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塞內加爾克拉琴

2016-12-06 02:50劉文榮南京藝術學院樂器學博士研究生
民族音樂 2016年4期
關鍵詞:豎琴塞內加爾拉琴

■劉文榮(南京藝術學院樂器學博士研究生)

塞內加爾克拉琴

■劉文榮(南京藝術學院樂器學博士研究生)

■引言

火的發現是人類文明進程的重要里程碑。據考170萬年前的元謀人已經懂得用火?;鸩竦氖褂?,是人類自由支配取火的重要標志。據《北齊書》記載,北齊宮女發明了火柴的早期樣式。宋《清異錄》記載北宋有“引光奴”“火寸”的火柴,如其云:“有智者,批杉條染硫黃,置之待用,一與火遇,得焰穗然。既神之,呼引光奴。今遂有貨者,易名火寸?!薄段淞峙f事》、元《南村輟耕錄》、明田汝成《西湖游覽志余》均載南宋杭州城已經有出售“發燭”“淬兒”為稱的火柴?!赌洗遢z耕錄》有云:“杭人削松木為小片,其薄如紙,镕硫黃涂木片頂分許,名曰發燭,又曰焠兒。蓋以發火及代燈燭用也?!薄按銉骸睂崬椤盎鸫鐑骸钡囊糇?。

而在國外,歐洲于17~18世紀隨著工業革命與科學實驗的發展,出現了能以化學反應燃燒的火柴。1827年,英國首次出現了摩擦式的現代意義上的火柴。世界上第一家火柴廠于1833年在瑞典的卑爾加城建立,而火柴盒外包裝上的圖案貼畫正是火花。

早期的火花主要是起商標的作用,最早的火花始于1827年英國約翰華克牌的火柴,比第一枚郵票還要早13年。我國最早的火花是1879年廣東巧明火柴廠仿日本火柴商標生產的“舞龍牌”火柴貼畫。到1894年,慈禧太后過60歲生日之時,我國出現了印有慈禧太后半身像貼畫的火花。隨著火柴制造業的發展,火柴盒上的貼畫圖案逐漸超越單純的商標,延伸為日益精美的藝術品,形式多樣,內容豐富,而火花富有詩意名稱之內涵亦愈濃厚。

火花,謂即火柴盒標簽所貼印花之圖案?;ǖ姆Q謂在早期,并不僅僅指花卉的意思,而是指有一定顏色和圖形的圖案。其后火花漸為火柴盒貼畫之昵稱和專稱,為火花收藏與愛好者所稱道。如我國著名學者胡適是火花收藏極度愛好者,胡適出任中華民國駐美大使期間,美國《生活》雜志記者采訪胡適時,在其住處看到胡適收藏有大量火花時十分驚訝,竟稱其為“火柴盒貼收藏家胡適”。戲劇大師梅蘭芳亦對火花情有獨鐘,曾收藏有卓別林相送的諷刺希特勒的“大獨裁者”火花。

火花不僅有一定的歷史價值,亦有藝術價值與珍貴的紀念收藏價值?;鸹▓D案的歷史感與現實感突出,通過火花可以了解歷史,增長知識,可謂方寸之地見天下?;鸩褚嗯c人們生活息息相關,在方不盈寸的火柴盒上,火花的內容對古代文化的宣傳、記錄社會發展的變革以及資政育人均有重要的意義。

火花的選材廣泛并鉤沉古今中外,具有深廣的歷史內涵,特別是體系化出品的成套火花,資料詳盡,別具特色,結合相關文獻,可為證史之用。甚或有些火花民族性、地方性特點極為濃厚,其方寸間真實地記錄對認識各民族、各地區文化具有極為重要的作用。正如火花上世界民族樂器的展示即為如此。以下詳論。

■火花上的塞內加爾民族樂器克拉琴

長沙火柴廠2000年出品了兩組世界各國民族樂器套花:第1組共41枚,多為亞洲樂器,第2組共50枚,為歐洲、非洲、美洲、澳洲樂器;該兩組火花不僅立意獨到,印刷考究,具有一定的審美及欣賞價值,而且內容豐富,題材新穎。對于世界民族樂器的認識來說,該兩組火花的發行具有一定的導讀、參考與學術的意義價值,可謂對世界音樂文化的宣傳、介紹與推廣貢獻極大。尤為第2組火花中的反映的樂器并不為人們所熟知,本文以火花中對世界民族樂器的展示為線索,陸續對世界民族音樂文化中的物質樂器,進行較為深入地專題式的探討,希冀人們對世界民族樂器以及多元音樂文化有更明確、深入和詳盡的認識。

