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高校大型設備公共服務平臺建設探究

2016-12-06 10:25敏,
實驗室研究與探索 2016年5期
關鍵詞:校級儀器設備公共服務

鄧 敏, 劉 昕

(武漢大學 實驗室與設備管理處,湖北 武漢 430072)

?

高校大型設備公共服務平臺建設探究

鄧 敏, 劉 昕

(武漢大學 實驗室與設備管理處,湖北 武漢 430072)

通過調研,從部分高校大型設備公共服務平臺設備總量、人員編制、測試收入等幾方面入手,闡述了高校大型設備公共服務平臺的現狀。分析了高校大型設備公共服務建設存在的問題,包括缺少“高、精、尖”大型設備,儀器老化,對公共平臺的依賴程度減弱,投入不穩定和不平衡,有償使用還有待推進,服務方式還需不斷改進,以及政策對開放共享的制約等。提出了高校公共服務平臺建設中的主要措施,包括集中管理,加大投入,改進服務方式,重視建章立制等。最后,針對武漢大學大型設備公共服務平臺建設現狀提出了幾點思考,建議高校對大型設備公共服務平臺進一步整合并規范管理,由校級財力投入建設,實行中心主任負責制,以滿足師生測試為前提,獨立核算,建立合理的考核機制和工資獎勵制度。

大型設備; 公共服務平臺; 現狀分析; 存在的問題; 主要措施

0 引 言

近年來,我國政府以不斷提高支持科技創新水平的力度為目標,加強科技公共服務平臺建設為手段,不論在國家戰略上,還是在政策導向方面,都予以強烈支持。黨中央、國務院確立了自主創新國家戰略,提出了“國家必須要走有中國特色的自主創新之路、在建設創新型國家的同時,還要建設國家科技平臺”的重大戰略等決策,并在《國家中長期科技發展規劃綱要》中指出:“科技基礎條件平臺是在信息、網絡等技術的支撐下,服務于全社會科技創新的支撐體系?!薄?85工程”改革方案也將“完善信息資源共享共建機制”,“改革大型設備管理體制和運行機制”作為條件平臺保障機制改革的主要任務。高校大型設備公共服務平臺的建設是改革大型設備管理體制和運行機制的重要任務之一[1]。

1 高校大型設備公共服務平臺建設基本情況

(1) 設備總量。通過對部分“985工程”高校2010~2013年公共服務平臺建設的橫向分析比較:①各高校近幾年大型設備總量增長普遍較大,均購置了大量先進的大型儀器設備,極大地改善了高校的辦學條件,為高校的教學科研和高層次人才培養水平提供了重要支撐;②各高校越來越重視大型設備開放共享,通過不同形式合理配置資源,提高設備使用效益,部分高校公共服務平臺單價40萬元以上儀器設備總量以及占全校40萬以上教學科研儀器設備的比重見表1。

表1 部分高校公共服務平臺設備總量、人員編制和測試收入

學校名稱原值/萬元件數/件占全校比重/%收入/萬元人員數清華大學1920010214.365076北京大學150006613.545047浙江大學115617410.452561上海交大90005010.639030中山大學79513616.653342廈門大學46502510.250390吉林大學4000485.75074南京大學4000255.251039武漢大學250020418023復旦大學100014115022

(2) 人員編制。公共服務平臺一般由教師、工程技術系列、管理、工人等在編人員和合同制人員與助管組成,部分高校公共服務平臺人員數如表1。

(3) 測試收入。公共服務平臺一般采用有償使用制度,利用經濟手段推進開放共享,按照使用收費、成本分擔、不盈利原則,確定大型儀器設備的收費標準。校外收費標準參照校內結算標準的150%-200%制定,部分高校公共服務平臺年收入見表1。

