也都只在于能否做到各得其所而已。程子說:“圣人所以能使天下順治,非能為物作則也,唯止于各于其所而已?!?/p>

鏈 接

中國傳統文化博大精深,學習和掌握其中的各種思想精華,對樹立正確的世界觀、人生觀、價值觀很有益處。學史可以看成敗、鑒得失、知興替;學詩可以情飛揚、志高昂、人靈秀;學倫理可以知廉恥、懂榮辱、辨是非。

——習近平總書記在中央黨校建校80周年慶祝大會暨2013年春季學期開學典禮上的講話

今天我們深化改革,建設中國特色社會主義,以及外交上實行和平外交政策,促進世界的和平、發展,某種意義上可以說也是求“萬物各于其所”。全面建設中國特色社會主義,要統籌經濟、政治、社會、文化、生態,求其各得其所;經濟、政治、社會等各方面,也要求其內部各因素、各方面,如政府和市場之間,各種經濟成分之間,以及城鄉,東、中、西部,貧富之間,等等,各得其所??梢哉f改革就是調整各方面、各部分的關系,以達到各得其所的目標;各得其所是改革的目標和實質。

市場經濟運行中的契約,國家治理中的法制,根本的精神都在于求各得其所。就是民主的精神和實質,也是在于各得其所;民主是達到各得其所的一種形式。各得其所的概念,是把個人放在社會群體中來處理個人和群體的關系,包含保護個人權利和尊重他人、尊重社會以及政府權力兩方面的要求;對個人的要求包含了權利和義務、責任兩個方面。和單純以人權、自由、平等為基礎相比,更為全面,更有利于正確理解和運用民主,維護和促進社會和諧、發展。

對國際社會來說,中華文化的貴和思想,也指出了處理沖突和危機的方向。單邊主義、暴力恐怖威脅、經濟制裁,以至戰爭等等,只能加劇矛盾沖突。只有承認差別,互相尊重,平等協商,求同存異,合作共贏,各得其所,才是解決沖突,促進和平發展的正確途徑。

四、禮

禮,是從行為舉止上講。要遵守道德、禮制的規范。守規矩,講禮貌,恭敬辭讓,言行有度。

個人的修養、社會的運行都包含情感精神和行為舉止,內和外兩個方面;內在的情感通過外在的行為舉止而落實和體現?!安灰砸幘?,不能成方圓”。行為舉止必須有規范。在中華文化中,這種規范就是禮。以上義、群、和三項都屬內在的精神、價值,也都通過禮而落實?!墩撜Z》講仁,“克己復禮為……非禮勿視,非禮勿聽,非禮勿言,非禮勿動”;講孝,“生,事之以禮。死,葬之以禮,祭之以禮”;講和,“不以禮節之,亦不可行也”。講為政,是“道之以德,齊之以禮”;講教學,是“博學于文,約之以禮”??傊?,一切都落實到禮上;“不學禮,無以立”。在長期的歷史發展中,中國社會形成了一整套完備的禮儀規范:上至朝廷議事、祭祀、戰爭,下至社會婚喪嫁娶、節日禮俗,家庭生活晨昏定省,夫婦、父子、兄弟相處,人際交往中的稱謂、禮節,日常行為中坐、臥、立、走等等,無所不包??梢哉f古代中國人是生活在禮之中。

一般人常以為,禮的功用就在區分尊卑貴賤。這樣認識并不全面。區分尊卑貴賤只是禮的一個方面,禮還有一個功能是別中求和,讓大家各得其所。

禮起于何也?曰:人生而有欲,欲而不得,則不能無求,求而無度量分界,則不能不爭。爭則亂,亂則窮。先王惡其亂也,故制禮義以分之,以養人之欲,給人之求,使欲必不窮乎物,物必不屈于欲,兩者相持而長,是禮之所起也。(《荀子·禮論》)

禮的區別尊卑貴賤,是要使“貴賤有等,長幼有差,貧富輕重皆有稱者也”。也就是給貧富貴賤長幼親疏各定出度量分界,使他們各自都有所依循,各得其所,以避免爭斗。比如,你處什么地位,你就能夠享受什么權利,處什么地位你能夠得到多少的物質財富分配。同樣,既不能多也不能少。如果沒有這個規定,光憑個人的欲望,那是沒有限制的,那必然會引起一種爭斗、混亂?!岸Y之用,和為貴”。區別尊卑貴賤是為了避免爭、亂,求各得其所。