圖1:長沙火柴廠2000—5T火花中的塞內加爾克拉琴

長沙火柴廠2000年出品的編號為5(50—3)T的火花,展示的是塞內加爾樂器克拉琴(圖1)??死?,又譯科拉琴,屬弦鳴(Chordophones)彈撥類樂器。由圖1火花可以看出,樂器體腔是為半圓形,體腔面部蒙皮革作為音板。體腔之上是由棒狀的長頸硬木貫穿其中,長頸上分布21個固定琴弦和調音的皮環。體腔面部上端是為琴碼,起橋接琴端底部與琴頸系弦用。體腔中部微靠下是為橫拉條。體腔上端兩側各有細短木微斜插入體腔之內,并稍露于外端。上為火花之所見克拉琴,該琴形制與詳細構造見圖2。

圖2:塞內加爾克拉琴

克拉琴(Kora)為塞內加爾最具代表性的樂器之一,塞內加爾地處非洲西部,素有“非洲音樂圣地”之美譽。塞內加爾民族音樂豐富多彩,樂器種類繁多,克拉琴是民眾最喜愛的樂器之一。從克拉琴被寫進塞內加爾的國歌即可看出,其國歌名為“Pincez Tous vosKoras,FrappezlesBalafons”,英文為“PluckYour Koras,Strike the Balafons”,現通譯為“彈起你的克拉,敲響你的鼓”。歌詞為塞內加爾第一任總統利奧波爾德·塞達·桑戈爾所寫。桑戈爾同時也是一位當代非洲杰出的詩人,他在1939年曾寫過《讓科拉琴和巴拉豐琴為我伴唱》??梢?,桑戈爾及其塞內加爾人民對克拉琴的喜愛。正如《列國志》所言:“克拉琴主要為塞內加爾曼德族的‘格里奧’人演奏,但是大多數塞內加爾人將克拉琴作為最傳統的樂器之一”。[1]

■克拉琴的形制

克拉琴樂器的形制與構造較為特殊。由圖2可以看出,共鳴箱體用較大的葫蘆切開的一半所制,上蒙以羊皮或牛皮,今也有蒙皮革的。較長的硬木穿越葫蘆體腔到達底部,作為對琴的固定。葫蘆體上端再插以兩根短細木,用來演奏時方便于對手的固定。而琴弦系于琴端底部的鐵環上,通過琴碼右側十弦和琴碼左側11弦系于琴頸。琴碼,亦稱為琴橋、琴柱,克拉琴琴碼多為齒狀,便于琴弦的固定與均勻分布??死偾俅a使得琴弦由兩側一分為二的演奏,是克拉琴最大的獨特性表現之一,故此又稱“雙豎琴”??评儆忠蛴懈吒叩那俅a,亦稱“橋豎琴”??死儆忠蛞院J為共鳴腔體,又稱葫蘆豎琴??死?,有大有小,通常長120cm左右,寬50cm左右。

克拉琴其形制如琉特(圖3),而演奏似豎琴(圖4)。故《新格羅夫樂器辭典》釋克拉琴為:“Kora:21—stringplucked harp—lute”,[2]可翻譯為:克拉琴,一種撥奏的由21弦組成的豎琴式琉特琴??梢?,科拉琴是為豎琴式琉特琴。著名樂器學家吉納維芙·杜爾農(genevievedournon)在樂器分類中亦將克拉琴分為弦鳴樂器下的豎琴式琉特琴,并認為克拉琴兼有琉特琴的結構,而琴弦的排列有如豎琴[3]。

圖3:琉特琴

圖4:葫蘆腔體的珞瑪豎琴

《英國牛津大詞典》載:“Kora:a WestAfricanmusicalinstrument shapedlikealuteandplayedlikea harp”[4]。翻譯為:克拉琴,一種西非樂器,形似詩琴,演奏方法如豎琴。詩琴即是琉特琴。由此可知,克拉琴,正是形似琉特,奏如豎琴,為豎琴式的琉特琴。

■克拉琴琴頸弦軸與琴碼的改革

在早期時,克拉琴琴頸主要采用布環來固定琴弦,如圖5所示。如此一來,必須使布環足夠的纏緊,才能使琴弦處于良好諧振的張力,發出美妙的樂音。故早期克拉琴琴頸系弦調音,工匠是極為優秀的,才不至于跑弦。后又出現有以皮環代替布環增加張弦的牢固性。不管是布環還是皮環,如果琴弦一旦跑音,調音也較為不便??死僭谥饾u發展的過程中,采納與借鑒其他樂器能夠自由且靈活扭轉的琴軸,如采用木軸,或采用有如吉他或班卓琴等樂器的琴軸(見圖6)來加以改進。通常一個優秀的克拉琴演奏家可以在琴軸上調試出4種不同的常用七聲音階,這些通過微調獲得的音階接近西方大調式、小調式和利底亞等調式,其音域可達3個八度及其以上。