2 高校公共服務平臺建設存在的問題

2.1 缺少“高、精、尖”大型貴重設備

辦“國際一流大學”,需要充分考慮儀器設備的先進性、前沿性和學科特色。尤其高水平的學術論文更需要“高、精、尖”的大型貴重設備提供數據??茖W研究不再是小米加步槍的時代,有普適性的大型貴重設備是巡洋艦,而“高、精、尖”的大型貴重設備是航空母艦,都不可缺少。根據清華大學、北京大學、浙江大學、上海交通大學、武漢大學公共服務平臺的儀器設備數據分析,5所大學40萬以上大型設備資產總額分別占學校設備總額的14.3%,13.5%,10.4%,10.6%, 4%。這5所學校,全校500萬元以上大型設備資產總額分別占學校設備總額的7.3%,6.5%,4.1%,5.9%,7.1%,而500萬元以上大型設備臺件數都只占學校設備臺件數的0.01%,一定程度反映了高校低水平重復購置,缺少“高、精、尖”的大型貴重設備。

2.2 部分儀器設備老化

公共服務平臺的大型儀器設備使用率高,負荷量大,生命周期短,儀器設備老化,是各高校公共服務平臺的通病。如武漢大學測試中心有少數儀器已經運行了20多年,雖經過精心維護,能夠正常運行,但零部件老化嚴重,指標下降,已不能滿足相關學科科研工作的需要和計量認證的要求。電鏡中心過千萬元的儀器設備還停留在電鏡中心2002年購置的透射電子顯微鏡,而材料表征覆蓋了生命、物理、化學、環境、醫學等大部分理工醫類的學科,電子顯微鏡等是公共服務平臺不可或缺的儀器設備類。醫學結構生物學研究中心和生命科學學院共享中心分別是學校管理優質的校級公共服務平臺和院級公共服務平臺,醫學結構生物學研究中心現有逾57%的40萬元以上03類大型儀器設備為10年前購買,生命科學學院共享中心63%的40萬元以上03類大型儀器設備為10年前購買,且近5年新購的40萬元以上03類大型儀器設備僅3臺,設備老化,故障頻發,影響了設備的正常運行和績效,同時也影響了公共服務平臺的服務質量。

2.3 公共服務職能在減弱

隨著對高校投入的增加,各學院都購置了一批學科急需的大型儀器,主要用于科研,不具有公共服務的職能,很難提供面向校內外的開放服務。老師普遍認為用科研經費購置的設備是“誰買誰管,誰管誰用”,設備產權歸屬項目組,且每個實驗室都搞“小而全”。老師們也不樂于開放共享“自己”的設備,認為增加了自身工作量,不缺開放共享收入,大型設備也因此被所在單位或個人掌管,其他部門很難借用或共用,造成大型設備的開放和共享度很低[2]。同時,部分公共服務平臺由于定位不準、儀器老化、人才流失等原因致使其公共服務的職能逐漸弱化,原有儀器配置已不能滿足學科發展的需要,必須理順管理體制、明確定位、加強管理,購置和更新必要的大型儀器設備,建設成測試功能強大、學科服務面寬、學科交叉整合能力強的跨學科開放共享型分析測試平臺。

2.4 投入不穩定和不平衡

公共服務平臺應有一定的運行費用于儀器維護、維修、各類消耗材料及零備件、質量保證體系的運行、儀器技術改造、人員培訓以及技術交流等,但經費得不到保證,致使許多必要的維護、維修工作不能正常進行,既影響測試服務工作的正常進行,也影響儀器保持正常的使用壽命。公共服務平臺,每年需要有300~500萬元的持續投入才能保證穩定發展。各學院在劃分經費時不能充分考慮大型儀器設備資源共享和相互配套,致使所購置的儀器設備使用效率不高和重復購置,出現了資源緊缺和資源浪費的矛盾。

2.5 服務還不能滿足師生更高層次的需求

大型儀器設備的管理和服務工作,關鍵靠人,做好大型儀器設備共享平臺,需要一支穩定、高水平的管理技術隊伍。從表1可以看到,上海交大、武漢大學、復旦大學公共服務平臺實驗技術人員分別30人,23人和22人,大部分高校儀器設備運行管理的技術人員的規模整體偏少,實驗技術人員與部分教師從事實驗室儀器設備的運行管理工作,存在學歷分布廣(從博士到??瓢鱾€學歷層次)與年齡兩極分化的現象。

