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培養具有現代素養的農村中學生

2016-12-01 13:53張鵬霄
新課程·中學 2016年9期
關鍵詞:育人模式山區創新

張鵬霄

摘 要:學校通過嘗試探索“一二三四”育人新模式,即“一個核心”“兩個驅動力”“三大工程”“四大教育”等舉措,為山區學生的生命中補充更多民主、法制、文明、理想、自信、開放、合作等現代元素,讓山區學生以開放的視野、自信的生活態度、文明的舉止走向社會、走出大山。

關鍵詞:山區;創新;育人模式

泰安市大津口中學坐落于泰山東北麓,位于泰山景區腹地,自然環境優美,是泰山景區唯一的一所山區初級中學,是當地“最高學府”。近幾年來,在全體教師的共同努力下,學校立足學校實際,堅持“一切為了學生終身發展”的教育理念,以培養具有“現代素養的農村中學生”為育人目標,探索育人新途徑,逐漸形成了具有“大津口特色”的“一二三四”育人新模式,提高了學生的綜合素質,提升了辦學質量,贏得了家長、社會的贊譽,具有現代理念的育人模式,讓大津口中學這所具有32年辦學史的山區中學發生了顛覆性的變化。

一、新育人模式探索創新的背景

大津口中學位于山區,所處的環境閉塞,經濟相對落后,山區群眾經濟除了依靠較少的山果收入外更多的是外出打工,山區孩子絕大多數留守在家。而山區文化相對薄弱,網絡資源相對匱乏,據調查統計,我校在校生家庭網絡普及率僅28.6%,遠遠低于城區網絡61.5%的普及率。這些因素導致了山區學生視野相對狹窄,生活閱歷少,社會體驗少。而山外的世界是信息爆炸時代,科技發展迅猛,日新月異,因此,我們很多學生走出大山,走向城市后,面對快速發展的社會適應較慢,手足無措,縮手縮腳,應對困難,缺少自信;我校升入城區高中的學生缺少后勁,成才者、卓越者越來越少。面對現狀,如果我校繼續走以“片面追求升學率”辦學之路,將會被現代化的時代拋得更遠,而且面對許多初中畢業不能上高中而走向社會的農村孩子來說,除了帶著應試教育下考試的失敗陰影外,我們還能給他們的人生帶來什么?學校在充分調查研究的基礎上,從“為學生一生幸福奠基”的理念出發,試圖通過探索現代化的育人理念,為山區學生的生命中補充更多民主、法制、文明、理想、自信、開放、合作等現代元素,學校嘗試、探索并形成了“一二三四”育人新模式,治校效果明顯。

二、新育人模式的探索創新

我們嘗試探索“一二三四”育人新模式,具體是指“一個核心”“兩個驅動力”“三大工程”“四大教育”。

“一個核心”:即學校以“培養具有現代素養農村中學生”為核心。培養我校學生具有現代的素養,緊跟現代化的新時代。

現代化的核心是人的現代化。而現實中山區孩子卻距離現代化越來越遠,又存在著被邊緣化的危險。我們山區教師有責任把山區孩子從現代化的邊緣拉回來,力爭使他們不要被現代化拋得越來越遠,盡最大力量幫助山區孩子擺脫被邊緣化的危險。我們理解的現代素養有以下內涵:(1)要繼承社會最起碼的倫理準則,遵守法律規范。(2)要懂得基本的文明禮儀和社會交往行為規范,形成日常行為習慣。(3)要有理想并能夠追求理想。(4)要關注自己對社會奉獻了什么。(5)要有個性化開放的思想和主張。(6)要有起碼的職業道德。

“兩個驅動力”:是指教師專業成長和家校共建。這是我們實現“一個核心”所依靠的兩個基本的驅動力。

“教師專業成長”,學校通過建立一系列激勵機制,多方面激勵教師的專業化發展,如“教師個人發展規劃”(3年小考評、5年大考核)“名師培養工程”“教師專業發展獎勵機制”“德藝雙馨教師評選”“科研創新獎”“學術成果獎”等,全方面促進教師研究教育、研究學生、研究課堂,從而熱愛教育、熱愛學生、熱愛課堂、熱愛學校。

