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初中科學復習課的有效性探究

2016-12-05 07:53徐飛蕾
新教育時代·教師版 2016年29期
關鍵詞:舉一反三學以致用

徐飛蕾

摘 要:重復是學習之母。想要學以致用,舉一反三,就要懂得復習的重要性。俗話說的好,書讀百遍,其義自現。在初中科學課堂上,某種意義上來說,充分的運用舊知識,比學習新的知識更為重要,復習對學習來說,是通往成功路上不可或缺的關鍵步驟。因此,復習課是教學中的重中之重。

關鍵詞:初中復習課 學以致用 舉一反三

學以致用,不僅要學,而且要用。只有把學過的舊知識充分的吸收了,才能學習新的知識,在復習的過程中,要刨根問底,不放過任何的蛛絲馬跡,使每個知識點都深入腦海,再去接納新知識,把所學過的知識變成一張知識網[1]。而怎樣才能更好的復習呢?就是實踐。在實踐的過程中,知識被鞏固,成為潛意識里的一種技能。這樣我們才能做到學以致用,舉一反三[2]。在初中的復習課上,要引導學生自主復習,多實踐,多動腦,能有一個自己完整的知識網,不漏掉任何的知識點。以下是筆者根據自身的經驗,向大家談談本人的心得。

一、實踐是鞏固知識的鑰匙

如何讓學生提高學習興趣,是個亙古不變的難關。任何形式的學習都要有學生的參與。想讓學生自主的思考,首先要引起學生的好奇心,求知欲。能夠主動的和學生一起進行實驗,共同探討其中的奧秘,引發學生的好奇心,讓學生能積極主動的參與到學習中,把學習知識變成應用知識的能力,才是關鍵。

如:在浙教版的科學八年級科學下,第三章第3節,通過蠟燭燃燒的實驗來增加學生的興趣。點燃一根蠟燭,然后將燃燒的蠟燭吹滅,迅速再用火柴點燃上面的白煙。在實驗過程中,吹滅的蠟燭在沒有直接點燃燭心的情況下,而是點燃蠟燭上的白煙時,死灰復燃了。在這一過程中,許多學生躍躍欲試,都產生了濃厚的興趣。連平時不愛聽講的學生也探出頭觀望,都好奇為什么會產生這種情景。于是教室里的學生都開始了這個實驗。學生都在積極的討論其中的分子成分,究竟是水蒸氣還是石蠟本身的分子。因此分子的運動這一知識點,每個人都在產生了濃厚的興趣下,開始了解也得到了充分的復習。

如何能更好的掌握所學的知識,授人以魚,不如授人以漁。死記硬背的方法并不能真正的掌握知識[3]。學習想要如魚得水般暢快,重點是水。一個好的實驗,一次好的實踐,就是一種清澈的甘泉,能滋養無數想學習的心。要在課堂中把這種好奇變成一種自主的學習能力,是復習課的重點之一。

二、耐心指導,提高效率

對于學生的解題方法與復習方法,要正確的引導,耐心的指導。不僅能使學生鞏固舊知識,也能提高自己學習方式和技巧。一種好的學習方法能讓學習不再那么枯燥,變得生動有趣。如果能讓學習變成一種樂趣,那么學習本身就變成了一件快樂的事。一節生動有趣的復習課,技巧是最主要的,事半功倍的效果,才稱得上是高效復習。在科學復習教學中,目的是讓學生總結出屬于自己的一種復習方法。

樹形圖以多個節點和連接來呈現各個知識點之間的關系。條理清晰,層次分明,能第一時間了解重點所在。能從整體上掌握概念并把握重點??傮w的概況,與細節間的呼應,不同的概念所居于不同的位置,所呈現出的不同側重點與關聯,在樹形圖上都一覽無余。無論是數學公式中的主次分明,還是語文中的各個人物關系,以及物理化學中的相互關聯。畫得一手好的樹形圖,相當于已經掌握了所學知識的一大半。樹形圖能幫助學生更方便的理清知識系統并便于記憶。讓學生學會畫樹形圖且深刻理解,清楚的了解各概念與知識的關系,由此高效率的完成知識的吸收,讓學生把這種知識的運用了然于心。復習課的目的就是讓學生掌握知識,而樹形圖正好有這種功效。