(1) 由于部分高校沒有給予共享平臺單位相應的政策,缺乏有效的激勵機制和考核機制,難以吸引高水平人才從事該項工作,無法完成儀器設備升級改造和新功能開發,使得技術服務能力,尤其是實驗技術人員操作能力不高,缺乏主動性和創造性,造成大型設備公共服務無法達到預期效果。

(2) 隨著科研工作的深入,師生對共享平臺人員的測試水平、業務能力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同時,共享平臺現有的服務方式還需要改進。傳統的開放共享服務,需要測試方在機組方上班時間上門預約,預約后還要再安排時間前往,做完實驗還需要到財務繳費,浪費了測試方的時間和精力[3-5]。

2.6 有償使用有待進一步推進

高校大型儀器設備有償使用的原則是“收費使用、成本分擔、不盈利”,從表1中可以看出,以大型儀器設備生命周期10年來計算,暫不計算運行維護、維修、房屋、耗材、人員等成本,僅以學校設備原值/10計算成本,清華大學每年折舊1 920萬元,而收入650萬元;北京大學每年折舊1 500萬元,收入450萬元;浙江大學每年折舊1 156萬元,收入525萬元;上海交大每年折舊900萬元,收入390萬元;武漢大學每年折舊250萬元,收入180萬元??梢?,公共服務平臺大型儀器設備有償使用還有待進一步推進。

由于沒有明確的收費使用規定,①機組方缺乏開放共享積極性。尤其是那些在教學科研之外有富余機時的機組,難以合理的將收費用于獎酬或是儀器的維修、保養、維護或升級,而缺乏開放共享積極性,導致人員和儀器空閑,無法提高資源的利用率。②收費情況透明程度低。尤其是不需要學校提供測試收據或發票的測試方,學校很難統一規范測試費用的收支,也導致收費服務難以全面開展[6]。高校應全面推行大型儀器設備有償使用機制,利用經濟手段打破院系壁壘,并為社會服務提供收費依據。

2.7 受高校政策和制度的制約

(1) 高校財務管理政策的限制。按照現有高校財務管理政策和預算執行規定,凡國撥資金,必須根據預算當年執行完畢,由此導致“年底突擊花錢”,購置儀器設備缺乏科學系統規劃,引發低水平重復購置現象,難以集中資金購置有利于學科長遠的大型高端設備。根據有關規定,購置大型設備必須預留不低于購置費6%的運行維修費用,由于經費預算必須執行完畢,造成事實上不可能預留運行維修費。由于科研經費的審計,測試費用必須提供測試發票等,大大影響了共享平臺的效益,影響了運行維護經費的自籌。

(2) 二級財務制度的限制。在二級財務制度下,需要明確哪些應由學校公共財政來資助,哪些由二級單位來保障,哪些應該由公共服務平臺支付,盡量保障校、院兩級大型儀器共享服務平臺及各類重點實驗室學科共享平臺每年獲得持續投入以保證穩定發展。

(3) 開放服務資格的確認。隨著開放服務的大型儀器設備數量的增加,必然更多的課題組、中心、學院參與到提供公共服務中,然而,學校提供公共服務的單位中,僅有測試中心等極少數單位是通過計量認證,對提供的測試數據提供計量保障的。同時,開放共享的測試方中,各地區的中小型企業,對使用高效的大型儀器設備有相當大的需求,而企業生產的是產品,對嚴格的質量控制,對測試數據有計量認證的要求。這就必然導致測試方需要有資質的測試和學校很少能提供資質的矛盾。

3 高校公共服務平臺建設的主要措施

3.1 整合資源、集中管理

高校公共服務平臺亟待由理科基礎研究服務型向理、工、農、醫等多學科全方位服務型轉變,整合資源,對公共服務平臺集中管理,有利于形成資源豐富、功能完善、運轉高效的大型儀器設備(設施)服務體系。