禮的精神,恭敬辭讓,言行有節?!肮Ь粗?,禮也”,“辭讓之心,禮之端也”,恭敬辭讓是禮的根本精神?!暗乐缘?,齊之以禮”,“博學于文,約之以禮”,禮的作用在規范和節制人們言行,使人言行有度。表現于言行,就是守規矩,講禮貌,不任性。內在的義、群、和的精神追求和外在行為舉止的恭敬辭讓,言行有節相配合,塑造了中國人文質彬彬的形象,造就了中國禮儀之邦的美名。

守禮一項,如何做創新性的繼承和發展,特別需要研究。一方面,禮的特點是隨時而變,隨時代變遷而不斷更新。今日的中國和世界,與古代相比已經發生了翻天覆地的巨變,而禮的變革遠未能跟上。另一方面,近代以來在批判和否定傳統文化,特別是批判舊禮教的影響下,守禮的傳統遭到極大破壞。由此造成禮的嚴重缺失,帶來了社會失序和風氣澆薄的不良現象。這里謹提出幾點初步想法供討論。

禮有形式和內容,禮儀和禮義兩個方面。古代的禮儀形式,大多已不適用于今天而淘汰;今天要繼承弘揚的,主要在禮所體現的恭敬辭讓,言行有度,別中求和的價值和精神方面。古代,這種精神體現在守禮上,今天在以依法治國為基本國策的條件下,需要和可以把它擴大到更廣的范圍,體現在遵紀守法的所有方面,一句話就是守規矩。要把自覺遵守規矩的精神落實到各個方面,成為中國人的精神面貌,中國社會的風氣。對于傳統禮儀,要分別情況,區別對待?;蛱蕴?、廢除;或推陳出新,賦予新的內容和形式;或撥亂反正,在恢復基礎上創新發展。尤須注意的是,時代變遷,文明發展,社會生活也發生根本變化,不斷提出新的要求,傳統的禮的體系,已不能適應時代的要求。亟需建立適應于時代和社會要求的新的禮,以豐富、發展舊有禮的體系。繼承改造傳統和創新發展新的內容,二者結合,實現守禮傳統的創新性的發展。

五、恥

行己有恥,有所不為。子貢問曰:“何如斯可謂之士矣?”子曰:“行己有恥,使于四方,不辱君命,可謂士矣?!薄暗乐缘?,齊之以禮,有恥且格”。(《論語》)羞恥心是做人的底線,是道德自律的基礎,有恥才能有所不為。人而無恥,就會無所不為。人不可以無恥。

西方人的道德建立在宗教信仰上,為免受上帝責罰而約束自身言行。有外國人認為,中國人沒有宗教信仰傳統,行為不受上帝約束,所以道德狀況不好。這是對中國文化的無知。中國確實沒有宗教傳統,但中國人并非對自己沒有約束?!靶屑河袗u”就是自我約束;中國人的道德就建立在這個基礎上;不是建立在對外在世界的信仰上,而是建立在內在的道德良心上,是真正的自律。

早在兩千多年前的春秋時期,歷史文獻中就有關于道德自律,自責、自討的典型事例的記載?!妒酚洝翘兰摇酚洠?/p>

吳使季札聘于魯……使齊……適晉……季札之初使,北過徐君。徐君好季札劍,口弗敢言。季札心知之,為使上國,未獻。還至徐,徐君已死。于是乃解其寶劍,系之徐君冢樹而去。從者曰:“徐君已死,尚誰予乎?”季子曰:“不然。始吾心已許之,豈以死倍吾心哉!”

季札出使齊國途中見徐君。徐君喜好季札佩劍,季札心知,暗自心許歸來時相贈。待季札歸來,徐君已死。季札掛劍于徐君墓前而去。從者不解:“徐君已死,尚誰予乎?”季子說:“不然。始吾心已許之,豈以死倍吾心哉!”我來時心里已經決定要把劍送給徐君,豈能因為徐君死了就背叛自己的心呢?