圖5:克拉琴琴頸調音布環

圖6:改革后的采用吉他或班卓琴的克拉琴琴軸

克拉琴齒狀的琴碼最為通用(圖7),這樣能使弦均勻地分布于兩端,也有將琴碼左右兩邊打以小孔,琴弦由琴端穿過琴碼小孔而通琴頸(圖8)。無論哪種,均要使琴碼中弦的排列錯落有致,即首要功用是要將弦有序排列于琴碼左右,以便于演奏。

近年來,科拉琴也在不斷地發展中。在塞內加爾南部Casamanceregion,有人研制出了現代的克拉琴,是在傳統的卡拉琴21弦的基礎上,增加4個低音弦以擴充音域,成為25弦的克拉琴。也有演奏者改造為雙琴頸的克拉琴,便于在演奏過程中快速換不同的調,增加其表現力。

圖7 克拉琴齒狀琴碼

圖8:改革后的克拉琴孔狀琴碼

■克拉琴的演奏

克拉琴演奏時,人面對琴體蒙皮的一面,葫蘆腔體朝外,兩手皆奏,類似豎琴。傳統克拉琴共21弦,靠近身體左側一面為11弦,靠近身體右側一面的為10弦,即左手演奏11弦,右手演奏10弦。近年來,也有靠近身體左側一面為10弦,靠近身體右側一面的為11弦的,不如前者常見。

克拉琴的演奏主要依靠兩手的拇指和食指撥弦演奏,中指、無名指、小指握于琴體上部兩側的細短木手柄上,這也是卡拉琴在演奏上的特色之一??死偻ǔ5难葑喾譃楣潭ㄒ粜汀発umbengo”的伴奏和即興“birimintingo”的獨奏。

對于非洲音樂,公眾向來以熱烈、粗獷和野性而烙以深刻的印象,最熟知的莫非為非洲鼓。但是,克拉琴的聲音并不似刻板中的非洲音樂印象,其聲音異常的清澈脆麗、優美悅耳,甚至有圣潔的感覺。聽克拉琴演奏時,其聲音有如豎琴。但在演奏傳統風格音樂時,其演奏技巧更似flamencoand三角洲的布魯斯吉他。因克拉琴在塞內加爾較為流行,故西方又稱其為西非吉他。

當今,克拉琴著名的演奏家有巴巴·馬爾(MAAL.BAABA)、塞科歐·凱塔(Seckou Keita)、托馬尼·迪亞巴特(Toumani Diabaté)、巴拉克·西索科(Ballaké Sissoko)、維厄·迪奧普(VieuxDiop)等,均對克拉琴演奏藝術的發展及推廣克拉琴音樂走向世界做出過重要貢獻。

■克拉琴的流變與歷史文化背景

出生于1921年的埃及音樂家哈利姆·埃爾·達巴(Halim·El’Dabh),在20世紀70年代曾較早地致力于塞內加爾音樂的研究。著名音樂人類學家梅紐因·戴維斯在考察塞內加爾音樂時曾說:“科拉琴是一種柔和的樂器……科拉琴的制作工匠花不少精力來挑選合適的葫蘆,然后將其劈為兩半。如此精挑細選我們在意大利克雷莫納的小提琴制作匠身上也能找到……同所有非洲的樂器一樣,科拉琴據說也已被賦予了神秘的魔力,而且有一段時期只能讓一名徒弟見到它的制作過程。甚至連將要彈它的樂師都不能見到這一神圣的過程,生怕這會破了魔咒,使之喪失靈性;這同時也為制作匠保守了秘密。對西非人來說,科拉琴也被視為適宜鼓舞男人在戰場上沖鋒陷陣?!盵5]

在西方文學著作中最早提及克拉琴的是1799年蘇格蘭人蒙格·帕克(Mungo Park),其在《非洲內陸游記》中,基于曼丁哥(Mandinka)口頭傳統文化的基礎上,將克拉琴描述為巨大的18弦豎琴。