從機構設置上看,大部分“985工程”高校都設立了大型設備公共服務平臺,名稱一般為“測試中心”(“實驗中心”、“分析中心”、“共享中心”)。從機構性質看,大多數不是獨立建制單位,掛靠在學院或是學部。近幾年,有部分高?!皽y試中心”(大型設備公共服務平臺)升格為獨立建制單位,如中國科技大學理化科學實驗中心、上海交通大學分析測試中心等,屬于校直屬二級單位。

高校管理部門應以整合相關平臺資源,明晰平臺發展定位和重點突破口,科學制定發展規劃和具體措施,集中校級財力、吸引學??萍假Y源投入共享中心的建設。協同人事部門,做好各級各類共享平臺實驗技術人員的定編定崗,明確責任和任務,實行目標管理。進一步完善機組和平臺考核評價體系,納入學校和學院工作重點,為平臺發展提供政策支持和經費支持。

3.2 集中校級財力投入公共服務平臺建設

部分高校實行校院兩級財務制度后,投入不平衡不穩定問題突出,難以集中財力購置高精尖的貴重儀器設備。加大對公共服務平臺投入,轉變對公共服務平臺投入方式,是高校公共服務平臺建設的重點。近幾年,“985工程”高校中,絕大多數都重建、新建或加大力度建設了分析測試中心,集中了生命、化學、物理、醫學、環境、材料等大學科群共用的儀器設備。如:清華大學、北京大學、中國科技大學、上海交大和中山大學等分別加大投入,購買大型儀器設備,進一步提高分析測試中心的服務能力,為全校提供共享服務。

3.3 創新公共服務平臺服務方式

絕大部分“985工程”高校建設有大型儀器設備網絡共享平臺,許多高校的網絡共享平臺功能完備,為學校大型儀器設備開放共享提供了有力的技術支持。如:北京理工大學通過建立大型貴重設備開放共享平臺改變以往大型儀器設備孤島式管理模式,實現了集信息發布、計費制定、用前預約、刷卡簽權、實時扣費、財務結算、績效統計等功能的多元化、自動化管理,建成了儀器設備共享應用的管理網絡與服務體系。

北京師范大學深化并擴展了大型儀器設備中心的服務范疇,形成了學校大型儀器設備共享平臺網絡,積極推動大型儀器設備校際間的共享,與清華大學、北京科技大學等高校共同成為首批“首都科技條件平臺研發實驗服務基地”建設單位,3年多來,該平臺共整合校內可開放共享的儀器400多臺套,總價值2.5億元,服務北京市和周邊地區企業創新和社會發展,年服務企業超過200家次。

3.4 重視規章制度建設

高校普遍重視規章制度建設,確保各項公共服務平臺建設有序進行,在開放共享體系建設、運行管理、收費與分配、考核與獎懲等方面出臺了一系列制度。如在大型儀器設備開放基金管理,北京大學出臺了“北京大學大型儀器設備開放測試基金管理辦法”、“北京大學大型儀器設備維護維修基金管理辦法”,清華大學出臺了“清華大學實驗室開放基金管理辦法”,上海交大出臺了“上海交通大學大型精密貴重儀器設備維修基金管理辦法”,東南大學出臺了“東南大學大型儀器設備分析測試基金管理辦法”和“東南大學大型儀器設備經費管理辦法”,浙江大學、華中科技大學、武漢大學、山東大學、吉林大學等也分別出臺了大型儀器設備開放共享維修基金和測試補貼的管理辦法。

還有部分高校出臺了大型儀器設備專項管理制度,如“東南大學大型儀器設備操作培訓管理辦法”,“華東理工大學大型分析儀器責任教授的職責實施辦法”,“華東師范大學大型精密儀器設備共享服務先進集體和先進個人評選辦法”,“浙江大學大型儀器設備校內調撥補貼試行辦法”等。