“家校共建”,學校教育是需要合力的工程,家長是學校教育最重要的寶貴資源之一。而山區孩子的家長,以往常常是把孩子拋給學校便“逃之夭夭”,置身于學校教育之外?,F代化的學校管理需要多方合力,學校于是采取多方舉措,引導眾多家長積極參與到學校管理工作中來。學校每學期通過開展課堂開放日、家長值班日、家長大講堂等活動,家長在學校管理、課程開發、教育活動中獻言獻策、開設講座、親身互動,家長在協助學校管理、豐富學?;顒?、拓展教育資源等方面,產生了巨大的推動作用。

“三大工程”:

1.“書香校園”工程。在山區農村能夠讀書的家長為數不多,山區孩子養成良好讀書習慣的則少之又少,在山區推行讀書工程其意義格外重大。學校通過“讀書明星”評選、“講故事大賽”、“讀書征文比賽”,“書香家庭”評選等活動,讓山區學生通過讀書,豐富了學生的積累,拓展了學生的知識面,涵養了學生氣質,力爭漸漸減少他們身上“土氣”,實現“腹有詩書氣自華”的教育效果,也為學校推行“文明教育”做實了內在鋪墊。

2.“課程選修”工程。在改革探索前,我校在校生在校學習的課程主要是考試的文化課,為考試而學習,視野面狹窄,動手探索研究能力弱。針對這一現狀,我校實施課程開發選修過程,學生以“點菜式”方式選修由我校40多位教師科學、精心開發的一系列生本課程,如《航?!贰犊茖W探索》《趣味生物》《我來看世界》《機器人》等課程,憑借著教師的視野、特長,讓這些遠離科技、遠離外界的山區孩子親身感受一些在城里孩子看來很平常的“機器人、航模、化學科學”等科技研究,開拓了山區學生的視野,培養了學生的動手能力,提升了學生的綜合素質。

3.“星卡激勵”工程。教育并不是不要考試,學校每學期組織三次月考,根據成績設計積分卡(紅、綠、金),通過積分爭卡激勵機制,引導學生“跳起來摘桃子”,讓學生體驗付出與收獲的喜悅,讓學生尋找學習的自信和興趣,引領學生由重結果轉向注重過程,引領學生由重橫向比較轉向強化自我提高和縱向比較,從而極大地調動了學生的學習積極性。

“四大教育”:

1.“感恩教育”?!鞍偕菩橄取?,學校通過“母親節”“父親節”“教師節”“國慶節”等系列教育活動讓學生傳承傳統倫理,學會感恩父母、感恩教師、感恩祖國等,培養山區學生學會做一個“大”寫的人,將來無論身處何地,無論地位高低,無論貧窮貴賤,教會他們學會感恩,學會奉獻,學會擔當,激發他們努力學習,報答社會,回報祖國。

2.“文明教育”。山里孩子說的是鄉村“土話”,坐立行走中透著膽怯與小心,缺少城里學生的大氣。學校嘗試著通過普通話、讀書、文明禮儀等教育活動達到如下的效果:坐有坐相,站有站相,談吐文雅,舉止文明,自信大方。如果不問出處,想不到他們是來自偏遠山區的孩子。

3.“開放教育”。面對封閉的自然環境、思想環境,學校積極向泰安日報社協商爭取,成立了泰山晚報“大津口中學小記者站”,我們帶領學生走出封閉的大山,走向工廠、科技館、文化大廈等社會教育實踐基地,城里學生去過的地方也留下山區孩子的身影。這樣一來,打開了學生的眼睛,讓孩子們看,讓孩子們想,讓孩子們寫;同時學校成立“大津口中學名家大講堂”,邀請專家、企業家、成功人士等來校作報告,報告中所傳遞出的高端文化意識、優秀的前沿思想、成功的人生經驗、堅定的職業操守等,讓山區的孩子能夠聆聽時代的最強音,觸摸時代的脈搏,得到全新開放的正能量的滋養。

