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關于小學語文教學師生互動中的話語溝通研究

2016-12-05 07:52辛麗英
新教育時代·教師版 2016年29期
關鍵詞:師生互動小學語文研究

辛麗英

摘 要:語文是一門增長學生整體素質和語言功能的高效性學科,在教育教學中,小學語文占據著極其重要的位置,它可以使小學生的身心得到充實健康的發展。正因為如此,小學語文教師就應該重視語文教學質量與教學方法的研究,在經過長時間的調研和開發后,我認為師生互動可以有效提升教師教學水平和課堂教學效率。因此,本文著重對小學語文教學中師生互動的話語溝通進行深層的探討和研究。

關鍵詞:小學語文 教學 師生互動 話語溝通 研究

在小學語文教學中,課堂教學活動處于先鋒位置,它具體指學生與教師之間相互結合、溝通交流的活動時期,課堂教學的成效關聯學生的學習能力與教師的教學質量。在近些年的小學語文課堂教學中,逐漸出現了小學課堂中師生互動溝通產生分歧并且致使無法進展的情況,這種現象已經深刻的影響語文課程革新的深入。因此,小學語文教師應該重視課堂教學中的師生互動,了解不同學生的性格和學習中產生的問題,使所有學生在學習中都得到應有的發展。

一、小學語文教學中師生互動產生分歧的具體原因分析

1.被傳統教學法抑制

在我國傳統的小學語文教學中,多數教師利用自己講,學生聽、記的方式按部就班的講解語文教學內容,這種方式可以提升課堂教學的穩定性,也能使學生有一個規范的學習心理。但是,面對21世紀的學生,教師不再變革教學方法利用此類方式進行教學,大多數學生會感到課堂單一、無趣,更不能激發學生內心深處的學習興趣、進而會致使學生對小學語文學習產生厭煩心理。教學中教師只顧自己講解,忽略學生的認知規律,長此以往,不利于學生學習興趣的培養和綜合能力的提升,更不符合小學語文新課程標準的要求。

2.教師不能正確認知小學語文教學的性能

小學是一個基礎學識的學段,在此期間,學生應該接受教師的良好教育和傳導,以備今后進入另一個階段學習。因此,作為一名小學語文教師應該根據學生的年齡,對學生自身的好奇心、好動性、不喜歡聽講看黑板等情況,作出具體的分析,進而通過師生互動的形式培養學生學習語文知識的興趣,如:可適當增加課堂教學提問、有獎知識競猜等課堂活動,以此不斷開發學生的大腦,使其思維得到充分的運用和開發,從而提升小學語文教學的整體質量和效率。在此期間,語文教學也可以提升學生的理論知識能力和身心道德情操理念,因而教師不可忽略和漠視師生互動這種高效的教學形式。

3.小學語文教學中師生互動的簡單化

在普通的小學語文教學中,部分教師經常以全體朗讀課文、背誦、抄寫、默寫等課堂教學形式來教導學生“知之為知之、不知為不知”,這嚴重屬于傳統教學的方式,教師將教學重點放在了書本的講解、漢字的理解,文章的通透等方面,而加上學校領導實時安排的教學任務量,使得教師無法安心于正確教導學生學習,同時在受每年國家應試教育的推崇下,致使小學語文教師將應試教育作為課堂的教學主線,其目的宗旨僅僅是為了完成教學任務量,提高學生的考試成績,一定程度上減少了對學生的關心和教導。

4.師生教學互動中的缺乏多元化。

小學學生是一種特殊的教導對象[1],他們的思維比較新穎且對新奇事物比較好奇,愛玩,因而小學語文教師就應該針對他們的特殊性在語文教學中設立情景教學,讓學生充分的融入進其中,觸景生情后必然積極主動的與教師進行課堂溝通,我國傳統的語文教學評價方式基于從高到低的形式,這就意味著教師會針對學生不同教學,較易產生偏向思維,極大程度的對學生身心造成傷害,久而久之,課堂教學質量和效率也不會得到提升。