4 武漢大學公共服務平臺建設的思考

4.1 武漢大學公共服務體系現狀

武漢大學根據學科門類齊全,設備存量大的特點,學校確立了“統籌規劃、分類建設、專管共用、資源共享”的大型儀器設備管理思路,并根據儀器設備應用范圍與服務領域,整合資源,通過“集中與分散”相結合,構建了三級共享體系。校級共享平臺—將通用性強、服務面廣的大型儀器設備集中管理,為校內外提供開放服務,如分析測試中心、醫學結構中心、電鏡中心、納米中心等。學院共享中心—將學院共用的大型儀器設備集中管理,主要為本院師生服務,同時對外開放,如生物、藥學、化學等。學科共享平臺—集中管理一些專業性強、使用面窄的大型儀器設備,主要為科研團隊在相應學科領域的前沿研究提供服務,如各級重點實驗室、研究院所等科研實體[7]。

4.2 整合校級公共服務平臺

學校堅持以科學發展觀為指導,以建立資源豐富、功能完善、運轉高效的大型儀器設備(設施)服務體系為目標,按照整合、共享、服務、創新的基本要求,加大投入力度,不斷改善軟硬件條件,逐步完善管理體制、建設模式、運行機制、考核體系,提高大型科學儀器設備(設施)的服務能力、服務水平和使用效益,力爭建成一個國家級的分析測試中心或科學儀器中心。

校級公共服務平臺整合醫學類和理工類的大型儀器設備、科研設施,人才團隊、科研數據形成測試服務能力較強,聯系緊密的聯合體。其中依托醫學結構中心和A3實驗室,建設“醫學類科學儀器公共服務平臺”;依托測試中心,電鏡中心,納米中心建設“理工類科學儀器公共服務平臺”。

4.3 規范校級公共服務平臺的管理

(1) 加大校級公共服務平臺建設投入。校級公共服務平臺更新、添置共享儀器設備的經費由學校解決,儀器設備的購置計劃應以服務對象的需求為導向,主要包括:維持計量認證資質必須的儀器;多個學科需要而各自利用率不太高的儀器;多個學科需要,主體儀器相同、配件不同、用途不同的儀器(由共享中心配置不同配件)等。校級公共服務平臺新購置200萬元以上儀器設備,需得到至少3個學院的支持,須由發展規劃與學科建設辦公室和實驗室與設備管理處共同組織專家進行論證。論證的內容包括購置的必要性和科學性,共享的方案,房屋、水電等配套設施,管理人員和管理措施。校級公共服務平臺一方面通過補貼購置經費或測試費的形式,鼓勵課題組自愿將大型儀器設備交公共服務平臺管理,另一方面可與課題組協商,為課題組的大型儀器設備開放共享提供托管服務[8]。

(2) 實行中心主任負責制。由實驗室與設備管理處組織“大型儀器設備專家委員會”負責對校級公共服務平臺的總體規劃、發展方向、資源分配、調配和跟蹤監管等進行集體決策。校級公共服務平臺大型儀器設備的日常管理和運行維護實行平臺主任負責制,公共服務平臺主任負責平臺的日常運行維護,項目負責人全面負責項目各項事務,在項目管理和經費使用上享有自主權[9-10]。

(3) 以滿足師生測試需求為前提。校級公共服務平臺使用“武漢大學大型儀器設備開放共享平臺”,擴展開放共享的時間與空間。加強智能化門禁系統和儀器自動化管理裝置建設。大力開展用戶培訓工作,由校級公共服務平臺承擔培訓任務,培訓合格后統一發放上機許可證。改革傳統開放共享服務模式,有上機資格的用戶累積使用機時超過一定額度,擁有自主上機的資格[11-13]。推廣設備工作狀態信息采集裝置。對納入開放共享平臺的大型設備分批逐步安裝工作狀態信息采集裝置,及時準確記錄使用機時。

校級公共服務平臺要加強內部管理,積極主動開展服務,通過高水平的優質服務吸引更多師生到公共服務平臺進行科研工作。為一些典型用戶提供個性化服務,根據他們科研工作的需要配備輔配件、試劑、材料等,為他們開展分析測試技術與方法研究,在測試服務中要允許老師充分參與,與他們充分互動,開放服務時間上也應以滿足師生測試需求為前提。

(4) 校級公共服務平臺獨立核算。校級公共服務平臺獨立經濟核算,取得收費的資質。收費標準按成本結算、不盈利為原則,由儀器設備折舊費、維修費、消耗費、房屋水電、管理人員勞務費等幾部分構成,確定大型儀器設備的實際運行成本作為校內收費標準。