三、多學多練,學會舉一反三

學生復習最終為了能提高學習能力,能在不同學科都能有所建樹。在復習課中,教師應與學生親切溝通,多提問題,以達到鞏固知識的目的[4]。要精心挑選習題,用多種方法解題,切記勿要墨守成規,能靈活運用,舉一反三,提高自身的學習能力。如下幾道經典習題為例:

1.一個容積為一升,質量為三千克的金屬漂流瓶,懸浮于海中,距海面20m,已知海水的密度為1.03*103kg每立方米,g取10N每千克。如果瓶子的厚度忽略不計,求:(1)其受到的海水的壓強大小。(2)此時瓶中充入海水的質量。

2.一根蠟燭放在桌面上,距凸透鏡15cm的主光軸上,在透鏡的另一端光屏上得到放大的像,如果把蠟燭向凸透鏡的方向移動過去9cm,則所成的像一定會是:

(1)倒立的

(2)正立的

(3)縮小的

(4)放大的

3.關于蠟燭的實驗。找三個玻璃燒杯,并點燃三支蠟燭。選一支蠟燭,在上面扣一個燒杯,另外的兩支蠟燭放入燒杯里,把最后一支蠟燭的燒杯里放入碳酸鈉和鹽酸。觀察三支蠟燭的現象。

(1)第一支蠟燭燃燒一段時間后熄滅。

(2)中間的蠟燭持續燃燒

(3)蠟燭瞬間熄滅

原理

(1)第一支蠟燭將燒杯中的氧氣燃盡后,氧氣不足而熄滅。

(2)中間的蠟燭因為沒有被隔離,有氧氣可燃所以持續燃燒。

(3)最后一支蠟燭因燒杯中含碳酸鈉和鹽酸產生二氧化碳導致熄滅。

多帶領學生做一些這種類型的實驗題復習,在動手中動腦,增加趣味性。選擇不同的方式解題,在解題的過程中復習,深入腦海[5]。

不同的內容要采取不同的復習方法,能讓學生在練習中得到提升,真正熟練的掌握所學知識,做到學以致用,舉一反三。子曰:學而時習之,不亦樂乎?學習本身就是一個不斷復習的過程,只有在復習中不斷的摸索,積累,才能更好的掌握知識。作為一個合格的教育者,就要和學生一起探討,一起學習,一起運用,一起找出最適合的方法,讓學習變得快樂,讓復習變得高效輕松。

結語

總而言之,復習在學習中所起的作用可想而知。我們要在學習的過程中不斷的復習,在復習的過程中不斷總結經驗,找出最適合自己的方法,讓復習成為一種高效的學習主流。

參考文獻:

[1]陳鋒.復習課的問題透視與增效策略——以初中科學課為例[J].上海教育科研,2014(5):87-88.

[2]陳瑩.基于任務學習的初中科學復習課的設計與實踐--以浙教版九年級“物質的鑒別”專題復習課為例[J].教學月刊(中學版),2015(7):62-64.

[3]鄭昕.以學定教教學模式在初中科學復習課中的運用--兩例初中科學復習課案例比較與分析[J].中小學教學研究,2014(6):38-40.

[4]馬衛萍.對初中科學復習課教學的反思[J].速讀(下旬),2015(6):135-135. [5]周巧汝.對初中科學復習課有效教學的反思[J].少兒科學周刊(教學版),2014(12):23-24.

猜你喜歡
舉一反三學以致用
培養高中化學教學中的綠色化學思想
分組合作教學法在中職《職業生涯規劃》中的應用
學以致用,引導學生嘗試寫詩
高中物理的“舉一反三”學習法
提升學生數學思維方式的研究
新時期醫學生創新實踐能力培養的意義
舉一反三中引導學生靈活解題研究
基于學生英語提問意識的課堂教學實例
數學教學中學生學以致用的研究
莫讓對話止于課堂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