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淺談如何激活語文課堂

2016-12-05 08:52古玲平
新教育時代·教師版 2016年29期
關鍵詞:激活師生關系自主學習

古玲平

摘 要:結合技工學校的實際教學情況,堅持“以學生為主體,以教師為主導”的科學的教學觀念,在教學實踐中大膽嘗試“自主、探究、合作”的教學方式,去激活語文課堂。

關鍵詞:激活 語文課堂 自主學習 師生關系

技工學校的教育主要是抓學生的專業技能,語文課只是文化基礎課,由于種種原因,技工學校普遍存在重視專業課教學,忽視文化教學。當前的語文教學存在著較為呆板的情況,缺少激情,缺少活力。制約語文課堂教改的原因是多方面的,“填鴨式”、“封閉式”、“強受式”和“分析式”的古老教學方式,不能真正實現“以學生的發展為中心”的教育理念,學生沒有真正成為課堂的主人。如何提高學生的學習積極性?語文教學的突破口在哪?語文教學的突破口在于怎樣激活語文課堂。[1]

一、在引入教學環節中激活學生“自主學習”

我認為的科學的教學觀念,必須體現在教學設計中?!耙詫W生為主體,以教師為主導”,就是要求教師把自己只看成是教學活動的主持者和教學方向的引導者,服務于學生,把知識獲取、能力培養的優先權、主動權交與學生。如果一個教師在課堂教學中總是唯我獨尊,總唱“獨角戲”,一講到底,這勢必削弱乃至剝奪學生在教學活動中應有的主體地位,使學生滋生自卑和厭煩情緒,養成惰性和依賴性。那么,即使這個教師知識豐富,口才出色,到頭來,他所講的也不過是瓢潑的大雨下到了水泥地面上,水勢不小,但終歸只濕了地表,滲不下去,流跑了。創造一種和諧寬松的氛圍中,學生心理上具有安全感和愉悅感,才敢于表現自己,充分展示自己獨特的個性,從而達到自主學習的目的。如在學習《項鏈》時,學生對瑪蒂爾德這個人物有爭議,有人認為她受虛榮心的毒害,為此付出了慘重的代價;但也有人認為她為了自己的理想、為了生命瞬間的輝煌,即使付出慘重代價也是值得的。這兩個觀點截然相反。甚至于小說的主題也是“仁者見仁,智者見智”,有人認為瑪蒂爾德愛慕虛榮、追求享受,應當批判;有人認為瑪蒂爾德只是由于性格的弱點,又遇上一件偶然的事件,才導致生活的不幸,應當同情;也有人認為瑪蒂爾德誠實、守信,能夠勇敢面對打擊,用辛勤的勞動來證明自己的清白,應當尊重……作為教師應鼓勵學生積極思維,同時允許學生提出新的看法,只要有合理之處,教師就應加以肯定。技校語文個性化教學遵循“以學生為本”“尊重學生需要”的教學理念,以激揚學生個性為起點,以實現學生的多元發展為目標,通過與相關學科的聯系,為語文學習創造了積極而寬松的課程情境,促進了知識與技能、過程與方法、情感與價值觀的共同發展與融合,使學生在原有的水平上有所進步。[2]

我把自己置身于同學之中,在師生間搭起了情感交流的橋梁,這就為課堂上學生積極配合取得良好教學效果做了情感上的鋪墊。

二、在閱讀教學中激活學生“質疑、探究”的技能

良好的開端已經是成功的一半,接著我更加注重在課堂教學的“重頭戲”中激活學生“質疑、探究”的技能。我教《中國,水的困惑》這篇課文,為了讓學生理解‘困惑‘貧水國的詞義,我別出心裁的問:“你知道新疆人一生洗幾次澡嗎?中國的儲水量是多少,占世界第幾位?人均儲水量多少,又占世界第幾位?”學生哄堂大笑:“他們不是像我們南方人一樣每天洗澡嗎?”當聽到我講中國的儲水量2.8萬億立方米,占世界第六位,但人均占有水資源僅2300立方米,列世界第88位,他們在一系列的數字中深刻理解了“困惑”“貧水國”的意思。我對所要解決的問題另辟蹊徑,繞道迂回,從而取得答案。不但活躍課堂氣氛,激發學習興趣,而且開啟學生心智,兼有很高的智力與非智力兩方面的價值。

