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關于加強高校理工科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思考

2016-11-28 11:31門芳格
商情 2016年40期
關鍵詞:思想政治教育高校

門芳格

【摘要】理工科大學生作為當代當學生重要組成部分,在提高科研能力的同時更應對他們的人文素質教育和德育問題進行關注,加強和改進理工科大學生思想政治工作十分重要而迫切。

【關鍵詞】高校 理工科大學生 思想政治教育

一、加強高校理工科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必要性

2015年2月5日召開的學習貫徹《關于進一步加強和改進新形勢下高校宣傳思想工作的意見》精神座談會上指出要高度警惕和關注錯誤思潮、觀點對學生思想行為的負面影響,增強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針對性實效性。理工科大學生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有其自身的特點,一些高校在理工科大學生的培養中存在重專業知識培養,輕思想道德教育的現象,對新形勢下理工科研究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任務、特點和規律還缺乏足夠的理解和認識,在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科學性、針對性和實效性上也存在著明顯的不足。有學者從接受理論出發,提出“文科大學生和理工科大學生在思想政治教育的表現上是不同的,理工科大學生由于自身學科的特點,廣泛存在著重物質、輕精神、重實用、輕文化的觀念,而文科大學生則思想政治意識強、重理論、輕實踐?!币虼?,理工科大學生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應更具針對性來提高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整體的實效性。

二、高校理工科大學生的特點

(1)人文素養欠缺,重理輕文思想根深蒂固。首先,理工科學生的思想政治理論基礎相對薄弱。我國在高中階段實行文理分科制度,絕大多數理科生幾乎沒有接受過系統的思想政治理論教育,思想政治素質基礎相對于文科專業的學生就差了不少。其次,理工科學生對思想政治理論不重視,很少主動學習思想政治理論知識,難以對其形成系統科學的認知。

(2)學習方法存在差異,導致理解難度增加。理工科學生喜歡與數字、公式、符號、圖形打交道,而對于通篇的文字比較沒有頭緒。思想政治教育理論課教材本身通篇文字,理論性較強,教師講授過程中多是語言文字的轉換,學生理解較困難,教學效果較差。學習方法的差異導致理工科大學生對于思想政治理論課的學習增加難度,同時一定程度上削弱學習興趣。

(3)偏重理性思維,邏輯分析能力較強,學習目的上實用主義傾向明顯。理工科大學生經常會接受一些數理能力的思維訓練,與文科生相比思維比較積極,往往具有批判性,思考問題富于理性,但其學習目表現出了實用主義傾向。理工科學生的功課繁重,學業壓力普遍較大,因此對于一些與專業無關的課程產生了懈怠甚至厭煩情緒。

(4)更容易受到西方思潮和較直觀的沖擊。理工科大學生與文科生相比,接觸的事物更廣,由于專業學習的要求,經常會接觸到西方的先進技術。這一過程中,理工科大學生就更容易受到西方思潮和價值觀的影響。有部分學生會選擇出國留學,學業結束后選擇在國外就業的人也屢見不鮮。一方面,國外確實有更先進的技術吸引理工科學生對于學術的追求。另一方面,由于理工科學生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不到位,使得他們的價值觀出現偏差。

三、對策

(1)充分發揮思想政治理論課的導向作用。高校思想政治理論課是對當代大學生系統地進行馬克思主義理論教育和思想政治教育的主渠道和主陣地,是理工科大學生接受思想政治教育的基礎性環節,要充分發揮其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教師對于理工科大學生的思想政治理論課的教學上應區別于文科生。要將思想政治教育與其專業相結合,要善于把握和利用這種內在聯系,改革教學方式和方法,因勢利導,因材施教,引導和教育學生在學習中把思想政治教育理論課的基本原理和各門具體學科結合起來,從各自所學的專業出發,學習和領會思想政治教育課的真諦,充分發揮其對專業學習和發展的導向作用。

(2)完善教學手段。創新出與理工科大學生思想實際和思想發展規律相適應的教學內容、教學形式和教學工具。形式多樣、內容豐富的教學手段是聯系教育者和受教育者的紐帶,在教育內容轉化過程中起著承上啟下的作用,是提升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實效性的關鍵,是思想政治教育學科建設的重要組成部分。教學手段在教學過程中發揮作用,不僅通過板書、多媒體技術、實踐活動等手段表現出來,還通過教師使用教學手段的方式與藝術、教學內容的時代價值等隱性形式影響著學生。

(3)在社會實踐中進行思想政治教育。理工科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不僅要要重視課堂教學的主導作用,還應注重拓展多種切實可行的有效途徑。深入開展社會實踐,探索和建立一些與專業知識相結合社會實踐新機制。通過讓廣大學生參與到實踐目中,發揮廣大理工科學生的主動性,通過社會實踐對其進行思想政治教育。理工科大學生由于自身學習特點更注重實踐,將思想政治教育融入社會實踐中,能更好的增強理工科大學生對于思想政治教育的理解。

(4)網絡作為補充手段。網絡日益成為我們接受信息的主要途徑,其信息及時、內容豐富、針對性強、覆蓋面廣等獨特優勢,對當代大學生富有極強的吸引力。因此,互聯網也成為高校開展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新領域和新渠道。理工科大學生積極參與網絡思想政治教育活動,學習并掌握了思想政治理論知識,并在活動中發揮主體作用,在很大程度上彌補了課堂教學的不足。

參考文獻:

[1]昌玉嬌.文科和理工科大學生接受思想政治教育的對比研究[D].廣州:暨南大學,2014.

[2]畢海燕.在理工科高校大學生中培養青年馬克思主義者的思考[J].思想政治教育研究,2009,(1).

[3]韓迎春,劉慧,魏新麗.高校理工科院系“思想道德修養與法律基礎”教學改革[J].教育與職業,2014,(4).

[4]馬仕錦.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有效性解讀[J]. 江蘇高教,2015,(1).

[5]韓玲.高校理工科研究生思想政治教育研究--以南開大學為例[D].天津:南開大學,2010.

[6]汪馨蘭,戴鋼.創新與發展:新媒體環境視域下的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思想教育研究[J].2013,(2).

[7]周文博.理工科高校思想政治理論課教學工作研究[D].天津:天津大學,2013.

猜你喜歡
思想政治教育高校
優化國有企業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路徑研究
高職學院大學生信仰迷失的原因及對策
加強思想政治課在大學慕課開放課程的地位研究
提升高校官方微信公眾平臺傳播效果的幾點思考
淺析紅色文化與高職院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
中日高校本科生導師制的比較
試論高校黨建工作中的黨史教育
學研產模式下的醫藥英語人才培養研究
新媒體語境下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話語研究綜述
高校創新型人才培養制度的建設與思考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