通常認為克拉琴演奏者是來自傳統的曼丁哥族人中的格里奧(griot)家族。而在西非,傳統的克拉琴演奏者常被稱為迦利(Jali),意為“贊美歌手”“吟游詩人”“故事講述者”或“口頭史學家”。在西非,較之于格里奧,人們更喜歡稱克拉琴的演奏者為迦利(Jali)。其原因是塞內加爾曾為法國殖民地,griot是一個法語詞。除塞內加爾外,在西非的馬里、幾內亞、岡比亞等克拉琴亦普遍流行。值得一說的是,在使用法語的西非國家中,亦有將克拉琴(kora),拼寫為cora者,是受法語的影響。

另據梅紐因的考察,在塞內加爾第二大港口與第三大城市的圣路易,“一些好心的神父把幾種最流行的當地樂器——如科拉琴和巴拉風琴——引進了教堂,給天主教儀式伴奏,歌詞也改為由當地的主要土語沃洛夫語來唱?!盵6]從而將當地樂器與樂曲吸納至格里高利圣詠,表演者可以本地風俗與當地模式即興發揮來唱素歌。

20世紀70年代末,在塞內加爾科爾穆薩修道院,法國本篤會修道士可能是第一個將吉他琴的琴軸用在克拉琴的制造上,代替了皮環的系軸方法。他的兄弟多米尼克·卡塔(DominiqueCatta),時為科爾穆薩修道院的唱詩班指揮,是第一位為克拉琴寫獨奏作品以及克拉琴與歐洲樂器二重奏的西方作曲家。

20世紀后期,音樂家羅伯特·格蘭維(RobertGrawi)發明了一種稱之為gravikord的電子克拉琴。雖然仿照傳統的克拉琴制作,但主要使用金屬的材料制成,并且使用24根弦,在調音與演奏上則與傳統的克拉琴區別較大。之后,其又有發明為Gravi-kora的21弦電聲克拉琴,是為適應克拉琴演奏者想擁有以現代意義克拉琴演奏的需要而制作。較之于前者,該電聲克拉琴,其演奏和調音與傳統的克拉琴基本趨于一致。如今,電聲克拉琴已為丹尼爾·伯克曼(DanielBerkman)、雅克·伯?。↗acques Burtin)以及福迪·穆薩·蘇索(FodayMusa Suso)等著名克拉琴演奏家所采用。

■結語

火花集知識性、紀實性、資料性、藝術性、趣味性于一身,兼多種功能用途。不但可以記錄歷史、再現歷史,具有社會影像的記錄功用,亦為文化知識傳播的有利途徑?;鸹ㄖ械氖澜缑褡鍢菲?,以其強烈的民族性與地方特色,對世界民族樂器的認識、推廣與宣傳具有重要的作用。本文借助獨特的火花視角及其火花文化與藝術形式,以火花對世界民族樂器及其圖像的反映為憑借,并通過大量的圖像、史料及文字與語言的輔助考證,對世界民族樂器進行較為具體深入的描述與研究。特別是在國內對世界民族樂器的研究并不多見的情況下,本系列文章的寫作以火花中記錄的世界民族樂器為契機,從前人較少探究的方面,進行系統地發掘、整理、研究樂器在人類社會中的不同出現和使用,以及論述樂器對人類文化發展及人類音樂生

活的影響,旨在對世界民族樂器以及世界音樂文化的形成與多元性方面的研究做出貢獻。

[1]張象,賈錫萍,邢富華:列國志[M].北京:社會科學文獻出版社,2010:312.

[2]見HELEN MYERS, ETHNOMUSICOLOGR:AN INTRODUCTION/The New Grove Handbooks in Music ed[M].New York:W.W.Norton&Company,1992:279.

[3]Stanley Sadie:The New Grove Dictionary of Musical Instruments[M].London: Macmillan Pr.Ltd,1984:461.

[4]英國牛津大學出版社編.牛津現代英漢雙解大詞典[M].北京:外語教學與研究出版社,2013:1418.

[5](美)Yehudi Menuhin,(美)Curtis W. Davis著,冷杉譯:人類的音樂[M].北京:人民文學出版社,2003:88.

[6](美)Yehudi Menuhin,(美)Curtis W. Davis著,.冷杉譯.人類的音樂[M].北京:人民文學出版社,2003:83.

猜你喜歡
豎琴塞內加爾拉琴
作家風采
——陳豎琴
特長
狂歡祈福
豎琴海綿
男子使用本土材料打造塞內加爾無人機
小猴拉琴
夜半尋鼠
豎琴與箜篌之關系
塞內加爾邀 海地災民“回家”
拉琴人的不同選擇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