《左傳·宣公二年》記:

晉靈公不君,宣子驟諫。公患之,使鉏麑賊之。晨往。寢門闢矣。尚早,坐而假寐。麑退而嘆,言曰:“不忘恭敬,民之主也。賊民之主,不忠。棄君之命,不信。有一于此,不如死也?!庇|槐而死。

晉國有一個晉靈公,沒有國君的樣子,宣子作為一個大臣,就不斷地、很尖銳地、很激烈地去進諫,批評他,結果晉靈公就很煩他,派武士鉏麑去刺殺大臣宣子,卻發現宣子是忠于職守的良臣。自問“時刻不忘記恭敬國君(指按時上朝),這么好的一個大臣,他能夠為民做主的。殺害這樣的大臣,這是不忠;背棄國君的命令,這是失信。不忠不信中有一樣違背了,還不如去死!”就在門前的槐樹上撞死了。

《左傳·僖公三十三年》記:

文贏請秦三帥,晉侯釋之。先軫朝,問秦囚。公曰:“夫人請之,吾舍之矣?!毕容F怒曰:“武夫力而拘諸原,婦人暫而免諸國,墮軍實而長寇仇,亡無日矣?!辈活櫠?。秋,狄犯晉,先軫曰:“匹夫逞志于君而無討,敢不自討乎?”免胄入狄師,死焉。

應夫人求情,晉國君釋放了俘虜的秦國將軍。大將先軫大怒說,戰士在戰場拼死俘虜了他們,現在聽女人的話就放了,長敵人威風,滅自己的士氣,國家要亡了。吐口唾沫,頭也不回地走了。當年秋天,狄人來犯。先軫說:“匹夫逞志于君而無討,敢不自討乎?”我對國君放肆無禮,國君雖沒有責罰,我能不自己責罰嗎?不穿盔甲沖入敵陣戰死。

季札掛劍,鉏麑自殺,先軫不穿盔甲入敵陣而死,既非受人脅迫,也非謀求名利,更非畏懼神靈鬼怪的懲罰,完全出于內心要求。為了不背己心,求一己心安,雖他人不討,亦不敢不自討,表現了中國人視道德高于生命的高度道德自覺和自律的精神。

鏈 接

構建中華優秀傳統文化傳承體系,實現傳統文化創造性轉化和創新性發展。

——《中華人民共和國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第十三個五年規劃綱要》

至孔子,提出:古之學者為己,今之學者為人。行己有恥。把這種精神概括為為己、有恥。

孟子又進一步說:“盡其心者,知其性也。知其性,則知天矣。存其心,養其性,所以事天也。夭壽不二,修身以俟之,所以立命也?!闭f明了性和道,人道和天命的關系。道的基礎在性,循性而行就是道。性通天人;性是人之所有,屬人;而又是天所賦,亦屬天。所以道本于天而存乎人,此道是人道,同時亦是天道,天道和人道合一。行己有恥,道德自律,不只是出于道德良心的要求,同時也是事天立命,天命的要求。中國人的道德自律,是天人合一的境界。在此基礎上,形成了中國人獨特的道德傳統。

知恥,是中國人道德的基礎,也是當前道德建設的根本問題?,F在人們深感憂慮的道德淪喪,世風澆薄的狀況,重要的根源就在知恥的缺失。弘揚知恥精神,就是重建中國人的道德自覺,也是提高中國人文化自覺的根本。知恥之風不揚,民族復興無望。在修身過程中,最核心的問題是什么?我認為可以用五點來說明。

這五個方面,從不同的角度回答了做人的基本問題。義、群是回答人生的兩個基本問題;和是從對世界的根本認識提出待人處事的根本價值觀和原則;禮是從踐行落實的角度談;恥則是從道德的基礎上談。這五個方面構成一個體系,從不同的方面來回答了人生中間的最基本的一些問題,這樣子組成了一個中國人的獨特的一種道德的體系。當然我們說是中國人獨特的一種,也就是說它是中國文化特點相聯系的,和中國人對人的看法、中國人對宇宙的看法,和更根本的一些大的問題認識上它是聯系在一起的。所以它反映了中國人的整個的文化的一些大的方面特點,中國人怎么看人、怎么看天、怎么看宇宙、怎么看人和人的關系,等等。中國人不同于其他民族的性格和精神面貌,其實離不開這五點。

當然,這五點具體落實到每一個時代,或者每一個人身上的時候,又有具體的內容,有時代的內容,所以需要根據新時代的要求創造性地去理解和解釋,使其有創新發展。

猜你喜歡
道德精神
“道德即自然”新證——儒家生生倫理學對道德與自然關系的思考
虎虎生威見精神
論學習貫徹黨的十九屆六中全會精神
頭上的星空與心中的道德律
筋骨 道德 溫度
精神燦爛
初心,是來時精神的凝練
跟蹤導練(五)(2)
道德是否必需?——《海狼》對道德虛無主義的思考
以釘釘子的精神打好環保持久戰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