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大學軍事教育中的理性愛國教育

2016-12-01 17:15陳石軍
智富時代 2016年12期
關鍵詞:愛國教育理性

陳石軍

【摘 要】當前大學生在愛國主義情感方面的表現主流較好,但也存在一些問題,問題的產生有三方面的原因;在軍事理論教育中進行理性愛國主義教育具有獨特優勢;探討了軍事理論教育中進行理性愛國主義教育的三種方式方法。

【關鍵詞】軍事理論課;理性;愛國教育

愛國主義教育是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中的一項重要內容。利用軍事理論教育的一些優勢,對大學生進行理性愛國教育很有必要。

一、當前大學生的愛國主義情感方面呈現的問題及成因

(一)當前大學生的愛國主義情感方面呈現的一些問題

當前,大部分大學生均能夠自覺維護國家利益和國家形象,理性看待社會現象和國際國內形勢。但同時,大學生在愛國主義情感方面也存在一些不容樂觀、不容忽視的問題。具體表現如下:

1.部分大學生容易盲目沖動

年輕人血氣方剛,情感強烈,但容易盲目沖動。當他們的愛國熱情受到別有用心之人的利用、引導,在群體之中就容易發生一些不理智的行為,甚至違法犯罪。中日釣魚島事件發生時,很多大學生就很亢奮地沖上街頭,參與對一些日系車輛進行打砸燒,對日資企業進行破壞,這些行為已經偏離愛國,淪為違法犯罪了。他們并不能認識到打砸的這些車輛已經是中國人自己的財產,對日本并未產生任何損失,反而被其他國家評論為民族主義情緒強烈。他們的一腔熱血,帶來的是中國的國際形象受損,與愛國背道而馳。

2.愛國熱情受挫時容易泄氣

當國家的主權和領土受到侵犯時,年輕人均希望國家和軍隊快意恩仇,立馬給侵犯者以教訓。但當國家作出的決定和大學生的思考并不相同時,大學生們容易泄氣,甚至覺得我們的政府和軍隊無能、軟弱,不能保衛國家和人民。然后轉而在網絡上對黨和國家冷嘈熱諷,發表不利于黨和軍隊的言論,誤導網民,產生極壞的影響。

3.對愛國主義的認識方面存在一定的誤區

當前的大學生均為90后,成長于全球化的經濟大潮下,對于愛國主義的認識方面呈現出一些誤區。如在一些網絡公知的引導下,很多大學生認為認為“愛國主義已經過時了”、“不愛社會主義不等于不愛國”,將愛國與愛社會主義生生割裂開,從而被引導到否定社會主義,否定黨的領導的思維上,等等,這些認識上的誤區,由于有一套較嚴密的理論作支撐,在大學生中很容易流通,相互影響。

(二)大學生愛國主義情感方面所出問題的成因

大學生在愛國主義情感上出現問題,有其特殊成因:

1.大學生年齡的特點

學生處于校園之中,理想情懷比較濃烈,由于他們年齡較輕,社會經驗不足,無法認識到任何問題往往有其復雜的一面。當前隨著中國在世界的崛起,國際斗爭非常激烈,特別是意識形態領域的斗爭日趨復雜,陽謀陰謀俱存,并不是簡單的非白即黑。淺表化的理想碰上復雜的國際國內形勢時,年輕人的沖動就很容易被利用,做出一些后果很嚴重的行為,如上文提到的釣魚島事件中的打砸燒,愛國變成害國。

2.當前網絡的影響

現在是網絡社會,大學生整天沉浸其中,手機不離身。網絡是一個豐富的世界,但也是一個泥沙俱下的世界,許多的信息真假莫辨,很難判斷,機具煽動效應,監管難度極大。一些境外勢力和國內的所謂“公知”,利用網絡的優勢和漏洞,炮制一些話題,吸引大學生們參與討論,比如討論“普世價值”、“人權高于主權”等等,這些話題邏輯嚴密,學生們在不知不覺中進入話題陷阱,思想上逐漸的對這些話題表示認同,被成功洗腦,繼而產生很多對國家、對社會不滿的情緒,愛國就演變成恨國。

3.高校普遍重視不夠

當前,各高校對于大學生的愛國主義情感教育并不是非常重視。在思想政治教育的課堂有時也會約略涉及,但存在很多缺陷:一是教學內容單一。往往停留在一些枯燥的理論講解,與學生豐富的網絡生活相比,嚴重脫節;二是教學方法老套。多為教師在講臺上的說教,學生并未參與其中,基本上沒什么教學效果;三是各個高校并未將愛國主義情感教育作為思想政治教育的一個重要內容,從教材、經費、師資等方面進行安排。