學校授權校級公共服務平臺簽訂測試協議。由校級公共服務平臺與用戶洽談測試項目及方案,并簽訂合同。開放共享服務對校內用戶采用一卡通模式,進行身份識別、工作時間記錄、計費、繳費等。開放共享服務對校外用戶采用上機卡模式,記錄工作時間并計算費用,由財務部門開具有效票據[14]。有償收費全部納入學校財務統一管理,實行收支兩條線,集中核算。

(5) 建立合理的考核機制。加強公共服務平臺大型儀器設備的效益考核,由實驗室與設備管理處會同有關職能部門組織實施。共享設備的效益考核內容主要是開放共享的服務量、影響力和貢獻度。包括使用機時、培訓人數、服務項目數、服務收入、提供測試數據的發表論文情況、獲獎情況、新功能開發等[15-16]??己私Y果每年在全校范圍內公開,并與公共服務平臺的機組人員的考核、晉升和待遇掛鉤。

實驗室與設備管理處協同人事部門做好校級公共服務平臺實驗技術人員的定編定崗,明確責任和任務,實行目標管理。

(6) 建立合理工資與獎勵制度。根據大型儀器管理和服務工作的特點,為了使相關人員定位清晰、目標明確、安心工作,不斷提高服務水平與服務質量,學校定期組織機組人員開展學習交流,對共享設備(設施)管理人員參加國內外培訓給予一定的經費補貼,鼓勵共享設備(設施)管理人員開展儀器功能開發和技術研究,在校內自主科研項目中設立相關項目供其申報。同時打破陳規,對校級公共服務平臺建立合理的工資與獎勵制度,以實現大型儀器工作日24 h開放,假期全程開放的目標。具體方案如下:

(1) 采取崗位聘任制,建立以競爭、流動為特征的人事管理制度。設立“首席技術專家”、“技術骨干”崗位,鼓勵高水平人員從事大型儀器設備管理與服務工作;鼓勵博士與博士后參與儀器設備的管理與服務。試行部分聘任制和定編不定人的動態管理模式,對平臺的崗位實行面向校內外公開、擇優聘用的開放式聘任辦法,保持共享中心的朝氣、生機和活力。以所管理儀器的性能/效益為標準,制定出年工作量(800~1 400機時),設定基本聘任工資+效益獎勵雙軌制。

(2) 沿用目前的"職工工資制"(基本工資+崗位津貼),其中崗位津貼與上年度的效益考核掛鉤,同時增加8 h之外的勞務加班費[加班費可按服務機時數計算,也可按服務收入提成(20%~30%)]。并且年度效益考核與職務晉升掛鉤。

(3) 沿用目前的"職工工資制",改革年終獎勵分配辦法,大致按年服務純收入的40%提成;同時年度效益考核與職務晉升掛鉤。

5 結 語

高校大型儀器設備公共服務平臺擁有一批世界最新頂尖設備是高校綜合實力和地位的主要表征之一,應充分發揮學校的統籌規劃和調控功能,集中有限專項資金,分批購置大型設備,通過管理創新、技術創新、機制創新與條件建設并舉的方式,提升公共服務平臺的大型儀器設備使用效益,完善共享服務系統,加大對公共服務平臺儀器設備的運行維護投入,使現有大型儀器設備公共服務平臺資源為更多學科服務,有效減少不必要的重復購置,促進學科、院系之間優勢互補,增強高校的綜合實力和核心競爭力,為教學、科研工作的順利開展奠定良好的基礎和條件。

[1] 毛羽豐.上海市科委科技信息服務改革的案例研究[D].成都:電子科技大學,2012.

[2] 徐一新,劉 喬,趙邦枝.構建科學管理制度與機制,提高大型儀器設備管理水平[J]. 實驗技術與管理,2008,25(9):176-178.

[3] 畢衛民,王連之.構建多元化共享服務體系提高大型儀器設備使用效益[J].實驗室研究與探索,2010,29(6):100-102.