二、小學語文教學中師生互動的話語交流的方式

1.在語文教學中課堂提問的話語交流互動

在我國小學語文教學中,教師可以利用課堂提問的方式增加與學生間的交流,利用高效的語文課堂提問形式,潛意識的知曉學生對待不同問題的理解,以此引發學生的學習,同時使其獲得理想思維,例如在講解新課標人教版小學語文三年級下冊《燕子》一節中,教師可以提前向學生提出問題“燕子的形狀是什么?燕子的生長環境、季節是什么?”[2],對此,教師引導學生朗讀課文,要求學生在閱讀時思考問題,在隨后提問學生,在未讀課文前學生會對燕子的形狀、生長季節進行逐一的思考、判斷而在讀后便會做出具體正確的答案,教師利用提問形式便可增添學生的學習和思考。

2.在語文教學中課堂討論的話語交流互動

語文課堂討論不是為了讓學生直接的回答問題,而是讓學生在腦中思考問題的同時對其進行不同方面和角度的分析、探索,這樣課堂互動方式也可以說是語文教學中比較輕松、快捷的討論方式,教師可在教學前先將問題設計出來,在學生朗讀課文后,令其對待問題小組討論,最后教師逐步的參與其中,以此調整學生的積極性。例如小學語文教師可在講解新課標人教版小學語文第三冊下冊中的《一個小村莊的故事》時[3],事先安排問題“小村莊發生了怎樣的故事?故事主人公有哪些?”學生通過小組討論便可得出相應的答案,教師在其作答后參與其中進行深層的探討,這其中便會增加學生的積極性,使其在群體中成長與辯論,進而提高學習語文能力。

3.情景模擬的課堂師生話語交流互動

小學生處在比較貪玩、愛看動畫片的年紀,因此教師可因材施教,將語文課本中的文章展露出來,讓不同的學生扮演不同的角色,正式融入進教材情景中,在根據網絡多媒體的視頻和音頻播放,使學生全身心貫注在其中,更加能將文章內容演繹的生動、靈活、有趣,隨之便可提升他們的創新能力。例如在教學新課標人教版小學語文第三冊下冊中的《爭吵》一節中,先利用多媒體播放此節課程的視頻,播放完畢可組織學生進行演繹,讓其扮演克萊諦、小石匠等角色,讓其進行第一遍人物對話,隨后教師繼續讓其他同學進行演繹,但是對話內容由自己想象,這樣的情景模擬教學互動方式,不僅增添學生的交流性,也大大提升了學生的創新能力。

結語

在小學語文教學中,教師應該合理準確的運用語文溝通互動方式,在傳統教學基礎上[4],將交流融入進學生之中,使其不斷的開發思維理念,并使用模擬教學、提問、討論等形式促使學生多方面的理解語文問題,逐步提升學生的語文能力和教學質量。

參考文獻

[1]張淼.關于小學語文教學師生互動中的話語溝通研究[J].課外語文(下),2015(7):110-110.

[2]丁金姑.小學語文教師師生互動中的話語溝通技巧探討[J].語文學刊,2016(6):171-172.

[3]楊春梅.小學語文教學師生互動中的話語溝通淺析[J].新課程·小學,2015(11):423.

[4]張淑云,李秀榮.小學語文教學師生互動中的話語溝通探析[J].讀寫算(教育教學研究),2015(48):393.

猜你喜歡
師生互動小學語文研究
FMS與YBT相關性的實證研究
遼代千人邑研究述論
視錯覺在平面設計中的應用與研究
EMA伺服控制系統研究
新媒體技術在“形勢與政策”課程教學中的應用探索
試論高中政治教學中的師生互動
論如何打造高效的高中英語課堂教學
語文教學中師生互動語言溝通探析
優化朗讀技巧,提升語文實效
淺談如何培養學生的閱讀興趣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