提出一個問題比解決一個問題更重要,更有價值,敢于質疑是學生獨立自主學習精神的體現,不在于結果,而在于這種思考的過程,對學生來說是難能可貴的。

三、在作文教學中激活學生“互動合作”的意識

在傳統的作文教學中,教師總是習慣于反復講授“文章怎樣開頭、結尾,怎樣構思立意、布局謀篇,怎樣掌握語言表達技巧”之類的寫作的概念,結果把學生的思路局限在狹小的天地里,使得學生越來越變得緊張兮兮,到頭來連自己的話都不敢說、說不好了。我在作文教學中讓學生“當家作主人”!通過設置“討論”這一平臺,讓學生脫離以往的“我說你聽”,變成一起討論,一起商量,共同學習,變被動接受為主動探求?!皢栴}”可以使學生的頭腦互相碰撞,從而激發智慧的火花,而“討論”的實質就是要用“問題”來組織整個作文教學,所以,每一次討論我都精心設計問題,盡可能挖掘文章的思想、脈絡。語言能力重在養成,學生愈是處于主體的地位,愈是主動地去讀、去寫、去改,其能力的提高就愈是自然的、顯著的。

再拿批改作文來說,教師一本一本地批改學生作文,辛苦倒無所謂,但對提高學生作文的能力又起多大作用呢?你一次次地重復著諸如“材料欠充實”、“立意顯膚淺”、“語言表達不力”之類的評語,學生能理解多少呢?如此重復費力的勞動又有多少轉化成了學生的作文能力了呢?難怪葉圣陶先生也深有體悟地說:“我當過教師,改過學生的作文本不計其數,得到個深切的體會:徒勞無功?!保ㄈ~圣陶《大力研究語文教學 盡快改進語文教學》)。作文要交給學生改。教師在給予學生必要的指導之后,要放手讓學生把自己的文章讀一讀,改一改,進而互改互評,互挑毛病,互找優點,取長補短,如此堅持下去,養成習慣,其收效較老師改要好得多,而且“養成了自己改的能力,這是終身受用的”(葉圣陶語,出處同前)。

四、良好的師生關系激活學生讀書的熱情

師生關系是教學活動過程中最基本的人際關系,師生關系無時無刻不影響著教學活動的組織及效果,影響著學生的學業成績,甚至影響到學生的健康成長。教學實踐表明,和諧、融洽的師生關系,有著巨大的教育“親和力”。學生對老師的感情可以遷移到學習上,從而可以產生巨大的學習動力、良好的學習效果。美國心理學家羅杰斯也認為:“成功的教學依賴于一種真誠的理解和信任的師生關系,依賴于一種和諧安全的課堂氣氛?!庇纱丝梢?,和諧的師生關系在教學中是多么重要。在語文教學中,語文教師在進一步提高學生語文素養的同時,通過對文學作品的學習和探究使學生形成正確的道德觀和人生價值觀,為建立和諧、融洽的師生關系打下最扎實的基礎。

最后需要說明一點,強調進一步轉變語文教學的觀念,并不是要全面否定傳統的語文教學,而是要摒棄傳統教學中的弊病,繼承傳統教學中那些好的可借鑒的經驗,不斷改進語文教學的方法,提高語文教學的質量。

參考文獻

[1] 《葉圣陶教育文集》第三卷。人民教育出版社.1994年8月版

[2] 《語文教學應與時俱進》葉蓉.廣東技工教育研究.2014年總第27期

猜你喜歡
激活師生關系自主學習
淺談和諧師生關系的作用
掌握談心藝術 建立融洽師生關系
創設情境,激活政治課堂
中職學?!吧菊n堂”的調查研究與實踐
踐行少教多學,構建高效課堂
培養想象力,讓語文課堂“活”起來
對學生自主學習的探索
元認知策略在大學非英語專業自主學習中的應用
三喻文化與師生關系
淺談技校的師生關系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