[4] 高祿梅,賈申利,楊 帥,等.推進大型設備開放共享的研究與實踐[J].實驗技術與管理,2011,28(11):217-220.

[5] 李俊杰.構建大型儀器設備共享平臺,提高使用效益[J].科技信息(學術研究), 2007(6):85-88.

[6] 洪 波,王明泉,彭利軍,等.創建資源共享平臺可持續運行管理模式的探索[J]. 實驗技術與管理,2011,28(11):334-337.

[7] 劉 昕.武漢大學構建“四大體系” 積極推進大型儀器設備開放共享.[2011-06-20].http://benet.whu.edu.cn/html/a/2011-06-20/396238525.html.

[8] 鄧 敏,雷敬炎.大型儀器設備開放共享機制探索與研究[J].實驗技術與管理,2014,31(11):238-241.

[9] 藍閩波,葉肇敏,陳 新.高校大型儀器共享管理平臺構建探討[J]. 實驗室研究與探索,2009,28(4):268-271.

[10] 畢衛民,夏建潮,范家才,等.科學規劃 建設師生滿意的大型儀器設備共享服務體系[J].實驗室研究與探索,2011,30(9):421-424.

[11] 周海濤,程 蕾,陳敬德,等.貴重儀器共享服務平臺的體系化建設與思考[J].實驗技術與管理,2011,28(11):202-204.

[12] 李云峰,汪成楚,張文璐.一種可行的校內大型儀器設備共享模式[J].實驗室研究與探索,2012,31(4):439-441.

[13] 羅劍梁,葉李藝,陳曉蘭,等.高校貴重儀器設備運行網上全流程管理探討[J].實驗技術與管理,2011,28(11):251-254.

[14] 雷建蘭,阮 慧,項曉慧.大型儀器有償服務的實踐與探索[J].實驗室研究與探索,2011,30(11):379-381.

[15] 鄧 敏,雷敬炎.高校大型儀器設備績效考核的實踐與思考[J].實驗技術與管理,2014,31(10):258-261.

[16] 鄧 敏,陳 彥.高校大型儀器設備績效管理探討[J].實驗技術與管理,2013,30(1):228-230.

Research on the Construction of Public Service Platform of Large-scale Equipment in Universities

DENGMin,LIUXin

(Office of Lab Construction and Equipment Management, Wuhan University, Wuhan 430072, China)

This paper introduces the present situation of public service platforms in several universities, including the quantity of equipment, staffing and test income. Then this paper analyzes problems of the public service platforms, such as the lack of sophisticated large-scale equipment, degradation of instruments, the degree of dependence, funding instability and imbalance, imperfection of service mode, constraints of policy and so on. Then it puts forwards the main measures of the construction of public service platform, such as the integration of resources, centralized management, increasing the university financial input, improving the service mode, establishment of rules and regulations. At last, based on the actual conditions of Wuhan University, it presents some thoughts on construction of public service platform of large-scale equipment in Wuhan University.

large-scale equipment; public service platform; situation analysis; existing problem; main measures

2015-07-15

國家“211工程”項目“高等學校儀器設備和優質資源共享系統”的資助(CERS-4-42)

鄧 敏(1983-),女,湖北武漢人,博士,職員七級,實驗室與設備管理處副主任,主要研究方向大型儀器設備管理。

Tel.:027-68772466;E-mail:1207967@qq.com

劉 昕(1973-),男,湖北武漢人,碩士,職員六級,黨政辦副主任,主要研究方向高校教育資源開放共享、辦學信息數據平臺建設等。Tel.:027-68756507;E-mail:xinliu@whu.edu.cn

G 482.0

A

1006-7167(2016)05-0280-05

猜你喜歡
校級儀器設備公共服務
公共服務
黃山學院校級重點學科簡介
——生態學
我校黨委榮獲“陜西省高校先進校級黨委”稱號
黃山學院校級重點學科簡介
——馬克思主義學科
公共服務
高校儀器設備維修管理工作探討
公共服務
公共服務
上海航征儀器設備有限公司
原子熒光分析中應注意問題及其儀器設備維護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