4.“勵志教育”。我校通過組織“冬季長跑”“軍事訓練”“50華里遠足”“攀登泰山”等系列活動讓孩子們體驗吃苦,體味到人生苦辣酸甜,體味到父母創業的艱辛,感受到坐在教室里學習原是世界上再輕松不過的事情。通過一系列勵志活動讓山區的學生在吃苦中磨煉意志、應對挫折、樹立理想、激發斗志,為改變命運而努力拼搏。

三、新育人模式探索創新的初步效果

上海師范大學燕國材教授在《應重視非智力因素的培養》中闡述:在教育過程中,非智力因素的培養和智力因素的培養同等重要,教育既要“解惑”,更要“授道”,應注重學生綜合素質的培養,而不僅僅是智力水平。同時,在未來社會中,有創造力的人往往并不單純表現在會考高分上,培養創造力比培養學生考高分要重要得多。充分發掘學生的非智力因素,學會期待,學會欣賞他們潛在的價值。

因此,學校在推進探索“三大工程”“四大教育”這一系列非智力因素的教育活動中收獲到:書香校園工程增加了學生的文化積淀、知識修養;課程選修工程開闊了學生的視野,提高了學生的綜合能力;月考激勵工程激勵學生勇攀高峰,不斷進取。而感恩教育讓學生學會做人,回報社會,回報祖國;勵志教育讓學生磨礪自我,志存高遠;開放教育讓孩子們放眼世界,視野開闊;文明教育讓每一個學生溫文爾雅,自立自強。因此,這一系列非智力教育活動的開展不僅不會影響學生眼下的學習,反而會對學生的一生產生積極而深遠的影響。

我校對新育人探索創新的效果進行了調查分析,了解到社會各界的反饋效果非常好,家長說孩子越來越自信、上進,越來越孝順、有修養了;學校升學率不斷提升,年年有突破;而考入高中的學生也能夠越來越適應高中生活,與城區學生交流順暢、相處越來越融洽、綜合競爭力不斷增強,高中三年后有60%的學生升入大學。那些初中畢業沒上高中而踏入社會的學生也能自信地面對生活,勇于挑戰,笑對人生。今天的大津口中學不僅正逐漸成為泰安市基礎教育的改革典型,并逐漸成為服務于山區經濟文化發展的教育高地。

“桃李不言,下自成蹊?!备母飳嵺`讓大津口中學先后獲得山東省“教育系統先進集體”、山東省“語言文字示范?!?、山東省“安全工作先進單位”、“泰安市素質教育工作先進單位”、“泰安市教書育人先進單位”、“泰安市文明單位”、“泰安市思想道德建設十佳學?!?、“泰山景區教書育人先進單位”等多項殊榮。泰安日報三次專版報道了我校育人模式改革創新的事跡,泰安市電視臺于2014年教師節期間就我校改革創新作了專訪并連續播出。

正如學生在校歌中這樣唱道:“我們從大山中走來,志存高遠,迎著朝陽走向未來……”山區大津口中學將繼續深化教育的探索,帶領著更多具有現代素養的山區學生自信地走向美好的

未來。

參考文獻:

[1]燕國材.非智力因素與學習[M].上海教育出版社,2006.

[2]陶志瓊.關于感恩教育的幾個問題的探討[J].教育科學,2004(4).

[3]厲佳旭,崔國久.中學勵志教育的實踐與思考[J].教學月刊(中學版),2006.

猜你喜歡
育人模式山區創新
《山區修梯田》
山區
“雙一流”建設不能缺失本科教育
郵一堆微笑到山區
構建協同資助育人模式的路徑分析
小山區留守娃的圓夢人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