二、大學軍事教育中進行理性愛國主義教育的優勢

(一)軍事教育與愛國情感直接相關

軍事理論課中討論的具體內容大部分直接就是愛國主義的內容,如中國國防歷史中有無數的為民族和國家浴血奮斗的英雄人物和其英勇事跡;軍事高科技戰爭通過介紹新中國成立以來的軍事高技術發展成就,能樹立學生的民族自尊心、自信心;國際形勢與周邊環境等內容,可以使大學生樹立居安思危,保家衛國等國防觀念,等等??傊?,軍事理論教育主要探討的就是如何愛國。

(二)軍事教育內容生動

思想政治課上大談如何愛國,枯燥乏味。在軍事理論課堂上,我們可以使理論變得生動。講解國防歷史,古今中外最多的是愛國主義人物形象和他們精彩的事跡,鮮活生動;軍事思想中《孫子兵法》的使用已經不局限于軍事領域,而是在政治、經濟、文化等各個領域均有許多精彩的應用案例;軍事高技術可展示各種尖端武器、信息戰爭下的全新理念;國際形勢和周邊安全環境能拓寬學生思維,提高獨立的分析能力和判斷能力。

(三)軍事理論教育使愛國變得具體可行

通過軍事理論教育,最終目的是使學生體會到,愛國并不是什么高大上的理論,而是體現在我們的日常生活之中,是具體可操作的:文明上網,理智上網,愛國熱情不被別有用心者引導,不在網絡上發表攻擊黨和政府的言論是愛國;民族情緒不極端化,不盲目排斥國外的一切,大事件發生時不盲目參與群體在街頭的活動是愛國;積極參軍,身體力行保家衛國是愛國;努力學習文化知識,踏實工作,做好自己的本分也是愛國,等等這些均是具體而實際的愛國行為。

三、軍事教育中進行理性愛國主義教育的方式方法

(一)使用各種教學手段和教學技巧提升課堂吸引力

軍事理論課堂非常適合使用各種現代手段,PPT、視頻、電影、名師課堂等,資料豐富,讀圖時代的影像材料,能最大提升學生興趣。授課技巧應豐富多變,避免課堂氣氛單調,如可采用案例教學法,最大限度激發全體學生主動參與??傊?,采用多種教學手段和教學技巧,重視學生的主體地位,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和熱情,使學生由被動接受枯燥理論的灌輸變為主動學習參與,真正成為課堂教學的主體,教學效果會更好。

(二)根據大學生的特點做好網絡建設與交流

對大學生在網絡上進行理性愛國主義教育,應以多種網絡平臺為抓手,以引導疏導為方式方法。網絡平臺應豐富化,包含專題網站、貼吧、QQ群、微博、微信群等,教師應特別重視當前學生喜歡使用手機的特點,注重和學生微博、微信的交流,保證交流的質量和效果。網絡引導應注意方式方法:一是專題網站應及時更新,及時發布國際國內信息。二是論壇、QQ群等要積極引導,關注輿論走向,適時引入專家、學者言論,對不實言論、謠言等及時澄清;三是微博、微信交流應親切、自然,與學生交流在隨意之中達到引導效果。

(三)設計各種實踐活動吸引學生參與

應創造條件鼓勵學生參與各種實踐,擴大參與面。一是組織好進愛國主義教育基地活動,激發學生對祖國、對名人的敬仰,激發愛國熱情。二是開展好一些主題實踐活動。利用好寒暑假三下鄉、社會調查、專業的社會實踐等,增強學生的責任感和憂患意識;三是開展好校園文化活動。將愛國主題體現在節慶文藝匯演、社團活動、專業相關的一些活動(如書畫攝影比賽、網頁制作大賽等)中,使學生在潛移默化中受到愛國主義情感教育。

【參考文獻】

[1]鄧小平.鄧小平文選(第 3 卷 )[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3.

[2]中共中央宣傳部. 愛國主義教育實施綱要[N]. 人民日報,1994-09-06( 3) .

[3]郭鳳志.德育文化論[M].長春:吉林人民出版社,2005.

[4]王敏、鄒燕矯.微時代高校德育工作三題[J].衡陽師范學院學報,2014(4)

猜你喜歡
愛國教育理性
人人都能成為死理性派
淺談語文教學中學生人文素養的培養
面古懷今 展望未來
改革牛和創新牛都必須在理性中前行
“本轉職”是高等教育的理性回歸
理性的回歸
對一夫一妻制度的理性思考
理性看待GDP增速減緩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